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 告暂行规定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概述 • 报告主体与职责划分 • 报告程序与要求 • 事件调查分析与处理措施 • 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 •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计划
01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诊疗活动、医 疗服务行为、医疗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等因素,导致患者死 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 件。
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
监督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
对整改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05
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制 度
CHAPTER
监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内容
医疗机构执行医疗质量安全事 件报告制度的情况。
医疗机构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的处理及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
明确调查组职责
负责收集相关资料,调查事件经过, 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等。
调查结果分析与反馈机制
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事件性质、严重程度、涉及范围等,确保准确找出问题根源。
建立反馈机制
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和部门,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整改措施制定及执行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医疗机构内部医疗质量安全管 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情况。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 活动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 情况。
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措施
对于隐瞒不报、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不报、 谎报、缓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医务人员,依法给予 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未按照本规定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医疗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警 告、罚款等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医疗机 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汇总,分析 各类问题对医疗质量安全的影响程度和 发生频率,确定需要优先改进的问题。
针对每个需要改进的问题,制定具体的 改进措施和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
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持续改进方案制定
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机制,将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与医院日常管 理工作相结合,实现持续改进的常态 化。
结果公示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涉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处理结果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 ,应当将处理结果通报相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以警示和教育广大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 规定。
06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计 划
CHAPTER
总结反思经验教训
对已发生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行深入 分析,查找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 原因,梳理出医疗流程、制度规范、人
鼓励各科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 室级的持续改进计划,与全院性的持 续改进方案相衔接,形成多层次的改 进体系。
针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中反映出 的问题,制定全院性的持续改进方案 ,明确改进目标、措施、时间表和评 估标准。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行监测、预 警和分析,提高事件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患者基本信息、事件经过、初 步处理情况、可能的原因分析、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 等。
医疗机构应当对上报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行定期汇总分析,提出改进 措施并督促落实。
04
事件调查分析与处理措 施
CHAPTER
事件调查组成立及职责
成立专门的事件调查组
由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相关专 业技术机构等人员组成。
推动医疗质量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全院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人人关注质量、人 人参与改进的良好氛围。
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医疗质 量安全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促进全社会对医疗质量 安全问题的关注和监督 。
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 法》
02
01 0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04
05
其他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 范性文件
02
报告主体与职责划分
CHAPTER
医疗机构职责
01
02
03
04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 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时限
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后,医疗机构应立即组织初步处理,包括采取必要的救治措 施、防止事件扩大、保护现场和相关证据等。
初步处理结束后,医疗机构应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事件性质、等级和可能的 影响范围。
上报流程及时限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上 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包括填写 报告表、整理相关证据材料、逐
分类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及损害人数,医疗质量安全 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件四级。
报告意义及重要性
01
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置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保 障患者安全。
02
有利于医疗机构持续改 进质量,提升医疗服务 水平。
03
为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医 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 工作提供依据。
04
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情况进 行监督和检查。
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加强信息 分析和利用,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03
报告程序与要求
CHAPTER
发现与初步处理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现机制,通过日常巡查、患者反馈、内部 举报等途径及时发现事件。
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相关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谎报、 缓报。
积极参与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调查、 核实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
不断学习和掌握医疗质量安全相关知 识,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和能力。
监管部门职责
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的相关法规、规章和 规范性文件。
对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组织调查、核实和处理,并及 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级审核等步骤。
上报时限要求根据事件等级不同 而有所区别,一般应在初步处理 后24小时内上报至相关卫生行
政部门。
对于重大或特别重大的医疗质量 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立即上 报,并同时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
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内容完整性要求
医疗机构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应当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真 实。
对于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处理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 职权、徇私舞弊的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给予 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追究程序及质量安全事件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组织调查,核实情况,明确 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相关当事人。
和责任人。
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监测, 及时收集、分析、反馈相关信
息。
对发生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 行调查、核实,按规定向上级
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质量 安全事件的扩大和蔓延,减少
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医务人员职责
