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瓦甫齐铀矿床成矿古水文地质分析

合集下载

萨瓦甫齐铀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萨瓦甫齐铀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譬~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0・
‘ 7 24
砂质《岩失砂岩
中 采 统

诛 统




46 5 砂 质昆 岩置 红 色备. 芘岩 5
生 巾 罗 下
鑫 统
铁 米 尔 落


走●、丧黑色碡岩、妒碌岩 1 8 9 砂岩、备砂岩,芘岩 置爆晨

12 4
西 部探矿工 程
21 0 0年第 7 期
特别有利 , 是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成矿的有利区, 主 重要 物源 区。矿 区的西北 隅 , 晚二叠世 中一酸性喷发 有 要金属矿产有铀矿 、 磁铁矿 、 菱铁矿等 , 非金属矿产主要 岩, 铀丰度高 , 平均含铀 (~3) 0 高出一般酸性 7 1 ×1一, 有煤 、 石膏、 粘土矿等。 火山岩[2 ) 0 35 . 倍。侏罗系盆基底中上 (~7 ×1 ].~44 2 成矿地 质条件 三叠统小泉沟群 分布 于盆地 北缘 , 4 5m, 9 铀 长  ̄ k 含 个 萨 瓦甫 齐铀矿 成矿地 质条件 优越 , 区域地 质提供 了 矿化层 ( , 于萨瓦甫齐铀矿床重要铀源层之一 。 带)也属 良 的成矿环境 , 好 矿床地质则提供了良好的赋矿空间。 3 控矿 因素 2 1 有利 的 区域地 构造环 境 . 萨瓦甫齐铀矿明显地受地层、 岩性及构造等因素控 萨瓦甫齐铀矿床产在南天山褶皱隆起 带内相对稳 制 , 主要控 矿 因素如下 。 定而封闭的阿依列一萨瓦甫齐山间断陷盆地中, 该盆地 3 1 地 层层位 . 经历 了四个演化阶段 , 特别是早 、 中侏罗世的沉积坳 陷 区内铀 矿具 明显 的层 控 特 征 。矿 区铀 矿体 仅 产 于 阶段 , 盆地构 造平稳 , 气候温 暖潮湿 , 植被 发育 , 河流 、 沼 中、 下侏罗统上部的铁米尔苏组中。铁米尔苏组为一套 泽及 湖泊密 布 , 沉积 了多 旋 回 的含 煤 碎屑 岩 建造 , 时 温湿 气候条 件下形 成 的含煤碎屑 岩建造 , 这 其岩 性 以浅灰 整个盆地处于还原环境 。之后, 特别是 晚第三纪 , 盆地 白色及浅灰色砂砾岩、 砂岩为主 , 粉砂岩 、 泥岩和煤层 受晚期喜山运 动的影响, 盆地全面抬升 , 气候炎热干 仅 占地层厚 度 的 13 /。 旱 ,中生代 地层缓 倾 , 含铀 含 氧地 下 水 沿层 间渗 透 , 富 含矿 目的层铁米尔苏组地层旋 回结构明显 , 共发育 对形 成层间 氧化带型 铀矿化 非常有利 。 7个 完 整 的 旋 回, 旋 回叠 置 构 成 很 好 的 “ 一 砂 一 各 泥 2 2 岩 性组 合及古地 理条件 . 泥” 结构且这种结构相间出现, 尤其在该组上段砂体与 中上三叠 统小泉 沟群属 于山麓相 , 它组 成一套 由粗 泥岩 ( 层厚度大 , 煤) 延伸稳定 , 这种“ 泥一 砂一 泥” 结 到细的两个旋 回, 反映 了三叠世盆地初期不稳定到稍稳 构为后 期层 间氧化带 的发育 提供 了很好 的地层条件 。 定堆 积的沉积 环境 , 气候 条件 由干旱 的氧化环 境逐 渐 向 3 2 岩相 古地理 . 侏 罗纪 的较为 潮湿 的河 流一 沼泽 相 成煤 成 铀 的还 原 环 萨瓦甫齐铀矿区侏罗系自下而上沉积相由冲积扇、 境过渡 。整个上侏罗统 的岩性特征 比下伏铁米尔苏含 辫状河、 辫状河三角洲过渡到湖泊相 , 沉积物粒度逐渐 铀含煤组岩性变细, 是一套红色细碎屑岩 , 为于旱气候 变细 , 反映该区侏罗纪山前凹陷面积逐渐增大, 湖平面 条件下山间湖泊沉积。所 以, 具有中新生代山间盆地层 逐渐上 升 。 间氧化带 型砂 岩型铀 矿床 形成 的有利 的岩 相 一岩 性 古 铀矿体 的空 间分 布 明显 受 岩相 古 地 理 的控 制 ( 图 地 理条件 。 2 。层 间氧化 带砂 岩型 铀矿 化 主要 产 于辫 状 河 三角 洲 ) 萨瓦甫齐铀矿 赋矿地 层 主要为 河流相 的碎屑 岩 , 它 相砂体 中, 辫状河相砂体和冲积扇相砂体不含砂岩型 们 属于网状 河流 的沉积 物 , 铁米 尔苏 组含铀 层 为砂 ( ) 砾 铀矿化 。 这是 由于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环境相对稳定, 岩 与泥岩 、 煤层 的韵 律互层 , ( 岩与 泥岩 、 砂 砾) 煤层之 比 砂体厚度适中, 延伸稳定, 且砂岩比较疏松 , 有效孔隙度 为( 1~ ( 1 , 少有 3 以上较 大 规模 稳定 的灰 较高 , 2 左右, 2; ) 4: )至 层 为 7 为铀成矿提供 了良好 的容矿空间。 色砂体。砂体一般胶结疏松, 厚度适中(O 0 , 1  ̄3m)泥质 另一方 面 , 辫状 河三角 洲相砂 体 中含 有丰 富的有机 质碎 含 量低 , 渗透�

