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一)
数字影视动画中声音的运用
影视动画中声音的运用要:影视动画的声音是由创作者在对动画片和动画人物理解基础上的全新创作。
根据影视动画声音元素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它分为角色配音、音效和音乐三种类型。
影视动画中的声音元素能够把握节奏、增添情趣、烘托气氛、渲染情绪、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对提高动画的质量和增强动画的艺术性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部好的动画片,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都是通过完美的视听语言技巧体现出来的。
作为视听语言的声音元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视觉画面共同构筑银屏空间,推动叙事,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
声音赋予画面新的活力和生命,向观众传达情绪和信息。
在动画世界里,声音是建立在高度假定性的基础上的,不受任何客观事物的影响,这也是动画片能够创造独特的视听艺术、独树一帜的重要因素。
在动画片里,用声音表现出来的情景的真实!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真实!。
此时的声音是超真实的表现。
录音师需要对声音进行艺术的创造和改造,并且通过与导演的沟通协作,完成影片气氛、情绪、叙事、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创作要求,完成从整体到具体的单场戏以及单人戏中声音的主观性创造。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元素一般可以分为话语、音响和音乐三大类型。
影视动画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性,听觉语言的表现和一般影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影视动画声音元素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它分为角色配音、音效和音乐三种类型。
一、富于表现的角色配音一般影视中人物往往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人物是片子的灵魂,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完成对影片的叙事。
而在动画片中,动画角色取代了故事片中的人物。
因此,一般影视中人物的话语,在影视动画中就表现为了动画角色的配音。
我们可以把动画片中的角色分为三类:人物角色、动植物角色和现实中存在或不存在的无生命的角色,即第三类角色。
动画片中这三类角色的地位是平等的。
人物角色包括了人类、神怪灵精、甚至机器人、外星人等;动物植物角色和第三类角色在动画片中有的以写实的面貌出现,有的是以在原形基础上夸张变形的面貌出现,也有的是以拟人的形式出现。
论数字电影中声音制式及其应用
论数字电影中声音制式及其应用作者:尹金祥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10期[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总体发展,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数字电影制作放映中的多声道环绕声时代已经到来,经过发展竞争基本形成以杜比SR·D、 DTS、SDDS三种声音制式为主的格局,这三种制式与以前的模拟立体声相比音质好、失真度小、声音清楚、动态范围大、临场感强等,并各具特长。
[关键词]:数字电影声音制式杜比SR·D DTS SDDS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0-0229-01自从1927年华纳公司推出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电影便成为一种声画结合的视听艺术,声音的制作与还放成为其重要的内容与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声音的记入模式与还放制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录媒体从光学录音、模拟磁性录音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录音,还放制式也从单声道、模拟立体声发展为数字多声道环绕立体声。
电影数字立体声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声音制式竞争异常激烈,到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形成三种制式为主的格局,即:英国杜比公司的SR·D、美国环球公司的DTS和日本索尼美国电影公司的SDDS。
一、杜比SR·DDolbySR·D也叫杜比数字(Dolby Digital),由杜比实验室推出。
1991年第一部运用杜比数字的电影《蝙蝠侠》诞生。
杜比SR·D系统是5.1路的环绕立体声制式,由6个声道组成,声音分配为:电影银幕后面左、中、右三路,观众厅左环绕和观众厅右环绕各一路,低频效果声一路,共六路。
它是在SR模拟立体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声画合一的单系统电影数字立体声数字光学声迹。
SR·D从技术角度看很有优势,兼容性好、声画合一,并被DVD、HDTV等音视频产品采用。
DolbySR·D 电影数字立体声突出的特点是解决了在同一胶片上印有数字和模拟两种声迹,这不仅解决了数字声迹影片既可在数字影院放映又可在模拟影院放映的问题,并且当数字声迹放映出现故障时,可自动转换为SR模拟立体声方式,也就是说它具有自动转换和兼容SR和A型模拟声迹的功能。
浅谈数字电影放映技巧
否影片本身存在音频不足。
( 二 )画面故障的排 除
开圳 顷 序遵循一投影机镜头盖 、二投影机 、 三功放 、四服 务器电源 。 在放映机的投影机指示灯亮起后 , 再打开投影机 中投影灯的电源。开机 后 ,先调节功放音量 ,而后进行放 映测试。关机 顺序遵循 ,一投影机 、 二服务器 , 投影机镜头盖应在投影灯散热一段时间后再关上。
的材质和类型的选择要考虑亮度系数和散射角度。 放映 3 D电影则必须选 择高增益漫反射数字 白幕。双机 3 D需要选择金属银幕 。
( 三 )放 映声音控制
作 品。以数码显示设备替代胶片设备进行影片放映的影院 ,随之称 为数
字电子影院。 数字电影 的放映主要通过显示媒介和服务器两大设备组成 , 其技术要领主要是指对播放设备的操作上。
( 一 )亮度控 制
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方式和数字设备制作 、 存储 ,并通过 G P S 、 光
纤、闪存 、光盘等设备传输 ,最后通过数字信号还原成光影信号的电影
