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0010006 第5章 IP子网划分
如何划分子网
如何划分子网子网掩码是一个应用于TCP/IP网络的32位二进制值,它可以屏蔽掉ip地址中的一部分,从而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基于子网掩码,管理员可以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
那如何划分子网?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子网的划分,实际上就是设计于网掩码的过程。
子网掩码主要是用来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ID和主机ID,它用来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从IP地址中分离出网络ID和主机ID、首先要熟记2的幂:2的0次方到9次方的值分别为:1,2,4,8,16,32,64,128,256和512.还有要明白的是:子网划分是借助于取走主机位,把这个取走的部分作为子网位.因此这个意味划分越多的子网,每个子网容纳的主机将越少.SubMasks1子网掩码用于辨别IP地址中哪部分为网络地址,哪部分为主机地址,有1和0组成,长32位,全为1的位代表网络号.不是所有的网络都需要子网,因此就引入1个概念:默认子网掩码(defaultsubmask).A类IP 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的为255.255.0.0;C类的为255.255.255.0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CIDR)1CIDR叫做无分类域间路由,ISP常用这样的方法给客户分配地址,ISP提供给客户1个块(blocksize),类似这样:192.168.10.32/28,这排数字告诉你你的子网掩码是多少,/28代表多少位为1,最大/32.但是你必须知道的1点是:不管是A类还是B类还是其他类地址,最大可用的只能为30/,即保留2位给主机位CIDR值:1.掩码255.0.0.0:/8(A类地址默认掩码)2.掩码255.128.0.0:/93.掩码255.192.0.0:/104.掩码255.224.0.0:/115.掩码255.240.0.0:/126.掩码255.248.0.0:/137.掩码255.252.0.0:/148.掩码255.254.0.0:/159.掩码255.255.0.0:/16(B类地址默认掩码)10.掩码255.255.128.0:/1711.掩码255.255.192.0:/1812.掩码255.255.224.0:/1913.掩码255.255.240.0:/2014.掩码255.255.248.0:/2115.掩码255.255.252.0:/2216.掩码255.255.254.0:/2317.掩码255.255.255.0:/24(C类地址默认掩码)18.掩码255.255.255.128:/2519.掩码255.255.255.192:/2620.掩码255.255.255.224:/2721.掩码255.255.255.240:/2822.掩码255.255.255.248:/2923.掩码255.255.255.252:/30SubtingClassA,B&CAddress划分捷径1你所选择的子网掩码将会产生多少个子网2的x次方-2(x代表网络位,即2进制为1的部分,现在的网络中,已经不需要-2,已经可以全部使用,不过需要加上相应的配置命令,例如CISCO路由器需要加上ipsubzero命令就可以全部使用了。
IP地址与子网划分
IP地址与子网划分IP地址和子网划分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IP地址是用于标识网络中设备的唯一地址,而子网划分则是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以提高网络管理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IP地址的分类和子网划分的原理和应用。
一、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四个十进制数(例如192.168.0.1)表示。
根据IP地址的规模和功能要求,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A类地址:从1.0.0.0到126.0.0.0,其中第一位为0,适用于大规模网络;2. B类地址:从128.0.0.0到191.255.0.0,其中前两位为10,适用于中等规模网络;3. C类地址:从192.0.0.0到223.255.255.0,其中前三位为110,适用于小规模网络;4. D类地址:从224.0.0.0到239.255.255.255,用于多点广播;5. E类地址:从240.0.0.0到255.255.255.255,保留为将来使用。
不同类别的IP地址可以容纳的主机数量不同,A类地址最多可容纳约16,777,214个主机,B类地址最多可容纳约65,534个主机,C类地址最多可容纳约254个主机。
二、子网划分的原理子网划分是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组织网络。
在进行子网划分时,需要使用子网掩码来确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边界。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用于将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进行划分。
子网掩码中所有网络部分的位都为1,所有主机部分的位都为0。
例如,对于一个C类地址的IP地址192.168.0.1,默认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表示前24位是网络部分,后8位是主机部分。
通过对子网掩码进行调整,可以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
例如,将默认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调整为255.255.255.128,表示前25位是网络部分,后7位是主机部分。
这样就将原网络划分为了两个子网,分别可以容纳128个主机。
IP子网划分(VLSM)
IP子网划分(VLSM)1.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在网络中用于标识一个节点(或者网络设备的接口)。
•IP网络中数据包的寻址是基于IP地址来进行的,因此IP地址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门牌号。
