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0.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含解析)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练29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1题,共44分)
东北林区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的统称,它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天然林区、国有林区和优质用材林区。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
1.有关东北林区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伐小于更新,资源减少,林质下降
B.森林覆盖率在下降,但林木蓄积量在上升
C.林区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
D.采伐手段先进,以轮伐为主,科学合性
2.东北地区林业生产的重点应该是( )
A.原木生产
B.只育不采,保护生态
C.以营林为基础的综合利用
D.提高经济产值
答案:1.C 2.C
解析: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但由于长期超采,采育脱节,山林开荒,乱砍滥伐等,使东北林区的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针对东北森林资源破坏情况,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已成为东北林区的首要任务。
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农业区域分布简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灌溉用水量依次递减。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四地中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
①气候湿润②河流、湖泊众多③以旱地作物为主④以畜牧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下列对乙地区农业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丘陵区牧草广布,乳畜业发达
B.大平原区农田成片,商品谷物农业盛行
C.生长期温和多雨,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业,但近年种植面积有减少趋势
D.利用地中海气候条件,大规模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类作物
答案:3.D 4.C
解析:第3题,丁地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距离海洋较近,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其农业地域类
型为乳畜业,因此灌溉用水量较少,故D项正确。
第4题,由图分析可知,乙地区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为美国的棉花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棉花生长期内温和多雨;该地大力发展棉花种
植业,但近年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故C项正确。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完成第5~7题。
评价类别农作物
A
农作物
B
农作物
C
满足程度热量满足率22 22 16 水分满足率79 84 84 土壤养分满足率84 84 84 社会经济因素满
足率
76 29 42
资源 利用率
光合潜力利用率 11.3 4.4 4.5 光温潜力利用率 51.0 20.2 29.0 气候潜力利用率 64.2 24.1 34.7 气候—土壤 潜力利用率
76.4
28.7
41.4
5.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6.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农作物A B.农作物B C.农作物C D.农作物B 和C
7.该地区可能是(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松嫩平原 D.河西走廊
答案:5.B 6.A 7.C
解析:从满足程度上看热量满足率最低,故该地发展农业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为气温。
从资源利用率可知,该地最适合农作物A 的种植。
综合分析四地区的特征可知该地可能为松嫩平原。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第8~9题。
8.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带主要为( ) A.乳畜带、玉米带 B.小麦带、玉米带 C.小麦带、棉花带 D.混合农业带、棉花带
9.美国西南部成为全国水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处亚热带,热量较充足 ②濒临海洋,全年降水丰富 ③光照充足,尤其是夏季,高温干燥,多晴天 ④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8.D 9.A
解析:第8题,读图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9题,美国西南部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带”为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热量条件好,而且夏季干燥,多晴天,光照条件十分优越,因此①③说法是正确的。
专家指出:“酿酒葡萄的产地决定了葡萄酒的品质、口味、香味等一切性质。
”读“中国与世界著名葡萄产区分布图”,完成第10~11题。
10.三大葡萄产区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光热适宜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丰富
11.农药残留、水分过大等均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
提高中国葡萄酒品质的有效措施是( ) A.调整酒厂布局,以避免对产品的污染
B.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虫害的良种
C.加大灌溉力度,增加葡萄亩产
D.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销售市场
答案:10.B 11.B
解析:第10题,法国波尔多葡萄产区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故A项错误;三个地区都位于中纬度地区,光热条件适合葡萄生产,故B项正确;中国新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故C项错误;法国和美国劳动力相对短缺,故D项错误。
第11题,调整葡萄酒厂布局对葡萄酒品质影响很小,故A项错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虫害的良种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葡萄酒的品质,故B项正确;加大灌溉力度会导致葡萄水分含量过大,从而导致品质降低,故C项错误;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销售市场对葡萄酒的品质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2题,共56分)
12.(3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2月9日,《农民日报》报道,2011年海南农业生产获平稳较快发展,全省农业完成增加值65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成绩斐然。
材料二:海南岛热带高效农业分布图。
(1)我国海南从温度带划分看属于,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季节。
由材料二中可看出其杂粮林业区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2)海南发展热带农业的主要资源优势是什么?
(3)海南的冬季瓜菜生产形势对我国蔬菜价格的稳定影响很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在我国公布的《“十二五”热作产业规划》中,海南是我国的重要热带作物产业基地,下列属于热带作物产业作物的是( )
①西瓜②菠萝③茶叶④天然橡胶⑤水稻⑥荔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5)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有( )
①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②加快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开发③保护森林,发展旅游观光农业④大力发展夏季瓜果蔬菜生产,成为我国夏季果蔬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热带夏秋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地处热带,光、热、水充足,气候资源丰富,土地资源较为充足,生物资源丰富。
(3)海南因地处热带,热量充足,是我国冬季瓜菜的主要供应基地。
(4)D (5)A
解析:海南地处我国热带地区,热带气候资源的优势突出,是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分析时应结合海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特征、生物、土壤等条件,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优势,及热带高效农业建设的发展策略。
13.(26分)2012年10月30日,飓风“桑迪”引起超级风暴重创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州等地区。
飓风最大的威胁来自其形成的风暴潮,它是强烈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美国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门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美国东部沿海的飓风“桑迪”属于天气系统,此时,华盛顿吹风。
简述飓风对沿海地区的最大威胁及原因。
(2)读“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图例B是带。
由于2012年入夏以来美国旱情严重,
农业减产。
简述B农业带减产对A农业带的影响。
(3)美国棉花带曾经是世界最大的产棉区。
但从20世纪后期以来,美国的棉花产量及普通棉纺织业持续下滑。
试从产业特点、产业转移及市场等方面简述其主要原因。
答案:(1)低压(气旋) 西北
风暴潮。
原因:风暴潮可以引起海平面异常升高;沿海地带地势低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2)玉米影响:B带(玉米带)为A带(乳畜带)提供精饲料;玉米带减产,玉米作为饲料价格上涨,可能导致乳畜业成本增加。
(3)棉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下降;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利润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上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棉纺织业
迅速发展,使美国棉纺织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解析:第(1)题,飓风为低压系统。
据图可知华盛顿为西北风。
第(2)题,A为乳畜带,B为玉米带,玉
米带为乳畜带提供饲料。
第(3)题,棉纺织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经济发达,工资较高,棉纺产品
成本高,缺乏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