量 。好 的银幕首先应适应放映场地 的大小 、 遵照等高 、等宽的原则 ,幕 架大小合适 ,弧度 、倾斜度 、留存空间 、音像位置符数 字电影播放设 备及 其组成
流动数字 电影放映中的声音控制只需注意声卡 的运行。数字影 院的 音响配备则需要遵循 国家 《 数字立体声电影 院技术规范》 , 满足放映室圣 光技术条件 、电声特 陛及放映光学特性 ,充分考虑影厅建筑T艺 和建筑
声学 。
( 四 )放 映厅 环 境 控 制
良好的放映环境标准包括 : 环境整洁 、温控合适 、排风达标 、 供电 稳定 、接地 良 好 。不能在过于潮湿 的环境中使用数字放映设备 , 水气可
二、数字电影放映的准备工序
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
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摘要】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在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电影声音制式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模拟声音到数字化声音的发展演变。
接着,详细介绍了数字电影放映中的主要声音制式,包括Dolby Digital、DTS等。
还探讨了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效果技术和声音调节方法,以及声音调试步骤。
强调了数字电影放映中声音制式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数字电影声音制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对于提升影片观赏体验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数字电影声音制式持续创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发展历史,主要声音制式,声音效果技术,声音调节方法,声音调试步骤,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介绍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是指在数字电影放映过程中所采用的声音处理技术和规范。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影片制作和放映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声音制式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观众对于影片的感官体验。
数字电影声音制式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声音制式也在不断演变。
在数字电影放映中,主要的声音制式包括杜比数字、DTS数字剧场系统和索尼数字放映系统等。
这些声音制式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音效,还能够实现环绕声效果,让观众身临其境。
除了主要的声音制式,数字电影放映中还采用了各种声音效果技术,如混音、音频特效和环境音效等,这些技术可以增强影片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更加沉浸在影片情节之中。
在数字电影放映中,声音调节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声音调节,可以调整影片的音质和音量,让观众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
而声音调试步骤则是确保声音质量的关键,通过细致的调试可以更好地呈现影片的声音效果。
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在影片制作和放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声音制式将继续完善,为观众呈现更加震撼的影像和声音效果。
浅析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
是不仅解决数字声迹影片可 以在数字影 院放映 又可在模 拟影
院放 映的问题 , 而且 当数字 声迹放 映出现 问题 时 , 可 以 自动的
转化为 S R模拟立体声。在数字 电影放映 中, 杜比S R D这种声
音制式 的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
第一是声道分离度高 , 失 真 度 小 。 我们 知道 相邻 通 道 的 分
9 0年代初形成 了三种声音制 式为主 的格 局 , 他们 是 : 英 国杜 比 公 司的 S R D、 美国环球 公司 的 D T S以及 美 国索 尼 电影公 司的 S D D S 。这三种声音 制式各有 各 的特 长 , 和 以往 的模 拟立 体声
绕声 分离成独立 的左环绕和右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给数 字电影的声音体现提
1 数 字 电 影 放 映 中 的声 音 制 式 随着 科 学 技 术 的 迅猛 发 展 , 数 字 电影 的声 音 制式 也 得 到 快
会给我们带来一种震撼的效 果。 第 四是声音定位好 , 环绕声能分离成 左环绕和右环绕 。环
速 的发展 , 各种声音制式经过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 , 到2 O世纪
音声道中 , 这一点和杜比数字一样 , 不过 D T S声音 处理采用 了
英 国音 频 处 理 技 术 公 司 的 A P T— X1 0 0数 码 压 缩 技 术 , 数 字 压
缩 比为 4: l , 仅为杜 比 A C一 3压缩 比的 1 / 4 。压 缩 比越 低 , 占 用的记录空问就越大 , 重放音质就有 可能越好 , 加之 D T S采 取
技术研 发
T E C HN 0L 0 G Y A N D MA R K E T
浅 析 数 字 电影 放 映 中 的声 音 制 式
浅谈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一)
浅谈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一)论文关键词]声音制式杜比SR.DDTSSDDS论文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总体发展,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数字电影制作放映中的多声道环绕声时代已经到来,经过发展竞争基本形成以杜比SR.D、DTS、SDDS三种声音制式为主的格局,这三种制式与以前的模拟立体声相比音质好、失真度小、声音清楚、动态范围大、临场感强等,并各具特长。
序言自从1927年华纳公司推出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电影便成为一种声画结合的视听艺术,声音的制作与还放成为其重要的内容与环节。
