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24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23级 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2232SO (g)O (g)2SO (g)+
1198kJ mol H −∆=−⋅,在25V O 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
I :25223V O SO 2VO SO ()+→+快II :22254VO O 2V O ()+→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198kJ/mol B .压缩体积,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C .2mol 2SO 和1mol 2O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能放出198kJ 的热量
D .25V O 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2.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 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
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2H 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2H O ②如NaOH 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3CH COONa 固体⑤加NaCl 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mL0.1mol/L 盐酸 A .③⑦⑧
B .③⑤⑧
C .①⑥⑦
D .⑤⑦⑧
3.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224H C O 溶液和酸性4KMnO 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KMnO 4溶液(含硫
酸)
224H C O 溶液
2H O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V /mL 1/mol L c −⋅
V /mL 1/mol L c −⋅
V /mL 甲 25
2 0.02
3 0.1 5
8
乙 1T
2 0.02 4 0.1 1V
1t 丙
30
2
0.02
V
0.1
4
2t
A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424
222MnO 5C O 16H 2Mn 10CO 8H O −−++
++=+↑+ B .甲组溶液用4KMnO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312.510mol L s −−×⋅⋅ C .14V =,130T =,218t t >>
D .通过实验乙、丙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图一表示反应:mA(s)nB(g)pC(g)0H +∆>
,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 的体积分数(B%)与压
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速率x 点比y 点时的快 B .图二是可逆反应A(g)B(g)C(g)D(g)++ 0H ∆>的速率时间图像,在1t 时刻改变条件一定是增大
压强
C .图三表示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 ,A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 )的变化情况,则
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D .图四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V V ∞正逆 5.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2SO 和2O 反应后生成3SO ,需要催化剂 B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 .对平衡体系2242NO (g)N O (g)
,缩小容器的体积,混合气体的颜色突然加深
D .工业合成氨时,适当增大2N 浓度,以提高2H 的转化率 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cC(g)dD(g)++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
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2.1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 的转化率变大了 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 .a b c d +<+
7.工业上用4CH 催化还原2NO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原理为:
42222CH (g)2NO (g)N (g)CO (g)2H O(g)+++ 1867.0kJ mol 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
()()
222
24c CO c N K c NO c CH ⋅=
⋅ B .其他条件不变时,2
NO 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可能是平衡常数变大或催化剂活性增强 C .其他条件不变时,恒压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可以提高2NO 去除率
D .实际应用中,采用高分子分离膜及时分离出水蒸气,可使正反应速率增大,2NO 去除率增大 8.三价铁离子催化22H O 分解的微观机制是非常复杂的,有科学家认为反应过程中能生成高价态中间体,也有科学家证明了反应中铁与过氧化氢配合物的存在。
因此该过程可能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历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4
235Fe H O O 是该反应的中间体
B .由图可知,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时,()326Fe H O +先形成()()2225Fe H O O H +
,然后转化为
()235Fe H O O +,再与22H O 反应生成2O
C .()326Fe H O +
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可以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H ∆ D .()326Fe H O +
可以增大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9.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s)pC(g)+。
图(I )中(A )表示(A)ϕ气体的转化率,
图(II )中Y 为未知物理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达平衡后加入A 再次达到平衡时
B 的转化率不变 B .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达平衡后加入A 再次达平衡,A 的体积分数增大
C .图II 中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a c b K K K =>
D .图II 中Y 可以表示A 的平衡转化率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分别取22310mL0.lmol /LNa S O 溶液和
前者出现浑浊的时间更短,说明增大223
Na S O
2235mL0.Imol /LNa S O 溶液、5mL 蒸馏水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同时加入
2410mL0.1mol /LH SO 溶液
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探究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23N (g)3H (g)2NH (g)+ 向其中通入氩
气,反应速率不变
化学反应速率不受压强影响
C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将装有2NO 和24N O 混合气体的连通球分别
浸泡在冰水和热水中2242NO (g)()N O (g)()
红棕色无色 ,
0H ∆<
热水中气体颜色浅,冰水中颜色深
D
探究KI 与3FeCl 反应的限度
取1mL0.1mol/LKI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5mL0.1mol/L 3FeCl 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KSCN 溶液
若溶液变血红色,则KI 与3FeCl 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11.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体积的3SO (g),发生反应3222SO (g)2SO (g)O (g)+ ,2min 后达到平
衡.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相同体积的3SO ()g ,
达到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下列值增大的是( ) A .