•IP协议定义了数据分组的格式,也定义了数据分组寻址的方式。
目前我们在业务环境中常见的IP主要是两个版本:IPv4及Ipv6,而现阶段网络主体仍然是IPv4,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会逐渐向IPv6过渡。
•一个IPv4地址有32位。
当然,我们不可能用二进制来表示IPv4地址,那是低效的,但是计算机在进行IP地址的相关计算工作时,无疑是通过二进制的形式来进行。
•IPv4地址通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以适应人类的读写习惯,例如192.168.1.1。
2.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点分十进制”IP地址表现形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网络,但网络设备在对IP进行计算时使用的是二进制的操作方式。
以下是192这个数字,对应的二进制算法,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是基本技能。
3.IP地址的分类IPv4地址的空间从0.0.0.0 一直到 255.255.255.255,这么庞大的空间,如果不加以区分和规划,势必不便于统筹管理。
因此我们对IPv4地址空间进行类别上的划分,一共有五类:地址的类别上的区分主要体现在第一个八位组上:•第一个八位组首位恒定为0,那么我们就得到一个区间:1.0.0.0一直到127.255.255.255。
这是A类地址,其中127.0.0.0/8作为本地回环使用,例如你ping 127.0.0.1实际上ping的是本机。
所以如果看到一个IP,它的首个八位组掉落在1-126的区间内,那么这是一个A 类地址。
•第一个八位组的最高两位恒定为10,就得到一个区间:128.0.0.0-191.255.255.255,这是B类地址。
•第一个八位组的最高三位恒定为110,就得到一个区间:192.0.0.0 – 223.255.255.255,这是C类地址。
IP子网划分
IP⼦⽹划分ip基础ip⽹络的架构1. ip⽹络由多个⽹段构成每个⽹段对应⼀个链路。
2. 路由器负责将⽹段连接起来,适配链路层协议,在⽹络之间转发数据包。
IP头格式ip地址格式和表⽰⽅法注释:1、IP地址唯⼀地标识⼀台⽹络设备。
2、32位的⼆进制IP地址常以点分⼗进制的⽅式表⽰。
3、IP地址通常分为⽹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
4、⽹络号⽤于区分不同的IP⽹络。
5、主机号⽤于标识该⽹络内的⼀个IP节点。
IP地址分类A:000000000-011111111 0-127B:100000000-101111111 128-191C:110000000-110111111 192-223D:111000000-111011111 224-239E:111100000-111111111 240~255注释A类私有地址段:10.0.0.0-10.255.255.255B类私有地址段:172.16.0.0-172.31.255.255C类私有地址段:192.168.0.0-192.168.255.255D类地址为组播地址⽤E类地址为保留测试地址127.0.0.0段地址为环回地址,常⽤于环回测试,例如127.0.0.1本机环回地址。
特殊的IP地址⼦⽹划分需求⼦⽹划分背景:1.根据IP地址的类别(Class)进⾏IP地址分配的⽅法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2.为了解决分类IP地址划分带来的地址浪费,就需要使⽤⼦⽹划分(Subnetting)的⽅法。
3.VLSM和CIDR可以进⼀步提⾼地址利⽤效率,缓解地址数量不⾜的问题。
早期分类地址的弊端:1、IP地址资源浪费严重2、IP⽹络数量不敷使⽤3、业务扩展缺乏灵活性4、⽆法应对Internet的爆炸式增长IP⼦⽹划分基础知识⼦⽹划分⽅法⼦⽹划分前为两级IP地址:⽹络号+主机号⼦⽹划分后为三级IP地址:⽹络号+⼦⽹号+主机号默认掩码A类地址默认掩码为255.0.0.0B类地址默认掩码为255.255.0.0C类地址默认掩码为255.255.255.0计算⼦⽹地址⼦⽹掩码与IP地址进⾏逐位逻辑与运算获得⽹络地址IP⼦⽹划分相关计算1、可⽤主机位=2^(32-掩码)-2(‘⽹络位和⼴播地址’)2、可划分⼦⽹=2^(⼦⽹掩码-默认掩码)3、假设每个⼦⽹需要划分Y个IP地址,并且满⾜2N≥ Y+2 ≥ 2N-1,则主机号位数为N,⼦⽹掩码位数为32-N4、假设需要划分X个⼦⽹,每个⼦⽹包括尽可能多的主机,并且满⾜2M≥X≥2M-1 ,则⼦⽹号位数为M注释:在计算⼦⽹时牢记8个数字128 64 32 16 8 4 2 12的0次⽅到2的7次⽅,⽅便与后期计算。
IP子网划分的基本概念汇总
IP子网划分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子网划分?当我们对一个网络进行子网划分时,基本上就是将它分成小的网络。
比如,当一组IP地址指定给一个公司时,公司可能将该网络“分割成”小的网络,每个部门一个。
这样,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都可以有属于它们的小网络。
通过划分子网,我们可以按照我们的需要将网络分割成小网络。
这样也有助于降低流量和隐藏网络的复杂性。
默认情况下,所有类型的类(A、B和C)都有一个子网掩码;我们称之为默认子网掩码。
我们必须有一个子网掩码,因为:1)当配置IP时,所有计算机都必须填写子网掩码2)我们必须在我们的网络中设置一些逻辑边界3)我们必须至少输入所使用IP类的默认子网掩码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探讨了IP类、网络ID和主机ID。
子网掩码就是用来确认一个IP地址中的网络ID和主机ID部分。
下表清楚地显示了每个网络类使用的子网掩码。
在处理实际的子网掩码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以使用任意类型的子网掩码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比如,如果我们需要一个能包含多达254台计算机的网络,那么具备默认子网掩码的类C网络就可以实现了。
如果我们需要更多的IP,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具备默认子网掩码的类B网络。
注意,IEEE委员会已经设置了默认子网掩码,并且还设置和批准了不同的标准和协议。
我们将在后面对此进行更详尽地探讨,并说明我们是如何实现超过254个主机的类C网络的。
理解概念这里,让我们看看通过不同子网掩码来将一个网络分割成小的网络是怎么做的。
下图是一个网络例子(192.168.0.0)。
此处所有的计算机都被配置为默认的类C子网掩码(255.255.255.0):由于我们使用了子网掩码,因此所有的计算机都是属于由蓝色标识的网络。
