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小明特别想吃西瓜,就告诉妈妈,爸爸想吃西瓜。
这表明其认知
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B
2、对于初生2、3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
A.手工、绘画材料
B.用手穿的大木珠
C.色彩鲜明的小球
D.不倒翁、拨浪鼓
【答案】 C
3、幼儿在户外运动中扭伤,出现充血、肿胀和疼痛,教师应对幼儿
采取的措施是()。
A.停止活动,冷敷扭伤处
B.停止活动,热敷扭伤处
C.按摩扭伤处,继续活动
D.清洁扭伤处,继续活动
【答案】 A
4、下列属于感觉运动游戏的是()。
A.玩沙和玩水的活动
B.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活动
C.与嗅觉相关的活动
D.与味觉相关的活动
E.与触觉有关的活动
【答案】 A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义务?()
A.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B.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C.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答案】 C
6、根据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教师的职责?()
A.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状况
B.学期(或学年)初做好本班收费工作
C.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
D.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答案】 B
7、提出“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的是()
A.《儿童权利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答案】 A
8、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D.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答案】 D
9、欣赏《原小天鹅舞曲》时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小天鹅。
这种欣赏类型是()
A.语言参与
B.友情参与
C.视觉参与
D.运动参与
【答案】 D
10、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社会
D.过渡时期的社会
【答案】 B
11、小王因自己的手表丢失,怀疑是同桌小蔡所为,便要搜查小蔡的衣服口袋,小王的这一行为被老师发现后及时制止。
小王的行为()
A.是合法的,因为这是维护自己财产权的行为
B.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犯小蔡人身自由权的行为
C.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犯小蔡荣誉权的行为
D.是合法的,因为这是小王找回手表的有效方式
【答案】 B
12、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常常会在课间休息时,忘了上课的时间而导致下节课迟到。
这是因为他们的()发展不够精确。
A.方位知觉
B.距离知觉
C.时间知觉
D.形状知觉
【答案】 C
13、“视觉悬崖”用于测查婴儿的()
A.深度知觉
B.形状知觉
C.时间知觉
D.观察力
【答案】 A
14、下面不属于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A.睡眠不足
B.情绪低落
C.经常感冒
D.人际关系不良
【答案】 C
15、下列属于幼儿体育的任务的是()。
A.向幼儿传授周围世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初步知识
B.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C.培养幼儿料理自己生活的初步能力
D.培养幼儿对美的兴趣爱好
【答案】 B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C.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D.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答案】 D
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的素质所具有的特征?()
A.稳定性
B.基本性
C.个体性
D.外显性
【答案】 D
18、幼儿园为幼儿做视力检查时,发现琪琪不能良好的分辨物体的
远近,深浅等,且难以完成一些精细活动,初步判断琪琪患有(),建议家长带琪琪去进一步检查。
A.弱视
B.近视
C.斜视
D.远视
【答案】 A
1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修筑长城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修筑长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B.长城保护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
C.长城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D.长城在很大程度上防御了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劫掠
【答案】 C
20、()不是幼儿班级管理的内容。
A.生活管理
B.教育管理
C.保育管理
D.物品管理
【答案】 C
多选题(共10题)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要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
D.党的建设
【答案】 ABCD
2、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提高法定准备金
B.提高贴现率
C.在金融市场上公开购买政府债券
D.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抛售政府债券
【答案】 ABD
3、尿液中白细胞排出率的检测,最好采用
A.24h尿
B.3h尿
C.晨尿
D.随机尿
E.餐后尿
【答案】 B
4、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系统过程。
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幼儿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答案】 ABCD
5、关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靠生产力的发展
B.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环境的污染
C.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提高人口素质
D.人类自身生产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承载量的制约
【答案】 AD
6、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村民委员会依法实行()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答案】 ABCD
7、下列属于教育法规的作用的是()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标准功能
【答案】 ABC
8、“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
