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叹骷髅”的文学与图像表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 象 征 着 那 些 没 有 悟 道 之 人 。全 真 教 宗 师 王 重 阳 为 了 在 有
二、 世事命运 的浮沉 发展 到魏晋南北朝 时期 , “ 庄 子 与骷髅 ” 的故 事受 到 了 精英文人 的瞩 目, 从而 由寓 言故事登 堂入室 , 进 入高雅 的辞 赋殿堂 。诸侯 的纷争、 时代 的动荡 , 充满了各种生命 的威 胁 , “ 白骨露于野 , 千里无 鸡 鸣” 的社会 现实 更是 给人 以朝 不保 夕 之感 。国家时局的混乱 、 个人 命运 的浮沉 感之 于心 、 行诸 于文 , 便充满 了哀思 与苍 凉。张衡 的《 骷 髅赋 》 、 曹植 的《 骷
出多样 的风 貌。“ 叹 骷髅” 的故事原型来 源于《 庄子》, “ 庄子叹骷髅 ” 是一位 思想 家对 于生死轮 转 、 万物 变化 的 哲思, 魏晋 南北朝时期 , 精英文人的骷髅诗赋 充满了哀 思与苍凉 , 宋元时期宗教 家们 的骷髅诗 、 骷髅 画寄寓 了修 真求道 的警醒 , 明清 以来俗文 学作 家的 小说 、 戏 曲则借此讽刺世 态人 心。
壁 画下还有一段铭文 : “ 昔祖 师在全 真庵 , 自画一 骷髅 , 以示
马丹阳夫妇。复赠之诗云 : ‘ 堪叹人人忧里愁 , 我今 须 画 一骷
髅 说》 及 吕安 的《 骷髅 赋》 便是其 中的代表作 。 张衡的《 骷髅赋》 以一次意气风发 的畅游开篇 , “ 星回日
运, 凤举龙骧 。南游赤野 , 北陟幽乡 。西经昧谷 , 东 极扶桑。 ” 然 而这 畅游的兴致却 因路 旁 的一具 “ 髑髅” 而变 得 “ 怅然 ” 。 无论是 张平子的发问 , 亦或是 骷髅 的 回应 , 都充 满 了一种 悲
生, 这与庄子 的语言表达观有关 。为了消除人 们脑海 中的执 着分别 , 《 庄子 》 中有很多丑 陋、 残缺, 甚 至恐怖 的意象 , 这些
意象被作 者大肆渲染夸 饰 , 甚 至推崇 到极致 , 骷 髅 就 是 其 中
在战火纷争、 社会黑 暗 的时代 , 生命 的动荡 与不 安最 易 引发时人的感叹 , 思想 家选 择了泯灭 生死 的焦虑 , 文 学家将
“ 庄子叹 骷髅 ” 充 满 了对 生 死 轮转 、 万 物 变 化 的哲 思 , “ 骷 髅” 也 因此作 为一个 典型的意象 出现于后 世 的文学作 品 中, 随着时代 的变迁 , 在历代 的文 学与 图像 中呈 现 出多样 的
风貌 。
真教诗文与绘画的主题 。它告诫着人们死亡 的恐怖 与紧急 ,
因此才有 了“ 吾 以天地 为棺椁 , 以 日月为连璧 , 星辰 为珠玑 , 万物为赍 送 , 吾 葬 具 岂 不备 邪 ? ” [ 1 1 9 7 6 的豪 迈 之 语 , 才有 了
作者简介 :左丹丹( 1 9 9 3~) , 女, 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 文学专业硕士研 究生。主要从 事明清文学、 道教 文学研 究。
物我之分 , 消 除一 切 界 限 , 达 到 逍 遥 自在 , “ 无 所适” 的大道 。
子 ・ 至乐》 篇中讲述了一则“ 庄 子叹骷髅” 的故事 : 庄子在前
往楚 国的路上遇见 了一具髑髅 , 于是开始 悲叹髑 髅之死 , 认
为 髑 髅 是 遭 遇 了人 世 间 的 战火 、 刑罚 、 厄 运 才 沦 落 到 如 此 不 堪 的境 地 , 可 谁 想髑 髅 却 不 以 为 然 , 反而 开始夸 耀起死 亡之 乐: “ 死, 无君于上 , 无 臣于下 ; 亦 无 四时 之 事 , 从 然 以 天 地 为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3— 2 7
“ 对酒 当歌 , 人 生几何 ?譬如 朝露 , 去 日苦 多 。 ” 生 命 的
春秋 , 虽南 面王乐 , 不能过也” , 甚 至拒绝 了庄 子“ 复生子 行” 的美 意 , 感 叹道 : “ 吾 安 能 弃 南 面 王 乐 而 复 为 人 间 之 劳 乎! ” … 在这则寓言 中, “ 庄子” “ 恶死 ” 、 “ 复生 ” 的执着为 时 人的普遍 观念 , 而髑髅那看似匪夷所思的回答实则为庄子心 声的真实表露 , 体现 了庄子达观的生死观。 在庄子看来 , 世上本无 生亦无 死 , “ 其始而本 无生 , 非徒 无生也 而本无形 , 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 , 只因气之变化而有 了形体 , 有 了生命 , 气之 聚为生 , 气 之散 为死 , “ 是相与为春秋
之一 。这些 “ 无端 崖之辞 ” , 充 满 了对 无 限 自由的 向往 与追
求, 是 人 生 的一 种 极 致 境 界 。
命 运的浮沉与哀戚付诸笔下 , 而宗教 家则 放大死亡的恐怖 以