这同时也意味着任何一台主机(计算机、路由器和服务器)都可以互相通信。
如果现在我们要把这个网络分割成更小的部分,那么我们必须正确地修改子网掩码才可以获得想要的结果。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将每台配置的主机的子网掩码从255.255.255.0改为255.255.255.224。
子网划分
子网划分是通过借用IP地址的若干位主机位来充当子网地址从而将原网络划分为若干子网而实现的。 划分子网时,随着子网地址借用主机位数的增多,子网的数目随之增加,而每个子网中的可用主机数逐渐减少。以C类网络为例,原有8位主机位,2的8次方即256个主机地址,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借用1位主机位,产生2个子网,每个子网有126个主机地址;借用2位主机位,产生4个子网,每个子网有62个主机地址……每个网中,第一个IP地址(即主机部分全部为0的IP)和最后一个IP(即主机部分全部为1的IP)不能分配给主机使用,所以每个子网的可用IP地址数为总IP地址数量减2;根据子网ID借用的主机位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划分的子网数、掩码、每个子网主机数,列表如下: ① 划分子网数 ② 子网位数 ③ 子网掩码(二进制) ④ 子网掩码(十进制) ⑤ 每个子网主机数 ① 1~2 ② 1 ③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④ 255.255.255.128 ⑤ 126 ① 3~4 ② 2 ③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④ 255.255.255.192 ⑤ 62 ① 5~8 ② 3 ③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④ 255.255.255.224 ⑤ 30 ① 9~16 ② 4 ③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④ 255.255.255.240 ⑤ 14 ① 17~32 ② 5 ③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④ 255.255.255.248 ⑤ 6 ① 33~64 ② 6 ③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 ④ 255.255.255.252 ⑤ 2 如上表所示的C类网络中,若子网占用7位主机位时,主机位只剩一位,无论设为0还是1,都意味着主机位是全0或全1。由于主机位全0表示本网络,全1留作广播地址,这时子网实际没有可用主机地址,所以主机位至少应保留2位。
计算机网络中的IP地址与子网划分
计算机网络中的IP地址与子网划分计算机网络中的IP地址与子网划分是网络通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上的设备。
子网划分则是将一个大的IP地址空间划分成多个更小的子网,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组织网络。
一、IP地址的基本概念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例如,192.168.0.1表示一个IP地址。
IP地址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网络部分用于标识网络,主机部分用于标识具体的主机设备。
二、IP地址分类为了更好地管理IP地址,IPv4地址被分为不同的分类。
主要有以下几个分类:1. A类地址:以0开头,网络部分占8位,主机部分占24位,可分配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最多可分配16777214个主机。
2. B类地址:以10开头,网络部分占16位,主机部分占16位,可分配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个网络最多可分配65534个主机。
3. C类地址:以110开头,网络部分占24位,主机部分占8位,可分配的C类网络有2097150个,每个网络最多可分配254个主机。
4. D类地址:以1110开头,用于多播通信,不可分配给单个设备。
5. E类地址:以1111开头,保留未使用。
三、子网划分子网划分是为了更好地管理IP地址,实现更有效的网络资源利用和地址分配。
子网划分通过将主机位中的一部分划分为子网位,来划分出多个子网。
子网划分通常在网络的中间路由器处进行,通过在路由器上进行配置,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
每个子网都有自己的子网掩码,用于标识网络和主机位的划分情况。
子网划分可以更好地控制网络流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同时,子网划分还可以减少广播域,提高网络性能。
四、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子网掩码通常用与操作与IP地址进行计算。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与IP地址进行逻辑与操作后,可以得到网络部分。
例如,子网掩码255.255.255.0与IP地址192.168.0.1进行与操作,得到的网络部分为192.168.0.0。
IP地址的多层次分类和子网划分
IP地址的多层次分类和子网划分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是用于标识互联网上的主机或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分配IP地址,IP地址被分为多个层次并进行了子网划分。
本文将探讨IP地址的多层次分类和子网划分的原理和应用。
一、IP地址的多层次分类IP地址的多层次分类是根据IP地址的前缀位数来进行划分的。
根据IP地址中的前缀位数,IPv4地址被分为A、B、C、D和E五个类别。
其中A类地址的前缀位数是8位,B类地址的前缀位数是16位,C类地址的前缀位数是24位。
D类地址用于组播通信,E类地址保留未使用。
多层次分类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所需的主机数量选择合适的地址类别。
比如,A类地址适用于大型网络,可以支持最多1677万个主机;B类地址适用于中型网络,可以支持最多6.5万个主机;C类地址适用于小型网络,可以支持最多254个主机。
二、子网划分的原理子网划分是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子网,以便更好地管理网络资源和提高网络性能。
