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
苏建培,田伟盟,顾 俊,何弥玉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一科,云南 昆明 650204)
[ 摘要 ]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hs-CRP/Alb )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以65~70岁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5例,按照预后情况分为良好预后组(n = 75)以及不良预后组(n = 50),对比两组hs-CRP/Alb 比值、NYHA 心功能分级、脑钠肽、血钠、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等一般资料,使用多因素COX 回归和Logistic 回归分析CRP/Alb 比值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能力以及影响该比值的相关因素。
结果 良好预后组hs-CRP/Alb 比值显著低于不良预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预后组hs-CRP/Alb 比值 > 0.38,是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年龄、高水平脑纳肽、高NYHA 心功能分级、低血钠、低总胆固醇以及低水平血红蛋白是是hs-CRP/Alb 比值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 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是反应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情况的良好指标。
[ 关键词 ] hs-CRP/Alb ; 心力衰竭; 脑钠肽; 预后
[ 中图分类号 ] R541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2095 − 610X (2020)12 − 0128 − 05
Association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 and Long-term
Progn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SU Jian-pei ,TIAN Wei-meng ,GU Jun ,HE Mi-yu
(Dept. of Geriatrics ,The 2nd Hospital of Kunming ,Kunming Yunnan 650204,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ratio of 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HS-CRP/Alb )and long-term progn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A total of 125 aged 65-70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ere enroll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nd retrospective cohort analysis was conducted.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based on prognosis as good prognosis group (n = 75),and poor prognosis group (n = 50). We compared hs CRP/propagated ratio,NYHA heart function classification,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blood sodium,total cholesterol,hemoglobin and other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two groups;and usd multiariable COX regression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RP/propagated ratio of capacity to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nile heart failure as well as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tio. Results The hs-crp/Alb ratio in the good prognosi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poor prognosis group (P > 0.05). In the poor prognosis group;the hs-crp/Alb ratio of > 0.38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oor prognosis,while ageing,high level of brain peptide,high NYHA grade of heart function,low serum sodium,low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 level of hemoglobi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low hs-crp/Alb ratio. Conclusion 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 is a good indicator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Key words ] HS-CRP/Alb;Heart failure;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gnosis
目前,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住院的主要疾病[1]。
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占据较大比例,对于我国社会卫生经济负担也逐年增加。
[收稿日期] 2020 − 02 − 08
[基金项目] 昆明市卫生人才科技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2018-sw (技)-24]
[作者简介] 苏建培(1979~),男,云南丽江人,医学学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内科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 何弥玉,E-mail :*************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41 (12 ) :128~132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
CN 53 − 1221/R
