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23历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
期末考试地理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0题)
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快,成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部门是()
A.畜牧业
B.谷物种植业
C.园艺业
D.迁移农业
2.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3.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
【小题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4.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10月25日在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温家宝主持会议并讲话。

他强调,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工程前线省市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线调水线路是从金沙江、岷江将水调到黄河
B.东线方案调水线路全部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矛盾
D.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将会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小题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
D.黄河是“地上河”
【小题3】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选择正确答案()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水资源缺乏但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
B.中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
C.中西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
D.三条路线中,东线的工程量最大
5.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6.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

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小题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
A.农区牧业基地
B.商品棉生产基地
C.商品粮生产基地
D.出口创汇农业
7.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B.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C.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D.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8.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9.科学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A.18世纪下半叶,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和社会问题
C.19世纪30年代,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19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
【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农业带(区)中的()
A.玉米带
B.混合农业区
C.棉花带
D.亚热带作物带
【小题3】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A.长期高强度地棉花种植—土地退化
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物—酸雨污染
D.氯氟氢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10.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有关问题。

(14分)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且日趋严重。

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

自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以来,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运用、加强黄河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等措施,有效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断流危机,已实现了黄河连续7年不断流。

(1)试分析黄河下游易断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目前黄河已连续多年不断流,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11.关于山西能源基地“三废”治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B.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经干燥后再利用
C.对于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D.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学制剂然后过滤净化的办法
12.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

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2 003年11月,广东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并开始启动。

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十2”。

之所以打造这个9+2,其目的是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从而加强珠三角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

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文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

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2)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3)从地理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4分)
13.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交通定位导航
D.确定某点高程
14.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B.产业转移只能扩展到某类产品不可能扩大到某类产业
C.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D.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小题2】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原料、市场、劳动力
B.市场、政策、交通
C.劳动力、政策、原料
D.劳动力、市场、原料
【小题3】三家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共同目的是()
A.为追求更高的利润
B.为接近原料地
C.为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D.为接近消费市场
15.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4分)
(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2分)
A.水资源紧张B.资源浪费严重
C.木材短缺 D.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
(2)由于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这将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的污染的程度。

(2分)
(3)下列因素中,属于修建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 )(2分) A.地形类型B.城市分布C.气候条件D.河流状况
(4)西气东输中“西气"主要来源于盆地。

“东输”的终点是 (省级行政区)。

(4分)
(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4分)
16.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17.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在飞机或卫星上对地物进行感知,获取信息的系统
B.是地图的延伸
C.能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
D.具有全天候、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18.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小题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19.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
B.珠江三角洲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
C.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D.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工资水平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20.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三江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小题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小题3】黑龙江伊春市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小题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1卷参考答案
一.参考题库
1.参考答案:C
2.参考答案:A
3.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4.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A
5.参考答案:B
6.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7.参考答案:B
8.参考答案:C
9.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D
10.参考答案:
11.参考答案:C
12.参考答案:
13.参考答案:B
14.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A
15.参考答案:(1) C (2)大气(3) B
(4)塔里木上海
(5)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②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

(答对2点得4分)
16.参考答案:B
17.参考答案:B
18.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19.参考答案:D
20.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