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幼树安全越冬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枣幼树安全越冬措施
0引言
目前,红枣已经成为南疆、东疆很多地区的支柱产业,由于冻害、品种配备不合理、栽后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枣树栽植成活率偏低。
近几年,我们通过对红枣幼树冻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枣树幼树安全越冬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1红枣产业发展状况
200年前,新疆从中原枣区引进部分红枣品种并逐步形成一些地方品种,如:哈密大枣、喀什小枣、新疆长圆枣及吾库扎克小枣,但其品质除哈密大枣外都相对较差。
20世纪70年代初,南疆再次进行品种引种试验,新郑灰枣表现最佳。
从发展规模来看,阿克苏地区每年以近2万hm2(以新郑灰枣为主)的速度发展;巴州若羌县的6000 hm2耕地全部种植新郑灰枣,现已大见成效;其它地区每年都以近7000 hm2的速度发展红枣,新疆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红枣生产基地。
2红枣幼树生长习性
幼树的年生长周期比大树时间长,地表附近温度变化也十分剧烈。
红枣栽植当年,根系恢复生长较差,易使树体抗性降低,如一个品种盛果期大树能抗-30℃的低温,但是新栽幼树-20℃就冻死了。
随着树龄的增长、老皮的增加,红枣的抗逆性逐步增强。
因此,红枣适应性强、抗盐碱、耐干旱等,都是相对而言的。
3红枣幼树冻害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第二年早霜危害过后(5月上中旬),红枣幼树(1~5年树龄)普遍遭受冻害。
后期表现均为不发芽,或为嫁接部分干枯,或为整株干枯。
据调查显示:2005年,由于气候寒冷、温度变化剧烈、冻害发生严重,阿克苏地区栽植和繁殖苗木的90%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2008年,红枣幼树越冬早期也遭受冻害,而非生理干旱。
(1)红枣幼树冻害普遍表现为细胞外结冰现象,一面从细胞内往外吸取水分(细胞内的液态水逐渐向细胞外的冰晶表面迁移);一面把细胞间隙的空气排出体外,从而表现为组织体积的收缩,直到细胞组织死亡。
(2)植物诱发抗寒锻炼的外界因子是:低温和短日照。
夏末秋初,树木生长停止后逐步得到抗寒锻炼;春天,随气温上升,抗冻性逐步下降。
南疆地区昼夜温差大,一定深度土壤昼消夜冻。
尤其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冬春季最
低温度明显提高,枣树停止生长晚,冬季白昼温度高,随时可能打破枣树休眠。
(3)红枣幼树因北方秋天日照过长而持续生长,不能及时形成顶芽和落叶,从而导致早霜危害。
(4)大量使用内地实生酸枣仁播种育苗。
由于酸枣种子类型差別较大,受地域限制实生苗变异大,抗逆性有所下降;南疆地区育苗普遍采用切接、劈接的嫁接方法。
嫁接部位过低(10 cm左右),树势衰弱,砧木的抗寒优势不能表现,往往造成嫁接苗嫁接部位冻害;沙地育苗主根较长,但其上吸收根极少,直接影响了栽植成活率。
(5)不顾立地条件,盲目求大、求快发展;主要表现在盐碱地PH值高、土壤瘠薄、防风林设施不健全的土地上建园。
5红枣幼树安全越冬技术措施
(1)尽量使用当地酸枣育苗和高接育苗。
高接部位在树干距地面30~40 cm。
(2)北疆高寒地带戈壁地,可采用平茬埋土越冬防寒技术。
即枣树落叶后,地表上冻前,在行间取土打碎,培在枣树的基部。
培土的土堆宽高不低于40 cm,并拍打严实。
来年4月20日(谷雨)前后,日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撤除防寒土,立即在嫁接口以上10~15 cm处平茬,剪口涂漆,截干套袋即行灌水,随后覆盖地膜,以利保墒和提高地温,促使枣树隐芽尽快萌发。
(3)加强枣树当年生枝摘心,后期控水和增施磷、钾肥。
8月中旬开始控水,每株幼树施用农家肥5~10 kg、磷酸二铵1~2 kg和喷施0.3%磷酸二氢钾3次。
(4)树干涂白、缚草或缠布条,并防止野兔啃咬树干。
(5)埋土防寒。
1~3年树龄的红枣幼树整树埋,3年以上树龄红枣幼树基部埋上(埋上防寒措施如平茬埋上越冬防寒技术)。
针对每年4月中下旬倒春寒发生,应视气温回升情况尽量晚一些撤防寒土。
(6)针对晚霜危害,可于晚霜前或刚开始晚霜危害时全园灌水和薰烟降低危害。
(7)防治病虫害,主要防治蚧壳虫(现主要为枣大球蚧、日本龟蜡蚧)、红蜘蛛(现主要为山楂红蜘蛛)、枣瘿蚊、枣树腐烂病、缩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