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产品导购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鞋产品导购基础知识
第一节胶粘皮鞋分类与结构
胶粘皮鞋:以天然皮鞋和人造革等材料为帮面,以胶粘工艺制成的一般穿用皮鞋。
皮鞋的帮面是由帮面材料通过划料、批皮、做包、车包加工成鞋包,再经过夹包、复底等成型工艺在鞋楦上定型,就完成了整个胶粘皮鞋的制作。
一、分类
1、以穿的季节来分:单鞋(休闲鞋)、凉鞋、棉鞋
2、以鞋的穿用对象分:成年男鞋、成年女鞋、童鞋、婴儿鞋、老人鞋
3、以功能分:民用鞋、军用鞋、旅游鞋、劳保鞋、文艺鞋、医疗矫正鞋
4、特殊鞋类:绝缘鞋、耐高温鞋、耐油鞋、水行鞋、高速鞋、透气鞋
二、皮鞋结构
(一)鞋帮:鞋除鞋底以外的部分。
它是由帮面和帮里,加上补强衬布等辅助材料组成。
1、帮面:包括前帮、中帮、后帮,鞋的身价主要体现在鞋帮面。
它具有吸引主顾、左右市场之声势。
2、帮里:泛指鞋帮的里面,包括前帮里、中帮里、后帮里、鞋垫,它虽处鞋的内腔,但对它的技术要求却不能忽视。
帮里必须具备吸湿、耐磨、支撑、耐曲等条件,凡显露之处还须注意美观。
3、辅料:衬布、加强衬布和配件等。
(二、)鞋底:由主件、支撑件、联接件三部分组成。
主件:内底、外底、中底、鞋跟
支撑件:主跟、内包头、勾心
联接件:沿条、盘条、底跟螺钉
1、内底:位于内底面,接触脚底的鞋底叫做内底,前半截尽受曲挠及汗水的侵蚀,后半截正处架空部位,承受力不弱于前半截,要坚硬。
要直接支撑人体,并使鞋不至于变形,它是皮鞋的基础,是重要部件。
2、外底:位于接触地面的鞋底,又称大底。
自腰窝之前称前掌,后端称后掌,它承受不同环境地面的冲击、摩擦、不仅保护皮鞋底部、而且对人身体起到缓冲作用。
3、内包头:衬托在鞋头的帮面和帮里之间,起支撑定型、维护鞋形美观等作用,部分劳保鞋的内包头,还需要采用金属片制成,以防重压伤趾事故。
4、主跟:衬托在后帮面与里帮面之间的硬衬称主跟。
它是支撑、定型、维护后帮鞋形、控制脚掌不偏于鞋腔。
5、勾心:勾心又称加强筋,后端有定位的固定孔眼,前端较薄,稍带弯形。
勾心装置在皮鞋腰窝部位,它起支撑作用,能承受人体压力,维护脚底状态,保持产品不变形。
6、中底:内底和勾心的组合。
第二节鞋号
鞋号:是指鞋子的号和型。
它是鞋子的肥瘦和大小的一种标志,以号表示鞋子的长短,以型表示鞋子的肥瘦。
由于中国鞋号是以脚的实际长度为基础,脚长多少毫米就穿多少毫米号的鞋,而且一个鞋号内,又有几个肥瘦型,消费者只要知道自己脚的长度和肥瘦度,无论在什么地方买任何款式和材料结构的鞋,都是同一种鞋号,所以中国也称作为统一鞋号。
鞋号一般都打在不明显的位置,如内杯、口舌里皮上,凉鞋可打在条带里皮上。
1、号
中国鞋号以毫米为计算单位,以十个毫米为一个鞋号,5毫米为半个鞋号。
“号”在表示方法上为“250”、“255”。
鞋号表示人的脚长,脚有多长,号就有多少,比如:脚长为250毫米,则鞋号也是250 毫米
号的统称:码,其换算关系是:号数=码数*10+100/2毫米
如:41码,其相应号数为:41*10+100/2=255毫米,即250号。
常用鞋码换算表
中码:女:36码,男:40码
3、型:
指的是脚的肥瘦及脚背高低,是对脚横向大小的一种计量。
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各种脚型的穿着需要,中国鞋号在肥瘦型方面分有一型、一型半、二型、二型半、三型直至五型,每个型的扩缩系数统一为7mm,半型为3.5mm。