但是,在有声电影诞生的初期,由于技术的原因,声音主要表现在点声源和一种平面声的作用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声音的记入模式与还放制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录媒体从光学录音、模拟磁性录音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录音,还放制式也从单声道、模拟立体声发展为数字多声道环绕立体声。
电影数字立体声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声音制式竞争异常激烈,经过竞争与选择,到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形成三种制式为主的格局,即:英国杜比公司的SR.D、美国环球公司的DTS和日本索尼美国电影公司的SDDS,这三种制式与以前的模拟立体声相比其共同优点是:音质好、声音清楚、失真度小、动态范围大、临场感强等,并各具特长。
一、杜比SR.DDolbySR.D也叫杜比数字(DolbyDigital),由杜比实验室推出。
1991年第一部运用杜比数字的电影《蝙蝠侠》诞生。
杜比SR.D系统是5.1路的环绕立体声制式,由6个声道组成,声音分配为:电影银幕后面左、中、右三路,观众厅左环绕和观众厅右环绕各一路,低频效果声一路,共六路。
它是在SR模拟立体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声画合一的单系统电影数字立体声数字光学声迹。
采样频率32KHz、44.1KHz、并支持48kHz、动态范围120dB、压缩比为10:1。
SR.D从技术角度看很有优势,兼容性好、声画合一,并被DVD、HDTV等音视频产品采用。
浅谈数字音频格式输出
浅谈数字音频格式输出浅谈数字音频格式输出( 2010-07 )现在,看高清的人越来越多。
数字多声道音频格式的输出也越来越多。
LPCM(PCM): 是一种非压缩音频数字化技术,是一种未压缩的原音重现。
概念上等效于wave文件,并不需要运算解码,可直接输入功放进行DA转换,LPCM音轨码率和体积较大。
LPCM(PCM)虽然是非压缩源码音频格式,但是是可以承载多声道的。
2.0声道的PCM所需传输码率一般为1.5Mbps左右(根据音质不同,所需带宽有所不同。
既:采样率值×采样大小值×声道数bps)。
LPCM 5.1 的码率是4.6Mbps。
LPCM 7.1 的码率是18.6Mbps,理论最高码率可达36Mbps。
杜比数字(Dolby Digital):是美国公司杜比实验室公司开发的技术,是著名的有损数据压缩的多媒体存储格式。
杜比数字包括多个相类似的压缩技术,当中包括有Dolby Digital EX,Dolby Digital Live,Dolby Digital Plus,Dolby Digital Surround EX,Dolby Digital Recording,Dolby Digital Cinema,Dolby Digital Stereo Creator和Dolby Digital 5.1 Creator。
Dolby Digital:为5.1声道。
在HD DVD中码率为448kbps。
在Blu-ray(蓝光)中码率为640kbps。
Dolby Digital Plus:为7.1声道。
在HD DVD中码率为3.0Mbps。
在Blu-ray(蓝光)中码率为1.7Mbps。
Dolby TrueHD:为8声道。
在HD DVD和Blu-ray(蓝光)中码率均为18Mbps。
DTS是:“Digital Theatre System”的缩写,是“数字化影院系统”的意思。
DTS采用CAC(Coherent Acoustics Coding,相干声学编码)方式工作,和Dolby Digital一样也属于利用心理声学原理来对声轨进行编码的有损的数字压缩技术。
数字电影声频技术
无线音频传输技术
总结词
无线音频传输技术将简化电影声音的传输和播放流程 ,提高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降低线材成本和维 护成本。
详细描述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音频传输技术逐渐成为 电影声音传输的主流方式。通过无线传输,可以避免线 材的束缚和信号衰减问题,提高声音的传输质量和稳定 性。此外,无线传输还可以降低线材成本和维护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声道配置与
声道配置是指数字电影声频技术中使用的声道数目和配置方式。常见的声道配置包括立体声、环绕声 和沉浸声等。立体声提供左右两个声道,环绕声则增加了中置、左环绕和右环绕等声道,以提供更丰 富的声音效果。沉浸声则通过更多的声道和动态对象,提供更加真实的声音环境。
声道输出是指将处理后的数字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声音信号的过程。声道输出需要使用相应的数模转 换器和功率放大器,将数字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声音信号,以便于扬声器播放。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4
数字电影声频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音频压缩与传输效率
挑战
在数字电影制作和播放过程中,音频数 据量巨大,对存储和传输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VS
解决方案
采用高效的音频压缩技术,如MPEG-4 AAC、Dolby Digital Plus等,以减小音 频文件大小,提高传输效率。
采用高分辨率音频技术,如Dolby TrueHD、DTS-HD Master Audio等,以提供无损 的音频质量和细腻的音质表现。
版权保护与信息安全
挑战
数字电影声频技术的版权保护和信息安全问 题日益突出。
解决方案
采用数字水印技术和加密技术,对音频数据 进行保护,防止盗版和非法复制,确保信息
电影放映机的音频处理技术探究
电影放映机的音频处理技术探究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音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音效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同时也是电影制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探究电影放映机使用的音频处理技术,包括音效设计、声音录制与处理、音响设备等方面。
一、音效设计与录制音效设计是电影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所听到的音频效果。
音效设计师通过收集、编辑和制作各种音效,使其与电影情节和场景相匹配,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音效的录制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现场录制、虚拟合成、音频库等方式获取。
