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工作制度
1.医学影像科各项检查必须由各科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经医学影像科有关人
员审核前方可登记检查。

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其余检查应服从登记室的安排,特殊检查须经登记室视科业务情况进展预约安排。

2.接诊医师应认真及时了解病史及各种临床资料,并进展相关体检,制定最正
确检查方案及扫描序列。

3.危重患者或具有危险的检查技术应由临床医师陪同,以便随时进展抢救。

4.各种检查的原始资料如X线片、CT胶片、M0盘、录像及光盘等均由医学影
像科统一保管,严格借阅手续。

假设有丧失严加查处。

5.实行集体阅片制度,以科室或专业组为单位由专业组长及主治医师以上人员
主持,解决疑难病例诊断问题。

所有报告均必须由主治医师或以上人员复核前方可发出。

6.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7.严格各项操作规程,注意平安与防护,定期为工作人员体检及保健,并统一
安排休假。

8.加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和知识更新,组织专业人员对职工的晋升实行
全面的考核。

9.各项大型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保养并与设备科或工程技术人员协调进展定
期检修。

放射科各种检查(普通摄片和特殊检查)一律登记编号,登记时应做到核对患者XX、性别、年龄、X线号、投照部位或扫描器官,并为患者导诊。

假设发现因公费医疗或帐目报销原因而冒名顶替使用非患者本人XX、性别、年龄的申请单,登记人员有权并应当及时给予指出并指导其进展改正,否那么由此造成的任何后果主要由患者承当。

1.为患者正确划价、记帐、扣费,对于欠费的患者,要及时记帐及时补扣费用,
杜绝漏帐。

2.负责造影等特殊检查的预约工作,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

3.对急诊(包括床边片)接申请单后即刻登记,并通知有关技术员或医师及时进
展检查,并记录时间。

4.做好工作量日报并及时统计每月上报。

5.将X线诊断报告分门诊和病房,登记后分别发送,并请接收者签字。

1.坚持集体读片,报告按“书写规〞书写,进修、实习医师及低年资住院医师的
报告均应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名前方可发出。

2.严格遵守射线防护规程,做好医、患人员射线防护工作。

工作人员定期体检,
妥善安排休假。

3.注意用电平安,严防过失事故,CT机和其它设备由技术员分工负责,定期保养、
检修。

1.保持摄片室整洁卫生,室机器、器械和用具处于工作和使用状态,机器设备
由专人负责,严格交接班制度。

严格检查设备及其用电,确保操作中设备和人员的平安。

2.当班技术员应坚守岗位,如因事短时离去,要告知登记处或同班暗室技术员。

下班时当班技术员应关机切断主电源及其它电器电源,关闭门窗,确保平安。

3.机器发生故障时,机器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组长和维修人员报告,并向维修
人员详细说明故障的现象,共同分析故障的原因并详细记录。

4.严格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机器使用效益,建立每日机器使用情况登记
制度。

5.接诊病人时,须仔细阅读申请单,根据接诊医师及临床要求选择最正确投照
方法和体位,必要时与接诊医师联系,共同研究确定检查方法,熟练和细致地应用透照条件并与暗室技术员密切配合,尽可能争取一次摄片即可满足影像诊断和临床诊疗的需要,减少不必要的重照,确需重照时如无特殊情况应在本班完成。

6.热情接待患者,耐心向病人解释检查方法和考前须知,如更衣、去除金属或
不透X线装饰物,详细答复患者的询问。

7.工作应仔细认真,摄影要做到:
➢查对申请单,核对XX、住院号、X线号、摄影部位和方位。

➢核对检查部位和照射围并选用适当的胶片尺寸。

➢选用适当的摄片条件,核对电源电压、kV、mAs和其他摄影参数。

8.对老人、儿童、重症及残疾患者应给予特别照顾,摆位要轻柔而迅速,尽量
减少患者的痛苦。

危重患者须有临床医师陪同,婴幼儿应有家长照顾。

9.摄片完毕,帮助患者下离检查台,填好各种记录。

10.摄片室严禁吸烟、会客、聊天。

放射科接诊制度
1.普通放射、CT、胃肠造影、乳腺诊断由当班医师负责接诊工作,做到坚守岗
位,主动热情接待患者。

2.影像科医师负责审核影像检查申请单各项容,根据病情合理决定检查方法和
扫描方式。

必要时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进一步补充病史,了解各种影像检查结果。

3.与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制定摄片方式、程序、部位、体位,随时与摄片室技术
人员联系,确保摄片质量。