鞭 策世 人人道静修 。“ 骷髅” 的意象 在沉 寂一 千 多年 以后 ,
开 始 重 新 进 入 宗 教 家 的 视 野 。在 宋 元 时 期 , 骷 髅经常成为全
生 死 轮 转 的 哲 思
“ 叹骷 髅” 的故事原 型来 源于 战国时期 的庄 子 。在 《 庄
般, 自然而然 , 合乎天地大道 。有 了这种生死观 , 庄子在 面对 妻子 的死亡时 , 才能心怀坦荡 , 鼓盆而歌。只有齐生死 , 才能 摆脱生之追逐 、 死之焦虑 ; 只有齐 万物 , 才能泯 灭人 我之别 、
然? ” J , 骷髅不再极力吹嘘 自身 的逍遥 , 反 而开始 悲叹 自己
形销骨灭 、 暴 尸 荒 野 的 悲惨 境 地 , 一直延续 的“ 复活骷 髅” 的
情节也被诗人略去 , 由此 可见 , 骷髅不再是 自由逍遥 的象征 , 而是充满了死亡的悲凉与哀伤 。
三、 修 真 求 道 的警 醒
a n d Q i n g D y n a s t y o n , t h e f o l k s t o yt r e l l e r s s a t i r i z e t h e t r e n d o f s o c i e t y i n t h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 n o v e l s a n d p l a y s .I n o r d e r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f o
第 9期
论“ 庄子叹骷髅” 的 文 学 与 图像 表 达
9 7
“ 不知周之 梦为 胡蝶 与?胡蝶 之 梦为 周 与? ” [ 1 1 1 0 9 的诡 谲 之
言 。再 回到这个 寓言故事 , “ 骷髅 ” 为死 , “ 庄子 ” 为生 , 骷髅
极 言死 之乐 , 是 为 了推 翻 世 人 对 于 死 亡 的 陈 见 , 而 非 好 死 恶
关键词 : 骷髅 ; 庄子 ; 生死 ; 道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2 6 3 8 ( 2 0 1 5 ) 0 9—0 0 9 6— 0 3
The La me n t i n g o f Sk e l e t o n:S t u dy o n t he Li t e r a t u r e a n d I c o no l o g y
冬 夏 四 时行 也 ”【 1 1 5 2 4 。生 死 的 转 化 就 如 四季 、 昼 夜 的 变 化 一
短暂常常给人 以白驹 过隙之感 , 生之 向往 , 死之趋 避从古 至 今都是人类共 同的焦虑 。骷髅 , 这一充满死 亡恐怖 的意象更
是 让 人 避 之 唯 恐 不 及 。然 而 在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家 与 画 家 的 笔
J o u 《 r n 齐齐哈尔 a l o f Q i q 大学学报》( i h a r U n i v e r 哲 s i t 学社会科学版 y ( P h i &S o c S ) c i )
2 0 1 5 年9 月
S e p., 2 01 5
口 文 学 研 究
限的时间内训化弟子 , 完成传 教大业 , 往往 采取 一些极 端 的
措施 引人人道 , 在 文学 形象 上就 是 “ 悟死 ” 的 骷 髅 思 维 。王
重阳曾画骷 髅图、 赠骷髅词 以让 马丹 阳直 面生死来 断除对尘
世 的攀援爱念 , 这 一 场 景 被 绘 制 在 永 乐 宫 重 阳殿 的 壁 画 上 , 描绘 的 是 王 重 阳 手 执 一 幅 骷 髅 画 展 示 给 马 丹 阳夫 妇 的 场 面 ,
Ab s t r a c t : A s a c l a s s i c a l t o p i c,t h e l a me n t i n g o f s k e l e t o n h a s ma n y d i f f e r e n t e x p r e s s i o n s i n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i e o n o l o g y i n d i f f e r e n t
Pr e s e n t a t i o n o f Ma s t e r Zh ua n g a nd he t Sk e l e t o n
ZUo Da n —d n a
( C o l l e g e o f L i b e r l a A r t s , W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h a n H u b e i 4 3 0 0 7 2 , C h i n a )
t h e t a l e i n a n c i e n t Chi ne s e l i t e r a t ur e a nd pa i n t i n g.
