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摘要:企业党建对于企业发展有引导作用,而公司治理也是为企业有序发展服务,二者目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在实际工作中,尝试将二者融合对于促进企业健
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只要安排合理,就能实现党建与企业效益的平衡。
基于此,本
文分析二者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企业党建;公司治理;融合
前言
企业党建和企业治理的融合是解决两种制度间冲突的需要,是完善党建理论
的需要,更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因此企业应从自身条件出发,寻找有效途径实
现两者的融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目标是一致的,促使他们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
企业党建对公司治理起指导作用,公司治理则对企业党建
有保障作用,是党建工作的基础。
为了加强我国的执政力度,维护群众基础,就需
要贯彻党的政策,将党建落实,与公司治理相融。
公司治理过程中会出现人员政治
思想问题和人员调整问题,这就需要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对此进行协调。
只有二者
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达到"1+1>2"的效果,二者都能增加成效,企业获得更多
的利益,促进企业发展。
2.如何开展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
2.1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前提条件
企业内部的运营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会根据企业创新的需求发生改变。
共产党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企业在
之后的发展中,就要以党政为核心进行工作,确保企业可以获得良好的声望,促进
企业稳定发展。
党组织中有许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政治资源,这是企业在发展
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企业
的制度改革也不完全,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的政党组织对企业有
约束和监督作用,推动企业员工向更高处前进,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目的是发展和盈利,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发展的机会,并生存下去。
由于在经济市场中贯彻优胜劣汰的机制,不可能出现众多企业并存的现象,因此企
业要想长远发展,就需企业政党组织依据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带领公司步入正轨,推
动企业长远稳健的发展。
2.2以明确职责和权力为基础
企业需要将党建与公司治理进行融合,其融合的模式一般分为联席会议模式
和交叉任职模式。
联席会议是由董事会和党委会共同组织召开的,会议的主要内
容是针对企业的重大问题或重大决策进行讨论分析,然后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规
则确定解决方法。
这是一种董事会和党委会的权力和地位平等,处于同一平面的
联合模式。
交叉任职模式是董事会和党委会的成员相互交叉任职,它不仅能减少
企业的内部消耗,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还能缩短董事会和党委会的信息交换过程,让企业正常运转,增加企业的利润,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党建是在认真贯彻党的有
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和监督企业在合法前提下开展生产经营,维护企业
内部涉及到的各方合法权益,事实证明,党建工作在促进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创
造巨大财富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企业治理则主要是完善治理结构,协调企业内部
各个利益方的关系,并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促进企业健康、持久发展。
显而易见,两者根本目的都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只是运行方式以及组织设置上存在异同,并
非本质上的对抗,所以企业党建和企业治理的融合具有可行性。
在企业经营管理
系统运行中,两者因制度安排的差别有着不同的运行特点,在某方面可能会相互排斥,但是这并不会导致企业这个系统失衡甚至瓦解,只要恰当的处理两者间的关系,就能为企业创造更多收益。
3.企业党建和企业治理融合的有效途径
3.1保障企业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政治核心地位
企业党组织和治理机构应该进行同步构建,因此党组织应以《公司法》等章
程和规定为依据,围绕企业核心工作,渗透和融入到企业各项工作中,首先是当企
业遇到重大决策时,如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党组织应纵观全局,高瞻远瞩,正确把握
方向;其次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领导体制,搭建合理的治理结构,尽量
将所有党委成员纳入经营者行列,确保党组织在适应企业中心任务的基础上顺利
开展工作;最后是要明确党组织及其成员的法定地位和作用,包括部门和职责设置、人员安排、经费保障等,从而保证党组织依法履职,团结内部力量,协调各利益方
的关系,保障其利益,为企业稳健发展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
3.2对接和融合企业新老三会
要切实做好党建与企业治理融合工作,要求企业党组织与公司决策人员做好
交流,也可以尝试让企业内部党员、职工、工会代表等和企业决策、管理者进行
交叉任职。
一是职代会,职代会对股东大会的权利局限于建议权,同时选取合适的
职工参加董事会,对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如薪酬奖金、劳动保护,以及企
业生产经营的方针、问题、制度等,进行审议前讨论。
此外职代会还可选出代表
进入企业监事会,并根据实际情况更换代表。
二是党委会,首先是通过股东大会选
举合适的党委成员出任董事或者董事长;其次是为保证企业合法经营,可以借助法
定程序使党委成员成为监事会成员,依法行使提议权和监事权;最后是按照相关规定,党委会成员可以进入董事会等机构,同样董事会等机构的党员也可进入党委会。
通过这一办法,能够让党组织成员参与决策管理,企业原决策管理人员能够深入党
组织实际工作中去,从而加深相互间的理解。
当前很多现代企业治理已经尝试采
用此模式,在我国一些合资企业中,这种管理模式十分普遍,采用这种任职方式,企
业党组织以及企业决策管理者在工作中就不会因为国家方针政策与企业治理的同
步问题花费大量精力,从而有效降低体制成本,是企业管理更加灵活,提高效益。
三是工会,工会是企业劳方的代表和利益维护者,应遵循相关规定独立开展工作,
因此工会代表可以可依法进入监事会和董事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并传达与劳动者
利益密切相关的要求和意见,甚至可由工会主席出任监事和董事,合理参与企业重
大决策和以及经营管理监督工作。
此外工会还要负责协商和合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协调劳资双方关系。
深化改革人事管理制,首先应该坚持"党管干部",根据产
权进行关系隶属关系上的明确划分,打破企业干部交由企业党委任命的模式,构建
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企业内部需求的现代企业领导管理体制;其次是对聘任企业
干部整体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
因此要严格遵循党管干部的工作程序,董事会应
事先与党组织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然后进行决策;最后是更新用人标准,企业
应结合市场情况调整公司用人标准。
结语
探讨企业党建和企业治理融合思路和模式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企业党
建与企业治理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企业在合法经营的基础上能够健康发展,具有目
标上的一致性。
为了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党建工作和治理工作的关系,
实现相嵌融合,协调发展,形成合力,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推动力。
综上所述,企
业党建和公司治理不存在拮抗作用,二者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持,同时还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帮助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
虽然党建和公司治理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是其目标都是一致的,而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相互促进作用,确定了融合的可行性。
党建和公司治理融合的开展就需要具备融合的前提条件,明确职责和权力,促使企
业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新时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效能提升的路径研究[J].陈洪超;高殿海;赵云.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4)
[2]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处理好五对辩证关系[J].苏有;李言实.中共乐山
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