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磁、原子和星系总结及重点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专题-磁、原子和星系总结及重点复习题
一、磁体
1.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是N极(北极)和S 极(南极)。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场
1.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叫做磁场,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
2.磁场是有方向的,放在磁场中的某一点的,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这一点磁场方向。
3.磁感应线是人们为了方便、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分布情况的假想曲线,磁体外部的磁感应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
常见的磁感应线分布图
三、电流的磁场
1.著名的奥斯特实验首先表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流具
有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其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3.右手螺旋定则
a.对于通电直导线: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
么弯曲的四指就表示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
b.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a.b.
右手螺旋法则
四、原子
1.物质构成了物体,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
2.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原子中存在着电子,建立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他认为整个原子就好像是一个均匀分布的正电荷的蛋糕,而电子则是一颗颗嵌在其中的
葡萄干。
b.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恒星),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行星)在核外空间里绕核高速旋转。
c.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根据量子理论,建立了原子的“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
电子云模型是目前认为最科学的原子模型。
约瑟夫·汤姆孙欧内斯特·卢瑟福埃尔文·薛定谔
葡萄干蛋糕模型
行星模型
电子云模型
3.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五、地球和太阳系
1.太阳系:恒星是太阳;
2.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3.地球的卫星:月球、人造地球卫星
[课题一]:电流的磁场——电生磁
[中考要求]:1、知道奥斯特的发现——电流的磁场,了解奥斯特的实验;
2、会用右手螺旋定则;
3、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知识回顾]:
1、奥斯特的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
2、通电螺线管所产生的磁场与相似,可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
3、电磁铁由和构成。
电磁铁的磁性与和有关
4、磁场对通电导体具有的作用,其作用力的方向与、有关
5、直流电动机的原理是;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把
转化为 能。
[精选练习]:
1、如图29-1所示是“研究电磁铁的实验”的示意
图,图中I 1〈I 2=I 3
A 、比较图甲、乙可以得出:
B 、比较图乙、丙可以得出: 2、要使一台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增大一些,下列方法
中不可行的是( ) A 、增大线圈中的电流 B 、换用电压高的电源 C 、将磁体的磁极对调 D 、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
3、图29-2所示,把小磁针放在桌上,将导线平行架
在小磁针的上方。
当导线中通以电流时,小磁针会转 到一个新的位置。
这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
4、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的突出优点是
(写出一个即可)。
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在电炉、电铃、电灯中,
用到电磁铁的是
5、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小明看着教室墙上的两根平行的电线想:通电时它
们之间可能有相互作用力。
你认为他产生这个猜想的依据是
6、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关于电动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 、电动机是应用通电线圈在磁场在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B 、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能使通电线圈持续转动
C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D 、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7、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29-3 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并
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8、小红同学自已动手做了一个直流电动机模型,接通电流后发现电动机不转动,
