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仰望星空的哲学家
柏拉图记载:“据说泰勒斯仰起头来观看星象,却不慎 跌落井内,一个美丽温顺的色雷斯侍女嘲笑说,他急于知道 天上的东西,却忽视了身旁的一切。”姑娘的嘲笑也许不无 道理,不过,泰勒斯一定会回答她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 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 种更可笑的无知。 (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世界的本原”的思想)
小结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活
世界的思考
处
处 有 哲 学 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活得更好 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练习
哲学的本义是指( D )
A ·智慧 B ·聪明的人 C ·真理 D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
3.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 的思考
哲学上说的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即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主观世界(即人的思维)
为什么要学哲学呢?哲学有什 么功能和意义?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 ·从哲学的本义来看——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本义】Philosophy[fi'lɔsəfi]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第11-12课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框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目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目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看漫画和成语并思考说明了什么?
烛光照亮小屋
揠苗助长
你能再想出一些蕴涵哲学道理的寓言、成语、 警句、典故么? “煲汤下盐”---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 “拔苗助长”---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郑人买履”---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刻舟求剑”---否认事物的运动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
作用
•
孔子及其弟子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生活需要哲学智慧
2.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认识世界
生产实践
改造世界
科学实验
•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 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活动
2)人的三对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练习: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 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恩格斯
这话主要说明( A )
A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 ·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 ·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 ·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课堂练习】
1.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 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 D 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 的大脑为基础
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 使人聪明的学问
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与生活密切相 关的关系
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 的实践活动
哲学概论: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3课
主
学 义辩
证
马唯 克物 思 主 义义 哲历
史 唯 物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唯物论 物质、意识及其关系
第4-5课
辩证法 认识论
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主要讲联系、发展、 第7-10课 矛盾、创新实践与认识 真理与谬误
第6课
社会历史观 (第11课)
价值观 (第12课) 人生观 (综合探究)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哲学的任务来看(作用、功能)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具体说
“两个看待” --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
变化与发展 +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 活和实践
“三个对待” --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进与退、 得与失、名与利
这主要说明
( B)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
刀刀狗的哲学
看似简单的 问题却触及 了哲学方面 的东西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那么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能 自发地产生哲学吗?
柏拉图:“惊讶,这尤其是 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 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古往今来 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 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 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 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 为了脱出愚蠢。”
2.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 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
题。这说明( A )
A.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实践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3.为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