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奶酪》教学设计(完整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并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
评价。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大家平时观察过蚂蚁吗?谁能说一说蚂蚁的样子或活动的
特征?(出示蚂蚁、蚂蚁觅食的图片)
2.蚂蚁们在蚂蚁队长的带领下辛勤地工作,它们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在它们的生活中会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导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
处.(chǔ)罚嘀.(dí)咕舔.(tiǎn)毅.(yì)力拽.(zhuài)奶酪渣.(zhā)可惜.(xī)禁.(jìn)令稍.(shào)息嗅.(xiù)犹豫.(yù) (2)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毅力:坚强持久的意志。
犹豫:拿不定主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问题引导,简述大意。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主交流,小组讨论。
)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一块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
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最后,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
)
2.事件梳理,细化内容。
(1)引导默读思考: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做了哪些事情?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一理。
宣布禁令经过;发现奶酪;拽掉奶酪一角;支开同伴;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大家干活劲头更足,奶酪很快被搬进洞里。
四、品读课文,读出感受。
1.出示描写起初干活的句段。
大家这样争先恐后地干活是什么原因呢?(蚂蚁队长纪律严明,以身作则,严格自律。
)
2.出示描写后来干活的句段。
这次干活劲头比刚才还足,这又是为什么呢?(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的举动起到了榜样作用,也鼓舞了小蚂蚁们。
)
3.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嘴就要处罚谁。
)
哪些地方写出了蚂蚁队长内心的矛盾呢?
句段一: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
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它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心理描写更衬托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合理性,我们在描写人物时也可以去学着写写人物的心理。
)
句段二:它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味道真香!可是,它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蚂蚁队长在犹豫什么?你能仿照上面的写法写写此时蚂蚁队长的想法吗?(是自己吃掉呢,还是平分?吃掉会违反禁令,这么点儿奶酪渣也分不过来,还是让给年龄最小的蚂蚁吃吧!)
4.蚂蚁队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蚂蚁队长纪律严明,能自觉抵制住诱惑,是一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队长。
)(板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爱弱小)
5.想想自己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诱惑,说说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
今天的课文后又觉得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专注目标,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诱惑。
)
一块奶酪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关爱弱小
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对奶酪诱惑的小蚂蚁。
随着阅读的深入,走进蚂蚁的内心世界,体会蚂蚁的自律和毅力,以及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同时要求学生们在生活实践中践行这些优秀品质,这应该是语文课堂作为教育阵地的重要作用。
三年级第十二讲《谁动了松鼠的奶酪》
教学内容:
题目:《谁动了松鼠的奶酪》。
【设计意图】
以续写童话为主题,谈话了解学生阅读童话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发现想象为主要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渗透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从而爱上写作。
【教学目标】
1、明确课堂常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谈话使学生明白童话的主要特点。
3、根据给出的线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大胆想象,让学生能够说出一
段完整的话,并指导学生用上一些好词好句。
4、设计合理情节,加强构思的轮廓,完成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好习惯,做到活跃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完成作文的写作。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细致说出看到素材后想到了什么?培养其大胆想象从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把它写出来。
【教学准备】
幻灯片核桃例文
【教法学法】
课件展示,吸引学生注意,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参与想象,让学生有真切的体验。
在老师的引导下,边观察想象边学习童话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师:黑板上写着两个字,会念吗?(生读“童话”)
师:顾名思义,童就是少年儿童:话就是故事。
童话就是专门写给少年儿童看的故事。
爸爸说,看童话吧,童话里有许多你的朋友;奶奶说,童话里有你的影子;老师说,童话.是少年儿童文学中的一个板块。
在我们的课文里有很多童话。
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你知道哪些童话的名字?
生:《三只小熊》。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生:《丑小鸭》。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啊!那么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引出生活保健操)
师:是啊,同学们刚刚讲的真棒!其实不单单课文里面有童话,课外还有,童话世界里有很多童话。
生自由回答。
师:读了这么多的童话,你们知道童话的特点吗?