可当他拨了一下线圈后,电动机就快速地转动了起来,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
是( )
A 、电源电压太低
B 、电刷接触不良
C 、电源正负极接反了
D 、开始时,线圈处于平衡位置了
9、为了改变电磁铁的N 、S 极,应采用的办法是( )
A 、增大电流强度
B 、增加线圈匝数
C 、改变电流方向
D 、减小电流强度
10、某同学在一个空心纸筒上绕了一些漆包线,为了使导线通电后的磁性明显增
强,可采用的办法是( )
A 、拆去若干圈导线,使所绕导线的电阻减小一些
B 、在空心纸筒内部放入一个铁芯
C 、再多绕若干圈线圈,并在空心筒内放入一个铜芯
D 、在空心筒内放入任意的金属芯即可
11、请在图29-4中标出:
A 、通电螺线管和永磁体的磁极; 丙 乙 图29-1
I 3 I 2 I 1 甲 图29-2 电流方向 S N 图29-3 N 电源 图29-4
永磁体
B 、磁感应线的方向
12、电磁继电器的作用之一是通过控制低 压电路的通断间接地控制高压电路的通断。
关于图29-5所示电路。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连有电动机的电路是低压控制电路 B 、连有电动机的电路是高压工作电路 C 、图示电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节约用电
D 、图示电路的主要优点是为了操作方便
13、如图29-6所示,电磁铁通电是小磁针静止在图
示的位置上,小磁针a 端是 极;当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将 14、如图29-7所示,当闭合开关,铜
棒AB 将向左运动,这一现象说明
;若将与蓄电池两极
相连的导线对调,AB 将向
[课题二]: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
中考要求:1、了解电磁感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相关实验。
2、了解交流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其能量的转化。
[知识回顾]
1、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中的 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产
生电流的现象称为 ,产生的电流叫做 。
2、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条件:导体是 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
磁感线运动。
电流的方向与 的方向和 方向都有关、
3、交流发动机原理是 ,发电机工作时,把转动的
能转化为 能。
[精选练习]
1、在控究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图30-1中的四种情况让闭合电路
的一段导体在磁场中沿箭头所示方向运动。
其中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是图( )
2、能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是 ;证明在磁
场中获得电流的实验是 。
3、下列哪种电器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
A 、电磁继电器
B 、扬声器
C 、电动机
D 、发电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9-5
电动机
电源 电源 a 图29-6 图29-7
S N B A 图30-1 D C B A S N N N N
S S S
A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
B 、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C 、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D 、奥斯特实验说明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电流 5、如图30-2甲、乙所示,关于 甲、乙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 置,利用该实验原理可制成发电机 A 、 图乙是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装置,
利用该实验的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
C 、图甲是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装置,利用该实验的原理可以制成电动机
D 、图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利用该实验的原理可以制成电动机
6、在将磁铁插入铜质漆包线绕绕制的线圈的过程中,电
流表的指针会摆动。
这个现象所反映的物理原理,在下列
电气设备中得到应用的是( )
A 、电磁起重机
B 、发电机
C 、电动机
D 、电磁继电器
7、关于下列装置工作时发生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汽油机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C 、干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8、下列各组连线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物理量 国际单位
B 、仪器 所测量
速度 压强计 力
电流 km/h 电能表 大气压
电功率 A 弹簧测力计 电功率
C 、物理学家 重要贡献
D 、设备或装置 原理
牛顿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发电机
托里拆利 惯性定律 电动机 通电导体在磁场
奥斯特 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受力
船闸
9、汽车上的直流电机有两种功能,一是用于汽车发动机启动时带动其转动;二
是作为发电机,给汽车上的蓄电池充电。
当汽车发动机启动时,直流电机充当了 机,它利用了 的原理,在此过程中
能转化为
10、阅读短文,回答答问题
从无意中的觉察到伟大的发现
法拉弟想到,既然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那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流呢?他决心去探索。
1831年的一
天,他做的实验再次失败,他依然想不出个所以然,只好动手收拾器材,就在他从线圈中收起一根磁铁时,
无意间发现和线圈相连的电流计的指针摆动了一下;于是他抓住这一机会深究下去,终于发现了感应电流
——“磁”确实能产生电流!
