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前单元复习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与精练(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第六
单元回顾(原卷版)
易读错的字
善哉(zāi)琴弦(xián)玉轴(zhóu)曝晒(pù)拊掌(fǔ)抽搐(chù)
荒谬(miù)奴婢(núbì)乐曲(yuè qǔ)幽静(yōu)恬静(tián)
一缕(lǚ)入场券(quàn)盲人(máng)纯熟(chún)霎时(shà)陶醉(zuì)驰骋(chěnɡ)尴尬(ɡānɡà)虚拟(nǐ)绱鞋底(shànɡ)
戛然而止(jiá)胳膊(gē bo)凸显(tū)
易写错的字
善哉巍峨曝晒荒谬奴婢莱茵河微弱琴键
汹涌粼粼陶醉尴尬驰骋入场券戛然气概
多音字
曝 pù(曝晒)轴 zhóu (画轴)数 shǔ(数落)省shěng(省略)bào(曝光) zhòu (压轴) shù(数学) xǐng(反省)
形近字
哉—栽弦—舷轴—柚曝—瀑谱—普莱—菜纯—吨
键—健缕—屡陶—淘
近义词
巍峨—高峻荒谬—荒唐著名—有名幽静—宁静纯熟—熟练
恬静—安静陶醉—沉醉显现—展现虚拟—虚构尴尬—窘态
反义词
幽静—喧闹纯熟—生疏微弱—强烈汹涌—平静虚拟—真实
重点词语
断断续续水天相接微波粼粼波涛汹涌无穷无尽约定俗成
风雨不透不可开交戛然而止英雄气概
词语搭配
【形容词】
(著名)的乐曲(幽静)的小路(微弱)的烛光(清幽)的月光
(微波粼粼)的海面(雪亮)的浪花(恬静)的脸上
(大大)的眼睛(波涛汹涌)的大海(美妙)的琴声
(小小)的马鞭(优美)的姿态(虚拟)的马鞭(虚拟)的道具
(约定俗成)的方法(紧张)的铜锣鼓声(必胜)的信心
【副词】
(激动)地说(静静)地听着
常考句型
【比喻句】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比喻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比喻句】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排比句】同事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俗语】一动不如一静。
【反问句】这,哪里还是戏剧?
【排比句】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课文重点梳理
1.《伯牙鼓琴》通过描写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锺子期的动人故事,表现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2.《书戴嵩画牛》写了杜处士曝晒自己珍爱的《斗牛图》,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爱,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4.《京剧趣谈》一文给我们具体介绍了京剧中的马鞭与亮相两种有趣的艺术形式,它们各具奇妙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领略到京剧的艺术魅力。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勿送说(留步)向人祝贺说(恭喜)请人批评说(指教)请人指点说(赐教)请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等候客人说(恭候)客人来到说(光临)陪伴朋友说(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看望别人说(拜访)与人分别说(告辞)赞人见解说(高见)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解答用(请教)归还原物说(奉还)欢迎购买说(光顾)对方来信用(惠书)赠送作品用(斧正)老人年龄用(高寿)称人家庭用(府上)道已之家用(寒舍)请人原谅说(抱歉)祝人健康说(保重)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迎接说(失礼)请人接受说(笑纳)请人让路说(借光)
选择题
1.下面对《鲁山山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A.颔联中的“好峰”,“峰”即是指“千山高复低”,“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
B.颈联两句描写了“山行”所见静景,衬托了环境的幽静。
C.尾联前一句设疑,后一句答疑,以“一声鸡”表明云外有人家。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山行时轻松愉快、闲适自得的思想感情。
2.京剧舞台上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
A.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无法驰骋的问题;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不好控制的问题。
B.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无法鲜明地显现出来的问题。
C.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3.“京剧是我国人民的一种传统艺术,演员要具备四项基本功,演唱、念白讲究,令人回味。
”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喜闻乐见、唱念做打、活灵活现B.粉墨登场、唱念做打、活灵活现
C.喜闻乐见、唱念做打、字正腔圆D.粉墨登场、生旦净丑、字正腔圆
4.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驰骋.(chěn)尴.(gān)尬.(gà)B.彻.(chè)底抡.(lūn)圆C.奴.(nú)仆.(pú)戛.(gá)然而止
5.()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
A.跑龙套B.打圆场C.唱白脸D.对台戏
6.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句话在文中具体指的是()A.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B.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
综合性学习
7.某校10班举行了“家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列材料,请简要说说什么是“家风”。
材料一:央视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系列报道。
篮球明星姚明说,小时候曾因撒谎被家人揍过,他对家风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家风好代表这家人的人品好。
我们家的家风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
”
材料二:三国时期就有《诫子书》,南北朝时期有《颜氏家训》,清代有《曾国藩家书》,
现代有《傅雷家书》,家风己成为中国家庭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材料三: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戴嵩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拊掌
..大笑曰( )
(2)今乃掉.尾而斗( )
(3)谬.矣( )
(4)处士笑而然.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10.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笑而然之”。
你觉得杜处士为什么笑?
11.戴嵩画《牛》时犯了什么错误?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2.本文选自的《吕氏春秋》,又称________,是先秦_____家的代表著作。
13.解释下列加点字。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伯牙破琴绝.弦(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5.“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
根据文章内容,子期之所以能成为伯牙的“知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乙)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6.(1)甲诗和乙文的作者都是_____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人名)。
(2)默写(甲)中空缺的诗句_____________。
17.解释加点的词语:
黑云翻墨
..未遮山:__________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锦囊玉轴:__________
19.作者想用乙文告诉大家的道理是:__________
20.以下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诗标题和乙文标题中的“书”字都是“写,记”的意思。
B.甲诗中的“跳珠”和“入”字都生动表现了雨点飞溅的画面。
C.乙文的“处士”“笑而然之”表现了他因被牧童批评后的恼怒。
D.作者擅长生动描写,甲诗的景物和乙文的人物情态都跃然纸上。
(二)
【甲】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选自《伯牙鼓琴》)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志:___________
②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足:____________
③子可去.去:___________
④贼.既至既:____________
22.与甲文典故相关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这个成语比喻:____________。
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乙文中的荀巨伯,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_。
23.甲乙两文故事分别给你怎样的启发?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
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
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
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
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
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
她的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④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
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
完孩子,经济情况不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
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
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⑤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
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
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⑥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
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
后来发病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⑦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
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
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
⑧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
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
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她的口袋。
想到这儿,她倒吸了一口凉气。
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⑨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
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
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放好,别让你妈知道……”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
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从未停止。
24.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关于父亲的哪几件事。
25.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父亲佝偻
..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
26.文章第(5)段作者为什么要写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
27.题目《口袋里的父爱》有哪些含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之前首先要培养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无穷的学习动力。
虽然学习的道路是艰辛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结果令人期待的。
现代社会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武装我们,
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变得无比强大。
正所谓,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我们只有把握住每一天,不断的鞭策自己,奋力前行,成功始终是属于奋进的人。
只要坚持学习,成功必将属于你我。
我们也必将成为人生的赢家。
愿在好学奋进的道路上,你我结伴前行,相互搀扶、共同进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多彩。
携手同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