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阶段测验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原理”阶段测验二
(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填空题
子问题 1:按快乐行事
子问题 1:语言
子问题 1:社会的交互作用
子问题 1: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子问题 1:观念; 子问题 2:态度
子问题 1:感受美
子问题 1:吸收; 子问题 2:消化
子问题 1:价值规范性; 子问题 2:可分析性
子问题 1:遗传; 子问题 2:学前教育
子问题 1:总要求; 子问题 2:基本依据
子问题 1:活动教育目标
子问题 1:道德行为
简答题
1.答:(1)健康领域目标:第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

第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第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语言领域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社会领域目标:第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

第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第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第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第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4)科学领域目标:第一,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第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第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

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艺术领域目标:第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第二,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第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答:儿童发展是指0—6、7周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

其特征包括: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个别差异、具有“关键期”。

3.答:体育的原则:(1)全面发展的原则(2)安全原则(3)趣味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智育的原则:(1)直观性原则(2)“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的原则:(1)情感互动的原则(2)正面引导原则(3)实践练习原则(4)连续一致性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美育的原则:(1)情感体验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
4.答:儿童观的形成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儿童观。

(1)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

(2)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

(3) 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

(4) 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观,从洛克、裴斯泰洛奇、卢梭、蒙台梭利、杜威,儿童地位逐步上升,儿童中心观逐步确立。

(5) 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财产,儿童是投资,“国”位、“家”本位、“神”本位和“人”本位的儿童观。

5.答:儿童权利的含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存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生命权、健康权和接受医疗关怀的权利;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有接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获得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指儿童有参加家庭、社会和各种文化生活,并就与其发展有关的事项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四是受保护权,每个儿童都有免受歧视、虐待和忽略的权利,孤儿、难民中的儿童等处境不利的儿童应受到特殊保护。

儿童权力的意义:(1)儿童身心尚未成熟,它们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

(2)儿童身心、道德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健康、安全、和谐的气氛和不受任何歧视的环境,享有足以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生活水平是儿童的权利。

(3)民族的文化及其价值观与儿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各国和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4)国际合作有利于保障各国儿童的发展,国际社会应联合起来共同维护儿童的权益。

(5)受教育权是儿童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权利。

分析题
1.答:(1)违背了全面发展的原则,体育活动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健体,还要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

(2)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或游戏时,教师一定要确定幼儿在活动中不受到伤害。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发生,这要求教师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事项,并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违背了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好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

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

(4)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要考虑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锻炼的过程,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敢、拼搏、合
作、进取等意志品质,在幼儿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

2.答:科学的儿童观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的,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儿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的一种关于儿童的观点和看法。

但遗憾的是。

这种科学的儿童观并没有在我们教育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被人诟病已久的传统的儿童观还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

树立争取的儿童观是我们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观点,现代儿童受到家长的宠爱和疼惜,现代儿童观,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认得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特的人格。

儿童与成人同样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

儿童的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尊重,儿童是全方位的,不断发展的整体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求。

成人及社会应成人儿童所具有的各种发展的需求,并尽可能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不仅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的发育,还要给他们提供充分参加文化艺术娱乐和休息的活动机会。

要使其获得该社会条件下最充分的发展,现在儿童馆又明确个体差异就是对待不同的儿童要有不同的方,就要因人而异。

但同时也要给其尊重和让幼儿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还明确指出,男女平等受到平等对待与教育,不会再像古代教育那样。

儿童的教育观在改变,这也署名了先到学前教育的新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