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土地流转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2015年第8
期(上)
近年来,淮阳县委、县政府把土地流转作为推动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促进农村生产力解放、带动农村生产方式转变的突破口,作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载体,强化服务,积极引导,大胆实践,稳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淮阳县土地流转2.11万hm²,占全县农村承包耕地的24.7%,其中,流转土地6.67hm²以上的345家,33.33hm²以上的62家,66.67hm²以上的16家, 666.67hm²以上的1家;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规模种植面积约0.82万hm²,发展规模养殖场1 710个。
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迅速壮大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带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发展公司的快速发展,全县注册家庭农场6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 1 639家,并催生了一大批农业高效示范园、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产业化项目。
淮阳县农业生产正在从一家一户经营的传统农业向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效益得到提高,农民增收加快。
二、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一)流转进程加速化
2014年,全县新注册家庭农场45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35家,新增种养大户128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527万hm²,分别占全县的68.4%、20.4%、47.6%、37.2%、22.8%。
(二)流转规模适度化
2014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流转土地0.493万hm²,占新增流转总面积的93.4%。
6.67hm²以上规模流转0.493万hm²,占新增流转总面积的93.4%。
33.33hm²以上规模流转0.093万hm²,占新增流转总面积的17.7%。
三、主要做法
(一)健全网络,高效服务
淮阳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领导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流转行为的意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开展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并把土地流转纳入乡镇科学发展观考核体系,推动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里还有联络员”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
(二)强化培训,提升技能
2014年,淮阳县被确定为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2015年,淮阳县又被确定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淮阳县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2015年以来邀请市级专家32人(次)举办7期技术讲座,培训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 2 000多人,其中206人通过新型职业农民认证。
(三)增加投入,扶持引导
在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安排农用资金5 500万元,其中4 400万元用于农村土地流转和提升区域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坚持涉农项目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优先投向土地流转大户,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农业项目。
2014年结合全蚀病防治、耕地质量提升、高产创建、统防统治项目的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政府扶持资金400多万。
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快推进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展模式创新。
以沼气为纽带,建立依靠现代化的设备组成比较完善的粪污处理生态系统,将畜牧业、种植业等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走“畜-沼气-菜(果、粮、鱼等)”生态农业模式。
(四)注重宣传,规范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以及培训班、专题讲座,广泛宣传土地流转奖扶政策,做好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工作,引导农民算好对比账,提高参与流转的主动性。
四、初步成效
(一)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规范了土地流转行为
1.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相关文件,落实了工作经费,稳步开展了试点工作。
2.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抓好土地侵权案件查处,确保农村稳定。
3.编写了土地流转资料汇编,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合同鉴证和纠纷调解,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制度,建立土地流转登记管理和合同管理制度,实现土地流转规范操作和管理有序。
(二)实现规模发展,转变了农业经营方式
目前,淮阳县各乡镇都有土地连片流转面积在13.33hm²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的“六统一”,实现了生产的规范化、流程化和质量的标准化,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增强农业竞争力。
淮阳县志翔种植合作社、新生种植专业合作社、豫港岸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都在20hm²以上,建设日光温室总计200多栋,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实现了规模生产、品牌效益。
(三)提高质量效益,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
土地集中连片统一经营,有利于提高机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设施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资料供销环节,降低农资购买成本,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
淮阳县建国种植合作社种植小麦、玉米266.67hm²,2014年虽然受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但由于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粮食依然取得了丰收。
全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2014年粮食总产达12.3亿kg ,连续7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推进土地流转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淮阳县农业局 李丽 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