子网划分是基于IP地址的子网掩码来实现的,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进行分隔。
子网掩码是一个与IP地址相对应的二进制数,用于指示IP地址中哪些位是网络部分,哪些位是主机部分。
子网掩码中的1表示网络部分,0表示主机部分。
通过与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可以得到网络部分的地址。
三、子网划分的应用子网划分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更好地管理IP地址资源和提高网络性能。
通过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可以隔离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提高网络安全性。
同时,子网划分还可以减少广播风暴的发生,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另外,子网划分还可以支持不同子网之间的路由选择和优化。
不同子网可以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通过合理设置子网的划分和路由规则,可以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四、总结IP地址的多层次分类和子网划分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分配IP地址,并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灵活性。
通过多层次分类,可以根据网络规模选择合适的地址类别。
ip子网的划分
子网划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先知道每个子网的主机数,让你划分子网。
其实很简单。
首先你算一下主机数更接近于2 的几次方,那么主机位数就是几位。
32减去主机位就是网络位。
举例说明。
1、假如给你一个C类IP地址192.168.0.0。
假如你想划分2个子网,一个里面有100台电脑,另一个有50台电脑。
100大于2的6次方,小于2的7次方,所以主机位数取7位。
那么网络位数就是32-7=25位。
25位的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换算成10进制的就是255. 255. 255. 128,这就是第一个子网的子网掩码,网络号为192.168.0.0/25,网络地址192.168.0.0,主机地址192.168.0.1~192.168.0.126,广播地址192.168.0.12750大于2的5次方,小于2的6次方,所以主机位数取6位。
那么网络位数就是32-6=26位。
26位的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换算成10进制的就是255. 255. 255. 192,这就是第二个子网的子网掩码,网络号为192.168.0.128/26,网络地址192.168.0.128,主机地址192.168.0.129~192.168.0.190,广播地址192.168.0.1912、浅析VLSM(可变子网掩码)子网划分子网:IP地址均分为网络位和主机位两段,假设一个网络中的主机为450台,那么分配一个C类地址不够用,分配一个B类地址又显得太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就提出了子网化的概念,子网的定义就是把主机地址中的一部分主机位借用为网络位。
如在一个B类地址172.16/16,可以借用7位做为网络地址,一个形如172.16.2/23的地址段就可以满足该网络的需求。
其中172.16/16称为主网,172.16.2/23称为子网。
解一个题:VLMS设计(可变子网掩码)一个192.168.100.0/24的C类地址段,现在需要划分5个区域的地址段为A B C D E1) A区域有100台主机,它的网段的网段号和子网掩码是多少2) B区域有25台主机,它的网段的网段号和子网掩码3)C区域有20台主机,它的网段的网段号和子网掩码4) D区域有12台主机设备,它的网段的网段号和子网掩码5) E区域的路由器接口网络号是192.168.100.248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52 ,路由器2个接口分别是?因为A区域要100台主机,那么能容纳的最小的子网规模为128,那么就要求主机位得有7位才能表示128台主机号,那么就要借用一个主机位,那么A区域的网段号为192.168.100.0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对于B区域要25台主机,能容纳的最小子网规模为32,那么就要5位表示主机位就好了,那么子网掩码就变成了255.255.255.224,网络号为192.168.100.128。
计算机网络中的IP地址与子网划分
计算机网络中的IP地址与子网划分IP地址与子网划分在计算机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IP地址的定义与分类、子网划分的原理与方法、子网掩码的作用与使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与子网划分的相关知识。
一、IP地址的定义与分类IP地址是用于标识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地址,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点分十进制表示。
根据IP地址的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A类地址:以0开头的IP地址,范围为1.0.0.0至126.255.255.255。
A类地址用于大规模网络,其中第一个字节表示网络号,剩余3个字节表示主机号。
2. B类地址:以10开头的IP地址,范围为128.0.0.0至191.255.255.255。
B类地址用于中型网络,其中前两个字节表示网络号,剩余2个字节表示主机号。
3. C类地址:以110开头的IP地址,范围为192.0.0.0至223.255.255.255。
C类地址用于小型网络,其中前三个字节表示网络号,剩余1个字节表示主机号。
4. D类地址:以1110开头的IP地址,范围为224.0.0.0至239.255.255.255。
D类地址用于多播通信,用于将数据同时发送给一组设备。
5. E类地址:以1111开头的IP地址,范围为240.0.0.0至255.255.255.255。
E类地址保留供特殊用途。
二、子网划分的原理与方法子网划分是将一个大型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子网,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子网划分的原理是通过将主机号的位数借用给子网号,从而实现对网络的划分。
