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稀缺性与选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3 经济体制
当前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大致可分为四种典 型模式。
❖ 第一、自由市场经济。这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 的经济体制。它崇尚个人主义,自由放任,除法 律禁止外什么都可以干,富有开拓传统和竞争精 神。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法律和提供信息,对 企业的支持或限制较少。
❖ 第二、社会市场经济。这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北欧 经济体制。在私人垄断方面,追求“市场竞争和 社会公平。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但通过经济立 法和社会政策,一方面为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另 一方面消除市场竞争的各种弊端。
微观经济学
❖ 这里给出几种经济学的定义:
定义之一: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安东尼·撒谬尔森 在其《经济学》教科书中给出“经济学是研究社 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在不 同集团之间分配这些产品”。
定义之二:美国权威《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
“按广泛接受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寻
求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与欲望方法的社会科学”。
❖ 经济资源不仅具有稀缺性,而且资源用途具有多 样。某种特定的经济资源一般可以用于多种物品 和劳务的生产。机会成本是资源稀缺性的函数。 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多生产一些某种产品.就 要少生产一些其他产品。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某 种产品要以减少另外一些产品作为代价,所减少 的这些产品的生产便是增加的某种产品的生产的 机会成本。
❖ 1.12 稀缺性与选择
1 机会成本
就是把既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物品和劳务 时所放弃的在其他物品和劳务的生产中所能获得 的最大收益。
应当注意:第一、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 不是在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 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第二、机会成本 并不全是由个人的选择所选择引起的。别人的选 择也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 第三、机会成本是 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用途可能的选 择
❖ 尽管各种定义表述不同,经济学的实质都是围绕着稀缺 性问题,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的选择行为,实现稀 缺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人们无限欲望。其基本含义有: (1)经济学不是关于“物”或“钱”、“财富”等的学 问,而是关于“人”的学问。 经济是由人组成,人是经济主体。这里的“人”就是经 济学的经济主体。经济主体(economic unit),是指在 经济运行中可以凭自己意愿,自由配置可支配资源的个 人或组织。比如,个人、家庭对消费的选择,企业对生 产技术和产量的选择,政府对政策的选择等。
❖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市场与计划 不同程度的结合,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体制 称为“混合经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市场经济从总体上看比计划经济效率高,更有利 于经济发展。因此,许多过去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的国家纷纷转向市场经济。也就是说,现在世界 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 经济体制。本书所介绍的经济学也就是市场经济 的经济学。
❖ 为谁生产(for whom to produce)。因为存在稀缺性,没有人能获 得他想要的一切。每个社会都必须建立某种机制来为其成员分配产 品。
❖ 上面三个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被称为资源配 置或选择问题。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才产生了经济学。经济学 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地分配使用稀缺资源于各种用途,以满 足社会成员不同需要的科学。
❖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 生产什么(what to produce)和生产多少(how many to produce)。
面对稀缺的经济资源,人们必须权衡各种需要的轻重缓急,选择生 产什么物品,生产多少,以满足比较强烈的需要和欲望。
❖ 如何生产(how to produce)。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用 途,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也大多存在着一定的技术替代关系,所以同 一种产品的生产往往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但它们的生产效率并不尽 相同。经济社会必须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组合中,选择哪一种是 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
❖ 第三、政府导向市场经济。这是以日本为代表的 经济体制。政府对国民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各省 厅通过发展计划、产业政策、审议会和行政指导, 将私人企业发展纳入政府轨道。与西方强调个人 主义不同,日本注重团队精神。
❖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 经济体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经济 理论界已经争 础,以政府计划为指导,以国有企业为主导,以 市场机制求效率,以社会主义求公平。
❖ (2)稀缺性是人类所面临基本资源约束,也是一个人类 的自身现象。
❖ (3)经济学研究选择是人类对稀缺资源约束的理性反应。 通过人的选择,经济主体来实现有限资源约束下的最大 目标。因此,人的选择行为,是一种人的目标和稀缺资 源的关系。
❖ 因此,大多数经济学家又把经济学的定义 具体化为: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的个人、 厂商、政府及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即 如何有效地利用可供选择的各种有限资源, 以求人类现在和将来的无限欲望得到最大 满足的一门社会学科。
定义之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
的社会科学,它以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行为和经
济现象为核心内容。
——经济学家钱颖一
❖ 定义之四:19世纪30年代最权威的定义是英国 经济学家昂内尔·罗宾斯(1898—1984)在著名 《论经济学的性质与意义》所给出的:“经济学 是一门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不同用途的 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 稀缺性与选择
❖ 一 稀缺性与经济学
1 稀缺性 所谓稀缺性(scarcity),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定义,是“人们所需要的现
在生产出来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有限性”,“同需要相比的不足的数量”。一个社会在一定 时期所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同人们对他们的需要相比总是不足的。人们的需要是同其欲望 (want)相联系的,人们的需要即欲望是无限的,而满足欲望或需要的手段,亦即社会在一 定的时期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是有限的。稀缺性,又称为稀缺性定律,是指相对于人类无 穷的欲望而言,社会经济资源总是处于有限的状态。欲望是指人们期望得到的事物、劳务、 商品以及境遇。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表现在欲望的多样性和阶段性。一方面,不同的人同一时 期具有不同欲望,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需要也有大的差别。另一方面,人类生产过程总是 在满足既定愿望的同时,又培育和产生了新的需要。欲望在既定条件下得到的满足或一定程 度的满足,而不能够总是得到满足。
❖ 定义之五: Economics is divided into two
branches: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Microeconomics deals with the behavior of individual economic units. these units include consumers, workers, investors, owners of land business firms. Microeconomics explains how and why these units make decisions. Macroeconomics deals with aggregate economic quantities
稀缺性的含义
第一、资源的稀缺性并不是资源绝对数量 的多与寡。
第二、资源稀缺的原因在于人的欲望是无 穷的。
第三、稀缺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环境,是 经济主体行为的基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 起点。
❖ 2 经济学定义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与其他科学有什么区别?这是初学经 济学的人最先关心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提及经济学, 人们常常联想到“钱”、“股票与债券”、“预算”、 “价格”等术语。在众多的经济学教材和文献中,从不 同的研究对象出发,经济学家给众多的“经济学”定义。 考虑到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和发展迅速的科学,要想 以几行简短的文字去描述它,更是具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