Ke y wo r d s : s k e l e t o n;Ma s t e r Z h u a n g;l i f e a n d d e a t h;D a o i s m
t i me s .T h e s t o r y o i r g i n a t e s f r o m Ma s t e r Z h u a n g ,a n d i t t h e me d i t a t i o n o f l i f e a n d d e a th,t r h e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u n i v e r s e o f a g r e a t
t h i n k e r .I n We i a n d J i n Dy n a s t y,t h e r h a p s o d i e s o n s k u l l s e x p r e s s t h e s a d n e s s a n d S O i T O W o n t h e i r o w n f a t e a n d t h e t i me ;f r o m Mi n g
下, 遇骷髅 的感 叹却承 载了生死 轮转 的哲思 、 世事命 运 的浮 沉、 修真求道 的警醒与世 间人情 的百态 。本文 以一些代 表性
作 品为例 , 试 图从 以上 四个方 面探讨 “ 庄 子 叹骷髅 ” 的故 事
形 态在 古代 文 学 与 图像 中 的几 个 典 型 表 达 。
一
、
论“ 庄 子 叹骷 髅 ” 的 文 学 与 图像 表 达
左 丹 丹
( 武汉大学 文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2 )
摘 要: “ 骷 髅” 作 为 一 个 典 型 的 意 象 出现 于后 世 的 文 学 作 品 中 , 随着时代 的变迁 , 在 历代 的 文 学与 图 像 中呈 现
二、 世事命运 的浮沉 发展 到魏晋南北朝 时期 , “ 庄 子 与骷髅 ” 的故 事受 到 了 精英文人 的瞩 目, 从而 由寓 言故事登 堂入室 , 进 入高雅 的辞 赋殿堂 。诸侯 的纷争、 时代 的动荡 , 充满了各种生命 的威 胁 , “ 白骨露于野 , 千里无 鸡 鸣” 的社会 现实 更是 给人 以朝 不保 夕 之感 。国家时局的混乱 、 个人 命运 的浮沉 感之 于心 、 行诸 于文 , 便充满 了哀思 与苍 凉。张衡 的《 骷 髅赋 》 、 曹植 的《 骷
出多样 的风 貌。“ 叹 骷髅” 的故事原型来 源于《 庄子》, “ 庄子叹骷髅 ” 是一位 思想 家对 于生死轮 转 、 万物 变化 的 哲思, 魏晋 南北朝时期 , 精英文人的骷髅诗赋 充满了哀 思与苍凉 , 宋元时期宗教 家们 的骷髅诗 、 骷髅 画寄寓 了修 真求道 的警醒 , 明清 以来俗文 学作 家的 小说 、 戏 曲则借此讽刺世 态人 心。
壁 画下还有一段铭文 : “ 昔祖 师在全 真庵 , 自画一 骷髅 , 以示
马丹阳夫妇。复赠之诗云 : ‘ 堪叹人人忧里愁 , 我今 须 画 一骷
髅 说》 及 吕安 的《 骷髅 赋》 便是其 中的代表作 。 张衡的《 骷髅赋》 以一次意气风发 的畅游开篇 , “ 星回日
运, 凤举龙骧 。南游赤野 , 北陟幽乡 。西经昧谷 , 东 极扶桑。 ” 然 而这 畅游的兴致却 因路 旁 的一具 “ 髑髅” 而变 得 “ 怅然 ” 。 无论是 张平子的发问 , 亦或是 骷髅 的 回应 , 都充 满 了一种 悲
生, 这与庄子 的语言表达观有关 。为了消除人 们脑海 中的执 着分别 , 《 庄子 》 中有很多丑 陋、 残缺, 甚 至恐怖 的意象 , 这些
意象被作 者大肆渲染夸 饰 , 甚 至推崇 到极致 , 骷 髅 就 是 其 中
在战火纷争、 社会黑 暗 的时代 , 生命 的动荡 与不 安最 易 引发时人的感叹 , 思想 家选 择了泯灭 生死 的焦虑 , 文 学家将
“ 庄子叹 骷髅 ” 充 满 了对 生 死 轮转 、 万 物 变 化 的哲 思 , “ 骷 髅” 也 因此作 为一个 典型的意象 出现于后 世 的文学作 品 中, 随着时代 的变迁 , 在历代 的文 学与 图像 中呈 现 出多样 的
风貌 。
真教诗文与绘画的主题 。它告诫着人们死亡 的恐怖 与紧急 ,
因此才有 了“ 吾 以天地 为棺椁 , 以 日月为连璧 , 星辰 为珠玑 , 万物为赍 送 , 吾 葬 具 岂 不备 邪 ? ” [ 1 1 9 7 6 的豪 迈 之 语 , 才有 了
