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闻”:理想、契机与障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年第 1 00 期 第2 6卷 ( 总第 19期 ) 4
南 京 政 治 学 院学 报 Jun o L aj gIstt o o ts or ̄ f A N ni tue f li P n n i P ic
N .1 00 o ,2 1 S r l o 19V 1 6 e a N . 4 o.2 i
义 哲 学家 马 丁 ・ 伯 的 对 话 哲 学 思 想 和 巴赫 金 的 复 布
调理论 ,将 “ 对话 ”与 “ 客观” 并列 ,探讨 了两种 理念各 自的 背景 、特点 和作 用。Oe o e 并 未决 r Sf r n t 然做 出 “ 对话 ”优于 “ 客观” 的判 断,认为两者背 后是理解新闻功用 、理解记 者角色乃至理解 整个社 会 的不同思维方式 ,虽然无法 并存 ,但没有优 劣胜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74 (0 0 l 0 1 o 0 1 9 7 2 1 )O 一 12一 4
无论是在理论检视 还是实践 检验中 ,曾被 视为 新闻真谛 的客观性原则 ,开始受到质 疑。人们 进而 寻求新 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解释和定位新 闻,“ 对话 新 闻”理念开始受 到关 注和讨论 。 “ 对话新 闻” 的 具体意指是什么?是否较客观性具有更大 的解释力? 它在 哪些 方 面适 应 了 当今 时代 的需 要?基 于 “ 对 话 ”的新 闻实践 是否能真正将 理性请下 云端 ,成 为
a cc 具 有 相 同 的希 腊 语 源 ,其 词 根 “ i 一” 是 l t) ei da
“ ew e ” 之 意 , “~lg e 则 有 “ p eh 之 意 。 b t en ou ” s ec ”
在哲学语境 的使用 中,这个 概念意指 “ 开始 以 自由 随意 (adm) 的方 式解决某一 问题 ,并 通过反 复 rno 的批评 和重构 (e r a o )使这种解决方案得 到强 ro tn fm i 化” 《 明大不 列颠 百科 全书》 从 “ …”。 简 文学形 式” 的角度论述 “ 对话 ” ( iou ) da g e ,视 其为 “ l 对 哲学或学术的各种 观点进行对 比而精心编组 成的讲 解” 。在 1 、1 6 7世纪 ,这类作品 “ 有助于陈述宗教 、 政治和经济方面有争议 的见解” 。这里 ,我们能 够看到 “ 对话” 的基本精神 :交互 、对等 、建构。
作者简介 :李 习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 士生 ,南京政 治学院军事新阁传播 系讲师。
一
l2 一 l
的 “ 闻学 的对 话 观 点 e l e c o j ma s o lm) 的 提 法 更 为 明 确 和 有 力 。李 希 光 对 于 u i
“ 话 新 闻":理想 、契 机 与障 碍 对
李 习文
(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 学院 ,北 京 10 8 ) 00 4
摘 要 :“ 对话 新 闻” 理 念 提 出 了与 “ 闻 客 观性 ” 原 则相 对 立 的 理 解 和 实践 新 闻的 新 视 角 ,描 述 和 规 定 了 新
新 的 新 闻理 想模 式 。 这一 理 念 ,萌 生 于新 闻传播 技 术的 飞 跃 发展 、公 共 新 闻 等 新 型 新 闻 实践 和 对 新 闻客 观 性 原
新 闻 、新式 新 闻 等 都 从 不 同 侧 面 突 破 了 客 观 性 原 则
收 稿 日期 :2 0 0 9—1 0 0— 3
话” 的意 味在 “ 剧地 增强 ” 急
的 可 能性 以及 进 步性 。