现场录制是一种常用的音频录制方式,它通过在实际场景中进行录制,获得真实的声音。
例如,在电影中出现的爆炸声、打斗声等特效音效,常常通过在特定环境中使用专业录音设备进行录制获取。
这些真实的音效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的感受,增强电影的叙事效果。
虚拟合成是另一种常见的音效录制方式,它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各种音效。
通过使用合成器和音频处理软件,音效设计师可以根据电影的需求创造出各种虚拟的声音效果。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灵活地创造出各种特别的声音,满足电影制作中的特殊需求。
音效设计师还可以利用音频库来获取所需的音效素材。
这些音频库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效果,从环境声到特定对象的声音,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需要的声音效果。
音频库提供了丰富的音效素材选择,使音效设计师可以更快地找到所需要的声音效果。
二、音频处理技术在音效录制之后,音频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以确保在放映时能够呈现出最佳的效果。
1. 音频剪辑与混音音频剪辑是将录制好的音频素材进行剪辑和编辑,以确保其与电影情节和节奏相匹配。
通过选择和排列不同的音频片段,音频编辑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响效果。
混音则是将不同的音频轨道进行混合,使其在放映时能够呈现出均衡和谐的效果。
2. 空间音效处理空间音效处理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模拟不同的声音传播环境,使观众能够感受到真实的声音空间。
通过使用环绕声技术和音频处理软件,音效设计师可以将声音从不同的方向和距离传递给观众,以增强观影体验。
导演如何在电影中运用不同的声音设计
导演如何在电影中运用不同的声音设计导演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声音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声音设计,导演可以有效地传递情感、增强氛围、突出重点,并且提供观众与角色之间的情感共鸣。
本文将探讨导演如何在电影中运用不同的声音设计来实现艺术创作的目标。
声音设计是指在电影中运用声音元素来创造一种特定的音频体验。
合理和恰到好处的声音设计可以增强电影的视觉效果,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
导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声音设计。
首先,导演可以运用环境声音来创造氛围。
环境声音包括自然音、城市音、气氛音等,可以通过合成音效或适当的混音技巧来实现。
比如,在一个恐怖电影中,导演可以运用低沉的音效和恐怖的音乐来增强观众的紧张感;而在一个浪漫的爱情片中,导演可以用鸟鸣声、海浪声等自然音来营造浪漫的氛围。
其次,导演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
音乐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用来传递角色的情感、强调剧情的转折点以及烘托整体氛围。
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对观众的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悲剧题材的电影中,导演可以运用哀伤的音乐来表达角色的痛苦和绝望;而在一个喜剧电影中,快节奏、欢快的音乐则可以增强观众的笑点。
此外,导演还可以利用声音效果来突出重点。
声音效果包括特殊声音(比如枪声、爆炸声)和声音处理(比如回音、时间拉伸等)。
通过适当运用声音效果,导演可以让观众聚焦在剧情的关键点上。
例如,在一个动作片中,导演可以通过增加爆炸声和枪声的音效来突出战斗场面的惊险和紧张。
最后,导演还可以利用对白和声音混合来表达角色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对白是电影中人物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白的语调和音量控制,导演可以传达出角色的情绪和内心世界。
同时,导演可以通过合适的声音混合技巧,将背景音乐、环境声音和对白融合在一起,实现音频层次的丰富性。
总之,声音设计在电影制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合理运用不同的声音元素可以增强电影的艺术效果,达到导演的目标。
导演可以通过运用环境声音、音乐、声音效果、对白和声音混合等手段来实现声音设计的效果。
数字音频在电影中的运用
数字音频在电影中的运用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配乐和音效的制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更加精良的声音效果。
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电影配乐和音效的制作方式,同时也对电影的音乐与故事情节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数字音频技术让影片的音乐可以更加丰富多彩,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电影的情境中。
现代电影离不开音效的配合,音效的制作要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叫音乐音效,另一个是效果音。
音效的作用在于增强情绪感受,创造视觉效果无法表达的感觉。
例如一部恐怖片,如果没有恐怖氛围的建立就很难产生吓人效果,音效就承担了很重要的任务。
而音乐音效的作用则是告诉观众情节的转折以及人物的情绪。
在数字音频技术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电影音乐和音效的制作只能通过实验室制作,而且数字化程度较低,很难达到高质量的音效效果。
然而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室音乐制作的方式已经被取代,新的方法使声音效果能够更全面、更高质量的与影像相融合。
现在,数字音频技术已经让电影音乐和音效的制作更加的轻松,不再需要依赖实验室。
音乐家和音效设计师可以自己使用数字音频工具,利用计算机来进行音效和音乐的创作和混合,同时也可以利用每个音轨的音量和EQ,来构建更具有个性的声音效果。
而且,数字音频技术除了提供高品质的录音和混音功能外,还提供了更多细节化的效果,如五声道音效,立体声音效等等。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数字音频技术还可以更好地实现后期制作的确定性,导演可以通过数字音频技术来提供预览版回放,以及根据音乐和音效来进行剪辑和后期的调整。
