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优秀教案(推荐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优秀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和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准确口算。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与同学合作的态度,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水平,鼓励算法多样化,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增强交流,体验和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提升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6-8= 36-4= 66-6=
这三道口算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基础,为知识的有效迁移、准确推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创新点:注意“66-6=”,这是很有新意的设计。

上一节课学习
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是个位与个位相减都有剩的,而要过渡到不够减,跨越一个正好够的特殊情况,也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几十几减几”的问题。

此处的埋笔不但将知识层次化、系统化,还能够隐藏后面探讨的算法的多样化。

这样有利于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迁移,又为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二、情境导入
1、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前面学习的减法计算掌握得这么好!(举起双手的大拇指,这不但仅是对学生的一种简单评价,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增加信心。

)老师想请你们帮小明解决一个数学难题,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主题图)请看上来!他遇到什么难题了?(个别学生说、齐读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
2、出示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36-8=
师:36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学生:36表示一辆赛车36元,8表示小明有8元钱。

要从36元里面去掉8元,还剩多少元?就是小明还要再攒的钱,所以列式:36-8 3、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怎么算呢?6减8不够减怎么办?【创新点:指向策略,引
出矛盾,激发学生思维。


请你们用小棒来摆一摆,想想你是怎样算的,与同桌说说你的方法。

准备好了吗?请动手摆吧!(教师巡视)
(2)师:现在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你听懂了吗?他很聪明,从30里面拿出一个10,把6变成16,16-8够减吗?请看黑板。

(白板演示摆小棒。

)给学生充分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另外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和展示的平台。

通过摆小棒方式来理解算理,而不是就小棒说小棒,而是利用摆小棒来理解算理,使“直观图”与“算法过程”相连,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完成了“感知(动作)表象符号”的思维过程。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现在不摆小棒,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36-8,能够把36分成20和16,先用16去减8得8,再把8和20加起来就是36-8的差。

学生:个位上的6减8不够减,把36分成20和16,先用16去减8得8,再算8加20等于28。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法一: 16-8=8,20+8=28。

【给多学生表现说算理的机会,个别说、男女赛说、齐说。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学生:也能够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
2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法二:10-8=2,26+2=28。

算法三:6和8差2,8-6=2,30-2=28。

算法四:从30里拿出2和6合成8,30-2=28。

算法五:从30根里拿出8根还剩22根,22+6=28。

创新点:在汇报方法上的创新。

请有想法的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用“心有灵犀”找知心朋友的方式接着补充想法,完成合作。

这样的设计首先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参与度;其次,找朋友是低年级孩子比较喜欢的形式,学生们很高兴去协助自己的朋友来完成任务,在激趣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最后,能够补充刚刚思考的不足,在大家都思考的氛围下,带着另一部分人去思考。

4、小结:(出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脑袋一转,就想出这么多好方法!在计算时,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就能够了。

(指着复习题)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不能直接减一位数,像这样的减法算式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创新点:方法创新。

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及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意识。

三、练习反馈。

教师:感谢你们协助小明解决了难题。

现在老师将带你们去闯关,有信心吗?
1、第一关:(课件)完成68页做一做第2题。

课件出示32—5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后请一名上台展示并说说理。

齐说、个别说。

2、第二关:祝贺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敢挑战第二关吗?(课件)完成69页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咱们一起去钓鱼吧!算对了你就钓到鱼了。

(抢答)
3、第三关:实际应用(课件)看到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老师想请你们用今天学习的本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愿意吗?
四、小结:今天,你们协助小明解决了数学难题,又顺利地闯过3关。

高兴吗?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优秀教案第【2】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教材第88、第89页的内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2.正确理解算理。

3.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掌握计算方法。

主题图,小棒,计数器。

计算。

50-40= 67-25= 61-9= 72-51=
64-21= 56-40= 71+25= 61+25=
67-44= 74-44= 45-41= 48-33=
71+28= 54+20= 58-31= 70-50=
1.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主题图。

(2)看懂图意。

(3)提问:通过观察图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甲:小星和小梅一共有多少枚
学生乙:小星比小梅多多少枚
学生丙:小梅比小星少多少枚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全,谁愿意分别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呢
(4)请学生解答第一个问题,并强调、巩固加法运算。

(5)那么,我们来思考第二、三个问题,应该用什么运算呢如有学生知道用减法计算或能够计算出结果,应给予表扬。

如有同学知道列减法算式50-26,但是计算不出结果来,没有关系,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学习计算方法。

(1)老师:以前我们学习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时,是分别把两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相加,所得数分别为和的个位和十位上的一数。

现在,50-26怎么算,个位上的0不够减6怎么办让我们一起借助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吧!
(2)师生共同操作。

师生共同摆出5捆小棒。

提问:想一想,怎样从这些小棒中拿出26根。

学生尝试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操作。

(先拿出2捆,再拆开1捆拿出6根)
老师边听学生叙述,边演示过程。

得出50-26=24。

(3)老师再指导用拨算珠法解答。

老师:我们用竖式再计算一次。

十个
-
2
6
2
4
老师指导,个位上的0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再减。

老师:想一想,笔算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住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优秀教案第【3】
篇〗
教学内容:
课本P18---P19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学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

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

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分小组交流想法。

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题。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指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