低固相成膜泥浆在新疆萨瓦甫齐矿区复杂地层钻探应用实践

低固相成膜泥浆在新疆萨瓦甫齐矿区复杂地层钻探应用实践

低固相成膜泥浆在新疆萨瓦甫齐矿区复杂地层钻探应用实践发表时间:2020-03-18T02:46:53.087Z 来源:《建设者》2019年23期作者:麻朗朗[导读] 本次钻探施工采用低固相成膜泥浆体系,上述不利现象得到基本抑制,保证了钻孔得以安全高效完成。

商洛西北有色七一三总队有限公司陕西商洛 726000摘要:萨瓦甫齐矿区地层为中生代沉积煤系地层,地层组合为第四系覆盖层 +(粗砂岩 + 细 - 粉砂岩 + 细层理泥岩 + 砂质泥岩 + 砾岩 +煤层),成岩度低且松散、破碎,以前年度钻探常遇井壁缩颈、掉块、坍塌、漏失现象,经常发生卡钻、埋钻事故,钻进效率低下。

本次钻探施工采用低固相成膜泥浆体系,上述不利现象得到基本抑制,保证了钻孔得以安全高效完成。

关键词:复杂地层;低固相成膜泥浆体系;安全钻进一、矿区地质条件地层:本矿区钻遇地层为中生代沉积煤系地层,成岩度不高,岩石硬度级别为 IV 级。

据以往在该矿区施工经验,钻遇地层为第四系覆盖层+(粗砂岩 + 细- 粉砂岩 + 细层理泥岩 + 砂质泥岩 + 砾岩 + 煤层)组合。

构造:矿区地处天山造山带,地史时期构造运动强烈,受构造作用,褶皱发育,地层产状较陡(倾角80°),裂隙发育,构造破碎带普遍存在。

水文地质:以前钻探施工未见上层滞水,地下水主要以潜水形式赋存,受地形切割控制,地下水位受侵蚀基准线控制,埋藏较深,钻孔内 400m 以上地层孔隙、裂隙未充水,地层压力低。

二、地层特点及钻进时井壁特征表现粗砂岩:成岩度较好,地层自身强度较好,孔隙发育,渗透性强,钻进时,钻井液渗透性漏失严重,井壁易形成虚厚泥皮。

细砂岩 - 粉砂岩:成岩度一般,地层自身强度一般,孔隙发育,渗透性强,钻进时,钻井液渗透性漏失严重,井壁易形成虚厚泥皮,同时,井壁地层被水浸泡极易膨胀,产生缩颈现象。

细层理泥岩:成岩度差,结构疏松,细层理发育,地层自身强度低,细层理间结构强度很低,吸水性强,井壁地层吸水后易发生膨胀、剥落、坍塌现象。

新疆萨瓦甫齐铀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铀矿化的控制作用

新疆萨瓦甫齐铀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铀矿化的控制作用

新疆萨瓦甫齐铀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铀矿化的控制作用[摘要]本文通过对新疆萨瓦甫齐铀矿床区域及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判定铀矿化形成期,地下水对其具积极意义;成矿后,地表水及地下水使矿床遭受淋滤、破坏。

[关键词]萨瓦甫齐铀矿床水文地质特征铀矿化新疆萨瓦甫齐铀矿床位于库尔干山间盆地东端,赋存于包气带中【1】,呈条带状、近东西向展布,属沉积型煤铀共生矿床。

本文以矿床52-88勘探线水文地质勘查成果为基础,以区域和铁米尔苏含铀含煤上含(隔)水亚段水文地质特征为重点研究对象,以期获得水文地质特征对铀矿化的控制作用。

1水文地质特征1.1区域水文地质及地貌特征库尔干山间凹陷受中高角度山前区域阻水逆断裂夹持,呈条带状近东西向延展。

萨瓦甫齐铀矿床位于盆地碎屑岩裂隙-孔隙水水文地质单元中东部(图1),被近东西流向的其行布拉克溪流、孤尔克苏河及北东-南西流向的铁米尔苏河深度切割,形成河间地块地貌,地势上具有东高西低、波状起伏的特点。

1.2铁米尔苏含铀含煤上含(隔)水亚组特征受泥(煤)-砂-泥旋回结构控制,该含(隔)水亚组三个含矿透水层与四个不透水层交替出现,其内分别穿插若干透水或不透水小透镜体,特征如下:含矿透水层岩性由粒度不等的细砂岩—细砾岩及含砾砂岩组成,泥质胶结,疏松~较疏松,分选性中等,厚度1.07~51.95m,平均14.02 m,走、倾向延伸相对稳定;粘粉质含量2.59~40.95% ,变异系数38.1-51.9%,孔隙度3.32~9.85%,平均8.94%,渗透系数0.01~11.075m/d,平均0.790m/d,透水性较好。

不透水层由旋回顶部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以及煤层组成,厚度1.42~67.60m,其中与稳定煤层M9、M12组成的两个不透水层厚度分别介于23.70-67.60m、5.40-31.90m之间,走向、倾向延伸稳定性较好;煤层之间发育的两个不透水层走向、倾向厚度变化较大,剖面上常见“水文天窗”。

苏海图地区铀成矿的水文地质条件

苏海图地区铀成矿的水文地质条件

苏海图地区铀成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引言巴音戈壁盆地及邻区的铀矿勘查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至本世纪初已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落实了测老庙铀矿床、塔木素特大型铀矿床、本巴图矿产地等。

本文以水成铀矿理论为依据,试图从铀成矿的水文地质角度出发,对盆地南部苏海图地区的铀成矿条件进行分析,并划分出成矿有利的地段。

1研究区构造及地质概况1.1 研究区构造苏海图坳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与甘肃省的交界处,属于雅布赖盆地的北东部二级构造单元,北东向构造与弧形构造联合控制的断陷盆地,坳陷所处大地构造背景复杂,是古生代时期陆-陆碰撞的结合部位。