同时,据笔者了解,现在的音乐家和音效设计师还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数字化平台讨论和分配工作。
总之,数字音频技术在电影的影响力有限,但是其所带来的改变是关键性的,与以往的音乐和音效制作方式迥然不同。
它为电影音乐和音效带来了更多的创意和想象空间,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电影情节中,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其中。
未来,数字音频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还将越来越广泛,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强大。
数字媒体中数字声音的使用
数字媒体中数字声音的使用数字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电视广告到社交媒体,数字媒体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数字声音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数字媒体的声音设计、传递和技术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会讨论数字媒体中数字声音的使用,以及数字声音在数字媒体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声音的种类数字声音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自然声音和人工声音。
自然声音是指来自自然环境、生物和物体的声音,如雨滴声,风声,鸟鸣声等等。
人工声音则是由人类制造出来的声音,如音乐,声效,广告声音等等。
这两种声音类型在数字媒体中都有着不同的应用和作用。
数字声音的应用数字声音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从传统广播电视到现代的在线视频和社交媒体,数字声音在这些媒体中都有着不同的应用。
其中,数字声音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为数字媒体提供声音效果。
例如,声音的音量、节奏、音高和音调等都可以改变一个视频或广告的氛围和情感效果。
而声音也可以为数字媒体增添有趣和创造性的效果,比如配乐、游戏音效和声音修饰等。
数字声音设计师的角色数字声音设计师是数字媒体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数字声音设计师不仅需要具备音乐和声音制作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了解数字媒体的技术和平台。
数字声音设计师通常负责数字媒体中的声音特效和伴奏配乐等方面的工作。
因此,数字声音设计师需要精通过程音频编辑工具,具备音乐和声音制作的专业知识,以及优秀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数字声音的未来发展在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数字声音在数字媒体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会更加多样、创新和普及化。
例如,声音应用程序将有更多的技术支持,数字声音体验将更加个性化和互动化,同时,数字声音的技术也将不断改进,以实现更好的音质和传输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数字声音在未来将会变得更加普遍,这将为数字媒体行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创新空间。
结论数字声音在数字媒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为数字媒体增添趣味和情感效果,同时也是数字媒体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电影音效的设计和制作
电影音效的设计和制作电影音效是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强观众的感受,更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融入到电影的世界中。
电影音效需要通过设计和制作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声音氛围,让观众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身临其境,感受到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
电影音效设计中的三个要素电影音效制作的核心在于音效设计,其过程包括预制、组织和加工音效。
这一过程需要考虑到三个要素:采样、同步和混音。
采样是指在音效制作过程中,通过现场录音或者从音乐库中选取音频示例来构成音效,使音效更加贴合电影的场景和情感。
而同步则是指把音效和画面同步,让声音更加贴合电影中的场景。
混音则是指将不同的音效交织在一起,让它们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让观众更加深入地融入到电影的世界中。
电影音效制作过程中的工具和技术电影音效的制作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和技术,如录音设备、音效数据库、制作软件和数字信号处理等。
其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是录音机,它用于记录各种声音和配乐,为音效制作提供原始素材。
而音效数据库则是在音效制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工具之一,它内置了大量街头、汽车、自然等各种常见的环境音效,使得音效制作人员可以无需现场录音即可得到所需的音效。
此外,制作软件也是电影音效制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制作软件可以帮助音效制作人员进行音效定制、编辑、加工和混音等一系列操作,也就是说,制作软件为音效制作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使得音效制作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数字信号处理则是指使用计算机进行音效处理的技术。
由于计算机的数学计算能力非常强,因此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对音效进行高级处理,如降噪、混响、增加深度和音场感等。
这些处理可以使得音效更加逼真,更具有感染力。
电影音效的出彩之处电影音效制作的出彩之处在于:1. 营造极致的观影体验通过电影音效的制作,可以将电影带给观众一份强烈的情感体验。