因此,对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研究和治疗十分重要[2]。
已经有大量相关研究表明,hs-CRP/Alb比值可能是衡量心力衰竭重危疾病患者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3]。
本次研究中将探究hs-CRP/Alb 比值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预后的联系,分析该比值对心力衰竭预后评估的价值。
旨在为老年心衰患者预后指标的临床探究提出一定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65~70岁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共125例。
根据125例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良好预后组和不良预后组,其中良好预后组有75例,不良预后组50例。
1.2 方法
收集符合标准的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相关信息,其中应包含实验室指标、基础心脑血管病史以及超声检查等,患者临床资料中应用的实验室指标需是患者入院当日或者是次日清晨在空腹条件下采集的外周静脉血,血液采集之后使用化学发光法和溴甲酚绿法检测hs-CRP和Alb。
根据125例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75例良好预后组和50例不良预后组。
自患者出院当日作为研究起点,出院之后进行家访、复查随访、电话随访,存活
者的随访截止到2020年1月,终点事件为患者
死亡。
1.3 统计学处理
¯x±s 使用SPSS21.0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
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
示,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
布采用秩和检验,用Z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
数(n)%表示,采用χ2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使
用M(P 25,P 75)表示,使用Mann-WhitneyU检
验。
Logistic回归模型,使用向前条件法寻找与
hs-CRP/Alb低比值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采用
COX生存回归分析法判断hs-CRP/Alb对老年住
院心衰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P < 0.0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良好预后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和不良预后组
患者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男
性、NYHA心功能分级、血红蛋白、总胆固醇、
血钠、脑钠肽、C反应蛋白、动脉血PH值,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指标之间,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x±s
表 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n(%)]
¯x±s
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项目良好预后组(n = 75)不良预后组(n = 50)t/x2P
年龄(岁)66.1 ± 2.368.7 ± 2.3 3.491< 0.001男性(例)30(40.0 )26(52.0 )69.5330.041
病因以及危险因素(例)
高血压47(63.0 )31(62.0 )47.6210.596
糖尿病22(29.3 )18(36.0 )52.7680.326
血红蛋白(g/L)120 ± 23113 ± 24 4.312< 0.001总胆固醇(mmol) 4.22 ± 1.12 3.71 ± 1.14 4.741< 0.001血钠(mmol)138 ± 5137 ± 4 1.3010.012
脑钠肽(ng/L)762(286,1 668)1 300(610,2 685) 4.368< 0.001 c反应蛋白(mg/L)11(5,49)20(11,65) 2.5640.024
动脉血PH值7.26 ± 0.067.14 ± 0.067.1650.001
β受体阻滞剂使用36(48.0 )26(52.0 )39.6240.919
项目良好预后组不良预后组Z P
NYHA心功能分级(例)n = 75n = 50 4.202< 0.001Ⅰ25(33.3 )0(0.0 )
II40(53.3 )12(24.0 )
III10(13.3 )30(60.0 )
IV0(0.0 )13(26.0 )
第 12 期苏建培, 等.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129
2.2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
ROC 曲线分析结果表明,hs-CRP/Alb 比值对心衰患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 (95%CI:
0.582~0.912,P < 0.05),且在0.38处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8.1%和84.7%,因此最佳截点为0.38,见图1。
按照最佳截点将患者分为hs-CRP/Alb≥0.38组和hs-CRP/Alb < 0.38组,hs-CRP/Alb < 0.38组别中,良好预后组有64例(51.2%),不良预后组有12例(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多因素分析hs-CRP/Alb 比值对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s-CRP/Alb≥0.38是导致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2.4 影响低hs-CRP/Alb 比值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性别、年龄、NYHA 心功能分级、脑钠肽、血钠、总胆固醇、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赋值均为是 = 1,否 = 0)等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统计学分析显示,高年龄、高水平脑钠肽、高NYHA 心功能分级、低血钠、低总胆固醇以及低水平血红蛋白是导致患者好hs-CRP/Alb 比值的危险独立因素,见表4、表5。
3 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究hs-CRP/Alb 对心力衰竭患者
的预后情况的评估效用,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hs-CRP/Alb 是评价心衰患者的预后的有效指标。
COX 回归分析显示,在进行随访期间,性别并不是导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
表 2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对比[n (%)]
Tab. 2 Comparison of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