()
()
32SO SO c c B .3SO ()g 的转化率
C .平衡常数K
D .()()()
23222SO SO O c c c ⋅
1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232SO (g)O (g)2SO (g)+= kJ /mol(0)H Q Q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I ,1t 时刻增大2O 的浓度
B .图II ,1t 时刻加入催化剂
C .由图III 可表示温度对速率和平衡的影响
D .若()()222O SO v v =正逆,则反应达平衡状态
1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3B(g)2C(g)+
,有关下列图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 .依据图A 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在图B 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C .若正反应的0H ∆<,图C 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由图D 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0H ∆> 14.在2L 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A 和B ,发生反应A(g)B(g)C(g)2D(g)++ H ∆,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
/mol
(A)n
(B)n
(C)n
① 300 0.40 0.10 0.09 ② 500 0.40 0.10 0.08 ③
500
0.20
0.05
a
A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5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0.16
K = C .③中达到平衡时,A 的转化率小于20%
D .②中平衡后继续充入A 和C 各0.1mol ,平衡正移 15.已知合成氨反应:223N (g)3H (g)2NH (g)+
192.4kJ mol H −∆=−⋅,反应速率方程为
()()1.51223()N c H c NH v k c −=×××(k 为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下图表示在恒压密闭容器中,不
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3NH 的体积分数与投料比()()22H N n n
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B .A 、B 、
C 三点2N 的转化率关系为B A C >>
C .其他条件不变,减小()3c NH 可使合成氨速率减慢
D .平衡常数D A B C K K K K <==,且D 点时2H 的平衡转化率为40%
16.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 、0.1molC 和一定量的B 三种气体,图1表示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2t 、3t 、4t 、5t 时刻各改变一种条件,且改变的条件均不同。
若4t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压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 .若115t =,则前15s 的平均反应速率1
1
(C)0004mol L s v −−=⋅⋅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
C .2t 、3t 、5t 时刻改变的条件分别是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
D .B 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4mol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52
17.(10分)某温度时在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X ,同时生成2molZ D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F .X 的生成速率是Z 生成速率的1.5倍
G .():():()3:1:2c X c Y c Z =
(3)在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X 和bmolY ,发生反应X(g)Y(g)2Z(g)H 0+∆> 达到平衡时
①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保持容器体积不变,继续通入amolX 和bmolY ,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X 的转化率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18分)研究2CO 与4CH 的反应对减缓燃料危机和减弱温室效应具有重大意义。
2CO 与4CH 发生反应I :
422CH (g)CO (g)2CO(g)2H (g)++ 11234.0kJ mol H −∆=+⋅
在反应过程中还发生反应II :
222H (g)CO (g)H O(g)CO(g)++ 2H ∆
(1)①反应I 的S ∆________0(填“>”或“<”)。
②反应J 在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2)假设体系中只发生反应I ,要加快其反应速率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正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字母)。
A .增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B .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C .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O D .升高温度 E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3)将4CH 与2CO 按物质的量之比1:1投料时,4CH 和2C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923K 时,2CO 的平衡转化率大于4CH 的原因是________。
②923K 时,反应II 的化学平衡常数K =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以表面覆盖224Cu Al O 的二氧化钛为催化剂,可以将2CO 和4CH 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为了提高该反应中4CH 的平衡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任写一种)。
②催化剂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填标号)。
A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 .降低反应的焓变
C .改变反应的历程
D .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K
(5)二氧化碳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甲醇,反应为2232CO (g)3H (g)CH OH(g)H O(g)++
在某非金属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容易得到的副产物有CO 和2CH O ,其中相对较少的副产物为________: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速率较慢,要使反应速率加快,主要降低下列变化中________(填字母)的能量变化。
A .**33OCH CH OH →
B .**CO OCH →
C .*23*OCH OCH →
D .****2CO OH CO H O +→+
19.(24分)氮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两个恒压密闭容器中均充入32.0molNH 、23.5molO ,仅发生如下反应:
3224NH (g)5O (g)4NO(g)6H O(l)++ H 0∆<,测得3NH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①1p ________2p (填“>”或“<”),图中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A K 、B K 、C K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②若温度为1T 、压强为1p 条件下,容器的初始体积为2.0L ,则达到平衡状态时()3c NH =________1mol L −⋅(保留两位小数)。
③A 点的平衡常数p K =________(写出含2p 的代数式即可,气体分压=气体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2)一定温度下,2L 密闭容器中充入240.40molN O ,发生反应:242N O (g)2NO (g) ,一段时间后达
到平衡,测得数据如下:
时间/s
20 40 60 80 100 ()2c NO (mol /L)
0.12
0.20
0.26
0.30
0.30
①20s 内,()2NO v =________
②升高温度时气体颜色加深,则正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__。
④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向该容器中充入0.80mol 2NO ,则达到平衡后:()2c NO ________10.30mol L −⋅(填“>”、“=”或“<”)。
⑤下列可用于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 .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B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 .容器中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D .()()224NO N O v v =
(3)已知2222C(s)2NO (g)N (g)2CO (g)++
H 0∆<的正反应速率方程为()22v k c NO =正正,逆
反应速率方程为()()2
22v k c N c CO =逆逆,其中k 正、k 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已知1
T 时,k k =正逆,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________;当温度改变为2T 时,若 1.5k k =正逆,则1T ________2T (填“>”
“<”或“=”)。
下图(lgk 表示速率常数的对数,1T 表示温度的倒数)所示a 、b 、c 、d 四条斜线中,能表示lg k 正随1
T
变化关系的斜线是________。
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5:DADCD 6-10:DCCDA
11-16:AADBDC
二、填空题(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52分)
17.(10分) (1)3X(g)Y(g)2Z(g)+
(2)CDEG
(3)增大 正反应方向 不变 18.(18分)
(1)> 高温(2)D
(3)反应I 中4CH 和2CO 的转化率相同,2CO 又发生反应II ,转化率增大 0.39 (4)增大2CO 浓度、增大压强等 AC (5)2CH O D 19.(24分)
(1)<A B C K K K => 0.554
254
223p 1011p p 25
×
[或()()()254220.3p 0.5p 0.2p ×或其他合理答案] (2)110.006mol L s −−⋅⋅ 吸热1.8 = AC (3)1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