其数据范围为成年女鞋:215—245mm;成年男鞋:235—275mm
4、脚型差异
人的脚型会由于性别、地区、职业、年龄等不同而发生变化。
例如:新疆地区男子平均脚长为256.35mm,居各省之首;而广东地区男子平均则长为:243.87mm,在各省中最小,两者相差7.48mm。
江苏省的女子的平均脚长为234.96mm,在各省中最长,而贵州省女子平均脚长为230.02mm,在各省中最短,两者相差4.94mm。
第二章鞋材知识
鞋用材料主要包括鞋帮材料和鞋底材料。
第一节鞋帮材料
鞋帮材料可分为鞋用天然皮革、合成革(人造革)、纺织面料三大类,合成革主要用在花样较多的女凉鞋上,纺织面料作为复古风的主要原料也流行于市面,在生产中,绝大部分材料是鞋用天然皮革,所以我们着重介绍鞋的天然皮革。
鞋用天然皮革是从动物身上剥下来的,经制革工艺加工而成,所谓革,并非一定指真皮,如PU合成革,革的概念是相对于生皮而言,它仅指可用于制鞋的材料而已。
鞋用天然革由于其来源与加工工艺不同,必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皮革,所以我们主要从这两方面来叙述,包括其详细分类及相应特点。
一、按来源来分
鞋用天然革按来源分类
(一)牛皮:毛孔小,粒面细致,厚薄较均匀,部位差小,利用率高。
1、黄牛皮
黄牛皮各项物理性能较好,如扩张强度大,各部位差较小,厚度相对均匀,故其利用率大,在所有皮料中被使用得最多。
2、水牛皮
张福大,较厚重,弹性欠佳,强度远不及黄牛皮。
水牛打蜡皮较厚。
表面手感粗糙,且当打蜡皮为深色时,遇水极易褪色。
3、胎牛皮
胎牛皮取自出生不久的小牛,所以张幅较小,皮软、薄、强度比一般牛皮要低度。
粒面细而有光泽,手感如初生婴儿的皮肤般非常细腻,制成的鞋显档次,穿着十分舒适、怡人,但容易碰伤,对工艺加工要求高。
(二)羊皮:皮薄,强度低,毛孔较粗,呈弧形分布。
(三)猪皮:毛孔以三根一组,呈“品”字形排列,毛孔粗大,表面比其它皮稍粗,但其强度大,一般加工为里皮,也有的用于男凉鞋。
(四)野生动物皮:花纹独特,别具一格。
一般有鹿皮、鳄鱼皮、鱼皮革、蛇皮、鸵鸟皮、珍珠鱼皮、袋鼠革。
二、按加工工艺分类
1、全粒面革:用革的粒面层作正面的一种革,革面细致,光滑平整,色彩鲜艳魅力,能显示出粒面层的天然花纹。
2、修面革:是粒面粗糙、伤残过多、利用率太低的革经磨去粒面,再进行表层涂饰制成的革。
3、压花革:革的粒面经涂饰后,再压出各种各样的花纹,以克服粒面层缺陷,使面革更为美观。
除此之外,其它人造花纹也属于此类。
通常以牛、猪皮作为底基。
4、漆革:在革的表面喷涂树脂,形成类似漆面的涂层,鲜艳、平滑、光亮。
通常所指的珠光皮、皱漆皮、皱皮属于皮革这一类型,例如在我们生产线上所用的“意大利黄色珠光
皮”、“西安华联哈密瓜纹牛皮”。
漆批色调饱满,色彩鲜艳,利用率高,是高档时装女鞋的最佳材料。
5、剖层革:大牛皮比较厚,而且各部位厚度不均匀,需要在水平面方向进行剖层,以便得到符合制鞋要求的头层粒面革,同时也得到了副产品的剖层革,常见剖层革包括二层革,在制革行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剖层技术甚至可达到七层,国内的剖层尚只能达到五层。
此种革不带料面,其强度和耐水性等都不及一般面革。
6、绒面革:俗称“磨砂革”,即将所剩剖层革的表面磨出一层细致、均匀、紧密的绒,色泽鲜艳,手感很软,是做休闲鞋的好材料。