作者简介 :左丹丹( 1 9 9 3~) , 女, 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 文学专业硕士研 究生。主要从 事明清文学、 道教 文学研 究。
物我之分 , 消 除一 切 界 限 , 达 到 逍 遥 自在 , “ 无 所适” 的大道 。
子 ・ 至乐》 篇中讲述了一则“ 庄 子叹骷髅” 的故事 : 庄子在前
往楚 国的路上遇见 了一具髑髅 , 于是开始 悲叹髑 髅之死 , 认
为 髑 髅 是 遭 遇 了人 世 间 的 战火 、 刑罚 、 厄 运 才 沦 落 到 如 此 不 堪 的境 地 , 可 谁 想髑 髅 却 不 以 为 然 , 反而 开始夸 耀起死 亡之 乐: “ 死, 无君于上 , 无 臣于下 ; 亦 无 四时 之 事 , 从 然 以 天 地 为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3— 2 7
“ 对酒 当歌 , 人 生几何 ?譬如 朝露 , 去 日苦 多 。 ” 生 命 的
春秋 , 虽南 面王乐 , 不能过也” , 甚 至拒绝 了庄 子“ 复生子 行” 的美 意 , 感 叹道 : “ 吾 安 能 弃 南 面 王 乐 而 复 为 人 间 之 劳 乎! ” … 在这则寓言 中, “ 庄子” “ 恶死 ” 、 “ 复生 ” 的执着为 时 人的普遍 观念 , 而髑髅那看似匪夷所思的回答实则为庄子心 声的真实表露 , 体现 了庄子达观的生死观。 在庄子看来 , 世上本无 生亦无 死 , “ 其始而本 无生 , 非徒 无生也 而本无形 , 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 , 只因气之变化而有 了形体 , 有 了生命 , 气之 聚为生 , 气 之散 为死 , “ 是相与为春秋
之一 。这些 “ 无端 崖之辞 ” , 充 满 了对 无 限 自由的 向往 与追
求, 是 人 生 的一 种 极 致 境 界 。
命 运的浮沉与哀戚付诸笔下 , 而宗教 家则 放大死亡的恐怖 以
鞭 策世 人人道静修 。“ 骷髅” 的意象 在沉 寂一 千 多年 以后 ,
开 始 重 新 进 入 宗 教 家 的 视 野 。在 宋 元 时 期 , 骷 髅经常成为全
生 死 轮 转 的 哲 思
“ 叹骷 髅” 的故事原 型来 源于 战国时期 的庄 子 。在 《 庄
般, 自然而然 , 合乎天地大道 。有 了这种生死观 , 庄子在 面对 妻子 的死亡时 , 才能心怀坦荡 , 鼓盆而歌。只有齐生死 , 才能 摆脱生之追逐 、 死之焦虑 ; 只有齐 万物 , 才能泯 灭人 我之别 、
然? ” J , 骷髅不再极力吹嘘 自身 的逍遥 , 反 而开始 悲叹 自己
形销骨灭 、 暴 尸 荒 野 的 悲惨 境 地 , 一直延续 的“ 复活骷 髅” 的
情节也被诗人略去 , 由此 可见 , 骷髅不再是 自由逍遥 的象征 , 而是充满了死亡的悲凉与哀伤 。
三、 修 真 求 道 的警 醒
a n d Q i n g D y n a s t y o n , t h e f o l k s t o yt r e l l e r s s a t i r i z e t h e t r e n d o f s o c i e t y i n t h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 n o v e l s a n d p l a y s .I n o r d e r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f o
第 9期
论“ 庄子叹骷髅” 的 文 学 与 图像 表 达
9 7
“ 不知周之 梦为 胡蝶 与?胡蝶 之 梦为 周 与? ” [ 1 1 1 0 9 的诡 谲 之
言 。再 回到这个 寓言故事 , “ 骷髅 ” 为死 , “ 庄子 ” 为生 , 骷髅
极 言死 之乐 , 是 为 了推 翻 世 人 对 于 死 亡 的 陈 见 , 而 非 好 死 恶
关键词 : 骷髅 ; 庄子 ; 生死 ; 道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2 6 3 8 ( 2 0 1 5 ) 0 9—0 0 9 6— 0 3
The La me n t i n g o f Sk e l e t o n:S t u dy o n t he Li t e r a t u r e a n d I c o no l o g y
冬 夏 四 时行 也 ”【 1 1 5 2 4 。生 死 的 转 化 就 如 四季 、 昼 夜 的 变 化 一
