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血压监测对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程血压监测对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远程血压监测对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
为对照组与远程组,各1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监测,远程组在常规方案
基础上加用远程血压监测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血压改善情况。
结果:组间对比,
治疗后,远程组SBP与DBP降压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远程血压监测对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远程血压监测;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385-02
高血压属于一种需长期服药治疗及进行血压监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
控制降
压是治疗高血压的首要任务。
目前,在高血压治疗领域中关于促进血压达标的服
务措施已有多种,远程血压监测是最为常用的措施之一。
据相关报道显示,远程
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管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医生严密、科学的指导下对患
者的血压改善极具意义[1]。
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形式,探讨分析了远程血压监
测在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改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人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均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相关标准相符;门诊测量舒
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活动[2]。
排除
标准:存在继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无自行测量血压能力及具有重型脏器疾病
者等。
随机将3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远程组,各150例。
对照组:男87例,
女63例;年龄:35~82岁,平均(62.25±3.18)岁。
远程组:男84例,女66例;年龄:37~79岁,平均(62.61±4.07)岁。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如性别比例、年
龄及初始血压测量结果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监测,远程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远程血压监测治疗,具体:①创建电子健康档案。
汇总本组患者的疾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高、职业、年龄及疾病史、饮食作息习惯、运动方式、用药情况、血压及
血糖情况等,将上述信息登记至门诊远程监测平台内。
②实施动态监测。
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每周3次。
将监测数据及时传入监测平台中,以便于动态实
时监测。
③健康干预。
除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诊疗方案之外,远程组还在动态监测基础上,采用远程健康管理。
借助远程监测平台,由专门的医疗人员对远
程组患者的血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电话指导、短信传输及一对一健康教育、网
上沟通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
具体操作方法:每周举行一次
面对面健康教育与病情诊断;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如戒烟酒等;加强
饮食指导,由专业的营养师为患者制定食谱;使患者根据自身体能,适当运动;
对药物进行适当调整等。
1.3 观察指标
干预半年后,对两组进行血压测评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应用软件包为SPSS13.0,组间均数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
采取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内对比,治疗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对比,治疗后,远程组SBP与DBP降压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3.讨论
远程健康监测属于一种借助于广域网、智能手机等技术手段实施的新型健康管理方法,
旨在对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及方式进行改善,提升患者的健康素质。
该监测技术融合了咨询、会诊及动态监测等多种医疗服务措施,为患者提供整体性、个性化、综合性、整体化的管理
服务,从而促进医院与病人之间的有效互动,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
要促进意义[3]。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远程血压监测的远程组SBP与DBP降压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明远程血压监测对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效果较为突出。
这与
相关研究提出的“远程血压监测通过采集信息、实施监测、随访跟踪等手段,在改善患者生活方式的同时,使患者的血压也得到了改善”观点基本相符[4-5]。
综上所述,远程血压监测对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青萍,李建民,黄学成,等.远程无线实时多参数同步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12(08):781-783.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
39(7):579-616.
[3]陈青萍,梁驰,尚晓斌,等.远程无线实时多参数监控改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控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16(07):656-660.
[4]孙永红,易正蓉,易月婵.远程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及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J].中国疗养
医学,2016,11(07):697-700.
[5]孟文文,皮红英.家庭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价值及应用现状[J].护理学报,2016,20(15):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