苏海图坳陷北缘为巴音诺尔公隆起,南缘为巴彦乌拉山隆起。

坳陷受东西向-北东向构造控制,研究区处于两组构造体系的转换区域,盆地南西部延伸呈东西向展布,北东部展布方向呈北东向。

区内断裂构造系统控制了盆地的隆拗相间的构造格局,同时也控制了沉积相、沉积体系的类型和空间展布特点,从而进一步控制了盆地的水动力条件和层间氧化带的发育以及铀成矿作用[1]。

1.2 地质概况苏海图盆地整体上为北东窄南西宽缓的箕状盆地,基底埋深一般小于1000m,在坳陷中部苏民高勒—豪斯布尔都一带存在一个隐伏隆起,地下水径流受到一定影响(图1)。

区内盖层发育有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白垩系为盖层的沉积主体,找矿目的层以下白垩统庙沟组(K1m)为主,兼顾古近系渐新统(E3)[1]。

2目的层水文地质特征2.1 下白垩统庙沟组庙沟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含水层岩性含砾砂岩、砾岩为主,主要分布在坳陷北东部及中部的大部盆地区。

隔水层以湖泊相粉砂岩和泥岩为主,主要分布在南部与南西部,钻孔揭露岩性为绿色泥岩、粉砂岩,地表偶有露头发育。

本坳陷是一个以巴音诺尔公隆起和巴彦乌拉山隆起为分水岭的自流水坳陷,下白垩统含水岩组具有明显的“隔水-含水-隔水”的水文地质结构。

在施工较深钻孔的时候(>300m),终孔时均发生自流水现象(如ZKS2、ZKS3、ZKS6孔)。

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浸

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浸

布琼诺夫、 乌瓦纳斯、 坎茹干、 阿克达拉等世界著名 的超大型和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是全球最著名 的 产 铀 盆 地 之 一, 累 计 可 地 浸 铀 矿 资 源/ 储量 1 4 0 M t 以上, 占哈萨克斯坦全国砂岩型铀矿资源 / 储量的 6 0 5 %( 姚振凯等, 2 0 1 5 ) 。地浸矿山设计产 能超过 1 6 0 0 0吨, 占哈萨克斯坦地浸产能份额近 7 0 %, 是中亚乃至世界的天然铀生产中心, 并拥有全 世界最先进的地浸采铀技术和生产管理体系, 对全 球天然铀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是我国铀资源 开发“ 走出去” 和地浸采铀技术“ 引进来” 的重要目 标区域。 有关该盆地铀资源的研究, 过去国内的报道侧 重于区域成矿规律和微观层次成矿作用方面, 对矿 床的时空分布特征、 地质矿化特点、 地质—水文地质 条件, 以及先进的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则鲜有报道。 笔者曾连续多年在中哈合资地浸铀矿山一线工作, 期间接触到较丰富生产技术资料和历史勘查资料, 并借此机会对楚—萨雷苏盆地铀矿床的时空分布特 征、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浸采铀工艺进行了研
注: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北方巨型砂岩铀成矿带陆相盆地沉积环境与大规模成矿作用” ( 编号:2 0 1 5 C B 4 5 3 0 0 6 ) 的成 果。 2 0 1 6 0 6 1 2 ; 改回日期: 2 0 1 7 0 6 2 7 ; 责任编辑: 章雨旭。D o i : 1 0 . 1 6 5 0 9 / j . g e o r e v i e w . 2 0 1 7 . 0 4 . 0 1 2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马亮, 男, 1 9 7 9年生。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铀矿勘查与开发工作。l t m a 6 2 8 @s o h u . c o m 。

萨瓦甫齐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地球化学特征

萨瓦甫齐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地球化学特征
mi e aia in i l a l e ae o t e o i ai n~ e c in d g e f t e i tra e x d to o e I n r lz to s c e ry r l t d t h x d to r du to e r e o h n e ly r o i a in z n . f
Abs r c :Th xdai n— e uci n d g e n di e e tp rs o h n el y ro i ai n z ne i a f i ta t e o i to r d to e r e i f r n a t ft e i t ra e x d t o n S wauq f o u a u d p st s i e e t Th e c e c l f aur s f t e n e ly r o i to z n i S wauq r ni m e o i d f r n . i f e g o h mi a e t e o h i tra e xdai n o e n a f i
d p st e oi whih s u g se b t e ih o tnt f o a s lu , t t l r n n o e . Ur n u c i s g e t d y h h g c n e o tt l u f r o a io a d r s a i m
均 高 。铀 矿 化 强 弱 明显 与层 间氧 化 带 的氧 化 还 原 程 度 有 关 ,层 间氧 化 带 的 氧化 程 度 越 强 ,铀 矿 化 则 愈
强 ;反 之 ,则 弱 。
[ 关键 词 ]铀 矿 ;地 球 化 学 特征 ;层 间 氧 化 带 ;萨 瓦甫 齐
[ 图分 类 号 ]P 1 . ; 5 8 [ 献 标 志 码 ]A [ 章 编 号 ] 17 — 6 6 2 1 )3 0 3 — 5 中 6 91 P 9 文 4 文 6 2 0 3 (0 0 0 — 14 0