绒面革有正绒面和反绒面之分,正绒面是把皮的表面磨砂起绒,反绒面则把皮肉膨砂起绒。
7、油革:在制革过程中加入较多油脂,光滑、比较耐磨,耐折,多用于制造劳保鞋或出口棉鞋。
8、软面革:在制革工艺中,进行皮革摔软,使其革身较一般面革更为柔软,是做休闲鞋和女棉鞋的最佳材料。
“纳帕革”、“软面皮”均属于软面革。
9、皱纹革:如摔纹革,革的表面形成自然皱纹,以求特别的质感。
10、编织革:将革制成一定宽度的条带,然后纺织成各种花纹,也就是常见的编织花皮。
其花纹有多种,如十字、w字、井字等。
三、真假皮革的鉴定
合成革常作为女单鞋里革(PU里革),女凉鞋面、里革,因为其色彩绚丽,品种较多,所以在时装女鞋里运用较多。
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区分天然皮革与合成革:
1、表面无伤残、质地均匀、花纹也很均匀、无任何缺陷的可能是合成革;天然皮革质地应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鞋的外腰、头帮和口舌等主要部位和次要部位之间应有一定差异。
2、仔细观察毛孔分布及其形状,天然皮革毛孔深且不易见底,略为倾斜,毛孔浅而显得垂直的可能是合成革(也有可能是修面革)。
3、从断面上观察,合成革的反面一层呈现为塑料膜或布基,而天然皮革则为毛纤维。
4、用水进行擦拭,易吸水的是天然皮革,反之,则是合成革。
5、用火烧,有塑料糊味的为合成革,有焦糊味的为天然皮革。
第二节鞋用底材
一、真皮鞋底
一般用猪皮、牛皮制成,其外观特点是通常是黄色、红棕色,其表面光滑,可见细毛孔,无色差。
烧后有烟草香味。
真皮底革对于鞋的舒适、轻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真皮鞋底透气性好,所以在一些全用皮革制成的鞋类市场上,可以见到鞋底革在那些古典和休闲款式的高质量名牌产品中仍然非常流行,真皮鞋底俨然已成为高档名鞋的标志。
但传统的真皮鞋底材料不如真皮面革一样被广泛使用。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a) 不耐磨,而且在某些地面上很容易打滑;
b) 在受热后损坏,所以其穿着环境也受一定程度的限制;
c) 成本较高,而限用于高档次的鞋;
d) 鞋底革并非对所有的鞋类都适用,一般用于高档男单鞋。
二、非真皮类鞋底
1、仿皮底: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橡塑并用的材料。
外观与天然底革相似,有粒面花纹,其制成的产品轻巧,线条清晰。
2、橡胶底:重量比其它鞋底重,味似苦,色黑,耐磨性不如聚氨酯,耐折性能良好。
3、橡胶发泡:重量比橡胶底轻,有橡胶味,用手指按时,表面反弹比一般鞋底明显,耐磨性能差。
4、聚氨酯底:PU鞋底,耐磨、防滑性均优,且强而韧,质轻耐油,但若长期在潮湿环境穿着,性能会受到限制,作为中高档鞋用。
5、塑料鞋底:PVC鞋底,价格低、重量轻、弹性好、不断裂、但防滑效果不好。
6、SBS外底:热塑性橡胶SBS,在常温下有橡胶的性能,在高温下,又具有塑料的性能,便于加工成型;重量轻,富有弹性,色彩鲜艳。
抗湿滑、透气性好,不臭脚,耐磨不裂,是制造各类高中低档皮鞋的优良鞋底材料。
第三章皮鞋常见品质问题分析
一、断底
产生原因:
1、对于较硬类鞋底,在低温度的情况下,耐折性能降低,易出现断底情况。
