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0: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基础小测
一、选择题
1. 10年来,某集团依靠科技创新,从光伏材料向光伏电池和组件延伸产业化,使企业规模从中国第一跃升为亚洲第一,进而成为世界第一。

2016年该集团单晶硅材料产量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再次夺得两项世界第一,被国家认定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材料表明
A.科技创新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本质
B.科技创新推动思维方式发展和变革
C.科技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素质
D.生产力的大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创新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思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事业单位改革进行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材料说明()
①理论创新指导社会的发展进步②实践创新要以理论创新为指导
③理论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④推动社会进步是理论创新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中实现的。

这说明
①科学理论创新推动文化创新②文化的发展要通过创新实现
③科学理论直接推动文化发展④科学理论引领先进文化创新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4.青冈县以出租房屋创新管理为切入口,社会综治步入体制机制创新轨道。

该县房屋出租档案资料中收录了与出租房屋相关的各类详细资料,这些资料既是他们出租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社会综治的信息资源。

材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②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③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创新能够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④ B.③④C.②③D.①④
5.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开创了中国农业改革的先河。

这说明()
①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搞强刺激、大调整,而是坚持区间调控,调控定力更强;不搞“大水漫灌”,而是坚持定向调控,调控发力更准;不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坚持“统筹调控”,调控效力更久。

“调控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下列对“调控创新”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和发展
②它作为一种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它能够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它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7.上海内环早已成为“塞车”的代名词,高架式设计破坏城市景观问题也日渐突出。

为避免“上海教训”,无锡内环“基本确保双向6车道”坚持“避高就低”,建造下穿式快速路,设计地下双层立交隧道……这说明()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B.创新更新了人类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D.辩证否定的实质就在于否定自己
8.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

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

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

”其中,“第二种方式”指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A.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B.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C.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D.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9.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意和市场对接,成为助推文化大发展的强劲动力。

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这是因为()
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只要注重创新文化事业就能实现跨越发展
C.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D.忽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类就会寸步难行
10.在一项测验中,应试者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将一个瓶盖拧开?第一位拧了几分钟没有打开,就拿出了手帕包在瓶盖上面拧,还是不行;第二位身强力壮,显然力气不小,可拧了半天也没有打开;第三位以为是他们拧的方向不对,于是反方向拧,还是不行。

这时,测试者从书桌下掏出一个螺丝刀,在瓶口轻轻地启动了一下,然后轻松地拧开了盖子。

这个事例说明()
①惯性思维会造成陈旧的思想观念
②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人们改变事物的属性
③打破惯性思维,能取得新突破
④善于寻找新思路,有利于我们取得成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从喝到水这一角度看,漫画中新一代乌鸦的做法更为高效。

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A.解放思想,勇于创新B.分清主次,把握主流
C.抓住时机,促成质变D.创造条件,改变规律
12.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搜集、鉴别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

欧几里德的成功表明()
①知识创新需要对已有知识的扬弃②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积累的量变
③知识创新需要新思路、新方法④知识创新需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在中国古代璀璨的文明里,“工匠精
神”源远流长。

即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产业工人在生产中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依然举足轻重。

拥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能够在制造中不断改进工艺、追求极致,成为整个国家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坚实人才基础。

“工匠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爱国”“富强”的倡导最为一致,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各行业的敬业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弘扬“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

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益来实现集约增长方式,用技术变革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适应经济新常态为什么要让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新引擎?
——★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依靠科技创新,从光伏材料向光伏电池和组件延伸产业化,使企业规模从中国第一跃升为亚洲第一,进而成为世界第一”可知科技创新推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D符合题意。

ABC均与题旨不符。

2.『答案』A
『解析』《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说明了理论创新的作用,①②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材料反映的是理论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意义,④与题意不符。

3.『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先进文化是在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中实现的,②符合题意。

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④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关系,①与题意无关。

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③观点错误。

4.『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以出租房屋创新管理为切入口,社会综治步入体制机制创新轨道”体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①符合题意。

步入体制机制创新轨道,体现了创新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④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均没有体现,排除。

5.『答案』A
『解析』小岗村18位农民的创新精神和行为开创了中国农业改革的先河,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④说法错误。

6.『答案』A
『解析』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②错误。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④错误。

7.『答案』A
『解析』B、C两项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D项观点错误。

无锡内环建设吸取“上海教训”,进行了创新,是对既有理论与实践的突破,故选A项。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材料中“作用于心灵”,即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不选。

9.『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要发挥创新对文化发展的作用,C项正确指出了其中原因,应入选。

A项不符合题意。

B、D两项说法过于绝对,应舍去。

10.『答案』C
『解析』题干体现的是惯性思维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利于人们取得成功,①说法不准确;题中事物的属性并没有改变,②错误;打开瓶盖的做法需要打破惯性思维,寻找新思路,采取新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成功,③④正确。

11.『答案』A
『解析』漫画中新一代乌鸦的做法更为高效,是因为它能够打破常规。

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A正确;B、C与漫画寓意不符;D中的“改变规律”说法错误。

12.『答案』A
『解析』欧几里德实现原有几何知识的系统化,即他的成功,离不开对已有知识的选择、加工与梳理,是一个扬弃的过程,①正确。

②明显错误,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积累的质变。

欧几里德的成功离不开思路和方法的创新,③正确。

④错误,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3.『答案』①中央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是立足我国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②能够提升劳动者职业素养,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能够提高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有利于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④能够提升全社会各行业的敬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属于认识类试题。

解答此类试题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的逻辑思路来组织答案。

首先指出弘扬“工匠精神”是什么,然后从创新的意义的角度阐释为什么即可。

14.『答案』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过去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对经济的驱动作用已经减弱,我们要采用新的驱动要素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点要求我们用创新驱动。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开辟了更广阔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社会作用。

首先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是“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题型是原因类,设问
指向“为什么要让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新引擎”;然后联系教材知识,不难想到创新的理论依据是辩证否定观、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意义;最后把知识和材料结合起来回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