萨瓦甫齐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萨瓦甫齐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sde ft e mi e. i s o h n
Ke wo d : S wau i r n u y r s a f q u a i m d p st s n s n —y e r n u e o i ; a d t e t p u a i m d p st T e e s F r a i n; o e o i; imir u o m t o
Absr c : wa u r ni m e o i i o ae n Kue g n i t r ntne b sn wh c i sa h n n t a t Sa f qiu a u d p st sl c t d i r a n e mo a a i ih le tt e bo di g
M e a l g ni . nd to n t lo e c c o ii ns a d
pr s c i g po e ta n w a uq a um e st o pe tn t n i li Sa f iur ni d po i
S HEN n x Pi g— i
( elg P r N 21 ,N cer el西el ueu f h a xPo ic ,X ’ ,S a n i 1 0 4 hn ) G o i a y o 1 u l G 0o a B ra o S a ni rvne i n h a x7 0 2 ,C ia oc t a a
G o p, Mide L w rJ r si .T e mieaiain i t cl o told b h i oo y l h fce , ru d l — o e u a sc h n rl t s sr t c nrl y t e l h lg —i oa is z o i y e t t
萨 瓦 甫 齐铀 矿 床 成 矿 地 质 条 件 及 找矿 前 景

萨瓦甫齐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萨瓦甫齐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萨瓦甫齐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申平喜【摘要】萨瓦甫齐铀矿床位于塔里木地台与天山造山带接合部位的库尔干山间盆地内,铀矿化以砂岩型为主,主要产铀层位为中下侏罗统克拉苏群铁米尔苏组的II-4、II-5铀矿化层,铀成矿作用严格受岩性-岩相、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后生氧化淋滤及构造运动等因素控制.通过分析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本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其中矿区深部及东西两侧的侏罗系为下一步找矿的远景区.【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0(027)003【总页数】5页(P139-143)【关键词】萨瓦甫齐铀矿;砂岩型铀矿;铁米尔苏组;找矿前景【作者】申平喜【作者单位】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11大队,陕西,西安,7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P598萨瓦甫齐铀矿床位于塔里木地台与天山造山带接合部位的库尔干山间盆地内。

盆地基底由元古界和古生界组成,盆地盖层为中新生界,主要包括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近系和第四系(表1、图1)。

该盆地呈东宽西窄的楔形展布,东西长为58 km,南北宽为2~4 km,面积176 km2,总体为一个南深北浅、南缓北陡的不对称箕状断陷盆地,盆地南、北两侧受盆缘断裂所控制。

萨瓦甫齐矿区为一略向北凸出的弧形断陷,总体走向近EW向,地层倾角较陡,部分地段地层倒转,由北而南依次出露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三叠系由一套中、下部含煤的陆相碎屑岩建造组成,可分为两个从粗到细的正旋回;侏罗系发育完全,中下统克拉苏群铁米尔苏含铀含煤组为一套温湿气候下的冲积扇、辫状河及三角洲相含煤碎屑岩建造[1],沉积韵律变化明显,泥(煤)-砂-泥结构发育,是矿区主要含矿层位。

根据岩性特征、岩石类型或岩石组合、横向延伸特点,以宏观特征明显的可采煤层(M1、M9和M12)为标志,共划分为8个由粗到细的正旋回(砂体层)、10个铀矿化层(图2);上侏罗统齐古组为一套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沉积的湖相砂泥质细碎屑岩,与上覆白垩系呈不整合接触;白垩系仅见有上统孤尔克苏群,为一套河流相红色碎屑岩建造;缺失古近系,新近系为一套河流相灰褐色碎屑岩建造;第四系仅堆积于沟谷地段,为冰川堆积物、冰水堆积物和洪坡积堆积物。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地质概况及矿体特征分析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地质概况及矿体特征分析
基于 M1-M9 单元为冲积扇背景下砂砾质辫状河沉积 体系产物的初步推测性认识,结合 C9 旋回细粒端元及其中 矿层 M9 表现出的厚度大、空间发育稳定的特点,认为 M9M12 单元是在砂砾质辫状河沉积体系泛平原沼泽的背景下 发育的系列沉积物。
单个旋回的沉积物包括下部粗粒端元沉积物和上部细 粒端元沉积物构成,两个端元的碎屑粒级存在明显的差异。 粗粒端元沉积物与细粒端元沉积物之间在岩性粒级上呈现 出过渡性的渐变趋势,而且细粒端元沉积物通常表现出薄层 状细砂岩或粉砂岩与泥岩频繁互层特征(典型的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在两个相邻的旋回间,包括 C10 与下部的 C9 之间,下部旋回的细粒端元沉积物与上部旋回粗粒端元沉积 物之间往往可见渐变的过渡关系(下细上粗);在单个旋回 的下部粗粒端元构成的砂砾岩体中同样可见“下细上粗”的 反粒序沉积特征。上述特征表明 M9-M12 单元沉积物具有 的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属性。
2 矿区地质背景 矿区地层呈一略向北凸出的弧形,总体走向近东西向。
由北而南依次分布着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第 四系覆盖面积大,基岩出露面积约占矿区面积的 1/4。
小泉沟群为褐红色、杂色、灰绿色中粗砾岩 ;齐古组为 紫红色、棕红色、杂色中 - 细粒岩屑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或 泥灰岩。白垩系孤尔克苏群以红色中 - 粗砾岩为特征,偶夹 中粗砂岩。产于小泉沟群之上、齐古组之下的其行布拉克组 与铁米尔苏组则为形成于相对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的冲积 扇 - 辫状平原扇 - 三角洲沉积体系产物,主要为一套砾岩、 含砾粗砂岩、中细砂岩、泥岩和矿产资源组成。其中,铁米 尔苏组是研究矿区最为主要的赋矿层位。
西走向及南北方向均表现出很好的可对比性,说明铁米尔苏 组底部发育的 C1 旋回以及其对应的沉积相在空间上具有稳 定的面状空间展布特征,推断 C1 旋回属砾质冲积扇沉积体 系产物。

