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两大题,满分100分。
2、本试卷全部答案需答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在每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6题每题2分,17~22每题3分,共50分)1.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
2.下列各种转化中,属于生物质能的化学转化的是()
A.石油燃烧
B.木材燃烧
C.在汽化炉内加热固体生物质,同时通入空气或水蒸气,或者隔绝空气高温加热生物质,使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可燃气体
D.杂草和人畜粪便加入沼气发酵池中生成沼气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科学家已经制得单原子层锗,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有望取代硅用于制造更好的晶体管
B.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C.镀层破损后,镀锡铁片比镀锌铁片更耐腐蚀
D.近期在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呈加速蔓延之势,已知该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4.某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KIO3)
C.用纯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5.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说法
正确的是()
A.试剂添加的顺序为硫酸一乙醇一乙酸
B.无论怎样控制反应条件,1mol乙酸与1mol乙醇反应都不会生成1mol乙酸乙酯C.试管B中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杂质,反应后可用分液方法分离D.生成的乙酸乙酯和硬脂酸甘油酯互为同系物,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B.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伴随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7.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A.铁片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B.远洋海轮的尾部装上一定数量的锌板
C.银制器皿露置在空气中发黑
D.用锌与硫酸制氢气时,往硫酸中滴少量硫酸铜
8.右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 电能→ 光能”的转换
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
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9.已知反应:A(g)+B(g)=C(g)+D(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此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可设计成原电池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A、B的键能总和小于C、D的键能总和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0.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B.同分异构体间的相互转化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C4H10的一氯取代物共有4种结构
D.甲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共有3种同分异构体
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B.CH2F2的电子式:
C.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D.乙炔的最简式:CH
12.有M、N、P、Q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M、N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硫酸铜溶液中,N极变粗
②P、Q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Q是电子流入的一极
③M、P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P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N、Q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Q极发生氧化反应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M>N>P>Q B. M>P>Q>N C. N>Q>P>M D. P>M>N>Q
13.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混合反应,产物共四种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14..对反应A+B 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
①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 ②50 mL溶液中含A、B各0.05 mol
③0.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 ④0.5 mol·L-1的A、B溶液各50 mL
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15.工业上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产物再溶于水的方法制盐酸,流程复杂且造成能量
浪费。
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备盐酸的同时,获取电能,假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作电解质溶液
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C.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通氯气的电极移动
D.通氯气的电极的反应式为Cl2+2e-===2Cl-
16.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H4气体
C.装置③可电解食盐水制氯气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17.在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加入1moA、3molB、2molC和2molD,发生反应:
m A(g)+n B(g) x C(g)+y D(s),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当下列条件成立时,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状态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ひ正(A)=2ひ逆(C)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⑥⑦ D.①③⑤⑥⑦⑧
+
18.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
3HSO 3-===3SO 24-+Cl -+3H +,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加快。
右图为用ClO 3-
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一时间图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 +
)增大引起的
B .纵坐标为v(H +
)的速率—时间曲线与图中曲线能完全重合 C .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浓度减小
D .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为t 1~t 2时间内ClO 3-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地沟油可用作汽车燃料,其组成与汽油、煤油、柴油相同; ②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 ③等质量的乙炔和苯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相等; ④既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气体; ⑤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⑥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⑦防腐剂福尔马林(含HCHO )可用作食品保鲜剂 A .③⑤ B .②⑤⑥ C .③④⑦ D .②④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101kPa 下,1g 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热值,单位为kJ•mol -1