。实 际上 ,他
已经 说 明 了在 “ 话 ” 概 念 之 下 重 构 理 想新 闻 模 式 对 李希光在 20 0 9年 9月 全球 创 意领 袖 峰会 上 的演
负 之 分 。但 是 ,Oe o e 仍 然 基 于 实 践 观 察 ,指 r Sf r n t 出当 下 新 闻 业 中 “ 观 ” 的 空 间 在 缩 减 ,而 “ 客 对
、
超越“ 客观 ”: 重新 定 义新 闻 的理 想
在 日常话语之外 ,“ 对话” ( i ou )还是一个 da ge l 受到广泛讨论 的哲学概念 。“ 对话 ”与 “ 辩证” ( i d -
则的理论反思 ,适应全球化时代 的需要 ,并具有显著的 中国本 土价值。但是 ,在理念普及和 实践推进 中,也会
遭 遇 各种 阻 力 以及风 险 。
关键 词 :对话 新 闻 ;新 闻客 观 性 ;新 闻模 式 ;新 闻 传播 技 术 ;公 共 新 闻 ;公 民新 闻
中 图分 类 号 :G 0 . 26 3
讲 中,基于实现 “ 同文化 和意识形态 的人 ”之 间 不
的沟通和交流 、避免误解 和敌 意的考虑 ,倡导 “ 对 话式新闻” ,并提 出 “ 正 的新 闻 自由是 与想 象 中 真 的敌 人 开 展 对 话 式 新 闻” 。李 希 光 正 式 提 出 了 “ 对话式新闻” 的概念 , Oe o e 文章中所使用 较 r Sf r n t
社 会 民主乃 至 世 界 和 谐 的福 音 ?对 于 这 些 问题 ,有 必 要 进行 辨 析 和思 考 。
一
自2 0世纪 9 0年代起 ,从 “ 对话 ” ( 或相近 的) 角度展开的新 闻学基本理论 探讨呈现 出不断集 中的 趋势 。从现 有学术 文献来 看 ,最早 明确将 “ 对话 ” 作为 “ 客观 ”的对立概念提 出来 ,进而对新 闻学进 行新的诠 释的,是以色列开放大学 ( pnU i rt O e nv sy e i o I a1 的 Oe oe 教授 。他在 20 f s e) r r Sf r n t 09年第 l 0期 的英 国刊物 ( O R A IM) ,通 过借 助存在 主 ( U N LS )中 J
南 京 政 治 学 院学 报 Jun o L aj gIstt o o ts or ̄ f A N ni tue f li P n n i P ic
N .1 00 o ,2 1 S r l o 19V 1 6 e a N . 4 o.2 i
义 哲 学家 马 丁 ・ 伯 的 对 话 哲 学 思 想 和 巴赫 金 的 复 布
调理论 ,将 “ 对话 ”与 “ 客观” 并列 ,探讨 了两种 理念各 自的 背景 、特点 和作 用。Oe o e 并 未决 r Sf r n t 然做 出 “ 对话 ”优于 “ 客观” 的判 断,认为两者背 后是理解新闻功用 、理解记 者角色乃至理解 整个社 会 的不同思维方式 ,虽然无法 并存 ,但没有优 劣胜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74 (0 0 l 0 1 o 0 1 9 7 2 1 )O 一 12一 4
无论是在理论检视 还是实践 检验中 ,曾被 视为 新闻真谛 的客观性原则 ,开始受到质 疑。人们 进而 寻求新 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解释和定位新 闻,“ 对话 新 闻”理念开始受 到关 注和讨论 。 “ 对话新 闻” 的 具体意指是什么?是否较客观性具有更大 的解释力? 它在 哪些 方 面适 应 了 当今 时代 的需 要?基 于 “ 对 话 ”的新 闻实践 是否能真正将 理性请下 云端 ,成 为
a cc 具 有 相 同 的希 腊 语 源 ,其 词 根 “ i 一” 是 l t) ei da
“ ew e ” 之 意 , “~lg e 则 有 “ p eh 之 意 。 b t en ou ” s ec ”