短暂常常给人 以白驹 过隙之感 , 生之 向往 , 死之趋 避从古 至 今都是人类共 同的焦虑 。骷髅 , 这一充满死 亡恐怖 的意象更
是 让 人 避 之 唯 恐 不 及 。然 而 在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家 与 画 家 的 笔
J o u 《 r n 齐齐哈尔 a l o f Q i q 大学学报》( i h a r U n i v e r 哲 s i t 学社会科学版 y ( P h i &S o c S ) c i )
2 0 1 5 年9 月
S e p., 2 01 5
口 文 学 研 究
限的时间内训化弟子 , 完成传 教大业 , 往往 采取 一些极 端 的
措施 引人人道 , 在 文学 形象 上就 是 “ 悟死 ” 的 骷 髅 思 维 。王
重阳曾画骷 髅图、 赠骷髅词 以让 马丹 阳直 面生死来 断除对尘
世 的攀援爱念 , 这 一 场 景 被 绘 制 在 永 乐 宫 重 阳殿 的 壁 画 上 , 描绘 的 是 王 重 阳 手 执 一 幅 骷 髅 画 展 示 给 马 丹 阳夫 妇 的 场 面 ,
Ab s t r a c t : A s a c l a s s i c a l t o p i c,t h e l a me n t i n g o f s k e l e t o n h a s ma n y d i f f e r e n t e x p r e s s i o n s i n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i e o n o l o g y i n d i f f e r e n t
Pr e s e n t a t i o n o f Ma s t e r Zh ua n g a nd he t Sk e l e t o n
ZUo Da n —d n a
( C o l l e g e o f L i b e r l a A r t s , W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h a n H u b e i 4 3 0 0 7 2 , C h i n a )
t h e t a l e i n a n c i e n t Chi ne s e l i t e r a t ur e a nd pa i n t i n g.
Ke y wo r d s : s k e l e t o n;Ma s t e r Z h u a n g;l i f e a n d d e a t h;D a o i s m
t i me s .T h e s t o r y o i r g i n a t e s f r o m Ma s t e r Z h u a n g ,a n d i t t h e me d i t a t i o n o f l i f e a n d d e a th,t r h e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u n i v e r s e o f a g r e a t
t h i n k e r .I n We i a n d J i n Dy n a s t y,t h e r h a p s o d i e s o n s k u l l s e x p r e s s t h e s a d n e s s a n d S O i T O W o n t h e i r o w n f a t e a n d t h e t i me ;f r o m Mi n g
下, 遇骷髅 的感 叹却承 载了生死 轮转 的哲思 、 世事命 运 的浮 沉、 修真求道 的警醒与世 间人情 的百态 。本文 以一些代 表性
作 品为例 , 试 图从 以上 四个方 面探讨 “ 庄 子 叹骷髅 ” 的故 事
形 态在 古代 文 学 与 图像 中 的几 个 典 型 表 达 。
一
、
论“ 庄 子 叹骷 髅 ” 的 文 学 与 图像 表 达
左 丹 丹
( 武汉大学 文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2 )
摘 要: “ 骷 髅” 作 为 一 个 典 型 的 意 象 出现 于后 世 的 文 学 作 品 中 , 随着时代 的变迁 , 在 历代 的 文 学与 图 像 中呈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