新疆温宿县萨瓦甫齐铀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新疆温宿县萨瓦甫齐铀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元 古代( 旦系) 古生代 ( 炭 系 、 震 和 石 二 育 , 裂 构 造 主 要 由两 组 见 图 2 一 组 为 近 矿 区 西 部 I 段 , 矿 化 只 出现 在 铁 米 尔 断 , 矿 铀 叠 系) 层构 成 了盆 地 的 沉 积 基 底 , ~新 东 西 向 控 制 盆 地 的 盆 缘 断 裂 , 一 组 为 盆 苏 组 上 段 。 面 上 , 地 中 另 平 自南 而 北 , 矿 化 层 在 铀 生代( 叠系、 罗系、 三 侏 白垩 系和 第 三 系 、 第 缘 断 裂 所 派 生 的 盆 内 斜 向平 移 断 层 。 地 局 部 呈 密 集 平 行 分 布 。 盆
化 带砂 岩型铀 矿床 。
关键词 : 温宿县 萨瓦甫齐 砂 岩型铀矿床 地 质特征 中 图分 类 号 : 6 P 1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4 9 X 2 1 ) 4b 一 0 5 0 1 7 —0 8 ( 0 O0 ( ) 0 6 - 2
1区域 地质概况
地 层发 生倒 转 。 区 东 部 Ⅲ矿 段 , 矿化 层 矿 铀
褶 皱 带 一 侧 的卡 什 列 依 山 间 凹陷 ( ) 部 2 2构 造特 征 Ⅳ 东 . 出 现在 铁 米 尔 苏 组 下 段 , 区中 部 Ⅱ矿 段 , 矿 矿 区 构 造 以 断 裂 构 造 为 主 , 皱 不 发 铁 米 尔苏 组 上 、 段 1 个矿 化 层 发 育 完 全 , 褶 下 O 的萨 瓦 甫 齐 盆 地
槽 褶 皱 带( I级 ) 合 部 位 附近 的 天 山地 槽 接
建 造 , 砾 岩 、 岩 为 其 特 征 ; 三 系为 一 上 呈 迭 瓦 状 分 布 。 面 上 , 以 砂 第 平 自东 而 西 , 于 由
川堆 积 物 、 水 堆 积 物 、 冰 洪坡 积 堆 积 物 。

南天山中、新生代造山作用与萨瓦甫齐铀矿床叠加富集效应

南天山中、新生代造山作用与萨瓦甫齐铀矿床叠加富集效应

a 1 . , 2 0 0 1 ) , 经 历 了多 期 次 脉 动 式 隆 升 剥 蚀 过 程 , 其 应 力状 态亦 在挤 压 与 松 弛 之 间发 生 了多 回合 转 换 。 造 山带周 而 复始 的压 / 张 或 压扭 / 张扭转换和更迭 , 为构 造 一变质 一热 液 系统及 其成 矿系 统 的形成 提供
Gr a ng e r e t a 1 ., 1 98 6; Ri e ge r e t a 1 ., 2 00 8; Be a t a e t
多数 发生 于 应力 转换 阶段 ( Z h a i Yu s h e n g , 1 9 9 6 ;
D e n g J u n e t a 1 . , 2 0 0 0 ; Ho u Z e n g q i a n , 2 0 1 0 ) 。 造 山
山带 再 次 活 跃 ( B u l l e n e t a 1 . , 2 0 0 1 ; He Gu o q i e t
介于 0 . 0 2 ~o . 0 7 9 / 6 ( O E C D, 2 0 0 8 ) 。然 而 , 砂体 中
的植 物碎 屑和 邻近 的泥 质岩 在成岩 过程 中产 生 的有
f g9
0 :  ̄
2 。1 6 年1 2 月

誊 3 地 质学报 A C T A G E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V o 。 1 . 。 9 0 . N 3 3 o 1 . 。 1 ~ 2 2 3 0 3 1 2 ;
南 天 山 中、 新 生 代 造 山作 用 与 萨 瓦 甫 齐铀 矿 床 叠 加 富 集 效 应
化成 矿作 用 的叠加 、 油气 热 流 体 的 复 合 改造 等 地 质

萨瓦甫齐铀矿床岩石浸出液水化学对古流体的指示作用

萨瓦甫齐铀矿床岩石浸出液水化学对古流体的指示作用

萨瓦甫齐铀矿床岩石浸出液水化学对古流体的指示作用林效宾;王志明;郝伟林;韩军【摘要】萨瓦甫齐铀矿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构造运动使盆地盖层变得陡直甚至倒转,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不断被疏干,现今在垂深475 m以上已无地下水活动,铀矿体主要残留在古层间氧化还原过渡带中.根据水-岩相互作用的原理,试图通过研究岩样浸出液的水化学来获取古地下流体的一些基本特征.【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1(028)003【总页数】7页(P156-162)【关键词】萨瓦甫齐铀矿床;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水-岩体系;Eh-pH法【作者】林效宾;王志明;郝伟林;韩军【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P59萨瓦甫齐铀矿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城北西65 km处,地处边境,距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国界库力克达坂地区17 km。