2、鞋底没有良好达标的抗撕裂性能,消费者穿用后,鞋底上先出现割伤,刺伤形成的小口,若其抗撕裂性能低,则会迅速扩大成大面积的裂纹,导致漏水,断裂。
3、消费者在特殊的环境(地质勘测、油田、化工等)穿用时,同样也会使鞋底性能发生变化,引起断裂。
解决方法:根据鞋底的断底情况分析。
一般轻度的断底还是可以修复的,比如用底片粘补;严重断底时,如条件许可的话,可重新上底,否则只能作废。
二、断沿条
产生原因
1、沿条的主要成分为PVC,PVC塑料对温度敏感,天气越冷,它越发硬,从而失去弹性,使沿条变硬、变脆、易断。
2、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光和热的作用,引起降解,性能逐渐变坏,最后导致脆裂。
解决方法:一般轻度断沿条不会直接造成使用质量,只影响外观。
严重断沿条,就需要重新上底,否则报废。
三、掉跟、出面皮
产生原因
1、装跟不牢固,跟面等结合部处理不当。
2、跟面与鞋跟衔接力不强。
3、跷度不准确,路面不平衡。
4、操作者装跟技法不当,或忘记装跟钉。
5、使用者不当也有直接关系。
解决方法:出现掉跟、掉触面皮一般都可以修好,但必须有其材料,如歇根、触面皮、装跟随钉、工具等。
懂制鞋的人一般都可以修好。
四、裂跟
产生原因
1、鞋跟的主要材料为ABS,材料比例(例如:橡胶、苯等)没有调配好,会引起鞋跟强度降低,直接影响穿用。
2、操作者工艺没有达到要求。
3、消费者穿着时与有机物接触或在阳光下暴晒,均可引起ABS出现应力开裂,发生裂跟。
解决方法:若有材料,均可返修。
五、面皮褪色
产生原因:
1、制革过程中,染料与面革结合不牢固,没有达到固色作用,易于脱色,致使大量的颜料浮于面革的表面,发生褪色。
2、有些穿用者对鞋护理不当,没有正常打上鞋油,甚至用水擦洗鞋面,均可能造成面革褪色。
解决方法:
根据面革的特点和性能,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这方面需要有制革专业知识人员参与指导,才能更好地解决。
六、掉漆
产生原因:
1、皮革表面的涂层过厚,粘着力过低,易引起涂层掉漆。
2、在穿用过程中涂层由于外界风吹日晒的影响发生脆裂,形成掉漆。
3、在皮鞋生产后期处理过程中,工艺处理、漆料质量、化学配合不科学同样会造成掉漆。
解决方法:
要根据掉漆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再采取解决方法,若有条件的话,还是可以修好的。
七、脱胶、开胶
产生原因:
有可能问题出现在工艺上,也有可能是穿用者造成的。
1、砂磨起绒不均匀。
2、刷胶不均匀。
3、穿用中受超粘合力标准的强力冲撞造成。
4、穿用时受热造成受热部位开胶。
判断方法:
判断产生的责任者要从实物痕迹查验中分析,比如鞋底上有烫痕,鞋帮上有痕迹,都是穿用者所致,如果鞋底有烙伤,有撞损掉块,鞋帮接近底的部位有硬伤,均可能是穿用者受强力所致,如果排除了穿用者的疑点则为生产操作所造成的隐患,应对症解决。
解决方法:
一般情况均可修好,处理干净后晾干,擦尽开胶处污迹,再按制鞋工艺要求用胶粘上。
八、鞋口处断裂
产生原因:鞋口处断裂指鞋口、锁口线、反帮、口条舌式鞋横担等破裂、断皮。
解决方法:分析产生原因,一般轻度断裂可以返修,如用胶粘上或用缝鞋机缝好等,根据质量原因给予解决。
九、断帮脚
产生原因:
1、皮革的爆破强度没有达到要求。
2、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打砂轮时砂磨过深,工艺操作造成的。