B .某放热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会放出更多的热量
C .C 5H 12(l)+8O 2(g)=5CO 2(g)+6H 2O(g) △H 1 ;
C 5H 12(g)+8O 2(g)=5CO 2(g)+6H 2O(l) △H 2 。
反应热△H 1>△H 2
D .500℃、30MPa 下,将 0.5mol N 2(g )和 1.5molH 2(g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 3(g )放热 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g )+3H 2(g )
2NH 3(g ) △H = -38.6 kJ·mol -1
21.甲醇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为:2CH 3OH+3O 2+4OH ‾2CO 32
‾+6H 2O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 ‾)逐渐增大
C.放电时,CH 3OH 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 3OH —6e ‾+8OH ‾=CO 32
‾+6H 2O
22.9.2g 有机物A 充分燃烧后生成17.6gCO 2和10.8g 水,A 在铜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
成B ,B 能继续氧化生成C ,A 和C 在浓硫酸作用下共热能生成D ,D 与稀硫酸共热又能生成A 和C 。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 和D 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B .A 、B 、
C 均含C 、H 、O 三种元素,且含氧量A <B <C C .B 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光亮的银镜
D .A 、C 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且等物质的量的A 和C 分别与足量钠反应生成的氢气A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3.(12分)一个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关心物质变化,还要研究能量变化和反应快慢。
(1)下面是一个由天然气和水反应制备氢气的反应,其方程式为:CH 4(g)+ 2H 2O(g) CO 2(g)+4H 2(g)
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已知,破坏1mol 化学键需要吸收的热量如下表所示: 则该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为 kJ (用含a b c d 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一定温度下,将3 molA 气体和1mol B 气体通入一容积固定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反应1min 时测得剩余 1.8molA ,C 的浓度为
0.4mol/L ,则1min 内,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X 为 。
若反应经2min 达到平衡,平衡时C 的浓度 0.8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若已知达平衡时,该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为p ,混合气体起始压强为p 0。
请用p 0、p 来表示达平衡时反应物A 的转化率为 。
提示:%=
100% 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转化率()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
24.(10分)A 、B 、D 、E 、F 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
A 、B 、D 、E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F 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相互转化
关系如下:A
化学键
C —H
O —H C=O H —H 吸收热量(kJ/mol ) a
b
c
d
反应进程 能量
反应物
产物
+F→B+O2;B+F+H2O→D;D+E→B+H2O。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F→B+O2的化学方程式
D溶液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如图装置(Ⅰ)为以E为电解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装置(Ⅰ)中G和N为气体进口,
其中G口进入的是(填名称) ,写出电极②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 (3)装置(Ⅱ)是最新研制的装有涂二氧化钛光电板的光电解水装置的示意图,在电极③K出
口产生的是(填化学式) 。
25.(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甲、乙两套装置(如下图所示)进行甲酸(HCOOH)与甲醇(CH318OH)
酯化反应的实验。
已知,甲醇有毒,沸点65℃,甲酸甲酯无毒,沸点32℃。
回答以下
问题:
(1)甲酸和(CH318OH)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装置中长玻璃导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凝水应该从________进入。
(填“a”或“b”)
(3)甲、乙两套装置中效果比较好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含甲酸与甲醇和水的甲酸甲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在图中圆
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1).写出加入的试剂:试剂(a )是
;试剂(b )是 。
2).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
①是 ,②是 ,③是 。
3).在得到的A 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26.(14分)(Ⅰ)苹果酸 常用于汽水、糖果的添加剂,
(1)写出苹果酸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苹果酸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Na ;② Na 2CO 3 。
(3)写出其一分子内酯化成四元环酯的结构简式: 。
(Ⅱ)CO ,CH 4均为常见的可燃气体。
(1)等体积的CO ,CH 4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2)120℃,101kPa 下,a mL 由CO ,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b mL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与压强。
①若混合气体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 mLCO 2,则混合气体中CH 4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②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a/4 mL ,则a 与b 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
甲酸甲酯 甲酸
甲醇 B
C
A
E
(a )
① ③
②
D 甲酸
(b )
温州中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D A B B A C C B A D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B
C
A
B
B
B
B
A
C
C
D
二、填充题 23.(12分) (Ⅰ) 吸热; 4a+4b-2c-4d
(Ⅱ)0.2mol/(L.min) ; 2; 小于;
(各2分)
24. (10分)(1)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HCO -
3+OH -
=CO 2-
3+H 2O
(2)氢气 O 2+2H 2O +4e -=4OH -
(3)O 2 (各2分) 25. (14分)
(1)HCOOH +CH 318OH ――→催化剂△
HCO 18
OCH 3+H 2O (2分) (2)平衡气压,冷凝回流 b (每空1分)
(3)乙(1分) 乙的冷凝效果好,减少了甲醇等有毒物质对大气的污染 (1分) (4)
1)饱和碳酸钠溶液 (1分); 稀硫酸(1分) 2)分液,蒸馏,蒸馏(各1分,共3分) 3)除去甲酸甲酯中混有的少量水(2分) 26.(14分) (Ⅰ):(1)羧基、羟基 (各1分) (2)(各2分,共4分)
(3)(2分)
(Ⅱ):(1)1:4 (2分)(2)① 0.33(2分) ②b≥5a/4(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