经过50余年的断续普查和勘探,该矿床已落实为一大型工业铀矿床。

矿床位于西南天山南缘阿依列—萨瓦甫齐中生代山间盆地的东段,EW向展布,长约6 km,南北宽0.4~0.8 km,面积为3.1 km2。

矿床周边附近出露的基底主要有上震旦统、石炭系,以及华力西期花岗岩。

盆地沉积盖层由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构成。

在盆地南缘河床中分布有现代冲洪积砂、砾;盖层顶面之上散布有第四纪漂砾(图1)。

盆地沉积盖层中的侏罗系中下统,为一套河湖相沉积的砾岩、砂岩、泥岩和煤岩组成的含煤碎屑岩建造,为该矿床的赋矿层。

上侏罗统及下白垩统为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建造[1]。

萨瓦甫齐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地球化学特征

萨瓦甫齐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地球化学特征

萨瓦甫齐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地球化学特征吴孔运;高利鹏;申平喜【摘要】萨瓦甫齐铀矿床不同地段层间氧化带的氧化还原程度是不同的.利用诸如w(Fe3+)/w(Fe2+)、w(Ra)/w(U)和有机炭等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萨瓦甫齐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即矿床西南部层间氧化带氧化程度较弱,表现为全硫(∑S)、总铁(TFe)和矿石的铀质量分数低;而矿床中部及东北部层间氧化带氧化程度较强,尤其以东北部突出,它们的全硫、总铁和矿石的铀质量分数均高.铀矿化强弱明显与层间氧化带的氧化还原程度有关,层间氧化带的氧化程度越强,铀矿化则愈强;反之,则弱.【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0(027)003【总页数】6页(P134-138,148)【关键词】铀矿;地球化学特征;层间氧化带;萨瓦甫齐【作者】吴孔运;高利鹏;申平喜【作者单位】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11大队,陕西,西安,710024;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11大队,陕西,西安,710024;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11大队,陕西,西安,7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P598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是中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的一种主要矿床类型,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的东胜铀矿床、新疆吐哈盆地的十红滩铀矿床是其典型代表[1-2]。

萨瓦甫齐铀矿床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西天山南部呈近EW向(宽3~5 km,东西长70 km)阿依列—萨瓦甫齐山间盆地的东端。

前人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3]、层间氧化带类型[4]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萨瓦甫齐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较少,本文试图根据萨瓦甫齐铀矿床5个钻孔的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并总结其中的控矿因素,为该铀矿床的下一步找矿勘探提供依据。

萨瓦甫齐铀矿床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塔里木板块与西南天山造山带的接触部位,处于塔里木盆地北缘、西天山南部的阿依列—萨瓦甫齐山间盆地中[5-6]。

该盆地经历了强拉张、弱伸展、隆升剥蚀、强挤压和差异升降5个阶段。

09年铀矿堪探物探工作细则

09年铀矿堪探物探工作细则

新疆温宿县萨瓦甫齐铀矿床52~92线铀矿勘探砂岩型铀矿物探原始编录、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细则新疆温宿县萨瓦甫齐铀矿项目物探组二00九年四月目录1 适用范围 (2)2 本细则执行规范及文件 (2)3 本细则参照规范及文件 (2)4 工作任务及目的 (3)5 人员组织 (3)6 仪器设备 (4)7:施工准备 (4)8 铀矿物探原始编录、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程序及技术 (4)9 数据处理及编图 (14)10 安全与防护 (23)砂岩型铀矿物探原始编录、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细则1 适用范围本细则规定了砂岩型铀矿物探原始编录、地球物理测井任务目的、人员组织、仪器设备、施工准备、测井工作程序及技术、野外作业内容、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适用于《新疆温宿县萨瓦甫齐铀矿堪探项目》物探编录及测井工作。

2 本细则执行规范及文件2.1:DZ/T0199—2002《铀矿地质勘查规范》2.2:EJ/T611-2005《γ测井规范》2.3:EJ/T865—94《铀矿探矿工程地质物探原始编录规范》2.4:EJ/T983-95《铀矿取样规程》2.5:EJ/T1162—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规范》2.6 EJ/T1030-1996《铀矿射气系数测定规范》2.7:GB/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准则》3 本细则参照规范及文件3.1 EJ /T1157—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规范》3.2《地浸砂岩型铀矿物化探工作要求》3.3 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3.4 EJ/T1158--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取样规范》3.5:EJ/T1159—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工程地质物探原始编录规范》3.6 EJ/T1121《铀矿样品加工管理技术规程》4 工作任务及目的4.1任务:本次勘查物探工作在充分研究已有成果资料基础上布臵,主要任务有:对设计的57个钻孔进行伽玛测井,综合测井(井径、密度、自然伽玛、自然电位、电位电阻率)、井斜测井、岩(矿)芯物探编录、物性参、系数样品分析及综合研究和600米坑道铀矿工程进行物探原始编录、伽玛辐射取样、物性参、系数样品分析及综合研究等。

新疆萨瓦甫齐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分析及远景预测

新疆萨瓦甫齐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分析及远景预测

新疆萨瓦甫齐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分析及远景预测新疆萨瓦甫齐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分析及远景预测[摘要]近年来新疆区域寻找砂岩型铀矿取得重要的突破,矿区处于南天山中新生代山间断陷铀煤成矿带的西段,矿床产于萨瓦甫齐向斜盆地的北翼受倒转褶皱的侏罗系中、下统克拉苏群铁米尔苏含铀含煤组中,受层位、岩性、岩相、褶皱控制,空间分布与氧化带密切相关,铀矿体主要赋存于不完全氧化带和原生矿石带。

通过对其矿化富集规律、成矿条件分析分析,展示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字]萨瓦甫齐砂岩型铀矿铁米尔苏含铀含煤组层间氧化带成矿条件0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加快核电发展以改善能源结构和优化能源布局,已经成为今后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寻找砂岩型铀矿,并相继在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连盆地等地区取得重要突破,探明了几个大型铀资源基地。

分析铀矿化特征及成矿条件,对寻找砂岩型铀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经济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 区域地理位置及地质概况勘探区位于塔里木地台与天山地槽褶皱带接合部位附近,天山地槽褶皱带一侧,处于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接壤的库玛力克复向斜卡什列依~萨瓦甫齐山间凹陷中,北邻阿依里褶皱束,南部东段与哈雷克套复背斜的满苏尔塔格隆起毗邻,西段与卡拉格玉勒褶皱束为邻。

萨瓦甫齐铀矿区处于卡什列依~萨瓦甫齐山间凹陷东部,该凹陷呈近东西向狭长带状展布。

元古代(震旦系)和古生代(石炭系、二叠系)地层构成了盆地的沉积基底,中~新生代(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第四系)构成盆地的沉积盖层。