法拉弟在不断重复这个实验的时候,领悟到:静止的磁不能产生电,只有运动的磁才能产生电啊!许多
年来,那么多有才华的科学家孜孜不倦、苦心探索的问题,答案竟是如此简单!他们之所以在电磁的研究
图30-2 乙 S N B A S
N B A 甲 图30-3
究领域适徘徊不前,原来是“静电”和“静磁”的框架束缚了他们的头脑。
这说怪也不怪,大凡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喜欢按习惯的方法和现有的思想体系来进行逻辑推理,这叫做思维定式。
到了这一步创造能力已被窒息,再要前进就困难了。
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
(1)“磁生电”在物理学时叫做什么现象?请你举一实际应用的例子。
(2)我们要有新发现,最重要的是要具有什么样的科学观念?(写出一个要点)
[课题三]:分子和原子
[中考要求]:1、知道分子、分子的大小,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知识回顾]:
分子原子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微粒。
原子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原子核有______________组成。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练习]:
1、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_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很难被拉伸又很难被压缩,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可看到热水和冷水变色,这是________现象,而热水比冷水变色快,这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时的相互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时的相互距离,而小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力。
当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分子运动________,它的内能________。
3、任何物质的原子都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带________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________________,依靠________力的作用组成,原子中的________数与________数相等,所以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4、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四起
B、花开时花香满园
C、下雪时雪花飘飘
D、刮风时黄沙扑面
5、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两块铅能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A、分子间没有斥力
B、间的引力大于斥力
C、分子间无间隙
D、分子的扩散
6、已知9克水内含有3.01×1022个水分子,那么每个水分子的体积是( )
A、0.16×10-3厘米 3
B、2.99×10-23厘米3
C、9.224×10-26厘米 3
D、1.49×10-23厘米3
7、以下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的是()
A、一根细铅丝很难被拉断
B、沾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
C、液体很难被压缩
D、用浆糊很难把两块木头粘合在一起
8、分子的体积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园球形的,则分子直径一般为()
A、几毫米
B、几微米
C、几十分之一微米
D、几千分之一微米
9、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这是由于分子间的()
A、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斥力
B、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C、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10、下述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是()
A、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壁也发黑了
B、滴一滴红墨水到静止的装满水的小杯时,过一会儿,全杯水都变红了
C、把盛香油的瓶盖打开,香味四处飘逸
D、在显微镜下看到微生物的无规则运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B、只有气体或液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C、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固体扩散现象的是()
A、小树一年比一年长高
B、铁块放久后生了锈
C、打开醋瓶能迅速闻到醋的酸味
D、长期放石灰的墙角有相当厚的一层墙壁染上了白
13、有这样几种现象:(1)潮湿的地面变干;(2)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慢慢散开;(3)地面洒了香水,整个房间充满香味。
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1)和(3)
B、(2)和(3)
C、(1)和(2)
D、(1)、(2)、(3)
14、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箔片张开,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电荷从带正电的物体转移到验电器上
B、负电荷从带正电的物体转移到验电器上
C、正电荷从验电器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
D、负电荷从验电器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针的N极时,所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钢棒具有磁性,且A端为S极
B.钢棒具有磁性,且A端为N极
C.钢棒无磁性
D.不能确定钢棒是否有磁性
2.已知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画出的磁感线方向(或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图中正确的图是[ ]
A B C D 第3题图
3.如图所示,将挂有小铁球的弹簧秤自左向右地慢慢移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将 [ ]
A .不变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4.到目前为止,最具科学性的原子模型是 [ ]
A .葡萄干模型
B .蛋糕模型
C .行星模型
D .电子云模型。
5.20 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a)、(b)、(c) 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顺
序正确的排列为 [ ]
A .(a)、(b)、(c)
B .(c)、(b)、(a)
C .(b)、 (c)、 (a)
D .(a)、(c)、(b)
6.根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
A .核子
B .电子
C .中子
D .质子
7.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原子中不带电的是 [ ]
A .质子
B .电子
C .中子
D .核子
8.关于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C .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
D .原子核虽然很小,却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
9.许多天体的运动特点和原子中电子运动特点相似,下列天体中不具备这种特点的是
[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火星
10.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地球 太阳系”一节后,整理的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有下划线
的四项内容中,归类不正确的是 [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利用如上图所示装置研究磁与电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
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a )、(b )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b )、(c )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甲所示,轻推一下小车B ,越靠近小车A ,B 车就越快,直到A 、B 两磁体接触上;
如图乙所示,轻推一下小车B ,越靠近小车A ,B 车就越慢,B 车距A 一段距离停止。
地球、月球、火星…… 人造地球卫星…… 恒星 行星
卫星 太阳 (1) (2) (3) (4) 太阳系
甲乙
根据以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包括“力学”“磁学”):
(1)由图甲和图乙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图题
13.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14.在图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在图中分别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两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
N
电源
第13题图第14题图
磁、原子和星系
一、选择题
1.D
2.B
3.C
4.D
5.D
6.B
7.C
8.D
9.A10.B
二、填空题
1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2.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三、作图题
13~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