具体的子网划分方法有两种:固定子网掩码划分和可变子网掩码划分。
1. 固定子网掩码划分:在这种划分方式中,将网络号和主机号的划分在网络规划时就确定下来,并不允许后续改变。
这种划分方式适用于规模固定、不会发生变动的网络环境。
2. 可变子网掩码划分:这种划分方式允许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调整子网的数量和大小,以实现更加灵活的网络管理。
IP地址的子网划分详解
一、子网划分基础1、子网划分的若干个好处:①减少网络流量②提高网络性能③简化管理④可以更为灵活的形成大覆盖范围的网络2、你最好遵循以下步骤来进行子网划分:①确认所需要的网络I D数②确认每个子网中所需要的主机ID数③基于以上需要,创建如下内容:–为整个网络设定一个掩码–为每个物理网段设定一个不同的子网I D–为每个子网确定主机及的合法地址范围3、常见的进制:常见的进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二进制:数码0~1、基2、权20,21,22,……、逢二进一。
八进制:数码0~7、基8、权80,81,82,……、逢八进一。
十进制:数码0~9、基10、权100,101,102,……、逢十进一。
十六进制:数码0~9,A~F、基16、权160,161,162,……、逢十六进一。
4、数据转换:以十进制1010为例,按不同进制换算;1)十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十进一:(1010)10 =1×103+0×102+1×101+0×100 2)二进制数的特点是逢二进一:(1010)2 =l×23+0 ×22+l×21+0 ×20=(10)103)十六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十六进一:(1010)16 =1×163+0×162+1×l61+0×160=(4112)14)八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八进一:(1010)8 =l×83+0 ×82+l×81+0 ×80=(520)10二子网划分的原理&mi ddo t; 子网划分就是通过子网掩码的变化实现的,不同的子网掩码可以分割出不同的子网;实现子网掩码变化就需要将网段地址的主机位划分到网络位&mi ddo t; 如果将一位主机位划到网络位,一位有0和1两种变化,则原网段被分为两部分;如果将两位主机位划到网络为,两位有00、01、10、11四种变化,则原网段被分为四部分&mi ddo t; 例如192.168.1.0/24这个大网段分割成四个小网段,只要将主机位的两位划到网络位来于是产生四个网段(子网掩码中划分过去的网络位都会为1)192.168.1.0/255.255.255.0=/24192.168.1.00000000=192.168.1.0255.255.255.11000 000=255.255.255.192=/26192.168.1.01000000=192.168.1.64/26192.168.1.10000000=192.168.1.128/26192.168.1.11000000=192.168.1.192/26每个网段的主机数为2的6次方减去2=62个,即192.168.1.1到192.168.1.62,其中192.168.1.0为子网地址,192.168.1.63为广播地址三、进行子网划分当要为网络选择一个可用的掩码,并需要推断由这个掩码所决定的子网数量、合法主机号、网络地址及广播地址时,所需要做的就是回答下面的5个问题:–这个被选用的掩码会产生多少个子网?–每个子网中又会有多少个合法的主机号?–哪些是合法的子网号?–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什么?–在每个子网中哪些是合法的主机号?1、C类地址的子网划分(110×××××,192~223)例:192.168.10.0/25–多少个子网?因为/25=10 0 0 0 0 0 0,所以子网的个数是21=2。
IP、子网的详述 ——IP分类、网关地址,子网掩码、子网作用
IP、子网的详述——IP分类、网关地址,子网掩码、子网作用ip地址是用来上网的,子网掩码是用来辨别是哪个网段的每台电脑要连接到网络都要有一个自己的ip,这个ip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电脑都是不同的,就好比是你的家庭地址一样,每个人地方的地址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了这个IP才可以上网,而子网掩码是用来分清网段的,每个ip都属于不同的网段,有了ip跟子网掩码就可以知道哪个ip地址是属于哪个网段的ip地址分为五大类 A类:0.0.0.1~126.255.255.255 B类:128.0.0.1~191.255.255.255 C类:192.0.0.1~223.255.255.255 D类:224.0.0.1~248.255.255.255 E类:249.0.0.1~255.255.255.255 投入使用的只有ABC三类,DE两类是保留的IP地址在Internet上连接的所有计算机,从大型机到微型计算机都是以独立的身份出现,我们称它为主机。
为了实现各主机间的通信,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
就好像每一个住宅都有唯一的门牌一样,才不至于在传输资料时出现混乱。
Internet的网络地址是指连入Internet网络的计算机的地址编号。
所以,在Internet网络中,网络地址唯一地标识一台计算机。
我们都已经知道,Internet是由几千万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而成的。
而我们要确认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靠的就是能唯一标识该计算机的网络地址,这个地址就叫做IP(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地址,即用Internet协议语言表示的地址。
目前,在Internet里,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地址,为了便于记忆,将它们分为4组,每组8位,由小数点分开,用四个字节来表示,而且,用点分开的每个字节的数值范围是0~255,如202.116.0.1,这种书写方法叫做点数表示法。
地址分类IP地址可确认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网络和计算机,而要识别其它网络或其中的计算机,则是根据这些IP地址的分类来确定的。
帮你明白IP子网俺码划分
预知识:每个IPV4地址都包含两部分:网络ID和主机ID。
IPV4由32个字节比特组成,IPV6由128个比特组成。
整个Internet上的每个计算机都依靠各自唯一的IP 地址来标识。