例如,通过混响和音效库中的声音,制造出空旷的感觉,如电影《阿凡达》中的森林部分,观众就能感受到热带雨林的真实气息。
电影制作中声音设计的使用方法
电影制作中声音设计的使用方法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声音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还能增强电影的真实感和情绪表达。
声音设计的使用方法在电影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声音设计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电影制作人员更好地运用声音来提升电影的质量和观赏体验。
首先,了解电影的整体剧情和氛围是进行声音设计的基础。
在电影制作前期,制作人员应与导演和编剧紧密合作,了解他们对电影的设想和要表达的情感。
掌握整体氛围、背景和重要情节对于合理运用声音设计至关重要。
通过与导演的沟通,了解他们对电影音效的要求,以及对于电影音效的期望。
其次,合理运用音效是声音设计中的关键一环。
音效是指通过声音效果来表现电影中某种声音的效果。
电影音效可来源于环境音,也可通过录音和创作得到。
合理使用音效可以加强画面中的表达,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例如,在恐怖片中,通过合理运用音效,如尖叫声、脚步声等,可以增加紧张感和恐怖氛围。
第三,合理运用音乐可以强化电影的情感表达。
音乐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电影音乐可通过原创音乐、选取现有的音乐作品等方式来完成。
在音乐选择上,制作人员需要与电影剧情、情感匹配,并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音乐。
例如,在一个激烈战斗的场景中,选择一段激昂的配乐可以增强观众的战斗感受。
此外,合理运用对白和声音效果可以提升电影剧情的可理解性和真实感。
电影中角色的对白是故事情节传达的重要方式之一,良好的录音及后期处理可以确保观众清楚听到对白内容。
同样,创造真实的环境声效可以增加电影的真实感。
例如,利用合适的环境音来表现角色所处的环境,如大街上的车流声、风吹树叶的声音等,可以为观众创造更加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声音效果的创新使用。
声音效果可以通过创新的处理手法来提升电影的观赏性和视听效果。
制作人员可以使用特殊效果和音频处理工具来创造出奇幻和科幻片中所需的声音效果。
通过声音效果的创新运用,可以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听觉冲击和视听体验。
电影拍摄中的音效设计技巧
电影拍摄中的音效设计技巧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音效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运用音效,可以增强影片的氛围、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本文将探讨电影拍摄中的音效设计技巧,并介绍如何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实现出色的音效效果。
一、音效的分类在音效设计中,音效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实际录音音效和创意设计音效。
1. 实际录音音效实际录音音效是指通过录音设备对真实场景进行记录和采集得到的音效。
例如,拍摄火车经过的场景时,可以通过录音捕捉到火车的轨道声音、汽笛声等。
这种类型的音效设计更加贴近现实,能够带给观众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2. 创意设计音效创意设计音效是指通过合成和修改现有音频素材创造出的音效。
这种类型的音效设计通常用于表达抽象的概念或者增强某个特定场景的氛围。
例如,当一个恐怖片中出现鬼魂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音效来增加紧张感和恐怖感。
二、如何选择合适的音效在电影拍摄中,选择合适的音效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选择音效的技巧和建议:1. 理解场景氛围音效可以用来创造特定的场景氛围,因此在选择音效时,需要深入理解影片的整体氛围和主题。
比如,如果电影是一部科幻片,那么选择具有未来感和科技感的音效是合适的。
2. 注意音效与图像的配合音效和图像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需要互相取得平衡。
当选择音效时,应该考虑图像上的动作和画面的呈现方式,并选择与之相符合的音效。
例如,当在电影中出现一场激烈的枪战,应选择具有爆裂声和枪声的音效来与图像配合。
3. 保持合适的音量音效的音量大小对于观众的体验非常重要。
音效太大或太小都可能影响到观众的注意力。
因此,在选择音效时要确保音效的音量适中,并与其他音效和音乐相互协调。
三、创造性的音效设计技巧除了选择合适的音效外,创造性的音效设计也是实现出色音效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音效设计技巧:1. 层叠音效通过将多个音效叠加在一起,可以达到更加丰富的音效效果。
例如,当场景中有雨下的场景时,可以将雨滴声和雷声叠加在一起,以增强场景的紧张感。
数字影视作品的3D环绕声音响与声音设计
数字与传播·研究1.环绕声技术发展简况1.12D环绕声声音的记录与重放技术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单声道、立体声、环绕声三个阶段。
1929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纽约之光》的出现,标志着声音技术第一次在电影作品中得以呈现。
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记录影片的声音都是单声道或立体声。
环绕声在电影中的尝试最早可追溯到1938年,在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电影《幻想曲》中,声音首次采用了迪士尼公司研发的“幻想声”五声道重放技术,即左、中、右、左环绕、右环绕。
这项技术是所有环绕声技术的先驱,环绕声从此进入电影行业开展研究。
之后的几十年内,声音研发者一直在4声道、5声道、6声道、7声道环绕声技术上有所尝试,但电影声音仍以立体声技术为主流。
世界首部运用5.1环绕声技术制作的影片是1992年的《蝙蝠侠归来》,2010年《玩具总动员3》是第一部应用7.1环绕声技术制作发行的影片。
从此,环绕声技术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影作品创作实践。