4.随时与摄片室联系,协调各组之间的工作,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5.根据临床和患者的特殊需要,视具体情况可出临时报告,方便临床与患者,
但须及时补发正式报告。

放射科急诊及值班制度
1.放射科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保持值班的畅通,值班岗位要有明显的标
志如指示红灯等以方便患者寻找。

急诊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由接诊医师处理完毕前方可下班离去。

2.合理安排值班医师和技术员,并适当安排二线医师值班。

3.值班医师与值班技术员密切配合,负责及时为急症患者进展影像学检查。

4.医师全面负责急症者的影像诊断工作,包括与临床医师的讨论会诊,对疑难
病例应请二线医师协助指导。

急诊患者须在检查完毕之后半小时发出正式报告或临时报告,发临时报告时最迟应在次日补发正式报告。

5.值班医师和技术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应当密切合作并做好值班
记录。

每一班次的值班人员必须待下一班次值班人员到岗并清楚交接前方可下班离去,值班人员应当准时到岗,科室规定白天的透视上班人员与午班及夜班的值班人员进展交接,其余人员亦应准时上下班以确保急诊患者的及时处理。

6.值班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所在岗位和场所的平安保卫和卫生清洁工作,发现重
要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院总值班报告,次日向科主任汇报。

放射科会诊制度
1.院各科提出会诊,由专业组长或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参加,会诊医师应作好
准备,疑难病例应主动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

2.全院性大会诊或有外院专家参加的会诊,应由科主任派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
师参加。

3.患者家属要求外院片会诊或门诊带片要求会诊,应挂放诊科专家号,同时按
规定交纳会诊费,片子质量符合诊断要求时会诊专家方可出具诊断报告书。

4.由医院委派的外出会诊按规定须经医务科同意后安排。

参加放射学会组织的
影像会诊须经科主任同意前方可外出。

5.远程会诊:特殊病例需要远程会诊时,须由科室提出申请,经医务科同意,
在患者家属同意支付会诊费用的前提下,将相关资料发送给指定的专家进展远程会诊咨询。

科室专家可在科承受远程发送的影像会诊咨询请求。

放射科随访工作管理制度
1.病例随诊是检验诊疗质量、总结经历、提高诊治水平、积累科研教学资料的
一项重要措施。

需要安排专人做此项工作,按月为单位、建立专门的记录,
并统计确诊与误诊率。

2.随访分类:按照科设备与专业进展分类随访,如乳腺类、消化道造影检查类、
CT诊断类、平片类等。

建立每例随访制度。

尽可能查找经过病理确诊的病例,对照影像诊断,记录正确与否。

3.定期举行专业组或全科病例讨论会进展病例分析讨论,特别是漏诊或误诊的
病例,应认真总结经历、吸取教训以提高诊断水平。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
1.质量控制的组织: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成立科质量控制小组,建立每月自查制
度,同时定期承受医技组的检查。

各种设备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进展分类专项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2.质量控制与分类:X线平片类由技师组主要负责,参照标准,建立技术质量
管理与评片制度,X线片进展分级评定,及时总结经历,不断提高甲级片的比例。

科室质控小组定期对乳腺类的质量控制应包括片子的质量与诊断报告;CT诊断类的质量控制应包含排版、照片与报告。

3.质量控制的赏罚:科建立质量控制的检查方法和评定标准,并结合科室的管
理对未达标者进展处分,对达标和超标者进展奖赏。

4.质量控制资料:科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总纲,分别对各专业的检查进展记录
备案,每月自查存底,对质控办的各种反应资料进展保存。

放射科影像资料管理制度
一、X线片管理:
1.每日整理X线片、报告,进展核对(片号、住院号、XX、片数等),发现过失
及时改正,做到过失不出科,并通知有关当事人员。

