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初中毕业考试考试题卷(历史部分)中考历史考试卷与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市初中毕业考试考试题卷(历史部分)中考历史考试卷与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并30 分。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

请用2B 铅笔
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字母位置内。


中英《南京条约》的各项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参考答案:
1(本题2分)
【题目】
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A:战略反攻打响
B:战略决战即将开始
C:三大战役胜利在望
D:渡江战役已经开始
参考答案:
4(本题2分)
【题目】
从1956 年到1966 年,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①石油全部自给②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③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
B:
C:
D:
参考答案:
2(本题2分)
【题目】
祖国统一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A:达•芬

B:贝多芬
C:梵高
D:毕加索
参考答案:
1(本题2分)
【题目】
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

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拷,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段话描述的史实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共和制
C:打击封建势力
D:防范个人独裁
参考答案:
8(本题2分)
【题目】
如果为图②中的人物写传记,可以选择的历史背景是
图②
A:煤
B:电
C:石油
D:原子能
参考答案:
4(本题2分)
【题目】
影片《珍珠港》反映的场景是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重点发展钢铁、汽车、电器生产
C:得到美国大力扶持
D: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答案:
8(本题2分)
【题目】
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吉利汽车……,这种现象说明”b”:”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
参考答案:
2(本题2分)
【题目】
卷Ⅱ(非选择题)”1,历史(开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道小题;第16小题12分,第17小题10分,共计2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相对应的题号下面。


伟大的舵手——中国共产党
材料一:“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

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向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全集》第9 卷)中国共产党在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

材料二: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到:“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

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

”“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原则。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

自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何时何地?它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4分)
(2)材料二中的“边界红旗子”指什么?从此,中国革命踏上了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道路?(4分)
(3)根据材料三,说出: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有哪些?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2分)
(1)1921年7 月;上海(2 分)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 分)
(2)农村革命根据地(2 分)武装夺取政权和农村包围城市(2 分)
(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任答两个,2 分)邓小平理论(2 分)(本题12分)
【题目】
大国之路
材料一:
俄国农奴美国南方种植园
材料二: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竟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


材料三:六个重要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
国别增长指数年份美国英国联郑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193810010010010010010019491741131001121011091955219134178149150135注:表格里的数字以1938年的为基数。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l)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出:19 世纪60年代初期,俄、美两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阻碍?它们分别是怎样解决的?(4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 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模式?(2 分)
(3)认真分析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发?(4 分)
参考答案:
(10分)
(l)俄国:农奴制;美国: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2 分)
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2 分)
(2)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模式”(1分)
美国:罗斯福新政或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l 分)
(3)美国(1 分)
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政府采取恰当的措施。

(任答两点,2 分)
启发:(略)(l分)(本题10分)
【题目】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两道小题;第18小题10分,第19小题13分,共计23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号下面。


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

火车、轮船、汽车和飞机的传入,拓宽了人们的眼界,缩短了世界的距离,而另一项重要科技成果的出现,让“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更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l)中国人设计并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哪条?它的设计者是谁?(2分)
(2)我国能自行制造汽车、飞机是在什么时候?这个期间,我国还新建了哪些公路?这些公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3)材料中“另一项重要科技成果”指的是哪一项科技成果?诞生于哪次科技革命?结合实际谈谈中学生该怎样合理地运用这项科技成果。

(4 分)
参考答案:
(10分)
(l)京张铁路(1 分)詹天佑(l 分)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或1956 年(l 分)公路:川藏、青藏、新藏(任答一点,l 分)
意义: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2 分)(任答一点l 分)
(3)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技术(l 分)第三次科技革命(l 分)
建议:(略)(从正反两面回答2 分,只答其中一个方面l 分)(本题10分)
【题目】
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即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召开的雅尔塔会
议,初步构建了战后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构建的?两次会议对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3 分)
(2)说出雅尔塔会议后加速法西斯势力灭亡的一项军事行动。

(2 分)
(3)说出“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具体表现。

据此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重点在哪个地区?(5分)
(4)“一超多强”中的“一超”指哪个国家?“多强”指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3分)
参考答案:
( 13 分)
(l)巴黎和会或凡尔赛会议(l 分)华盛顿会议(1 分)
启示:弱国无外交(1 分)
(2)攻克柏林;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作战等(任答一个2 分)
(3)政治上表现:杜鲁门主义(1 分)
经济上表现: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1 分)
军事上表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 分)
扩张重点:欧洲(2 分)
(4)“一超”:美国(1 分)“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任答两个2 分)(本题1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