IP地址分类: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 类地址和E类地址。
1.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地址范围从1.0.0.0 到126.0.0.0。
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
2.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
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
3.C类IP地址一个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
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4.D类地址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
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
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
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5.E类IP地址以“llll0”开始,为将来使用保留。
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在IP地址3种主要类型里,各保留了3个区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帮你明白IP子网掩码划分:知道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可以算出:1、网络地址2、广播地址3、地址范围4、本网有几台主机例1:下面例子IP地址为192·168·100·5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IP地址划分和子网划分构造超网
云服务提供商IP地址规划案例
总结词
可扩展性、灵活性
VS
详细描述
云服务提供商IP地址规划需要具备高度的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采用动态IP地址分配 和负载均衡技术,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 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超网的规模和范围,选择合 适的子网掩码长度。
计算超网地址
根据子网掩码和IP地址的规则, 计算超网的逻辑地址。
方法
通过子网掩码和IP地址的组合, 将多个网络地址组合成一个逻辑 网络地址。
配置网络设备
将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修改, 应用超网地址。
超网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应用场景
适用于大型企业、高校、园区 等需要大规模网络管理的场景
。
简化网络管理
通过超网技术,可以简化大规 模网络的配置和管理,提高管 理效率。
提高安全性
超网可以限制不同网络之间的 访问,提高网络安全性和保密 性。
节省IP地址资源
通过复用IP地址,可以节省IP地 址资源,降低网络成本。
04
IP地址划分与子网划分的关系
IP地址划分对子网划分的影响
1 2
确定子网数量
规划
在规划IP地址时,需要考虑网络的大 小、拓扑结构、主机数量等因素,以 确保IP地址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02
子网划分
子网划分的概念与目的
概念
子网划分是一种将一个大的IP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的、可管理 的子网的技术。
目的
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安全性、灵活性,以及优化IP地址的 使用。
子网掩码的作用与计算
安全性需求
子网划分可以更好地控制网络访 问权限,从而提高网络安全,这 需要IP地址能够支持这种安全需 求。
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之《子网划分详解》
IP地址和⼦⽹划分学习笔记之《⼦⽹划分详解》IP地址和⼦⽹划分学习笔记之《⼦⽹划分详解》⼀,⼦⽹划分概述IP地址和⼦⽹划分学习笔记相关篇章:1、为什么要划分⼦⽹?IPv4地址如果只使⽤有类(A、B、C类)来划分,会造成⼤量的浪费或者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有类⽹络的基础上,通过对IP地址的主机号进⾏再划分,把⼀部分划⼊⽹络号,就能划分各种类型⼤⼩的⽹络了。
2、IPv4⼦⽹划分与聚合为了解决IPv4的不⾜,提⾼⽹络划分的灵活性,诞⽣了两种⾮常重要的技术,那就是VLSM(可变长⼦⽹掩码)和CIDR(⽆类别域间路由),把传统标准的IPv4有类⽹络演变成⼀个更为⾼效,更为实⽤的⽆类⽹络。
关于VLSM和CIDR的介绍参考上篇有讲述。
VLSM⽤于IPv4⼦⽹的划分,也就是把⼀个⼤的⽹络划分成多个⼩的⼦⽹;⽽CIDR则⽤于IPv4⼦⽹的聚合,当然主要是指路由⽅⾯的聚合,也就是路由汇总。
通过CIDR可以把多个⼩的⼦⽹路由条⽬汇总成⼀个⼤⽹络的路由条⽬,以减少路由器中路由条⽬的数量,提⾼路由效率。
⼆、⼦⽹划分⽅法我们所讲的⼦⽹划分其实就是基于VLSM可变长⼦⽹掩码的划分,⼦⽹划分⼜分为等长⼦⽹划分和变长⼦⽹划分。
1、VLSM⼦⽹划分的基本思想通过VLSM实现⼦⽹划分的基本思想很简单:就是借⽤现有⽹段的主机位的最左边某⼏位作为⼦⽹位,划分出多个⼦⽹。
①、把原来有类⽹络IPv4地址中的“⽹络ID”部分向“主机ID”部分借位②、把⼀部分原来属于“主机ID”部分的位变成“⽹络ID”的⼀部分(通常称之为“⼦⽹ID”)。
③、原来的“⽹络ID”+“⼦⽹ID”=新“⽹络ID”。
“⼦⽹ID”的长度决定了可以划分⼦⽹的数量。
如下⽰例图:2、全0⼦⽹与全1⼦⽹①、“全0⼦⽹”代表的是对应⼦⽹的“⼦⽹ID”部分各位都是0,是第⼀个⼦⽹。
②、“全1⼦⽹”代表的是对应⼦⽹的“⼦⽹ID”部分各位都是1,是最后⼀个⼦⽹。
③、按照RFC950参考规定,划分⼦⽹后,只有n-2个可⽤的⼦⽹(n表⽰总的⼦⽹数)。
子网的划分原理与应用
子网的划分原理与应用1. 什么是子网划分?子网划分是将一个大型网络划分为多个规模较小的子网的过程。
划分子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网络,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子网划分依据网络的需求和规模而定,可以根据物理位置、部门、功能等因素进行划分。