[n (%)]项目
良好预后组(n = 75)不良预后组(n = 50)hs-CRP/Alb < 0.3864(51.2%)12(9.6%)hs-CRP/Alb ≥0.3811(8.8%)38(30.4%)χ2 5.162 4.991P
0.012
0.024
表 3 hs-CRP/Alb 比值对心衰预后的影响
Tab. 3 Impact of HS-CRP/Alb ratio on the prognosis of heart failure
项目
βWald χ2P HR 95%CI 下限上限hs-CRP/Alb < 0.380.081 2.0540.071 5.311 2.205 2.713hs-CRP/Alb≥0.38
0.662
19.524
< 0.001
1.221
1.165
1.552
表 4 影响hs-CRP/Alb 比值因素的赋值量表
Tab. 4 Evaluation scale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HS-CRP/Alb ratio
变量赋值
性别男 = 1,女 = 0年龄
高龄 = 1,非高龄 = 2
NYHA 心功能分级高NYHA 心功能分级 = 1,低NYHA 心功能分级 = 0脑钠肽高脑钠肽 = 1,低脑钠肽 = 0血钠高血钠 = 1,低血钠 = 0总胆固醇高总胆固醇 = 1,低总胆固醇 = 0
水平血红蛋白
高水平血红蛋白 = 1,低水平血红蛋白 = 0
1.0
0.8
0.6
0.4
随访时间 (月)
6
1218243036
Log rank 5.680P = 0.017
CRP/ALB 比值分组CRP/ALB < 0.38CRP/ALB ≥ 0.38CRP/ALB ≥ 0.38-删失
CRP/ALB < 0.38-删失0.2
图 1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Fig. 1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
130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第 41 卷
险因素,该结论与陈都等[4]学者结论一致。
同样,褚松筠等[5]相关研究也表明,性别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而且女性不良预后发生率更高。
在本研究中,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分析表明,高龄是导致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冯洁等[6]研究表明,年龄≥68岁的心力衰竭患者比 < 68岁的心力衰竭患者有更高的预后风险,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不良预后。
段运霞等[7]实验显示,本身就具有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长期病死率和心衰复发率更高。
本研究中也发现有糖尿病的患者比无糖尿病的患者发生不良预后风险更高,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疾病加重,病变扩散,容易诱发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张兰芳等[8]也研究表明,血糖水平是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独立检测因素。
因此,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可以重点控制血糖水平。
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中,良好预后组患者主要集中在Ⅰ、II级,占比86.6%;不良预后组患者主要集中在III、IV级,占比86%,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NYHA心功能级别越低患者临床预后情况越好。
对一般资料进行进一步的COX回归分析得出,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钠、脑钠肽、动脉血PH值资料的对比在两组患者之中,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
hs-CRP是一种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hs-CRP升高与炎症或者感染有关,hs-CRP可以反应感染程度。
叶宗伟等[9]认为hs-CRP不仅能够反应感染、炎症等疾病,还能评估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预后情况。
而血清Alb一般是指示患者营养不良的指标。
心力衰竭患者一般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血清Alb可以作为一种可靠指标被纳入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
任晓红等[10]实验研究中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低Alb是导致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增高的危险独立因素。
对于Alb水平低的患者来说,营养不良是主要原因,心力衰竭患者一般在饮食方面多有限制,可能造成Alb水平低。
除此之外,炎症对于白蛋白水平低也有独立影响。
于乐成等[11]研究认为,在烧伤患者的外周血血清中,Alb与hs-CRP呈现负相关,相比用Alb去评估患者营养的状况,其与炎症发展更密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hs-CRP/Alb比值 < 0.38组别中,良好预后组有64例(51.2%),不良预后组12例(9.6%);hs-CRP/Alb 比值≥0.38组别中,不良预后组有38(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这可能与心脏微血管炎症发生时hs-CRP/Alb病理机制有关。
刘虹等[12]研究表明,当炎症发生时hs-CRP会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多种炎症细胞趋化因子和多种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使其增加表达组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内皮素-1也因此表达增加,冠状动脉血管收缩功能变强,而舒张功能变弱,引发心肌缺血和不良的预后结局。
这一研究也说明了hs-CRP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也显示了hs-CRP升高会促进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发生以及形成血栓,提示hs-CRP水平高的患者在进行随访期间更容易出现不良预后结局。
因此,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白蛋白水平越低,则表明炎症、感染等越严重,预后情况越不良,而hs-CRP/Alb比值越高表明预后不良风险越高。
刘伟等[13]研究总结指出,造成hs-CRP/Alb比值高的机制主要是因为,大量炎性递质表达和释放抑制了肝细胞AlbmRNA表达,最终导致了Alb 水平低,Alb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hs-CRP/Alb 比值高。