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应立即向 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采取措施防 止损害扩大。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概述 • 报告主体与职责划分 • 报告程序与要求 • 事件调查分析与处理措施 • 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 •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计划
01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诊疗活动、医 疗服务行为、医疗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等因素,导致患者死 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 件。
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
监督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
对整改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05
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制 度
CHAPTER
监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内容
医疗机构执行医疗质量安全事 件报告制度的情况。
医疗机构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的处理及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
明确调查组职责
负责收集相关资料,调查事件经过, 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等。
调查结果分析与反馈机制
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事件性质、严重程度、涉及范围等,确保准确找出问题根源。
建立反馈机制
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和部门,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整改措施制定及执行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医疗机构内部医疗质量安全管 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情况。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 活动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 情况。
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措施
对于隐瞒不报、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不报、 谎报、缓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医务人员,依法给予 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未按照本规定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医疗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警 告、罚款等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医疗机 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汇总,分析 各类问题对医疗质量安全的影响程度和 发生频率,确定需要优先改进的问题。
针对每个需要改进的问题,制定具体的 改进措施和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
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持续改进方案制定
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机制,将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与医院日常管 理工作相结合,实现持续改进的常态 化。
结果公示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涉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处理结果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 ,应当将处理结果通报相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以警示和教育广大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 规定。
06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计 划
CHAPTER
总结反思经验教训
对已发生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行深入 分析,查找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 原因,梳理出医疗流程、制度规范、人
鼓励各科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 室级的持续改进计划,与全院性的持 续改进方案相衔接,形成多层次的改 进体系。
针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中反映出 的问题,制定全院性的持续改进方案 ,明确改进目标、措施、时间表和评 估标准。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行监测、预 警和分析,提高事件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患者基本信息、事件经过、初 步处理情况、可能的原因分析、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 等。
医疗机构应当对上报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行定期汇总分析,提出改进 措施并督促落实。
04
事件调查分析与处理措 施
CHAPTER
事件调查组成立及职责
成立专门的事件调查组
由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相关专 业技术机构等人员组成。
推动医疗质量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全院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人人关注质量、人 人参与改进的良好氛围。
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医疗质 量安全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促进全社会对医疗质量 安全问题的关注和监督 。
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 法》
02
01 0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04
05
其他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 范性文件
02
报告主体与职责划分
CHAPTER
医疗机构职责
01
02
03
04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 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时限
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后,医疗机构应立即组织初步处理,包括采取必要的救治措 施、防止事件扩大、保护现场和相关证据等。
初步处理结束后,医疗机构应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事件性质、等级和可能的 影响范围。
上报流程及时限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上 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包括填写 报告表、整理相关证据材料、逐
分类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及损害人数,医疗质量安全 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件四级。
报告意义及重要性
01
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置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保 障患者安全。
02
有利于医疗机构持续改 进质量,提升医疗服务 水平。
03
为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医 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 工作提供依据。
04
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情况进 行监督和检查。
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加强信息 分析和利用,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03
报告程序与要求
CHAPTER
发现与初步处理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现机制,通过日常巡查、患者反馈、内部 举报等途径及时发现事件。
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相关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谎报、 缓报。
积极参与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调查、 核实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
不断学习和掌握医疗质量安全相关知 识,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和能力。
监管部门职责
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的相关法规、规章和 规范性文件。
对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组织调查、核实和处理,并及 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级审核等步骤。
上报时限要求根据事件等级不同 而有所区别,一般应在初步处理 后24小时内上报至相关卫生行
政部门。
对于重大或特别重大的医疗质量 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立即上 报,并同时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
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内容完整性要求
医疗机构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应当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真 实。
对于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处理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 职权、徇私舞弊的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给予 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追究程序及质量安全事件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组织调查,核实情况,明确 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相关当事人。
和责任人。
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监测, 及时收集、分析、反馈相关信
息。
对发生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 行调查、核实,按规定向上级
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质量 安全事件的扩大和蔓延,减少
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医务人员职责
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应立即向 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采取措施防 止损害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