上震旦统的硅质板岩、黑色板岩的放射性强度是下二叠统的1.5倍,曾发现2个铀矿点,是盆地中铀矿形成的有利蚀源区之一。

侏罗系铁米尔苏组是区内含铀含煤层。

2 成矿控制特征、矿化富集规律2.1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萨瓦甫齐盆地,从总体上看为一破坏了的向斜构造,轴向近于东西,两翼地层陡立,呈单斜状,而以北翼地层较完整,南翼地层则深埋,只出露了第三系。

铀矿地质野外工作细则

铀矿地质野外工作细则

铀矿地质野外工作细则野外工作细则野外工作细则名目野外工作细则名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钻探工程施工质量治理细则 .. (3)钻探工程地质物探编录实施细则 (12)岩芯水文地质编录细则 (24)矿心采样工作细则 (30)资料综合整理细则 (35)钻孔综合柱状图工作细则 (35)勘探线剖面图的作法 (39)地质水平断面图的作法 (41)垂直纵投影图的编制 (42)探槽编录工作细则钻探工程施工质量治理细则钻探工程是猎取深部地质信息的要紧地质手段,其质量关系到猎取地质信息的准确程度,直截了当阻碍地质找矿成果。

为了确保钻探工程质量,按时保质完成钻探任务,结合萨瓦甫齐铀矿特点,按照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规范《EJ/T1140-2002及EJ/T1052放射性矿产资源钻探规范》。

钻探工程施工应作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钻前预备1、钻机必须预备牢固的岩芯箱,岩芯箱净高大于或等于岩芯直径、净长1m.岩芯牌、班报表和施工设计指示书、书写工具、丈量工具。

2、平坦机场时,应留出放置岩(矿)芯及测井仪器的场地3、铀矿钻探、机台必须设有兼职岩(矿)芯治理员,负责岩矿芯的现场治理。

4、测量部门进行钻孔定位,地质部门下达钻孔设计指示书,钻机机械安装完毕后,经工区领导及有关技术人员亲到现场检查验收,填写机械安装质量验收书后,方可开孔。

二、钻进1、钻进过程中应有固定钻探记录员对钻进情形逐日、逐班认真记录好下列要紧内容:纯钻进时刻、换层深度、冲洗液颜色、钻程进尺、岩芯长度、残留岩芯长度、钻孔直径、换径深度、套管深度、孔深检查测量、卡钻、掉块、涌水及漏水情形。

2、提钻(1)提升钻具应尽量平稳,注意卷筒排绳,不得强力提升或振动,防止猛墩钻具,提引器通过弹簧缓冲装置的大钩悬挂到滑车内。

(2)操作拧管机时,应幸免对钻具产生撞击,震动,防止岩芯中途脱落。

(3)在复杂地层,孔段提钻时应操纵钻具提升速度,减少抽吸作用。

新疆萨瓦甫齐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新疆萨瓦甫齐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新疆萨瓦甫齐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新疆萨瓦甫齐铀矿床层控特征明显,严格受盆地构造演化、岩性、岩相旋回、吸附物含量等条件制约;河流三角洲分流河道微相、稳定煤层间、岩性旋回底部具适中砂泥比砂体中、大量有机质、含铁矿物、粘土化集聚区均可作为找矿靶区;另外,矿区外围类似地质特征地段也具有很好的砂岩型铀矿找矿潜力。

[关键词]新疆萨瓦甫齐铀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新疆萨瓦甫齐铀矿床地处库尔干山间盆地东端,是一个经历同生沉积-层间氧化-后期改造砂岩型铀矿。

本文以矿床Ⅱ矿段,500米以浅地质勘查成果为依据,对矿床主要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找矿标志,以期为矿床深部及外围勘查找矿提供依据。

1区域地质概况库尔干山间盆地南、北部边界分别受满苏尔塔格北坡断裂、克尔维亚布拉克~克其尔铁克里克断裂控制和博斯塔格南坡断裂、塔什库坦~阿克恰依苏河口断裂、库里瓦南坡断裂控制,长约58km,宽约2~4km,面积约176Km2;以震旦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为基底,先后叠覆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碎屑岩建造及第四系冲洪积物和冰碛物;构造演化经历了强拉张、弱伸展、隆升剥蚀、弱挤压构造及差异升降五个阶段;形成目前轴向近于东西、北部地层出露齐全且陡立、南部大部分地层缺失的单斜构造格局(图1)。

2矿区地质2.1含矿岩系地质特征矿区含矿地层为中下侏罗统铁米尔苏组,岩性按粒度可分为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具水平层理、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层理冲刷等构造,属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含铀含煤碎屑岩沉积。

自老至新发育十二个煤层(线),其中M1、M9、M12三个煤层可采且沿走向、倾向延伸较稳定,为矿区主要标志层。

含矿地层根据岩性、岩相变化特征,可划分八个由泥(煤)-砂-泥小韵律互层结构形成的岩相旋回(A-Ⅰ~A-Ⅳ和B-Ⅰ~B-Ⅳ)。

各岩相旋回厚度不等,介于3.5~87.3m之间,砂泥(煤)比一般介于0.5:1-4.4:1之间;岩相底部主要由分流河道微相的砂(砾)岩组成,顶部一般发育沼泽相、漫滩相的粉砂岩、泥岩或煤层(线)。