在环绕声技术的发展道路上,DOLBY实验室在业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Dolby实验室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相继研发了Dolby Stereo(杜比立体声)、Dolby AC-3(也称Dolby Digital,杜比数字)、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数字影院系统)等环绕声技术,并逐步推广应用于影院和家庭影院系统。
环绕声技术的研发历经数十年,学界把它归类为单层多声道环绕声技术。
单层多声道环绕声技术是以单平面空间环绕声技术为基础的,它属于2D环绕声技术范畴。
2D环绕声系统中的音箱分布在与听者耳朵近似高度的二维平面,与立体声相比,它比立体声声音技术提高了各声源的方位感、具备较好的声音清晰度、临场感和层次感。
2D环绕声也存在着缺陷,在此环境下,声音的最佳听音区域较狭小,听音者位置不同,带来的感受差异很大。
并且,声音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声音的移动还不够流畅,听者的沉浸感不够强烈,影片画面场景和声音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浅谈电影与电影音效
几部在电影音响方面有特点的影片
《鬼入侵》(The Haunting) 《玩具总动员续集》(Toy Story 2) 《不死劫》(Unbreakable) 《圣女贞德》(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集骨者》(The Bone Collector) 《007黑日危机》(The World is not Enough) 《侏罗纪公园3》(Jurassic Park 3
1998年10月,杜比实验室再次推出Dolby Surround EX系统,这是一种在Dolby Digital系统上进行扩充的系统,由原来的 5.1声道升级为6.1声道,即在原有的5个主 声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个独立的Back Surround声道(后环绕或称后中置),从 而使后部声场的连贯性和声音的绵密度大 大增强,有效地改善了原来的后部声场声 音中空的缺陷。
恐怖电影、战争电影、喜剧电影
“还原真实,虚拟真实”是电影音响一直追求的目标
单声道
主声道
双声道
左声道 +
右声道
4.1声道
左声道 +
右声道 + 超重
低音声道 +
左环绕声道 +
右环绕声道
5.1声道 6.1声道
左声道 +
右声道
+ 超重 低音声道
+ 左环绕声道
+ 右环绕声道
+ 中置声道
左声道 +
右声道
+ 超重 低音声道 + 左环绕声道 + 右环绕声道 + 前中声道
正式将杜比AC-3环绕声命名为杜比数码环绕声(Dolby Surround Digital),也
数字音频格式
一、数字音频格式1、PCM格式及其分类PCM 是未压缩(无损)的数字音频格式。
其采样速率为可以为6、8、11.025、16、22.05、32、44.1、48、64、88.2、96、192KHz,采样精度可以为8、12、13、16, 20, 或24 bits。
可以有1到8个声道。
最大比特速率为6.144 Mbps,如果有5个或更多声道,这个最大速率就限制了采样率和比特位数。
例如音频CD为44.1 kHz/16 bits/双声道;DVD不仅能够播放2声道的超高保真音响(192KHz/24bit/双声道),还能播放线性PCM 最多6个声道的环绕声音响(96kHz/24bit/6声道)。
PCM格式又根据其量化方式可以分为线性PCM(linear PCM)和非线性PCM(non-linear PCM),前者是均匀量化得到的,后者是非均匀量化得到的。
●均匀量化如果采用相等的量化间隔对采样得到的信号作量化,那么这种量化称为均匀量化。
均匀量化就是采用相同的“等分尺”来度量采样得到的幅度,也称为线性量化,如图1所示。
图1 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非线性量化的基本想法是,对输入信号进行量化时,大的输入信号采用大的量化间隔,小的输入信号采用小的量化间隔,如图2所示。
这样就可以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用较少的位数来表示。
声音数据还原时,采用相同的规则。
在非线性量化中,采样输入信号幅度和量化输出数据之间定义了两种对应关系,一种称为u律压扩(companding)算法,另一种称为A律压扩算法。
u律(u-Law)压扩(G.711)主要用在北美和日本等地区的数字电话通信中。
它的输入和输出关系是对数关系,所以这种编码又称为对数PCM。
A律(A-Law)压扩(G.711)主要用在欧洲和中国大陆等地区的数字电话通信中。
A律压扩的前一部分是线性的,其余部分与u律压扩相同。
对于采样频率为8 kHz,样本精度为13位、14位或者16位的输入信号,使用u律压扩编码或者使用A律压扩编码,经过PCM编码器之后每个样本的精度为8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声音制式(一)
论文关键词]声音制式杜比SR.DDTSSDDS
论文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总体发展,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数字电影制作放映中的多声道环绕声时代已经到来,经过发展竞争基本形成以杜比SR.D、DTS、SDDS三种声音制式为主的格局,这三种制式与以前的模拟立体声相比音质好、失真度小、声音清楚、动态范围大、临场感强等,并各具特长。
序言
自从1927年华纳公司推出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电影便成为一种声画结合的视听艺术,声音的制作与还放成为其重要的内容与环节。
但是,在有声电影诞生的初期,由于技术的原因,声音主要表现在点声源和一种平面声的作用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声音的记入模式与还放制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录媒体从光学录音、模拟磁性录音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录音,还放制式也从单声道、模拟立体声发展为数字多声道环绕立体声。
电影数字立体声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声音制式竞争异常激烈,经过竞争与选择,到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形成三种制式为主的格局,即:英国杜比公司的SR.D、美国环球公司的DTS和日本索尼美国电影公司的SDDS,这三种制式与以前的模拟立体声相比其共同优点是:音质好、声音清楚、失真度小、动态范围大、临场感强等,并各具特长。
一、杜比SR.D
DolbySR.D也叫杜比数字(DolbyDigital),由杜比实验室推出。
1991年第一部运用杜比数字的电影《蝙蝠侠》诞生。
杜比SR.D系统是5.1路的环绕立体声制式,由6个声道组成,声音分配为:电影银幕后面左、中、右三路,观众厅左环绕和观众厅右环绕各一路,低频效果声一路,共六路。
它是在SR模拟立体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声画合一的单系统电影数字立体声数字光学声迹。