2.将申请单和报告单粘贴后放入片袋并将片袋归档。

3.及时整理片架,按序号核对,定期清扫片架和片库。

4.对普通放射片的特殊投照或扫描检查,要强化管理,建卡登记归档,妥善保
管。

二、借片与复制胶片制度:
1.患者凡因医疗需要借片,应由本院医师写借片条,凭借片条办理借片押金手
续,并按期归还,逾期不归或丧失者要追究责任。

2.凡注示教学片、科研片,一律不外借,一般可来科阅片,特殊病例须与放射
科协商,如因科研工作需要,应事先与放射科协商。

三、数字化存储设备的复制:
1.数字化存储影像设备(数字胃肠、CT、DR等)将为临床提供打印胶片、刻录
光盘效劳,按规定收取工本费。

2.定期刻录各种光盘,所有存储光盘进展编号并记录索引信息如编号和日期,
有序存放,保证资料的完整。

X线防护平安管理规定
1.为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及病人的平安,对X线、检查的防护平安做如下规定:
2.医务人员要积极宣传防护知识,合理应用X线等影像检查,尽量防止不必要
的检查。

3.申请X线检查时,临床医师应认真填写患者的临床病症、体征,明确检查部
位及检查目的。

4.对于育龄妇女,怀孕早期绝对禁忌进展使用X线的影像学检查,孕中晚期应
慎重选择。

对于确需进展影像学检查的孕妇或孕妇患者,临床医师填写检查
申请单时必须注明孕期情况。

临床医师不得在申请单上未注明孕期情况时为
孕妇开具X线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申请单,否那么由此导致的后果临床医师应
承当主要责任;影像科登记人员及医务人员应当尽可能防止和防止孕妇的不
必要照射。

5.婴幼儿行X线检查时应做好严格的防护,尽量防止甲状腺区及性腺区受照
射。

6.肝肾功能低下,白细胞极低、极危重患者应缓期检查。

7.检查时必须做好非检查部位的防护,尤其性腺及甲状腺区域的防护。

8.临床医师应积极与影像医师共同磋商或会诊,制定最正确影像检查方案,防
止短期重复检查。

9.假设检查中需要患者家属陪护,工作人员应帮助做好家属的防护工作。

放射线工作人员防护制度
1.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必要的防护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采取适当
的防护措施。

2.要经常检查防护物的防护效能,各种放射源只准在规定允许剂量的条件下使用,
防止工作人员承受超量照射。

3.放射专业工作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暴露于原发射线束之中,在不影响诊
疗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照射时间,设备允许时尽可能采取遥控和远距离操作。

4.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展安康检查,建立安康档案,白细胞4×109/L
以下或血小板7×109/L以下者,暂时脱离接触放射线,并给予治疗。

5.长期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保健待遇。

6.有生育方案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适当的假期或科岗位的调整
安排。

放射科进修制度
一、进修放射诊断学(含CT、乳腺、MRI)
1.条件:高等院校大专或以上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中专院校毕业
从事本专业工作五年以上。

2.进修期限:进修放射诊断期限不得少于一年;专题进修CT、MRI期限不得
少于六个月;乳腺影像进修期限为三个月以上。

二、进修放射投照技术:
1.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

2.进修期限应在6个月以上。

三、进修要求:
1.学员必须遵守医院及本科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科室的安排进展各项业务培
训并参加科政治学习。

2.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展日常投照及诊断工作,在取得负责医师及技师同意
后,方可独立进展投照及书写诊断报告。

3.应认真填写投照条件、书写诊断报告,经上级医师审阅签字前方可发出。

4.按时参加业务学习及讲座,参加读片会讨论。

5.学习期间不得无故请假,特殊情况须持单位信件,经科主任及科教科批准前
方可离院,一年累计不得超过20天。

6.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常规X线投照技术、CT扫描方法和常见病、多发病的
影像学诊断技能。

按专业进展考核前方可结业。

放射科主任职责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行政管理工作。


二、制订本科工作方案,组织实施,经常催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三、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展科学分工,保证对病员进展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四、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
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和投照质量。


五、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良工作。

六、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学习、
使用国外的先进医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

催促科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七、担任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八、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
防护情况。

严防过失事故。

九、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十、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机器的使用与保管情况。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放射科技师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技师指导下,根据不同资历和能力,负责一定围的具体
技术工作。

- .
二、参加具体技术操作和大型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管工作,负责处理一般的技
术性工作,技能操作较准确、平安、有效。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本专业技术操作常规,严防过失事故,有了问题及
时向上级技师报告。

四、担任下级技术人员的教学和业务指导工作;积极在本专业围开展业务工作和
新技术的应用。

- . 可修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