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
1、能看懂画面内容,并把画面的意思说清楚。
2、学习运用多种写作方法丰富习作的内容。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乐于表达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观察画面,合理想象,真实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透过人物外表想象内心,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趣写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小诗,请你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一猜: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吗?
2、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放风筝的?心情怎样?
3.教师小结并过渡:是啊,放风筝是同学们都喜爱的运动,这不,你看,周末就有一群小朋友相约去公园放风筝呢!
二、观察图画,引导想象
1.多媒体出示课本图片,初步感知图片内容:同学们,这幅图你看到了些什么?过渡:同学们如果我们就这样将你们所看到的内容全部写在作文本上,就是一篇好的作文吗?那这幅图你觉得可以主要写什么?
2.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1)了解观察顺序: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你知道观察图画可以用哪些顺序呢?(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等)(板书:按一定顺序)
(2)这幅图可以采用什么顺序呢?
3、想象画面,将画面由静变动。
有序观察图画,发挥想象,试着连贯地说一说:他们是怎么放风筝的?可能相互会说些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班级内汇报。
教师适时点拨。
4、方法小结:你看,我们刚刚将静止的画面变得如此的生动、具体,我们靠的就是——(板书:想象),靠的就是——(板书: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过渡:我们的交流很成功,因为你们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学会了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看到了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图的技巧,这就是看图作文的诀窍!
三、出示要求,学生写片段
四、1.写话要求:
(1)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什么?
(2)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那些话?
2.学生片段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的春天,小朋友们来到草地上--------------------
四、润色修改,品读欣赏
1、把个别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品读欣赏。
2、同桌按照三看的标准,相互修改作文。
修改标准:一看有没有错别字,二看有没有语句不通顺的,三看图画的内容是否写清楚,写具体。
五、教师总结,形成习作
完整的事件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刚才同学们已经将放风筝的经过写出来,回去可以将文章加以充实,形成一篇完整的习作。
六板书设计:
看图画写作文
按一定顺序观察
发挥想象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趣写作。
1.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2.指名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
3.教师小结过渡:是啊,放风筝是一项有趣的活动,适合一群人一起玩。
看,这里也有一群小朋友正在放风筝呢!
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
1.师导入:我们写看图作文首先要观察图画,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你们知道观察图画有哪些顺序吗?(由远到近、由人到景、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等)
2.再看图画,按顺序观察图画。
(1)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来观察。
①观察整体画面,说清楚是谁和谁一起放风筝。
②说清楚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放风筝。
(2)按顺序观察。
(部分观察)
①观察人物。
图中主要的人物是谁?他们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②观察其他的人和场景。
三、想象画面,将画面由静变动。
1.过渡: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知道了画面的内容了。
但这还不够,
如果我们能让这幅画动起来,如电影一样,精彩纷呈,那该多好!要将它动起来,就得靠我们的一项本领,那就是——想象。
(板书:想象)
2.想想放风筝时遇到的困难。
(1)过渡:看图作文的想象是以画面上的人或事为基础的,让我们带着想象,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
(2)指导写出图中小朋友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
师总结:大家看,通过我们的想象,静止的画面变得如此生动。
3.刚才我们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方法,透过人物的外表,体会到人物的内心。
下面你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说一说图中主要人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1)再细致观察。
(2)同桌之间说一说图中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他们可能会说什么?
(3)全班交流。
(4)老师总结:我们的交流很成功,因为你们学会了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看到了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图的技巧,这就是看图作文的诀窍!
四、谋篇布局,完成习作。
1.指导按一定记叙顺序来写。
(从整体到部分)
2.注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生习作,师巡视辅导。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
五、总结方法,学生习作。
让我们再次回忆今天我们学习写看图作文的方法吧。
我们采用了观察图画的方法,观察的时候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的顺序,这时候,观察到的图画是静止的,我们靠的是想象让画面动了起来。
再透过人物的外表,揣摩人物的内心,将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这就是看图作文。
六、展示作品,修改习作。
1.同桌交换读习作。
2.评一评:图画的内容是否介绍清楚了?有没有错别字?
3.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
1、能看懂画面内容,并把画面的意思写清楚。
2、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学会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观察画面,合理想象,真实表达感受。
2、透过人物外表想象内心,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趣写作
1、同学们,画面上的这些图片是什么呀?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课件出示放风筝图片)学生代表发言。
2、指名说放风筝的乐趣。
3、教师小结并过渡:是啊,放风筝是我们大家都热爱的运动,这不,你看看,有这么多人在广场上放风筝呢!
二、观察图画,引导想象。
1、(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多媒体出示课本图片。
2、初步感知图片内容:你看到了些什么?(注:指名两三位同学自由表达,只要是画面的内容即可,不必作指导,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
3、观察画面引导:刚才的同学说的都没错,都是我们能看到的。
但是如果我们就这样将你们说的内容全部写在作文本上,就是一篇好的作文了吗?(注:生一定回答不是)看来,看图作文,不仅仅只是罗列画面的事物,我们还得将看到的人或物按照一定的顺序经过我们的语言加工,运用我们的想象,将静态的画面展现成一段有声有色的电影,写成令人身临其境的文章,那才是看图作文。
4、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1)我们作看图作文首先要观察图画,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你知道观察图画可以用哪些顺序呢?(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主体到细节等)(板书:按一定顺序)
(2)再看图画,按顺序观察图画。
我们这幅图可以采用什么顺序呢?你试着用这样的顺序说一说画面的你看到的内容,要求学生连起来说是一件什么事情。
(这幅画展现的是小明和小刚一起在广场上合作放风筝,他们两个放的是蜻蜓风筝,小明在前面放线,小刚拿着风筝,正准备放!小红拿着蝴蝶风筝站在一边看着。
远处,还有一家三口也在放风筝,天上还有好多好多的风筝。
)
5、想象画面,将画面由静变动。
(1)过渡:刚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知道了画面的内容了。
但这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将这幅画动起来,如电影一样,精彩纷呈,那该多好!要将它动起来,就得靠我们的一项本领,那就是——想象。
(2)推想放风筝的过程。
其实,我们从画面中根本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我们却分明能看到他们在做什么。
过渡:看图作文的想象就是靠画面的人或事为基础的,让我们带着想象的思维,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
画面上虽然看不到,但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写出放风筝的过程。
请小组合作,想象他们是怎样放的?他们可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怎么做?结果怎样?脸上的表情如何?(板书:动作、神态、语言描写)(3)小组交流。
小明站在向风的地方,牵着线,小刚手里拎着风筝。
小红拿着风筝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们。
小明对小刚说:“放!”小刚把风筝朝天空中猛地一扔,风筝迎着风快速地飞起来了。
小明一边放开手中的绳子一边朝着风一路奔跑,风筝慢慢地高过树梢了并在空中翩翩起舞,小明牵着风筝,在草地上奔跑着,小刚跟在后面跑,小红也拿着风筝跟在后面跑。
大家一起欢呼着“风筝起飞喽!”三个人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坐在草地上,看着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云彩上面了。
他们兴奋极了。
三、小结
我们的交流很成功,我们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方法,透过人物的外表,体会到人物的内心。
我们学会了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感受到了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图的技巧,这就是看图作文的诀窍!(板书: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
四、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五、总结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很好,不仅学会了观察,还能通过我们的想象去丰富画面的内容。
下节课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刚才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感受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出示写作要求)
板书设计: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
按一定顺序观察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