生:有故事的起因。
生:故事经过和结果
生:还要有人物,并且教会我们一些东西。
师:刚刚大家说了很多归纳起来,童话有三个特点:第一.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第二,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可能是动物:比如老山羊、小老鼠、狗熊;也可以是草、树等植物。
甚至人身体的一部分都可以作为童话里的人物:眼睛和耳朵不团结啊.左手和右手吵架了,腿和手的一场争论等。
书包里的东西也可以作为你童话里的人物:书包里的一场争论;字典公公家里的一场争吵.等等。
所以说童话是我们人类文化的瑰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所熟知的童话故事入手,激起学生的记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童话的特点,为下文的写作指导打下基础。
二:课件展示,进入主题。
作家给我们写了这么多童话。
但写童话不是作家的专利。
小朋友只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有充分的想象力,你也能写童话。
接下来我们这节课也来写篇童话,好吗?
生:好。
师:童话要有主人公,主人公是谁?(指大屏幕:它是谁?)
生:它是松鼠。
师:我们来议一议你知道的有关松鼠的知识。
(相机处理生活加油站中的写一写中的问题)
生:松鼠爱吃松果,而且松鼠的尾巴像一把拖把。
生:松鼠的尾巴可以当作降落伞。
生:松鼠的外貌很可爱。
生:松鼠冬眠的时候用尾巴来取暖。
师:松鼠冬眠的时候,用尾巴盖住身体。
保住体温。
生:松鼠的尾巴虽然很大。
但是它还是很灵活的,跑得非常快。
生:松鼠四肢很短小,是成群生活在一起。
生:松鼠可以当作宠物来养。
师:老师现在把大家的想法总结一下。
松鼠是猎食类的动物,嗅觉非常灵敏。
它浑身毛茸茸的,有一个蓬松的尾巴。
它的尾巴作用可大了.在树上跳来跳去的时候可以平衡身体;冬眠的时候,盖住了整个身子,可以保暖。
松鼠喜欢吃松果,这是它的主要食物。
松鼠很可爱,是人类的朋友。
所以我们把它当作宠物来养。
师:你所知道的是怎样的松鼠?前面加个修饰词。
生:(七嘴八舌)伶俐可爱的。
动作敏捷的。
活泼聪明的。
毛茸茸的……
三:创设情境,指导写作。
师:接下来,我们就写它.好吗?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素材——(引出生活加油站的仿一仿)
1.小松鼠一家忙着采集松果。
2.冬天快要到了,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
3.仓库里装满了小松鼠最爱吃的核桃。
4.“哈哈。
”小松鼠高兴地说,“今年过冬咱们不用愁。
”
师:我请四个小朋友来把这四句话读一读。
(生读)很好。
这四句话是一段话,打乱的一段话.我请一个同学来理一理。
哪句话是第一句,哪句话是第二句。
其余同学在本子上理。
(学生梳理)
生:冬天快要到了,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
小松鼠一家忙着采集松果。
仓库里装满了小松鼠最爱吃的核桃。
“哈哈.”小松鼠高兴地说。
“今年过冬咱们不用愁,”
师:不错啊!请大家把本子合上,照着黑板上的来读。
(生读)我擦掉第一句,黑板上只剩三句,谁还能原样读出来?(生读)我现在把它全部擦掉,看着黑板来说。
我请两位同学,比赛一下。
(一生背,教师指导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
一生讲。
)
师:很好,为他鼓掌。
刚才我们是一句句听的,这是最简单的,接下来我们来点复杂的吧,听写一段话。
我把下面这一段话读两遍,念完两遍以后你们写。
(读两遍)
一天早上.小松鼠来到仓库,想吃几颗核桃,可是他到仓库一看.所有的核桃都不见了。
他连忙到处跑着喊:不好啦.不好啦,仓库里的核桃全被偷走了。
(生写,师纠正姿势。
)
师:好了,故事的开头有了。
故事要写下去,要发挥想象,谁的想象力强,谁就能写好文章。
美国有一位小学生曾获得全国作文特等奖。
他写什么呢?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一群小孩儿来到海边,他们在海滩的沙地上挖地道,挖啊挖,结果挖出一个很大很大的蛋,这个蛋是谁下的呀?
(生纷纷答:鸵鸟、恐龙、海龟、水怪……)
师:都不是,小孩儿们把它运回去.放在保温箱里,想看看孵化出来是个什么东西。
孵啊孵啊.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个蛋终于孵化出来了一个东西,猜猜是什么呢?不是动物、而是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有趣吗?非常有趣,想象非常奇特!所以,获得了全国小学生作文特等奖。
师:那么现在我们想想,核桃是谁偷的?