2. 子网划分的原理子网划分的原理主要涉及到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概念。
2.1 IP地址IP地址是互联网上设备的唯一标识符,用于在网络中寻址和定位设备。
它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通常使用十进制点分组表示。
2.2 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是用于划分网络中主机和网络标识的一种方法。
它是32位二进制数字,与IP地址进行逐位的逻辑与运算。
子网掩码中的网络标识部分全为1,主机部分全为0。
2.3 划分原理子网划分的原理就是通过改变子网掩码的长度,将原本的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
子网掩码的长度决定了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的位数。
•子网掩码长度为24位(默认值),表示网络标识占据前24位,主机标识占据后8位。
这样的网络可以容纳2^8台主机。
•如果将子网掩码长度增加到25位,网络标识占据前25位,主机标识占据后7位。
这样的网络可以容纳2^7台主机。
通过不同的子网掩码长度,可以划分出不同大小的子网,满足不同规模网络的需求。
3. 子网划分的应用子网划分在网络管理和控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3.1 提高网络性能子网划分可以减少广播域的范围,使得网络中的广播消息只在子网内传播,减少广播消息对整个网络的影响。
此外,子网划分还可以减少冲突域的范围,缩小冲突域的规模,减少网络中数据包的冲突和重传,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3.2 加强网络安全通过子网划分,可以隔离不同部门、不同功能的设备,实现网络资源的隔离和保护。
不同子网之间可以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安全访问。
3.3 简化网络管理子网划分可以将大型复杂的网络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子网,简化了网络管理的复杂度。
管理员可以针对每个子网进行独立管理和控制,方便进行故障隔离、用户管理等操作。
IP地址与子网的划分
... ... ... ...
第1022个子网 121.255.128.0 121.255.128.1 ... 121.255.191.254 121.255.191.255
特殊地址
121.255.192.0 121.255.192.1 ... 121.255.255.254 121.255.255.255
子网掩码 11111111 11111111 11110(255.255.240.0) 网络地址 10000 10110(129.56.176.0)
8
子网掩码
--判断数据包的目的地
利用它可以判断目的ip和源ip是否在同一网段。 步骤:
1> 源ip & 子网掩码 2>目的ip & 子网掩码 3> 相同,在同一网段,不同不在。
R1 R3
网络 145.13.0.0
145.13.7.56
所有到网络
145.13.21.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45.13.0.0的分组均 到达此路由器
145.13.21.9
145.13.21.8
12
划分为三个子网后对外仍是一个
网络 所有到达网络 145.13.0.0 的分组均到达
此路由器
145.13.3.11145.13.3.101
121.0.0.0
121.0.0.1 ... 121.0.63.254
121.0.63.255
121.0.64.0
121.0.64.1 ... 121.0.127.254 121.0.127.255
121.0.128.0 121.0.128.1 ... 121.0.191.254 121.0.191.255
IP地址及子网划分和计算
IP地址及子网划分和计算不管是学习网络还是上网,IP地址都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
Windows系统中设置IP地址的界面如图1所示,图中出现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这几个需要设置的地方,只有正确设置,网络才能通,那这些名词都是什么意思呢?学习IP地址的相关知识时还会遇到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子网等概念,这些又是什么意思呢?图1要解答这些问题,先看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如图2所示,住在北大街的住户要能互相找到对方,必须各自都要有个门牌号,这个门牌号就是各家的地址,门牌号的表示方法为:北大街+XX号。
假如1号住户要找6号住户,过程是这样的,1号在大街上喊了一声:"谁是6号,请回答。
",这时北大街的住户都听到了,但只有6号作了回答,这个喊的过程叫"广播",北大街的所有用户就是他的广播范围,假如北大街共有20个用户,那广播地址就是:北大街21号。
也就是说,北大街的任何一个用户喊一声能让"广播地址-1"个用户听到。
图2从这个例中可以抽出下面几个词:街道地址:北大街,如果给该大街一个地址则用第一个住户的地址-1,此例为:北大街0号住户的号:如1号、2号等。
住户的地址:街道地址+XX号,如北大街1号、北大街2号等广播地址:最后一个住户的地址+1,此例为:北大街21号Internet网络中,每个上网的计算机都有一个像上述例子的地址,这个地址就是IP地址,是分配给网络设备的门牌号,为了网络中的计算机能够互相访问,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图1中的IP地址是192.168.100.1,这个地址中包含了很多含义。
如下所示:网络地址(相当于街道地址):192.168.100.0主机地址(相当于各户的门号):0.0.0.1IP地址(相当于住户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192.168.100.1广播地址:192.168.100.255这些地址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为什么计算这些地址呢?要想知道如何,先要明白一个道理,学习网络的目的就是如何让网络中的计算机相互通讯,也就是说要围绕着"通"这个字来学习和理解网络中的概念,而不是只为背几个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示例:根据主机地址数划分子网
将B类网络168.195.0.0划分成若干子网, 要求每个子网内可配备主机700台
11111111 11000011 111111 000000