并且炎性递质释放会直接作用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血管因此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Alb 会进入组织间隙中,造成Alb水平低。
在急性应激情况下,Alb的半衰期会显著缩短,其代谢程度加强,合成的速度减慢,Alb在血管内分布扩散,除此之外,若机体发生急性炎症,对外源性
表 5 影响hs-CRP/Alb比值的因素Tab. 5 Impact factors of the HS-CRP/Alb ratio
项目βWald χ2P OR
95%CI
下限上限
NYHA心功能分级0.08215.278< 0.001 1.084 1.042 1.131
年龄0.0299.3650.002 1.031 1.012 1.095
脑钠肽0.09929.467< 0.001 1.662 1.011 1.554
血钠−0.035 4.5560.0330.9680.9340.996
总胆固醇−0.034 724.472< 0.0010.7160.6260.812
血红蛋白−0.01111.9870.0010.9870.9840.996
第 12 期苏建培, 等.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131
营养底物反应较差,也会导致Alb 水平低。
本研究不仅探究hs-CRP/Alb 比值和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的关系,显示高比值hs-CRP/Alb 是评估心力衰竭预后的有效指标。
并且在此程度上通过使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了这类患者发生高hs-CRP/Alb 比值的危险独立因素,使用多因素COX 回归发现,高年龄、高水平脑钠肽、高NYHA 心功能分级、低血钠、低总胆固醇以及低水平血红蛋白是导致高hs-CRP/Alb 比值的危险独立因素。
在董玲玲等[14]学者研究中也提示了以上指标是导致发生低Alb 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指标既包括了淤血水钠潴留指标(脑钠肽、NYHA 心功能分级、血钠指标),也包含了一些营养指标(总胆固醇、血红蛋白),并且该学者研究[14]也指出了高年龄也是危险因素之一,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高hs-CRP/Alb 比值的心衰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Alb 水平低的现象,因为Alb 会广泛参与机体抗氧化和机体修复中去,低Alb 水平会导致保护作用将降低,则出现心脏疾病、肺部疾病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增加,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也会增加。
目前关于hs-CRP/Alb 主要应用传染性疾病、急性肾损失、恶性肿瘤等方面,在评估心力衰竭预后的应用较少。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理衰竭患者的院内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其预后情况仍然不能忽视。
hs-CRP/Alb 高水平和较差血流动力学、激活神经激素、较差生活质量、不良预后有直接关系[15]。
hs-CRP/Alb 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的评估效用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参考文献 ]
罗永丽,郑智敏,王洪雄. 心脏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
竭患者安全性的临床评价[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5):81-83.
[1]周兵,赵湛元. hs-CRP/PAB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
心力衰竭的预测效果[J ].河北医学,2015,21(9):1429-1433.
[2]徐光友. 血清尿酸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
值[J ].现代临床医学,2018,44(2):107-108,110.[3]陈都,包龙,徐峰,等. 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
对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的预测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2014,34(7):600-604.
[4]褚松筠,彭芬,赵静,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性别差异对
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0):1028-1031.
[5]冯洁,黄康,吕爱莲. 慢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及相关影
响因素的现况[J ].中国医师杂志,2018,20(8):1275-1278.
[6]段运霞,周荣.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
变异性特点及其短期预后差异[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27(12):1066-1070.
[7]张兰芳,贾辛未,赵淑君,等. 血糖水平升高对不伴有糖
尿病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医药,2020,15(5):650-653.
[8]叶宗伟,杨毅宁. 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及其比值在
炎症相关性疾病中的进展[J ].医学综述,2017,23(20):3979-3983,3988.
[9]任晓红,金丽,李玉荣,等. 血清低白蛋白对老年心力衰
竭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J ].临床内科杂志,2016,33(10):679-682.
[10]于乐成. 人血清白蛋白、全身炎症反应与肝硬化[J ].肝
脏,2015(2):153-156.
[11]刘虹,徐庆科,夏伟,等. 冠心病与炎症因子IL-6、IL-8、
IL-10、hs-CRP及TNF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446-1447.
[12]刘伟,张海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BNP、Hcy、hs-CRP
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8):41-42.
[13]董玲玲,宫丹丹,郑黎强,等. 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慢性心
力衰竭发生及预后的意义[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9):817-821.
[14]李静,毕煜玲,陈敏. 急性加重期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
者hs-CRP/Alb、CysC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3):311-314.
[15]132昆明医科大学学报第 41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