生1:狗熊偷的。
生2:是人们参观时偷的。
生3:我觉得是松鼠梦游的时候吃掉的。
生4:仓库里有一个时空隧道把它运到另一个时空去了……
师:我告诉大家结果好吗?这是件真事。
时间是去年冬天。
在北京景山公园生活着这么一群小松鼠,正如你们写的,冬天到了,树叶纷纷落下,小松鼠们忙着采集松果。
仓库里堆满了它们采集的松果,它们高兴地想,这个冬天不用愁了!可是,有一天。
小松鼠发现仓库里的松果不见了,谁偷走了呢?过了一个星期,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小松鼠过冬的核桃是被游客拿走的!
生:这是松鼠辛辛苦苦采集的。
生:松鼠会被饿死的。
生:人类太自私了!
师:是啊,我把故事的开头给你了。
里面的主要情节也告诉你了,这则消息的题目叫:《朋友,你动了小松鼠的核桃吗》。
请你们接下去写.通过充分的想象,想象松鼠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发现偷盗者的,它们又是怎样向人类要回核桃的。
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续编童话。
看哪一组编的好?也可以演一演。
【设计意图】; 提供主要情节写童话,这个题目材料来源真实,能教育孩子爱护动物,保护地球,而且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小组合作讨论后全班反馈,师相机指导。
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一天早上,小松鼠想吃核桃了。
他到仓库里一看.仓库里的核桃一个都不见了。
仓库里的核桃一个都不见了,小松鼠连滚带爬地大声喊叫:不好啦。
不好啦,仓库里的核桃全被偷了。
正做着美梦的松鼠闻声赶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仓库里空空如也.连核桃的影儿都看不见,顿时,他们瞠目结舌,呆若木鸡,像三座毫无生气的雕像。
过了好久,它们才清醒过来.松鼠宝宝娇气地说:“妈妈.我要吃核桃!”“可这时候哪有核桃啊?”松鼠爸爸忧心忡忡地说。
松鼠妈妈说:要不。
咱们再分头找找吧。
宝宝,你快去看看仓库下面有没有摔下去的,我去报警。
不久,戴着黑色警帽的老松鼠对现场做了严密的勘察。
经过勘察,断定……(师:她用了一个断定,多准啊。
)断定是人类在旅游时偷走了核桃.一家老少顿时傻了眼儿。
第二天在法庭上……一边是饥肠辘辘的松鼠一家。
一边是高傲的游客。
松鼠法官大喊一声:肃静。
顿时全场鸦雀无声。
法官说:游客因犯了松鼠《安全保障法》第25条——不得偷窃松鼠公民的财产.判有期徒刑一年并偿还松鼠一
家全部松果。
松树一家因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会心地笑了.被告席上的人却垂头丧气没了神儿。
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这次因贪小而失大的道理尤其深刻呀!
师:真好,文中用到了很多的成语,非常的精彩。
那么我们再请一组小朋友起来用表演的形式把你们的故事演一演。
生表演。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的记忆和积累是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采取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的精神,运用演一演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从而使写作更加的顺理成章。
师:看来大家每个人都是一个童话小作家,那么还等什么呢?赶紧拿起我们的笔写一写吧。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愿意把自己的题目拿出来让老师指点的学生来说说。
生:《松鼠在冬天的遭遇》。
师:这件事情不是发生在冬天,是秋天,可以是《松鼠在秋天的遭遇》。
生:《和平相处》。
生:《人改了就好》。
生:《谁动了松鼠的食物》。
师:可以改成《谁动了松鼠的奶酪》,好不好?
生:《可怕的人类》。
生:《核桃离奇失踪案》。
生:《松鼠的报复》。
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记住这句话.松鼠要报复的。
生:《松鼠打官司》。
师:人家说人类打官司,他说《松鼠打官司》,好。
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生:《人啊,你怎么能这样》。
生:《人类把食物还给我们》。
师:《“人类,把食物还给我们”》,要有逗号和引号。
师:大家表现得不错。
老师有奖励。
奖励什么呢?从景山公园带来的核桃。
生:不是小松鼠的吧?
师:不是,是老师买来的。
拿到这个核桃后,心里怎么想的?
