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消费性电子产业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謂消費性電子產品?
消費性產品與一般日常用品或生產設備有何不同呢?最大的差別就在於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購置,是不能用來增加生產力的,它只可能是用來增 加生活樂趣或是其他娛樂功能的產品,日常生活如果缺少了消費性產品 是不會造成阻礙的,但是某些消費性產品卻可以增加生活的便利性。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產值,通常隨著經濟景氣的成長成正比,也就是隨著消 費者的消費能力成正比。 消費性產品的應用範圍廣泛,並不是以某一特定範圍的應用領域為主, 亦可能對於消費者的偏好與追求流行的趨勢,造成消費性產品的新舊交 替相當快速。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生命週期有時相當短暫,常有跌價迅速的特性。
主要消費性IC設計市場分析
◆微控制器
若就不同應用佔整體MCU市場的比例來分析, 2008年消費性電子穩佔第一位,佔45% 通訊應用躍升至第二位,佔整體MCU市場25%其次 第三則為為電腦佔21% 除此之外,由於通訊應用主要都集中在高階MCU產品 上,毛利率相對較高,也因此吸引廠商積極投入高階 MCU產品開發當中,甚至在MCU規格上力求突破,以 攻佔通訊應用的市場。
在全球經濟成長趨穩且新興國家市場消費能力增加下,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穩 定得以成長,2004年時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產值為1483億美金,預計在2009 年時,可成長至3446億美金,年複合成長率為7.2%。但全球消費性IC設計產 值僅在06、07年有10%以上的成長,08年後產值成長將趨緩(如下頁圖 示),然這並不表示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出貨量下降,而是之後伴隨產品的跌價 速度影響下,使產值成長將趨緩。然而隨著消費性IC採用之中低階晶圓代工製 程已成熟,價格區穩下,廠商在可持續降低成本,在仍可維持合理的毛利率 下,廠商仍然獲利情形可以大幅成長。
消費性電子產品有這些!
根據MIC的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台灣有11項資通訊產品佔有率為全球第一 分別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主機板、 筆記型電腦、 液晶監視器(LCD Monitor)、 彩色顯示器(CDT Monitor)、 數位訊號控制器(DSC)、 纜線用戶端裝置(Cable CPE)、 寬頻裝置(DSL CPE)、 無線網卡(WLAN NIC)、 網路語音通訊協定路由器(VoIP Router)、 網路電話機(IP Phone)、 網路機上盒(IP STB)
主要消費性IC設計市場分析
◆感測元件
影像感測元件主流分為: CCD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 Sensor)
CMOS金氧互補半導體影像感測元件(CMOS Image Sensor) 。
CMOS製程與一般半導體相近,在台灣CMOS半導體製程技術成熟及完整的上 下游產業支援下,使得CMOS影像感測元件成為目前台灣廠商切入影像感測元 件市場的重點。 CMOS挾帶著製程標準化、低耗電、高整合、體積小及低單價的優勢侵蝕CCD 的市場, (如圖下所示),已經由CMOS取代CCD成為市場主流
主要消費性IC設計展望分析
