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我国泥石流、滑坡的成因及主要分布区 我国泥石流、滑坡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 人为原因。 我国泥石流、滑坡的分布。
11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教学要求
发展要求
结合典型区域,分析主要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发展要求所强调的是案例教学,以案例为背景 分析主要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的成因。
12
第四节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8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要求
发展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等气象 灾害的成因
所谓结合实例,就是把教材中的某一次灾害实 例资料结合到对每一种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之中。 实际教学中,还可以选择其他气象灾害实例资 料。
9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及我国地震带的主 要分布
活动目标 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理解农作物防虫、灭虫 的措施。 活动建议 可让学生上网查阅过度使用农药的危害和用生 物措施防虫、灭虫的有关材料。
28
2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共有7个活动,对第1、3、7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2-3 1998年长江流域的水情
活动目标 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影响洪灾发 生的各种因素。 活动建议 要指导学生理解图2-6与图2-5之间的内在联系。
24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共有7个活动,对第1、3、7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2-7 台风的成因
高中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1
本章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 布。
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 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 形成原因。
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2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26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共有3个活动,对第2、3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3-3 滑坡诱发原因
活动目标 理解诱发滑坡发生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 活动建议 利用当地具体的滑坡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 对滑坡成因的理解 。
27
第四节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有3个活动,对活动1建议如下: 活动4-1 农作物害虫
21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只有2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1-2 我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自然灾害的 差异
活动目标 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地 域差异。 活动建议 本活动以第一部分内容为主。在比较我国沿海 与内地、南方与北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差异时,注意挖掘形成 这种差异的地理背景。
5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时空分布特点 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人为因素) 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间分布
6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影响我国的寒潮及其危害 寒潮概念 影响我国的寒潮来自哪里?有哪几条路径?分 别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寒潮对农业、牧业的危害。
22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共有7个活动,对第1、3、7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2-1 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
活动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干旱灾害的地 域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活动建议 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等值线图的读图指导。
23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18
第四节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可采用案例教学,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19
本章活动设计
20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只有2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1-1 自然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影响
活动目标 通过对材料或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自然灾 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影响。 活动建议 可分组开展课外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种自然 灾害的调查和资料查阅。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知道我国虫灾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危害
作为自然灾害,要包括这些内容(生物灾害),但这些 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生疏,所以教学指导意见不作过高要 求。。
13
第四节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知道我国鼠灾的危害
14
本章教学建议
15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教学建议
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特点,可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以加深对 我国自然灾害的了解。
16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建议
教学中可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当 地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学活用教材知识。注重地图教学,强化 学生对各类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点的理解。
17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教学建议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分布,可结合中国地形图进行分析。
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 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形成以上特点的原因——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世界两大地震 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就穿过我国或紧邻我国。 我国的主要地震带。
10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介绍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为了让学生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 感”。 四大特点: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 域差异大
3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干旱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我国干旱灾害的成因,教材中列了三个方面: 降水方面原因(降水年际变化) 水资源方面原因(水土资源不平衡) 社会经济方面原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 溉面积扩大、工业用水增加、生活用水增 加……)
活动目标 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理解台风的成因。 活动建议 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探究台风的成因。
25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共有3个活动,对第2、3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3-2 泥石流形成条件、暴发征兆及危害
活动目标 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暴发征兆及其危害,培养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活动建议 可分组讨论阅读材料中提供的信息,交流各组 获取的三个问题的答案。
7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影响我国的台风及其危害 台风的成因,比较复杂,不必细究。但学生应 掌握两点:广阔的高温洋面、有利的流场——低 空辐合与高空辐散,这是台风形成的两个重要条 件。 影响我国的台风的源地在哪里?台风主要影响 我国哪些地区?在哪些时间? 台风的主要危害
11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教学要求
发展要求
结合典型区域,分析主要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发展要求所强调的是案例教学,以案例为背景 分析主要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的成因。
12
第四节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8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要求
发展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等气象 灾害的成因
所谓结合实例,就是把教材中的某一次灾害实 例资料结合到对每一种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之中。 实际教学中,还可以选择其他气象灾害实例资 料。
9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及我国地震带的主 要分布
活动目标 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理解农作物防虫、灭虫 的措施。 活动建议 可让学生上网查阅过度使用农药的危害和用生 物措施防虫、灭虫的有关材料。
28
2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共有7个活动,对第1、3、7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2-3 1998年长江流域的水情
活动目标 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影响洪灾发 生的各种因素。 活动建议 要指导学生理解图2-6与图2-5之间的内在联系。
24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共有7个活动,对第1、3、7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2-7 台风的成因
高中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1
本章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 布。
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 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 形成原因。
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2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26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共有3个活动,对第2、3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3-3 滑坡诱发原因
活动目标 理解诱发滑坡发生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 活动建议 利用当地具体的滑坡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 对滑坡成因的理解 。
27
第四节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有3个活动,对活动1建议如下: 活动4-1 农作物害虫
21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只有2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1-2 我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自然灾害的 差异
活动目标 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地 域差异。 活动建议 本活动以第一部分内容为主。在比较我国沿海 与内地、南方与北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差异时,注意挖掘形成 这种差异的地理背景。
5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时空分布特点 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人为因素) 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间分布
6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影响我国的寒潮及其危害 寒潮概念 影响我国的寒潮来自哪里?有哪几条路径?分 别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寒潮对农业、牧业的危害。
22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共有7个活动,对第1、3、7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2-1 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
活动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干旱灾害的地 域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活动建议 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等值线图的读图指导。
23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18
第四节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可采用案例教学,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19
本章活动设计
20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只有2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1-1 自然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影响
活动目标 通过对材料或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自然灾 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影响。 活动建议 可分组开展课外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种自然 灾害的调查和资料查阅。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知道我国虫灾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危害
作为自然灾害,要包括这些内容(生物灾害),但这些 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生疏,所以教学指导意见不作过高要 求。。
13
第四节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知道我国鼠灾的危害
14
本章教学建议
15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教学建议
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特点,可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以加深对 我国自然灾害的了解。
16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建议
教学中可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当 地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学活用教材知识。注重地图教学,强化 学生对各类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点的理解。
17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教学建议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分布,可结合中国地形图进行分析。
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 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形成以上特点的原因——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世界两大地震 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就穿过我国或紧邻我国。 我国的主要地震带。
10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介绍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为了让学生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 感”。 四大特点: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 域差异大
3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干旱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我国干旱灾害的成因,教材中列了三个方面: 降水方面原因(降水年际变化) 水资源方面原因(水土资源不平衡) 社会经济方面原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 溉面积扩大、工业用水增加、生活用水增 加……)
活动目标 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理解台风的成因。 活动建议 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探究台风的成因。
25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活动设计
本节教材共有3个活动,对第2、3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3-2 泥石流形成条件、暴发征兆及危害
活动目标 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暴发征兆及其危害,培养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活动建议 可分组讨论阅读材料中提供的信息,交流各组 获取的三个问题的答案。
7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影响我国的台风及其危害 台风的成因,比较复杂,不必细究。但学生应 掌握两点:广阔的高温洋面、有利的流场——低 空辐合与高空辐散,这是台风形成的两个重要条 件。 影响我国的台风的源地在哪里?台风主要影响 我国哪些地区?在哪些时间? 台风的主要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