在哲学语境 的使用 中,这个 概念意指 “ 开始 以 自由 随意 (adm) 的方 式解决某一 问题 ,并 通过反 复 rno 的批评 和重构 (e r a o )使这种解决方案得 到强 ro tn fm i 化” 《 明大不 列颠 百科 全书》 从 “ …”。 简 文学形 式” 的角度论述 “ 对话 ” ( iou ) da g e ,视 其为 “ l 对 哲学或学术的各种 观点进行对 比而精心编组 成的讲 解” 。在 1 、1 6 7世纪 ,这类作品 “ 有助于陈述宗教 、 政治和经济方面有争议 的见解” 。这里 ,我们能 够看到 “ 对话” 的基本精神 :交互 、对等 、建构。
作者简介 :李 习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 士生 ,南京政 治学院军事新阁传播 系讲师。
一
l2 一 l
的 “ 闻学 的对 话 观 点 e l e c o j ma s o lm) 的 提 法 更 为 明 确 和 有 力 。李 希 光 对 于 u i
“ 话 新 闻":理想 、契 机 与障 碍 对
李 习文
(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 学院 ,北 京 10 8 ) 00 4
摘 要 :“ 对话 新 闻” 理 念 提 出 了与 “ 闻 客 观性 ” 原 则相 对 立 的 理 解 和 实践 新 闻的 新 视 角 ,描 述 和 规 定 了 新
新 的 新 闻理 想模 式 。 这一 理 念 ,萌 生 于新 闻传播 技 术的 飞 跃 发展 、公 共 新 闻 等 新 型 新 闻 实践 和 对 新 闻客 观 性 原
新 闻 、新式 新 闻 等 都 从 不 同 侧 面 突 破 了 客 观 性 原 则
收 稿 日期 :2 0 0 9—1 0 0— 3
话” 的意 味在 “ 剧地 增强 ” 急
的 可 能性 以及 进 步性 。
。实 际上 ,他
已经 说 明 了在 “ 话 ” 概 念 之 下 重 构 理 想新 闻 模 式 对 李希光在 20 0 9年 9月 全球 创 意领 袖 峰会 上 的演
负 之 分 。但 是 ,Oe o e 仍 然 基 于 实 践 观 察 ,指 r Sf r n t 出当 下 新 闻 业 中 “ 观 ” 的 空 间 在 缩 减 ,而 “ 客 对
、
超越“ 客观 ”: 重新 定 义新 闻 的理 想
在 日常话语之外 ,“ 对话” ( i ou )还是一个 da ge l 受到广泛讨论 的哲学概念 。“ 对话 ”与 “ 辩证” ( i d -
则的理论反思 ,适应全球化时代 的需要 ,并具有显著的 中国本 土价值。但是 ,在理念普及和 实践推进 中,也会
遭 遇 各种 阻 力 以及风 险 。
关键 词 :对话 新 闻 ;新 闻客 观 性 ;新 闻模 式 ;新 闻 传播 技 术 ;公 共 新 闻 ;公 民新 闻
中 图分 类 号 :G 0 . 26 3
讲 中,基于实现 “ 同文化 和意识形态 的人 ”之 间 不
的沟通和交流 、避免误解 和敌 意的考虑 ,倡导 “ 对 话式新闻” ,并提 出 “ 正 的新 闻 自由是 与想 象 中 真 的敌 人 开 展 对 话 式 新 闻” 。李 希 光 正 式 提 出 了 “ 对话式新闻” 的概念 , Oe o e 文章中所使用 较 r Sf r n t
社 会 民主乃 至 世 界 和 谐 的福 音 ?对 于 这 些 问题 ,有 必 要 进行 辨 析 和思 考 。
一
自2 0世纪 9 0年代起 ,从 “ 对话 ” ( 或相近 的) 角度展开的新 闻学基本理论 探讨呈现 出不断集 中的 趋势 。从现 有学术 文献来 看 ,最早 明确将 “ 对话 ” 作为 “ 客观 ”的对立概念提 出来 ,进而对新 闻学进 行新的诠 释的,是以色列开放大学 ( pnU i rt O e nv sy e i o I a1 的 Oe oe 教授 。他在 20 f s e) r r Sf r n t 09年第 l 0期 的英 国刊物 ( O R A IM) ,通 过借 助存在 主 ( U N LS )中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