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有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方面:通过查阅、沟通、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讨过程和结果;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
情感看法、价值观方面: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共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科学学问方面:从宏观上相识地球的地形、地貌与地球上的物质。
知道地球是多姿多彩的;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生气勃勃、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的。
习惯目标:培育学生相互合作的习惯。
分层目标:通过查阅、沟通、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
能主动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讨过程和结果;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爱过节吗?我们一起猜几个节日,5月1日,6月1日。
4月22日?
关于地球,大家都想知道什么?
我们的四周都什么?地球表面有什么?……
你们的问题提的特别好,我们这节课起先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猜想假设制定方案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确定探讨目标并揭示课题。
三、自主探究
(一)我们的四周有什么?
师:我们就生活在地球上,可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你的四周都有些什么
呢?
生:高楼、树木、花园、操场……(板书)
师:看来,你们都是爱视察的、善表达的好孩子,现在,我们想象一下,假如你乘上了“神州七号”,你会看到地球表面有什么?
学生想象沟通。
学生:海洋、森林……
(二)地球表面有什么
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所搜集资料。
板书:海洋、山川、盆地、铁路、矿产、森林……
师:同学们真了不得,搜集了这么多的资料,跟大家一起共享。
师:丘陵、乡村、河流、湖泊、城市……(补充)
学生视察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并整理沟通的材料。
学校的四周高楼、树木、花园、操场
地球的表面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乡村、河流、海洋、湖泊、城市、森林等等
(三)视察地图,有什么发觉?
让学生视察世界地形图,看有什么发觉,小组沟通,然后汇报。
让学生到台上沟通自己的发觉。
师:“蓝色表示的是什么?大块黄色表示的是什么?小块黄色表示的是什么?绿色表示什么?
生:蓝色表示的是海洋,绿色表示森林,黄色表示土地。
师:蓝色表示的是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丘陵或高原,棕褐色表示高山。
师: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那个半球?
生:亚洲、北半球
师:四大洲,七大洋(板书)
活动四:视察地球仪,会发觉什么?
师:再来视察地球仪,你又有什么新收获?
学生分组视察地球仪,组内沟通。
师:把你的新发觉展示出来,让我们一起观赏。
学生上台指着地球仪说出(南北极、经线、纬线、赤道、四大洋、七大洲、五带中的热带和我们所处的北温带……)师: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生:依据图上的标识。
师:你们真了不得,通过视察地图和地球仪,又有了这么多的收获。
是的地球哺育了我们,可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地球?
学生畅想,组内沟通。
汇报畅想结果。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为了今日,为了明天,为了自己,为了子孙,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地球吧,爱惜我们共同的家园吧!
(四)整体感知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状况。
出示课件:转动的地球模型。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从这个地球模型上发觉了什么?
四、归纳总结:
多媒体出示:地球上的各个地方的动、植物的图片;地球上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植物约有30多万种。
探讨:看到这些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并小结:动、植物是人类的好挚友,人类和动、植物都是地球村的一个
村民,我们应当和动、植物和谐相处。
五、拓展延长
展示与评价。
将各小组办好的手抄报按肯定的依次张贴在教室肯定的位置长期展出,可以充分发挥所搜集资料的作用,还可以给尚未沟通的资料供应沟通的机会。
《地球上有什么》修改缘由与教学反思
修改缘由:
导入环节:结合世界地球日这样特殊有代表意义的日子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情境离学生近、好玩,在教学过程中看的出孩子的爱好很是深厚,探究的主动性和热忱都很高,很自然的进入探究新知的环节中。
探究部分: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原来琐碎环节简单引起思维凌乱,修改后大环节、问题串呈现,探究内容清晰明白。
学生探究起来得心应手。
反思:
《地球上有什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不是很亲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相识也都比较肤浅、片面,没有整体的宏观相识。
但是不知道、不了解却让学生的求知欲更加剧烈。
我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和照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觉“地球上有什么”,并与时对课堂学习的驾驭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将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完备的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一步步地视察,发觉地球上的隐私:地球上有高山、平原、盆地等,也有海洋、湖泊、河流,通过细致地视察发觉七大洲四大洋,在初步相识地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发觉地球仪上有许很多多的线:经线和纬线,进而相识赤道、南北回来线、五带等。
这节课的容量很大,但在四特别钟内完成,这得益于课前打算的资料和地图、地球
仪,得益于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上课时则多的地图可以在瞬间切换,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地球上又什么有了全面的了解。
真正体会到地球的多姿多彩。
一节课下来,学生始终精神饱满、留意力集中,课后对地球上有什么产生探讨的爱好。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平实而朴实的课,就像一道一般的家常菜,没有什么特殊的调味,但能保证必需的养分,并且是必不行少的,当然,假如再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有效的现代教学技术,就像一道菜进行了艺术加工,再加上美味的佐料,色香味俱全,人们在享受养分的同时,还享受着精神上的盛宴。
所以,我们不仅要追求课堂的朴实有效,还要追求科学课堂的生动好玩。
学生运用的地球仪,大多是政区地球仪,假如能换成地形地球仪,对学生视察地形地貌,将会有更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