低渗透砂岩铀矿床水文地质参数确定方法探索

低渗透砂岩铀矿床水文地质参数确定方法探索

低渗透砂岩铀矿床水文地质参数确定方法探索
吉宏斌;吴黎武;曹振
【期刊名称】《铀矿冶》
【年(卷),期】2012(031)002
【摘要】提出将注水试验视为“反抽水”的假设,尝试将抽水试验的配线法运用到注水试验的数据处理中,在渗透性差、抽水量小等开展抽水试验困难的砂岩铀矿床
进行注水试验可获取较为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以新疆某铀矿床注水试验为例,将“反抽水”配线法和水位恢复法二者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反抽水”假设法计算主含矿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是可行的.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吉宏斌;吴黎武;曹振
【作者单位】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新疆伊宁835000;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
限公司,新疆伊宁835000;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新疆伊宁8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1.4
【相关文献】
1.分析低渗透性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J], 曾武林
2.分析低渗透性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J], 曾武林;
3.应用表面活性剂进行低渗透砂岩铀矿床地浸采铀的实验研究 [J], 齐海珍;谭凯旋;曾晟;刘江
4.375铀矿床水文地质参数值的确定方法探讨 [J], 刘新建
5.低渗透砂岩型铀矿床增渗方法及其可行性研究 [J], 王伟;李小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决定古河道和山间盆地渗入型铀矿床矿石中微量元素成分和富集的因素

决定古河道和山间盆地渗入型铀矿床矿石中微量元素成分和富集的因素

决定古河道和山间盆地渗入型铀矿床矿石中微量元素成分和富
集的因素
桑吉盛
【期刊名称】《国外铀金地质》
【年(卷),期】1998(15)1
【摘要】文章讨论了古河道型铀矿床的矿石中Mo、Se、Re、Co、Cu、V、Y、Sc等伴生微量元素的富集情况,强调了植物有机质在上述微量元素迁移、富集中的重要作用。

【总页数】11页(P24-33)
【关键词】铀矿床;矿石;微量元素;化学成分;富集因素
【作者】桑吉盛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760信箱 11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140.4;P531
【相关文献】
1.GMS软件在二连盆地赛汉高毕地区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中的应用 [J], 林效宾;王志明;郝伟林;刘武生
2.古河道型砂岩铀矿床与古河谷型砂岩铀矿床语义辨析 [J], 侯明才
3.大型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地浸开采井场工艺的探索与思考:以哈萨克斯坦S铀矿床为例 [J], 马亮;陈为义
4.决定古河道和山间盆地渗入型铀矿床矿石中微量元素成分和富集?… [J], 桑吉成;陈祖伊
5.内蒙古二连盆地中部古河道型铀矿床中烃类流体特征与铀成矿关系 [J], 赵兴齐;秦明宽;范洪海;刘武生;康世虎;张字龙;周飞;蔡亚;史清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 气 候 等 资料 ,将 山间 盆 地划 分 为 3个 大 的 古水 文 地 质 旋 回 ;从 古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演 化 的 角 度 ,分 析 了 各 旋 回与 铀 成矿 的关 系 ,并建 立 了强 构 造 背 景下 砂 岩 型 铀 矿 古水 文地 质 成 矿模 式 。
[ 关键 词 ]萨 瓦 甫齐 盆 地 ;砂 岩 型铀 矿床 ;古 水 文 地质
起 , 阻隔 了盆 地 与 塔 里 木 盆 地 的 联 系 。 盆 地
1 区 域 地 质 概 况
萨 瓦 甫 齐 铀 矿 床位 于 南 天 山 褶 皱 带 狭 长
的 库 尔 干 山 间 盆 地 内 ,北 部 为 天 山造 山 带 ,
( S T S ) f o l d b e l t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r e g i o n a l t e c t o n i c s ,p a l e o g e o g r a p h y ,p a l e o c l i m a t e a n d r e l a t e d d a t a ,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o f i n t e r mo n t a n e b a s i n c o u l d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r e e h y d r o g e o l o g i c a l c y c l e s . T h e
[ 中 图分 类 号 ]P 6 1 4 . 1 9 ;P 6 4 [ 文 献 标 志 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2 — 0 6 3 6 ( 2 0 1 3 ) 0 2 — 0 0 9 8 — 0 5
Ana l ys i s o n p a l e o— hy d r 0 g e 0 l 0 g i c a l c o n di t i o ns o f ur a n i um f o 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 t i o n i n
B e i j i n g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U r a n i u m G e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9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S a wa f u qi u r a ni u m d e po s i t i S l o c a t e d i n Ku e r g a n i n t e r mo n t a n e b a s i n o f t h e S o u t h Ti a n s ha n
萨 瓦甫齐铀矿床成矿古水 文地质分析
林 效 宾 ,郝伟 林 ,王 志 明
( 核 工业 北 京 地 质 研究 院 , 中核 集 团 铀 资源 勘 查 与 评 价技 术 重 点 实 验 室 ,北 京 1 0 0 0 2 9 )
[ 摘 要 ]萨 瓦 甫 齐铀 矿 床 地 处 南 天 山 褶 皱 带狭 长 的 库尔 干 山 间盆 地 内 。根 据 区 域 构 造 、古地 理 和
S a wa f u q i u r a n i u m d e p o s i t
L I N Xi a o — b i n, HAO We i — l i n, W ANG Zh i — mi n g
( C N N C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U r a n i u m R e s o u r c e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u r a n i u m m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t o e a c h c y c l e wa s a n a l y z e d f r o m t h e pe r s pe c t i v e o f t h e e v o l ut i o n
第3 O卷 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世 界 核 地 质 科 学
Wo r l d Nuc l e a r Ge o s c i e n c e
Vo 1 . 3 0 No . 2
J u n . 2 0 1 3
D OI : I O . 3 9 6 9 0 . i s s n . 1 6 7 2 - 0 6 3 6 . 2 0 1 3 . 0 2 . 0 0 6
o f p a l a e o — h y d r o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 a n d t h e u r a n i u m me t a l l o g e n i c mo d e l i n p a l a e o h y d r o g e o l o g y u n d e r s t r o n g l y c o n s t r u c t i v e b a c k g r o u n d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 Ke y wo r d s : S a wa f u q i Ba s i n; s a n d s t o n e — t y p e u r a n i u m d e p o s i t ;p a l a e o h y d r o g e o l o g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