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半期考试(10月)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半期考试(10月)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卷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我校每周一升旗仪式上,播放一遍校歌所用时间大约60 s
B.正在考试的一张物理试卷厚度约为5 mm
C.大学城至朝天门地铁1号线列车正常行驶速度约为60 m/s
D.正常情况下,用秒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次所用时间约为10 s
2.下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3.已知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若甲车的速度是15m/s,那么乙车的速度是()
A.5m/s B.11.25m/s C.45m/s D.12m/s
4.在下列描述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可近似看成做匀速直线运动
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测量操作规则所引起的
C.由v=s/t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5.一辆轿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1h时间,前15min内的平均速度是40km/h,后4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60km/h,中途因堵车停留5min,则该轿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
A.40km/h B.45km/h C.50km/h D.60km/h
6.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优美的光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在湖面发生镜面发射的结果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7.站在平面镜前6 m的人,沿着与平面镜的镜面垂直的方向匀速走向平面镜,若此人行走的速度为0.5m/s,经过4s,则人相对于自己的虚像的速度和人与自己像的距离分别是()
A .0.25m/s ,4 m
B .1m/s ,8 m
C .2m/s ,8 m
D .1m/s ,10 m
8.如图2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 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
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P 将( )
A .慢慢向水面移动
B .慢慢向右移动后静止
C .慢慢向左移动后静止
D .仍在原来位置
9.在竖直升降电梯的顶棚上悬挂一个物体,电梯静止时物体自由下落至电梯地板所需时间为t 1;电梯在匀速下降过程中,物体从顶棚上脱落,到达电梯地板所需的时间为t 2,则( )
A .t 1>t 2
B .t 1= t 2
C .t 1<t 2
D .无法判断
10.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
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两同学在0~15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C .在0~20s 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D .在0~15s 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 处相遇
二、填空作图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作图题20题4分, 21、22题各2分,共8分。
)
11.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2016年4月13日在纽约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开发以激光推进的微型星际“飞船”,力争以光速五分之一的速度,在二三十年内就可以飞越4光年以上,即“突破摄星”计划,其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km/s ,光年是 (填写物理量)的单位。
12.2016年2月12日,人类首次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是100年前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根据其建立的“相对论”作出的预言,建立“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是 ,2016年人类首次宣布探测到引力波是来自于距离我们13亿光年处的两个巨大黑洞的“相撞”,本次探测到引力波是 年前发出的。
13.用如图4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为 cm ,所测的物体的长度为 cm 。
14.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
一定遏制。
如图5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
测速设备测得小汽
车在通过20km 的测速区间用时9.6min ,其平均速度为 km/h 。
根据该路段限速120km/h 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将受到相应处罚。
15.某同学用同一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五次测量,记录结果为:1.375m 、 1.374m 、1.384m 、
1.373m 、1.376m ,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 ,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m 。
16.如图6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要“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 。
(选填“反射”或“折射”)
17.夜幕来临,当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上的灯点亮时,长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相交辉映形成一幅
绚丽多彩的山城美景。
若长江大桥下长江水深8m ,桥上一彩灯距水面28m ,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图3
图2
图4
m;若长江水上涨0.5m
,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m。
18.如图7所示,在竖直墙
CM与水平地面MB之间斜放一平面镜MN,平面镜与墙成45°角。
一个小球A 向右运动,那么,小球在镜中的像沿墙的位置向(填“上”或“下”)运动;身高1.7m的小华头顶镜面MN站直在镜前的地面上,他的脚站在镜中的像的位置离M点的距离是m。
19.如图8所示,一束斜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O点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经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若要使这两条光线垂直,可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旋转°。
20.(1)如图9甲所示: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的准确方向及对应的在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如图9乙所示:S′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图中已画出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它的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另一条入射光线SA的反射光光线。
21.如图10甲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他们不是对准图10乙中的S′,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叉去,为了弄清原因,请在图11乙中作出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
22.如图11所示:S为点光源,A和B为S发出的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三、综合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
23.在我校大学城新校区建设中,学校在主教学楼底楼沿长廊AB方向铺有4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12甲所示:
(1)晓丽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12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图8
图6 图7
图5
图9
图10
图11
cm 。
(2)晓丽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 端走到B 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12丙所示,她所用的时间是 s 。
(3
)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 ,算出晓丽的步行速度为 m/s 。
24.如图13所示:小华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利用光的 (选填“镜面
反射”或“漫反射”)以便显示光路;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EO 入射时,
在纸板NOF 面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3)实验中用可折转的纸板主要目的是: 。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
当 。
(5)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
表明: 。
(6)实验中,同组的小鑫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入射角,分别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经检查,四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5° 55° 3
45° 45° 4 60° 30°
2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平面镜、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高为7 cm 。
如图14甲所示:
(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 (选填“平面镜”、“平板玻璃”),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 。
(2)实验室提供的平板玻璃有两种,你应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理由 。
图12
图13
(3)在实验中,为了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 一些(选填“较亮”或“较暗”)
;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 是否相等。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 ,拿未点燃的蜡烛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在实验中,小贾同学用右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A 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 (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
(5)移去蜡烛B ,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6)保持蜡烛A 静止,将玻璃板向蜡烛A 以3 cm/s 靠近时,则蜡烛A 的像以 cm/s 向蜡烛A 靠近,其像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同组的小余同学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不能与蜡烛A 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 。
(8)如图14乙所示是同组的小鑫同学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他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小鑫同学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9)为证实上述有关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 .保持A 、
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 的位置,重复实验。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26题4分、27题8分、28题6分、共1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
26.如图15甲所示: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是世界首座大型公路与轻轨两用的城市大桥,桥头路牌上有如图15乙的限速标志,一辆小轿车不违章通过该桥,最短用时为2.4min 。
求:
(1)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长度为多少km ?
(2)轻轨3号线列车以20m/s 的速度完全通过该桥需要运行145s ,求轻轨车厢的长度为多少米?
27.重庆市交管局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在机场路上(一段平直的)安装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16所示,汽车正在向放置在机场路上的测速仪水平匀速驶离,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2 s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 s ,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7 s ,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 ,求:
图14 图15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2)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收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行驶的距离?
(3)此路段限速为100 km/h,试计算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28.如图17甲所示是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某商场地下停车场,为了保障停车场的人员及车辆的安全,工作人员计划在停车场内所有的重要位置安装先进的激光跟踪器;激光跟踪器的工作过程简化如图17乙所示,激光跟踪器安装在距离地面5m的空中B点,其距离车库顶部的C点的距离为3m,激光跟踪器可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竖直平面内扫描;假设一辆轿车正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轿车通过激光跟踪器的正下方A点时,激光跟踪器发出一束激光正好射到轿车的车
头上,已知激光跟踪器转一周所需时间为6 s 。
(≈1.732,计算结果请保留一位小数。
)问:
(1)开始时,激光正好射到轿车上,经过0.75s后光束又射到轿车上的同一位置,则轿车的运动速度为?
(2)如果想使轿车再经过1.25s后又被光束照射到同一位置,则轿车的速度必须变成m/s?
甲
图17 乙
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