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以下稱 MCU)的定義為:不需其他額外輔助電路 而能獨力執行運算之裝置。隨著人類日 常生活電子化的腳步而演進,從簡單的 電視遙控器、咖啡爐、電風扇、冷氣到 複雜的車輛智慧化控制等(如圖七所 示),MCU幾乎無所不在,也正由於應 用範圍廣,使得MCU有著比其他IC元件 更為複雜的市場特性。 MCU依據運算複雜程度以及周邊控制項 目多寡可依處理頻寬依序區分為4bit、 8bit、16bit及32bit,4bit及8bit主要為中 低階產品所應用,而需要高度運算速度 的項目則多為16bit與32bit之MCU,而 32bit MCU已與電腦系統中使用的中央 處理器(Center Processor Unit;CPU)功能相近,界線也愈趨模 糊。
設計方法(Design Methodology):
設計->編譯->電路合成->測試->驗證的工具->技 術和方法
消費性電子與微處理器
微處理器的選用差異
消費性電子與消費性IC設計的關連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應用範圍 相當廣泛,以目前消費市場 較熱門的產品來分類,大致 可分為多媒體產品、網通產 品、車用電子產品及為控制 器應用相關產品四大類,其 所屬類別之消費性IC設計業者 與應用產品之關連性
主要消費性IC設計市場分析
◆ CMOS感測元件的市場規模
• 根據市調機構Gartner半導體研究部門Dataquest估算, 2005年CMOS影像感測元件市場規模已達32億美元, 2008年增加到56億美元 (詳下圖)
全球CMOS感測元件的產值圖:
主要消費性IC設計市場分析
◆ CMOS感測元件的市場規模 自2004年起新興市場的新 購機需求帶動中低價手機的 持續成長,其中又以搭載照 相功能之手機成長幅度為 最。根據市調機構 InfoTrends調查指出,2005 年全球手機市場出貨將達 7.42億支,其中照相手機比 重將佔50%,預計達3.7億 支,而2008年全球手機出 貨將成長至9.92億支,照相 手機佔其中8.47億支,比重 將達85%
全球與台灣消費性IC設計產值

主要消費性IC設計展望分析
在消費性IC設計的產業中,尚包含許多類別(如圖三 所示),其中以微控制器、感測元件與車用IC被認為 最有前景的三個類別。 其中,微控制器主要在價格持續滑落下,使耕耘已久 的台灣廠商有機會逐漸取代外商產品,而嶄露頭角。 在感測元件方面,則因為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市場 需求正快速成長,亦為消費性IC中值得注意的類別。 而車用IC以往台灣廠商涉獵未深,但在車用市場逐漸 為IC設計公司所重視下,台灣廠商的技術完整,在市 佔率仍低下,發展空間仍大,一旦取得車用電子產品 廠商的認證,順利打入供應鏈中,則可藉由車用市場 不輕易更換零組件的特性,為客戶提供長期出貨的合 約。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特性
技術推陳出新 大量生產形式 產品生命週期短 產品單價入手易 內建一個微處理器
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流程
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面臨挑戰
功能正確性 單位製造成本 NER(None Recurring Engineering產 品研發一次性成本)費用 體積 效能 耗電 彈性 原型產品產出時間(Time to Prototype) 上市時間(Time to Market) 維修性
根據全球消費市場習性觀察,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銷售週期通常以聖誕假期及 農曆新年為旺季,此乃由於長假效應帶給消費者更多的時間選購產品,此兩 時間點也通常為消費者資金最為寬裕的時期,而消費性IC設計廠商因為處於 產業最上游,為了使下游組裝廠商能有充裕的時間備料、生產,出貨高峰通 常為消費性電子產品旺季來臨前的2~3個月,也就是以9月為出貨及營收高峰 (如圖二所示),因此消費性IC設計廠商之最佳佈局點,為營收逐漸攀往高 峰之前夕,也就是第二季初的時間點。
消費性電子產品有哪些?