采样频率32KHz、44.1KHz、并支持48kHz、动态范围120dB、压缩比为10:1。
SR.D从技术角度看很有优势,兼容性好、声画合一,并被DVD、HDTV等音视频产品采用。
该系统采用DolbyAC-3多声道音频编码系统,即利用人的心理声学和信道间的冗余度进行编码。
DolbySR.D电影数字立体声是杜比公司电影立体声的第三代产品。
第一代产品是将A型互补降噪技术与矩阵4-2-4立体声编、解码技术相结合的A型4-2-4电影立体声。
第二代产品是继A型4-2-4电影立体声之后,将降噪技术频谱录音(SR)与A型4-2-4矩阵技术相结合,于1998年推出SR型4-2-4光学立体声声迹。
SR.D电影数字立体声作为第三代产品,它是在SR型4-2-4模拟光学立体声的基础上,于1991年完成的一种在35mm影片上同时记录有模拟立体声和数字立体声的光学立体声迹,其中SR声迹仍为SR型4-2-4声迹,D声迹记录在靠近模拟声迹一侧的齿孔之间的胶片上,它是用二进制数字0或1的方式,把5.1路数字光学声迹记录下来,还音时通过AC-3解码器进行解码。
DolbySR.D电影数字立体声突出的特点是解决了在同一胶片上印有数字和模拟两种声迹,这不仅解决了数字声迹影片既可在数字影院放映又可在模拟影院放映的问题,并且当数字声迹放映出现故障时,可自动转换为SR模拟立体声方式,也就是说它具有自动转换和兼容SR 和A型模拟声迹的功能。
电影DolbySR.D数字立体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比模拟声的频率响应宽
杜比A型立体声的频率响应是30Hz-12.5KHz;杜比SR立体声的频率响应是25Hz-14KHz;杜比数字立体声SR.D的频率响应是20Hz-20KHz,由此可见,SR.D有这么宽的频率响应,对所有原声场的还原,特别是音乐的还原绝对是最逼真的。
2、声道分离度高,失真度小
杜比A型立体声声道间的分离度是25dB;杜比SR立体声声道间的分离度是30dB;杜比数字立体声SR.D声道间的分离度是60dB。
相邻通道的分离度越好,串音就越少,立体声的层次感也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SR.D声道间的分离度是最好的。
3、声音定位好,环绕声能分离成左环绕和右环绕
环绕声能分离成独立的左、右二路,这就是SR.D数字立体声比SR4-2-4模拟立体声更具立体声优势的特点之一。
明确的方位感使声音更丰富、更有层次、更有流动感,声像定位也更精确,给影片的声音的体现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法。
4、有真正的低频效果声
SR立体声低频效果声的信号不是录制时做的,是在Dolby解码器中使用低通滤波器分离扩展出来的,而现在SR.D立体声的低频效果声技术却是在录制时做好的,有单独的一个通路,它的重现带宽为25Hz-120Hz。
这种真正的次低音效果使影片的声音更加浑厚、有力。
比如,电影中的地震、战争爆炸声等,具有令人震撼的效果。
全世界安装有DolbySR.D制式数字立体声解码设备的银幕约41,000块,在我国DolbySR.D 是最普及的数字影院系统,国内现在安装有SR.D制式的数字立体声解码设备的银幕约700块。
199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了我国第一部SR.D数字立体声电影《鸦片战争》。
二、DTS
DTS(DigitalTheaterSystems,Inc.)数字影院系统,它是杜比数字环绕声《蝙蝠侠》出现两年之后1993年由美国环球电影公司以《侏罗纪公园》首推电影市场的又一种数字环绕声系统。
DTS采用CAC(COHERENTACOUSTICSCODING,相干声学编码)方式工作,和DolbyDigital一样也属于利用心理声学原理来对声轨进行编码的有损的数字压缩技术。
我们知道,DolbyDigital是将音效数据存储在电影胶片的齿孔之间,因为空间的限制而必须采用大量的压缩的模式,这样就不得不牺牲部分音质。
DTS公司用一种简单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采用了特殊的声画分离的双系统,即把音效数据存储到另外的CD-ROM中,使其与影像数据同步。
在电影院中,数字声迹记录在CD-ROM光盘上,由专用的光盘驱动器读取,这样不但空间得到增加,而且数据流量也可以相对变大,更可以将存储音效数据的CD更换,另外,在拷贝的模拟声迹与画幅之间录有时间同步码,用来控制光驱还音与画面的同步。
DTS具有六路和四路两种格式,六路格式也是5.1声道,分左中右三路,频响为20Hz-20kHz;左右环绕,频响为80Hz-20kHz;低频效果声声道,频响为20Hz-80Hz。
环绕声道中80Hz以下的信息也放在超低音声道中,这一点和杜比数字相同,但DTS声音处理采用了英国音频处理技术公司的APT-X100数码压缩技术,数字压缩比为4:1,仅为杜比AC-3压缩比的1/4。
压缩比越低,占用的记录空间越大,其重放音质就有可能越好,加之DTS采取高比特、高采样率等措施,使之对原声重现的追求上就更进了一步,且DTS动态范围为138dB、采样频率为48kHz,因此DTS被很多人认为比DolbyDigital具有更好的效果。
DTS技术开发出来以后,马上受到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和环球影业公司的高度重视,斯皮尔伯格对DTS技术给予高度评价,环球电影公司也相当看好DTS的前景。
斯皮尔伯格和环球电影公司于1993年成为DTS的投资人,并决定率先在大型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尝试采用DTS技术。
结果,《侏罗纪公园》一片凭着逼真的特技制作和令人震撼的DTS数字环绕音效征服了观众,以全球9.2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掀起一股“侏罗纪旋风”,成为当时最卖座的电影。
《侏罗纪公园》采用DTS取得空前成功之后,许多好莱坞电影亦纷纷开始引入DTS数字环绕立体声系统,许多制片人、导演以及混录师认为DTS是声音再现性最佳的系统,甚至可以和原来优异的70mm电影胶片的磁迹声轨相媲美,而影剧院的经营者也认为DTS制作出来的电影充满了魅力。
DTS影院采用一台双碟放音机,可不间断的放映长达3小时20分钟的巨片,而且DTS技术操作容易,因此获得了绝对性的支持。
在DTS问世的第5年,拥有DTS
声轨的电影已经超过了200部,后来出品的好莱坞电影如《生死时速》、《水世界》和《龙卷风》等风靡全球的著名大片,几乎都同时具备了DolbyDigital和DTS声轨。
环球、米高梅、派拉蒙、华纳、20世纪福克斯等公司都发行了DTS制式的影片,而作为播放电影终端的电影院,采用DTS还音系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目前DTS银幕总数已经超过22,000块。
在中国DTS银幕数也已经超过250块,和杜比数字并列为数字环绕立体声轨之雄而得到世界上大多数电影院的大力支持。
在我国,DTS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国内第一部采用DTS数字立体声技术制作的上海美影厂的动画片《宝莲灯》,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