生:看到这个核桃.我就想起松鼠的核桃可能被人类摘走,而没有食物吃,我准备把它珍藏起来。
时时刻刻告诫我以后不能破坏大自然。
(掌声)
师:好,他通过这堂课知道了松鼠在这个世界上也有居住权。
小朋友们,童话里是不是有我们的影子啊?在童话王国里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熟悉的朋友,每个童话里都有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做人的道理。
刚才大家编的童话故事里蕴藏的道理是,地球不仅是人的,还是动物的。
四.板书设计:
谁动了松鼠的奶酪
开头: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中间: 事件的经过
结尾: 揭示其中的道理
五、例文赏析:
谁动了松鼠的奶酪
一天早晨,小松鼠到仓库里去,它想尝尝新鲜松果的滋味。
没想到,它发现仓库里的松果一个也没有了!它连滚带爬地喊着:“不好了!不好了!仓库里的松果全被偷走了!”
小松鼠的爸爸妈妈听见了连忙跑来,松鼠妈妈看见松果不翼而飞了,就气愤地说:“是哪个缺德鬼偷了我家的松果。
”于是松鼠妈妈和松鼠爸爸连忙报警。
不一会儿,黑猫警长和微微猫骑着摩托车来了。
黑猫警长向小松鼠一家了解情况后,就和微微猫侦察了起来,一直到晚上还没有找出小偷,当他们要失望而归的
时候,微微猫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脚印。
黑猫警长和微微猫断定这是人类的脚印。
于是微微猫召集森林里的动物,向动物们宣布了侦察结果。
当动物们知道小偷是人类的时候,都义愤填膺个个都控诉着人类。
大象气愤地说:“人类太坏了,把我们的象牙做成各种装饰品,我们要让他们遭到报应。
”猴子伤心地说:“人类太残忍了,把我们活猴的脑袋切开,取出我们的脑浆当做药。
”老虎怒吼一声,气愤地说道:“人类把我们的虎皮扒下来做被子,和虎皮帽,我们一定要攻击人类。
”狐狸眨了眨眼睛说:“不行,武力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可以在花园里贴上一张告示,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动物们表示同意了。
他们把动物的哭诉贴在广场上的告示牌里。
人们看到了,有的气愤,有的脸红,有的摇着头,有的惭愧不已......
从此以后,人类和动物成了好朋友.
三年级第十二讲《谁动了松鼠的奶酪》
教学内容:
题目:《谁动了松鼠的奶酪》。
【设计意图】
以续写童话为主题,谈话了解学生阅读童话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发现想象为主要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渗透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从而爱上写作。
【教学目标】
5、明确课堂常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通过谈话使学生明白童话的主要特点。
7、根据给出的线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大胆想象,让学生能够说出一
段完整的话,并指导学生用上一些好词好句。
8、设计合理情节,加强构思的轮廓,完成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好习惯,做到活跃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完成作文的写作。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细致说出看到素材后想到了什么?培养其大胆想象从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把它写出来。
【教学准备】
幻灯片核桃例文
【教法学法】
课件展示,吸引学生注意,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参与想象,让学生有真切的体验。
在老师的引导下,边观察想象边学习童话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师:黑板上写着两个字,会念吗?(生读“童话”)
师:顾名思义,童就是少年儿童:话就是故事。
童话就是专门写给少年儿童看的故事。
爸爸说,看童话吧,童话里有许多你的朋友;奶奶说,童话里有你的影子;老师说,童话.是少年儿童文学中的一个板块。
在我们的课文里有很多童话。
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你知道哪些童话的名字?
生:《三只小熊》。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生:《丑小鸭》。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啊!那么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引出生活保健操)
师:是啊,同学们刚刚讲的真棒!其实不单单课文里面有童话,课外还有,童话世界里有很多童话。
生自由回答。
师:读了这么多的童话,你们知道童话的特点吗?
生:有故事的起因。
生:故事经过和结果
生:还要有人物,并且教会我们一些东西。
师:刚刚大家说了很多归纳起来,童话有三个特点:第一.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第二,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可能是动物:比如老山羊、小老鼠、狗熊;也可以是草、树等植物。
甚至人身体的一部分都可以作为童话里的人物:眼睛和耳朵不团结啊.左手和右手吵架了,腿和手的一场争论等。
书包里的东西也可以作为你童话里的人物:书包里的一场争论;字典公公家里的一场争吵.等等。
所以说童话是我们人类文化的瑰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所熟知的童话故事入手,激起学生的记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童话的特点,为下文的写作指导打下基础。
二:课件展示,进入主题。
作家给我们写了这么多童话。
但写童话不是作家的专利。
小朋友只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有充分的想象力,你也能写童话。
接下来我们这节课也来写篇童话,好吗?