2008消費性電子產業產品類別
隨著數位化的趨勢,傳統3C已邁入4C產業: 電腦(Computer)、 通訊(Communication) 消費性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以及 汽車(Car) 皆已朝向數位化趨勢靠攏,成為繼3C應用未 來4C的新興科技市場。(見右圖)
NER成本與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每一個產品樣本的平均製造成本 NER成本:產品研發的一次性成本 總成本=NER成本+單位成本*產品數量 最終產品成本=總成本/產品數量
消費性電子產品主要技術
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
泛用型處理器,轉用型處理器
晶片IC:
全客戶型IC,半客戶型IC,可程式IC
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面臨挑戰
Time to Market:
Delay Entry的損失計算: •產品生命週期2W=52周, 延遲進入4周
D=4-(4*(3*26-4)/2*26^2)=22%
•產品生命週期2W=52周, 延遲進入
D=10-(10*(3*26-10)/2*26^2)=50%
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面臨挑戰
消費性電子產品範疇日益趨廣 電腦及通訊產品因為逐漸成為人類生活的必 需品,所以是不將之分類為消費性電子產品 之內,但隨著電腦及通訊產品的附加娛樂功 能越來越多,甚至當消費者選購第二台設備 的同時,已完全是考量娛樂效果而進行的消 費性行為時,電腦、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產品 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致使未來所有的電 子產品已近可歸類為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範圍 內,消費性電子產品在今日消費者的結構中 佔有的重要地位與角色。
台灣消費性IC設計在2004年時全球市佔率為9.7%產值為新台幣1447億 元,2005年時已突破10%的成長率,預期未來在在價格持續下降,外資 無法享有合理毛利率而逐漸退出市場下,台灣消費性IC設計廠商將可有每 年20%以上的成長率,2006年產值達到新台幣1943億元的水準,2009年 將達新台幣3400億元(如圖下頁所示),市佔率預估達15.5% ,而台灣 為何得以侵蝕外商市場,逐漸擴展市佔率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台灣有良好 的晶圓代工及封裝廠商的優勢,使台灣消費性IC設計廠商在控制成本上可 獲得較大的空間,足以應付價格的下滑,以維持高毛利率的獲利狀況,再 加上台灣成品組裝廠商齊全,廠商在價格的考量下,也逐漸採用台灣廠商 的消費性IC產品,因此外商替代效應將更加明顯。
而無線基地台(WLAN AP)、伺服器(Server)、有線機上盒(Cable STB)、桌上型電腦 (Desktop PC)、資訊用光碟機(ODD)等產品的全球佔有率也高居全球第二。
數位相框、微型口袋硬碟、藍芽音響設備、智慧型手機、超高速電源連網組、數位電視PDA 手機、液晶顯示器及數位筆記本。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產業週期
(如圖左上)
消費性電子與消費性IC設計的關連示意圖:
•IC設計產業大致可分為系統單 晶片、類比IC設計、記憶體IC 設計及消費性IC設計消費性IC 設計產業由於產品生命週期 短,特殊應用領域範圍廣,不 但可享有40~50%之毛利率水 準,只要產品推出速度不落後 市場需求,獲利貢獻皆相當明 顯。
消費性IC設計發展現況與趨勢
2008消費性電子產業趨勢
THE TREND OF 2008 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S
游麗軒 元虹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 Chris_yu@ 2008/05/03
大綱
何謂消費性電子產品 消費性電子產品有哪些 2008消費性電子產業產品類別 消費性電子產品有這些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產業週期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特性 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流程 消費性電子與消費性IC設計的關連 主要消費性IC設計市場分析 2008 年消費性電子發展趨勢 2007~2008年最具代表性消費性電子產品 結語 資料來源
消費性電子產品 Toy、DSC 資訊產品 PC Camera、光學滑鼠 通訊產品 Camera Phone等百萬畫素解析度以下的產品市場 。
主要消費性IC設計市場分析
◆ CMOS感測元件的市場規模
應用領域包括數位相機、遊戲機、醫療儀器、條碼讀取機、指紋掃 描器、生物辨識系統、影像電話、保全監視器、汽車倒車雷達、 個人數位助理(PDA)的數位相機裝置、PC Camera、互動影像玩 具、照相手機、光學滑鼠等都是CMOS影像感測之應用領域。
◆微控制器
主要消費性IC設計展望分析
◆微控制器 隨著3G行動通訊的來臨,許多MCU廠商已積極佈局高階MCU產品 線,而在2008年整體3G通訊環境成熟之際,對於MCU市場也有拉 抬的效果。 在發展趨勢方面,由於產品的精密度要求越來越高,MC的發展趨 勢也傾向高度運算速度及高晶片元件整合度,在加上許多消費性電 子產品皆為手持式移動裝置,故在耗電方面,也傾向低耗電量的趨 勢,方能達到產品設計上的需求。 就應用市場來分析,消費性電子是MCU的應用大宗,其次為通訊應 用-有線與無線通訊 消費性電子應用產品: Smart Cards、玩具、電視、遊戲機、遙控器、 CD隨身聽、 MP3、家電等 通訊應用產品: 網路接取設備、行動電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