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蓝色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色厦门,拥抱海西
一.关于厦门
似乎一提起厦门,人们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浪漫的沙滩,拍打在礁石上的浪花,静谧的棕榈树,口吐各色乡音的侨乡侨胞,还有搁浅在对岸的浓浓的乡愁……
不错,关于厦门风景的美丽无需过多言语来赘述,诗人郭小川就曾这样描述他对厦门的感受:“真像海底一般的奥秘啊,真像龙宫一般的晶莹”,“真像山林一般的幽美啊,真像仙境一般的明静”;“凤凰木开花红了一城,木棉树开花红了半空”。
但是,厦门首先是一座综合性的城市,其次才是一座旅游城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厦门的城市发展重新做一下定位,既能找到厦门区域发展的新方向,又能使人们对中国大陆滨海城市同质化的诟病有根本性的改观。
二.厦门的困惑
根据2010年厦门统计学的数据显示,其当年GDP为2053.74亿元,而同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大连、青岛同年GDP分别为5150亿元和5666.19亿元,差距显而易见。
因此,人们不禁要问,在改革开放初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三座城市,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厦门为何掉队如此严重?其实从城市发展的定位上我们不难找到原因,就青岛而言,其携成功举办奥运会帆船类比赛之余威,坚定不移的打造“帆船之都”“品牌之都”,一举奠定其半山东半岛龙头城市的地位;而大连则抓住日韩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在大陆软件服务外包方面做得风生水起……反观厦门,似乎除了她优美的风光我们很难找到其他鲜明的城市印象,而即便是在旅游方面,具有相同优势的海滨城市也比比皆是,并非厦门独有,厦门,出路在何方?
三.厦门的优势
要想找到厦门的城市发展定位,必须先要找到厦门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
首先,厦门拥有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
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
厦门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是大陆对外开放的咽喉,对外航空中转站。
厦门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在历史和文化上颇有渊源,可以进一步承接海峡对岸的产业转移。
其次,厦门拥有多元的文化。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厦门文化呈现出古今、中西多种文化大融合的特点。
厦门大学作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厦门文化环境的塑造,科研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厦门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
厦门的交通是海陆空立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
第四,厦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舒适的气候,优越的地理位置,多元的文化,便捷的交通,为厦门的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厦门的出路
十二五规划开始之初,国家就提出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的宏伟蓝图,对符合相关条件、拥有充足资源的城市给予大力扶持。
厦门市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都市。
为此,我们为厦门提出“蓝色厦门,拥抱海西”的发展理念,从海陆空三个方面,规划厦门的城市发展。
“蓝色厦门,拥抱海西”主要是指厦门市利用独特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蓝色经济。
同时,扩大经济腹地,全面进军海西,实现“海岛城市”向“海湾城市”的转变。
首先,厦门的“蓝色经济”要体现本地特色,要做厦门本土的“蓝色”,即,充分挖掘厦门自身的海洋资源,充分利用,合理调配,创新发展。
其次,厦门的“蓝色经济”要有创新性。
这种创新性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也包含文化内涵的创新。
再者,厦门的“蓝色经济”还应体现人文性。
“以人为本”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始终。
1、立足海洋,强化基础
海洋是厦门最大的优势,厦门的特点高度概括起来是一个“海”字,海在城中,城在海上。
城因海立,城因海兴。
因此,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势在必行:
(1)发展旅游,先行先试
厦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然成为海西区旅游集散中心,确立了在海峡旅游经济圈中的龙头地位,但是厦门的旅游潜力仍然有很大的潜力。
因此,首先要进一步扩大对台旅游的优势,做强旅游产业集群,精心培育;其次,要在旅游政策上加强着力,考虑与金门方面携手构建“厦门旅游协作特区”,参照对台小额商品市场的模式,争取在厦门市内设立台湾商品免税商场;围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海峡旅游”三张牌,打造国际知名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最后从“夜厦门、新厦门”上做文章,开拓夜旅游市场,为厦门旅游多赚一块大蛋糕。
(2)区域经济中心,对外交流平台
厦门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对外经济在其经济板块中占有重要比重,但近年来却遇到诸如贸易壁垒,出口结构不合理等种种问题,因此必须通过积极推进外贸结构调整,努力提升出口核心竞争力,通过培植出口基地,积极筹建厦门市国家设计中心,扶植流通性外贸出口企业,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加强“出口品牌”建设来解决目前厦门在对外贸易中的瓶颈问题
(3)驻科研“庙”,念海洋“经”
依托厦门市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厦门大学强大的海洋科研力量,厦门应该在海洋药物和海洋活性物质化学生物产业,海洋高技术种子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信息服务产业等新兴产业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大力实施海洋高技术赶超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平台,争取创建海洋风险投资机制等来实现厦门海洋经济的跨越。
(4)发展海产养殖业
引进先进品种,培植特色品种,形成规模养殖,特色海殖。
在培养特色养殖品种的基础上,注册各种海产品商标,形成海产品体系,打造厦门海产品品牌。
2.化劣势为优势,打造海西陆路交通中心
一直以来,因为厦门岛内外交通建设的滞后,阻碍了厦门乃至海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虽然近年来在陆路交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首先,要加大对出岛通道的投资和关注力度,尤其是其后期的再投入和持续性投入;再者,开放民间对高铁的投资和经营,增强民众对陆路交通的关注意识;最后,促进城际高速公路的扩建、新建,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发挥公路交通的优势,将整个海峡西岸加进去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3.白鹭翔蓝天,厦航领风骚
(1)驶向临港产业经济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简称厦门机场,为福建省厦门市的唯一机场,也是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的基地机场。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飞机的航徽是“蓝天白鹭”。
昂首矫健的白鹭在蓝天振翅高飞的图案,象征吉祥﹑幸福,并展示了该公司团结拼搏﹑开拓奋飞的精神。
(2)充分利用厦门独有的第五航权,发展海上航空中转站,成为南北、中国大陆与国际社会交流合作的重要海上交通枢纽。
所谓“第五航权”,即至第三国运输权(延远权),指某国或地区的航空公司在其登记国以外的两国或地区间载运客货,但其班机的起点与终点必须为其登记国或地区。
开放第五航权的意义在于,途经厦门中转的国际航班可以在厦门载运客货,从而增加了厦门航空物流的客货吞吐量,带动厦门航空物流市场的发展。
(3)厦门正成为全球最大飞机维修中心。
厦门太古飞机自1993 年成立,累计 6 期投资共计3 亿 2 千万美元。
自1996 年正式投产以来,其已完成飞机大修750 架次,为国内外超过30 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累计上交税收近10 亿元人民币。
2008年,厦门太古集团收购通用发动机厦门公司股权,这将使其现有的维修能力提高到设计能力和制造工程能力,引导公司进入相关的机舱构造设计和制造领域,将使太古成为亚洲第一首选的窄体飞机和商用喷气式飞机的“机舱改
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