生:好。
师:童话要有主人公,主人公是谁?(指大屏幕:它是谁?)
生:它是松鼠。
师:我们来议一议你知道的有关松鼠的知识。
(相机处理生活加油站中的写一写中的问题)
生:松鼠爱吃松果,而且松鼠的尾巴像一把拖把。
生:松鼠的尾巴可以当作降落伞。
生:松鼠的外貌很可爱。
生:松鼠冬眠的时候用尾巴来取暖。
师:松鼠冬眠的时候,用尾巴盖住身体。
保住体温。
生:松鼠的尾巴虽然很大。
但是它还是很灵活的,跑得非常快。
生:松鼠四肢很短小,是成群生活在一起。
生:松鼠可以当作宠物来养。
师:老师现在把大家的想法总结一下。
松鼠是猎食类的动物,嗅觉非常灵敏。
它浑身毛茸茸的,有一个蓬松的尾巴。
它的尾巴作用可大了.在树上跳来跳去的时候可以平衡身体;冬眠的时候,盖住了整个身子,可以保暖。
松鼠喜欢吃松果,这是它的主要食物。
松鼠很可爱,是人类的朋友。
所以我们把它当作宠物来养。
师:你所知道的是怎样的松鼠?前面加个修饰词。
生:(七嘴八舌)伶俐可爱的。
动作敏捷的。
活泼聪明的。
毛茸茸的……
三:创设情境,指导写作。
师:接下来,我们就写它.好吗?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素材——(引出生活加油站的仿一仿)
1.小松鼠一家忙着采集松果。
2.冬天快要到了,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
3.仓库里装满了小松鼠最爱吃的核桃。
4.“哈哈。
”小松鼠高兴地说,“今年过冬咱们不用愁。
”
师:我请四个小朋友来把这四句话读一读。
(生读)很好。
这四句话是一段话,打乱的一段话.我请一个同学来理一理。
哪句话是第一句,哪句话是第二句。
其余同学在本子上理。
(学生梳理)
生:冬天快要到了,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
小松鼠一家忙着采集松果。
仓库里装满了小松鼠最爱吃的核桃。
“哈哈.”小松鼠高兴地说。
“今年过冬咱们不用愁,”
师:不错啊!请大家把本子合上,照着黑板上的来读。
(生读)我擦掉第一句,黑板上只剩三句,谁还能原样读出来?(生读)我现在把它全部擦掉,看着黑板来说。
我请两位同学,比赛一下。
(一生背,教师指导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
一生讲。
)
师:很好,为他鼓掌。
刚才我们是一句句听的,这是最简单的,接下来我们来点复杂的吧,听写一段话。
我把下面这一段话读两遍,念完两遍以后你们写。
(读两遍)
一天早上.小松鼠来到仓库,想吃几颗核桃,可是他到仓库一看.所有的核桃都不见了。
他连忙到处跑着喊:不好啦.不好啦,仓库里的核桃全被偷走了。
(生写,师纠正姿势。
)
师:好了,故事的开头有了。
故事要写下去,要发挥想象,谁的想象力强,谁就能写好文章。
美国有一位小学生曾获得全国作文特等奖。
他写什么呢?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一群小孩儿来到海边,他们在海滩的沙地上挖地道,挖啊挖,结果挖出一个很大很大的蛋,这个蛋是谁下的呀?
(生纷纷答:鸵鸟、恐龙、海龟、水怪……)
师:都不是,小孩儿们把它运回去.放在保温箱里,想看看孵化出来是个什么东西。
孵啊孵啊.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个蛋终于孵化出来了一个东西,猜猜是什么呢?不是动物、而是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有趣吗?非常有趣,想象非常奇特!所以,获得了全国小学生作文特等奖。
师:那么现在我们想想,核桃是谁偷的?
生1:狗熊偷的。
生2:是人们参观时偷的。
生3:我觉得是松鼠梦游的时候吃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