000001 000010
●
●
11111111 10101000
00 00
00000000 子网掩码 00000000
早期的二级网络结构
Internet
机构A 网络A
机构B 网络B
大型机构的接入需求
Internet
机构A
机构B
网络C
网络A
网络B
分类IP地址的低效性
IP地址资源浪费严重
IP网络数量不敷使用
业务扩展缺乏灵活性
无法应对Internet的爆炸式增长
11111
由2M≥27≥ 2M-1计算出子网号位数M=5 该子网掩码位数为16+5=21,子网掩码为255.255.248.0 根据子网掩码划分出子网
目录
子网划分的需求 IP子网划分基础知识 IP子网划分相关计算 VLSM及CIDR
VLSM
主机号 1......1
示例:根据子网数划分子网
将B类网络168.195.0.0划分为27个子网, 每个子网包括尽可能多的主机
11111111 11000011 11111 00000 00001 00010
● ● ●
11111111 10101000
000 000
00000000 子网掩码 00000000
子网划分的局限性
无法实现把网络划分为不同大小的子网
常常会浪费许多主机地址
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 可变长子网掩码)
允许使用多个子网掩码划分子网 使组织的IP地址空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CIDR
Internet面临的问题
● ● ●
掩码位数等于27 N=32-27=5 可用的主机地址数等于25-2=30
11101 11110
根据主机地址数划分子网
假设每个子网需要划分Y个IP地址,并且满 足2N≥ Y+2 ≥ 2N-1,则主机号位数为N,子网 掩码位数为32-N
网络号 1......1 子网号 主机号 1......1 N位
00000001
11111111
目录
子网划分的需求 IP子网划分基础知识 IP子网划分相关计算 VLSM及CIDR
计算子网内可用主机地址数
假设子网的主机号位数为N,则可用地址数为2N2个 主机号全1为广播地址,主机号全0为网络地址
本章总结
子网划分缓解了IP地址资源耗尽
进行子网规划时涉及多种计算
定长子网划分要求网络使用同一子网掩码 VLSM和CIDR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IP地址空间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网划分基础知识 IP子网划分相关计算 VLSM及CIDR
子网划分方法
子网划分前的两级IP地址
网络号 主机号
子网划分后的三级IP地址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IP地址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子网掩码
网络号
11111111111111111
134.144.1.1
IP地址
AND 255.255.255.0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子网掩码
134.144.1.0
10000110
10010000
00000001
00000000
子网地址 广播地址
134.144.1.255
10000110
10010000
随着Internet的成长,路由表迅速扩大
IPv4地址将很快耗尽
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无类域间路由)
消除了自然分类地址和子网划分的界限 将网络前缀相同的连续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 支持强化地址汇聚
无类域间路由斜线表示法
IP子网划分
ISSUE 1.0
日期: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与传播
引入
根据IP地址的类别(Class)进行IP地址分配的方法 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为了解决分类IP地址划分带来的地址浪费,就需要使
用子网划分(Subnetting)的方法
VLSM和CIDR可以进一步提高地址利用效率,缓解地 址数量不足的问题
网络号 1......1 子网号 1...1 主机号 1......1 N位 0......1 0....10 … 1.....10
示例:计算子网内可用地址数
子网地址为192.168.3.192,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计算该子网内的可用 主机地址数量
192. 11000000 168. 10101000 3. 00000011 110 192 00001 00010 00011
课程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
理解IP子网划分的需求背景 理解IP子网划分的概念 掌握IP子网划分的相关计算方法 制定子网划分方案满足网络建设需求 了解VLSM和CIDR基础知识
目录
子网划分的需求 IP子网划分基础知识 IP子网划分相关计算 VLSM和CIDR
CIDR使用斜线表示法表示一个网络
斜线表示法采用IP地址后跟一个斜线“/”,斜线
后是一个表示网络前缀长度的数值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0000000
网络地址
11111111
11111111
27位网络前缀
11111111
11100000
网络掩码
192.168.1.1 / 27
假设子网号位数为M,则子网数为2M个
默认子网掩码 1......1 子网号 主机号 0......0
1...1
M位
根据子网数划分子网
假设需要划分X个子网,每个子网包括尽可 能多的主机,并且满足2M≥X≥2M-1 ,则子网号
位数为M
网络号 1......1
子网号 1......1 M位 0......0 0......1 0.....10 1.....11 …
子网号
11111111
主机号
00000000
默认掩码
A类地址默认掩码为255.0.0.0
B类地址默认掩码为255.255.0.0
C类地址默认掩码为255.255.255.0
示例:计算子网地址
子网掩码与IP地址进行逐位逻辑与运算获 得网络地址
10000110 10010000 00000001 00000001
●
111111
由2N≥700+2≥2N-1得出主机号位数N=10 子网掩码位数为32-10=22,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 划分出子网:168.195.0.0、168.195.4.0、168.195.8.0、 168.195.12.0……168.195.252.0
根据子网掩码计算子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