3、楦型不合理,与消费者脚型不符,由于使用不当对帮面破坏严重等因素,会造成断帮脚。
解决方法:如出现断帮脚,轻度可以返修。
十、断面
断面一般有两种情况,腐蚀性断面、脆性断面。
产生原因:
1、腐蚀性断面:皮革纤维组织受到破坏。
在制鞋的操作过程中,由于使用化学处理剂等腐蚀性强的化学品而引起。
2、脆性断面:皮革的粒面层硬、板、没有弹性。
本身的皮质或由于温度使纤维受到破坏,或者一些重复性操作使皮革失去弹性,会造成此种断面。
3、在干燥而寒冷的地方穿用,如不注意保护皮鞋,不擦鞋油,最易断面。
解决方法:略
十一、不透气
产生原因:
1、皮面与衬布之间的刷胶过厚、胶粒堆积、引起皮料毛孔堵塞,降低透气性;
2、如果使用人造革或合成革做里皮,也可能引起闷脚。
3、中底板的透气性差,不吸湿。
解决方法:使用透气性较好的药物垫可以增强透气性。
十二、主跟、包头下榻
产生原因:
1、主跟、包头所用材料的弹性不好。
2、在操作过程中刷胶过多,使材料失去弹性。
3、操作者没有按工艺要求放好主跟、包头,中底的搭接量太少。
4、穿用者穿着不当,或被硬物挤压等因素都有可能使主跟、包头下榻。
十四、鞋面开线、开帮
产生原因:
有可能问题出现在工艺上,也有可能是穿用者造成的。
1、边茬片批皮太薄,降低了抗拉强度。
2、折边边距太小。
3、全翻缝扭曲和跳线。
4、镶接处胶用得不对,或粘得不牢固。
解决方法:轻度开帮,技术人员可以修好,如用胶粘,或用线缝好,严重者无法返修。
鞋底知识
一,真皮鞋底
顾名思义,就是用真皮材料制作的鞋底,主要用于高档皮鞋上。
耐磨,吸汗,透气性好,但遇水容易使皮革内的鞣剂流失,故不宜雨天穿着。
二,橡胶鞋底
随着制鞋工业的发展,天然皮革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皮鞋生产的需要。
最初取代鞋底的是天然橡胶,继而发展为合成橡胶。
橡胶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仅具有高弹性,还具有高耐磨性及耐曲挠性,可经受多次弯曲,拉伸,压缩而不受到破坏;同时,橡胶还具有不透水性,不透气性,耐酸碱性,绝缘性优良及粘合强度高的性能。
应用最广,主要用于组装男女皮鞋上。
三,PVC塑料(聚氯乙烯)
档次较低,其使用性能优异,耐酸碱,晴天雨天都可以穿用,价格低廉,主要用于帮底一体的塑料鞋,室内拖鞋,工作鞋,海滨浴鞋等。
四,PU(聚氨酯)底
聚氨酯具有宝贵的综合性能,质量非常轻,强度高,弹性好,抗压强度好,撕裂性好,耐磨,耐臭氧性,耐老化性,耐油,耐化学腐蚀性。
缺点是易水解,抗湿滑性差。
主要用于女鞋成型底。
五,TPR(热塑性弹性橡胶)底
安全无毒,稳定性好,质地柔软,外观漂亮,手感舒适,耐折,弹性好,具有很强的防湿滑性。
主要用于休闲鞋和运动鞋上。
六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底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简称EVA),是由乙烯和醋酸乙烯酯共聚而成。
EVA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磨性,橡胶般弹性,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材质极轻,也可做成大底和拖鞋主要用于生产运动鞋,体闲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