“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A.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B.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C.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D.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答案】 AB
9、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又称南昌起事,是指1927年8月1日于中国江西省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以下关于南昌
起义表述正确的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C.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
D.1933年6月正式确定以南昌起义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
成立纪念日
【答案】 ABC
10、早期妊娠试验时,最好采用
A.24h尿
B.3h尿
C.晨尿
D.随机尿
E.餐后尿
【答案】 C
大题(共3题)
一、森林里的饼屋森林里有一间饼屋,小猫正忙着做薄饼。
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咕噜,啪!薄饼做好了,好香呀!喳喳,喳喳,小喜鹊
来了。
“你好,我们要吃薄饼。
”小猫:“好,我来给你做!”搅一搅,
拌一拌,咕噜咕噜,啪!小喜鹊薄饼做好了!小喜鹊:“喳喳,真像我们,谢谢小猫!”咩咩,咩咩,小绵羊来了。
“你好,我们要吃薄饼。
”小猫:“好,我来给你做!”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咕噜,啪!小绵羊
薄饼做好了!小绵羊:“咩咩!真像我们,谢谢小猫!”嗨呦,嗨呦,大
象来了。
“你好,我要吃薄饼。
”小猫:“好,我来给你做!”搅一搅,
拌一拌,咕噜咕噜,啪!大象薄饼做好了!大象:“呵呵,真像我、真大,谢谢小猫!”小猫做的薄饼香香的、软软的,森林里的小动物都
喜欢吃。
幼儿喜欢吃饼干,又喜欢动物形象,更喜欢听动物的故事。
请设计幼儿园小班教案——森林里的饼屋,让幼儿和动物朋友们一
起享受童真童趣,分享快乐。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为小班幼儿设计
阅读活动“森林里的饼屋”,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答案】森林里的饼屋(小班)(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动物的拟声词和小猫做饼的儿歌,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3)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了解分享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课件、猫手偶。
(三)活动过程1.封面导入,学习重点句儿歌(1)看,小猫在干什么呢你
怎么看出来的(2)小猫是怎么做饼的呢我们来看一看,学一学。
(3)
宝宝会做饼吗小猫学会做饼了,它真想让所有的朋友们都来尝尝它
做的饼呀,于是它开了一家“饼屋”,我们去看看吧。
2.了解小猫为
动物朋友做饼的情节(1)小喜鹊来了。
①谁会来饼屋呢来了几只喜鹊二、小小认真地收拾、整理玩具。
王老师对她微笑着点点头并竖起
大拇指。
后来,王老师注意到小小每次收拾玩具更认真了。
(1)简述王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2分)(2)简述运用该方法的注意要点。
(4分)
【答案】(1)王老师采用了强化评价法。
强化评价法是通过对儿童社会行为的评价来对儿童进行社会教育的方法。
儿童在社会生活中,
经常受到各种环境的刺激和影响,有些可能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使儿童相应地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有些可能是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使儿童相应地形成不良的社会行为。
也就是说,在儿童身上存
在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影响。
常用的强化评价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是指对儿童良好的行为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奖励等肯定性
评价,它能够提高儿童的积极性,激发儿童亲社会言行的出现;负
强化是指对儿童不良行为表现给予警告、规劝、批评、惩戒等否定
性评价,它能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
(2)运用行为评价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强化要及时。
②强化要恰如其分。
③以表扬、奖励为主。
④严禁体罚、恐吓、辱骂或变相体罚。
三、材料一: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某教师制定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
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做
降格评价。
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
自我感觉良好。
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一
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
幅度的提高。
阅读材料一中制定的评价标准,结合素质教育谈谈自
己的看法。
(15分)材料二:语文课上,郭老师在课堂上正津津乐道,突然,一只小麻雀飞来,肆无忌惮地站在窗台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同学们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它,甚至有的同学按捺不住,想跑
去捉它。
此时,老师便转换了话题,来了小插曲:“有这样一副对联,谁先对出来,期中考试多加5分”,同学们一听马上回过头来,显得
激情洋溢。
老师接着说:“上联是‘一只麻雀呜窗台’”,同学们深思后,有人对出:“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人对出:“满室学生看窗外”……“还有更好的对法,这就留同学们下去思考,现在言归正传……”【答案】该材料中,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能够让学生的特长发展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培养人才。
但和谐发展与全
面发展又有所区别。
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
作为
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
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
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此外,素质教育背景下,为
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多元化,应该体现在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角度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元化、评价时机的多元化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