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血涂片的制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血涂片的制备
Preparation of Blood Smear
实验原理
使用推片将血液在载玻片制成血膜。

试剂器材
载玻片(清洁、干燥、无尘、无油脂、25cm×75cm,厚度0.8mm~1.2mm)、推片。

操作步骤
(1)采血静脉采血后,使用玻璃棒、毛细管、注射针头等在距载玻片一端1cm处加1滴(约0.05ml)抗凝血,如果使用手指采血则直接用洁净玻片蘸 1 滴血。

坦地方,右手持推片从后方或前方接近血滴,使血液沿
推片边缘展开成适当的宽度,立即将推片与载玻片呈
30。

~45。

角,轻压推片边缘将血液推制成厚薄适宜的血
涂片(图1-6),血涂片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见。

(3)干燥将推好的血涂片在空气中晃动,使其迅
速干燥。

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于37 ℃温箱中保温促
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图1-6 推片(4)标记在载玻片的一端用记号笔编号。

注意事项
1.要制备良好的血细胞涂片,玻片必须干净。

新购置的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必须用约1mol/L HCl浸泡24h后,再用清水彻底冲洗,擦干后备用。

用过的载玻片可放入含适量肥皂或其他洗涤剂的清水中煮沸20min,洗净,再用清水反复冲洗,蒸馏水最后浸洗后擦干备用。

边缘破碎、玻面有划痕的玻片不能再用。

使用玻片时,只能手持玻片边缘,切勿触及玻片表面,以保持玻片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

2.最好使用非抗凝血制备血涂片,也可用EDTA抗凝血制备。

使用抗凝血标本时,应充分混匀后再涂片。

抗凝血标本应在采集后4h内制备血涂片,时间过长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制片前标本不宜冷藏。

涂片的厚度、长度与血滴的大小、推片与载玻片之间的角度、推片时的速度及红细胞比容有关。

一般认为血滴大、血粘度高、推片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厚,反之则血膜薄。

故针对不同病人应有的放矢,对血细胞比容高、血粘度高的病人应采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而贫血患者则应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

3.血膜应厚薄均匀适度,头尾及两侧有一定的空隙。

如血膜面积太小,可观察的部分会受到局限,故应以在离开载玻片另一端2cm的地方结束涂抹为宜。

一些体积特大的特殊细胞常在血膜的尾部出现,因此画线应注意保存血涂片尾部细胞。

4.血涂片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固定染色,否则细胞尚未牢固地吸附在玻片
上,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实验评价
血涂片制备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

一张良好的血片,厚薄要适宜,头体尾要明显,细胞分布要均匀,膜的边缘要整齐,并留有一定的空隙。

血涂片制备时手工推片法用血量少、操作简单,是最广泛应用的方法。

除可
获得满意的血涂片外,抗凝的血液病标本离心后取其灰白层涂片,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此外,还可根据不同需要(如疟原虫、微丝蚴检查等)采用厚血涂片法。

随着当今的自动化的发展,出现了自动血液涂片和染色装置。

自动的血液涂抹装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离心法,可以将少量细胞浓缩涂片;另一类是机械涂片法,其模拟手工涂片,适用于大量血涂片的制备。

一般来说自动血液涂片装置可获得细胞分布均匀、形态完好的血片,但尚未普遍推广。

思考题
从外观来判断,一张好的血涂片有哪些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