《驿路梨花》优秀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驿路梨花》说课稿
各位评委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驿路梨花》,是彭荆风在打倒“四人帮”后重新提笔的第一篇作品。
现在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在这里我将从课文特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课文特点
《驿路梨花》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章通过记叙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各族人民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2、学情分析
我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对生活缺少体验,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加之有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对感情的体会比较少。
因此,这篇课文的学习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特别的重要。
鉴于以上课文和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我们先来看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那么怎样完成以上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呢?结合本文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我们先来看一看本节课的教法。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法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精神的发挥,所以我采取以下教法进行本节课教学。
1、朗读教学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文章内涵。
2、情景问答法:在讲课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
课文的意境,情感产生共鸣。
3、互动点拨法:在这里主要是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说完教法让我们来看学法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结合本文特点,我认为应该引导学生采取以下学法:1、勾画圈点法: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文段中优美的语句,以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积极读书的良好习惯。
2、分组讨论法:通过提问,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课文,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3、质疑探究法: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发现中积极思考。
下面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预习准备:
1、识记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作者:
彭荆风,出生于1929年,当代作家。
他的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多以边防军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
作品有《边塞烽火》《芦笙恋歌》《鹿衔草》等。
二、疑问导入新课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和困惑呢?
文题解说:“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过渡:在这驿道上有这样一间神秘的小茅屋,现在让我们走进这间神秘的小茅屋。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描写小茅屋的句子,想想这间小茅屋的“主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这一环节设计由学生自主学习,向老师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也许学生提的并不一定是这一话题,教师可应用教学机智,相机而变。
2、围绕小茅屋发生了什么故事呢?②从这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这一教学环节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学生与学生探究。
设计符合新课改强调的教学是沟通,是互动,是交往,是合作的理念,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把“一言堂”变成“群英会”,真正做到全国著名教师魏书生所说的“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3、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自愿起来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而不是由老师指名某某同学来读某一个句子,读后学生又互相评价,老师完全放手。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学生是主体的课改理念。
使学生从感知到领悟,读其文,辨其言,析其理,知其法,动其情,达到教学真谛!
三、交流对话,问题探究
1、我们假设,如果有一天哈尼小姑娘也远嫁了,瑶族老人走不动了,我和老余再也不会路过这个小茅屋,小茅屋的命运会怎样呢?
2、“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找出这些句子,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一环节设计的两个问题,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学生与学生探究。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学生是主体的课改理念。
四、链接生活
这篇文章写完后,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都互相传递着读这篇文章,纷纷来到山上,重新把小茅屋修理了一番。
如果你也来到这里,你想为小茅屋做点什么?
最后来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五、说板书设计
一堂优质的说课当然离不开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在本节课中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手势),以趣味性抓住学生眼球,从整体上理清本文的基本脉络,并且一目了然、简洁形象、概括性强。
这是我的说课,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