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读刘墉书籍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刘墉是台湾著名的小说家,其大量的小说的被称为“心灵鸡汤”,他的小说对广大读者有着积极地影响。

本文通过简单的介绍刘墉,探析了其散文小品文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负担越来越重,很多人生活中充满了负能量,这对他们生活和学习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正能量书籍、文章随之出现,为人们什么提供了一定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

在众多的“心灵鸡汤”文学中,刘墉的书籍以其独特的视角,为很多人指明了生活的方向,提供了生活的动力。

一、简要介绍刘墉及其书籍
刘墉是美籍华人作家,他是十六年来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其主要著作有《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等。

他1949年出生于台北,1965年因肺病休学,在家自修绘画与现代诗,1971年获得优秀青年诗人奖,1986年出版“点一盏心灯”散文集,1989年出版了“超越自己”散文集[1]。

近些年来,刘墉的书籍销售量超过5400万册,它使在快节奏中生活的人们,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刘墉的散文小品被很多专家认为是实用版社会百科全书,在阅读其书的过程中,能够使读者在内心深处对生命、爱、生活有一些本质的理解。

目前,刘墉依旧新书不断,其版本超过60多种,在2002年销量就超过300多万册。

由于刘墉书的文字能给人动力,被很多人称为“心灵鸡汤文学”。

二、刘墉书籍影响
刘墉的散文集的《萤窗小语》、《悲欢离合总是缘》等,作者通过微小的事情,探析其哲学意蕴,唤醒人们“沉睡的情绪”[1]。

例如,他写到“我们以自己的啼声开始了旅行,又在亲友的哭声中结束了人生......似乎生与死这两件人生最大的事,我们一点干涉的权力也没有”[2],众多的读者对于生与死一直都是充满了迷茫,当他们阅读完作者对于生与死的看法时,心理受到了极大地震动,他们知道了“珍惜人生,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每个
人对生命的理解不同,但是,只有认真的对待生命,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才能“平凡的生,伟大的死,才能在母亲阵痛中坠地,却在千万人的哀痛中辞世”。

我们谁都无法改变生死,但是,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体现生命的价值。

除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刘墉的散文小品也体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教育。

他在《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等系列作品中,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警醒处在梦幻中的孩子。

在《超越自己》中,他反复强调,在青少年的奋斗历程中,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于那些备受宠溺的年轻人,孩子个人必须要学会独立,战胜自己的惰性,改掉自己的毛病。

除此之外,刘墉也强调培养青少年的爱与善。

这种真诚的关心与仁厚的爱心,让其散文具有独特的魅力。

无论他在谈成长、谈友情、谈亲情还是谈孤独以及谈包容,在他的书籍里,他始终传播关爱、积极和快乐的生活态度。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每个人都需要寻找一个精神的寄托。

能够在人们绝望时点亮一盏心灯,这就是刘墉书籍的魅力,也是其成为销量冠军的重要原因[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刘墉的书籍给予了处在压力中的人们精神上很大的慰藉,由于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视角,刘墉用细腻的爱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然后再用简约的文字,为广大处于生活压力中的读者送来“心灵鸡汤”。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尽如人意,在不如意时,通过阅读刘墉的书籍,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为自己明天的生活寻找力量。

注释:
[1]唐惠忠.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J ].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2005,12:18.
[2]徐光萍.“心灵的鸡汤”———刘墉散文小品文本意义探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58-62.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
———读刘墉书籍有感
孙睿泽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