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课程设计结果分析
锅炉设备优化设计报告总结
![锅炉设备优化设计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f633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f.png)
锅炉设备优化设计报告总结1. 引言锅炉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热能转换设备,其能源效率的提高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优化设计报告旨在通过分析锅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现有问题,提出一系列优化设计方案,以改善设备的热能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性能。
2. 锅炉设备分析在对现有锅炉设备进行全面分析后,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 能源浪费:锅炉在燃烧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烟气含有大量的未被利用的余热能。
2. 排放污染物: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3. 热能损失严重:锅炉设备在输送热能的过程中存在大量传热损失,效率低下。
3. 优化设计方案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优化设计方案:3.1. 高效燃烧系统引入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实现燃烧过程的精确控制,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可调节的燃烧器,以适应不同负荷和燃料要求,减少燃料的浪费。
同时,通过对燃烧空气的预热,增加热能利用效率,并降低排烟温度,减少烟气中热量的损失。
3.2. 烟气余热回收在烟气排出过程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实用热能,减少能源的浪费。
可以采用烟气余热锅炉、换热器等设备,将烟气中的余热用于供热、热水等方面,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3. 污染物治理技术引入先进的净化设备,对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净化。
例如,采用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降低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保护环境。
3.4. 传热损失降低通过改进锅炉设备的结构和材料,减少热能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
采用保温材料,降低锅炉设备的体表散热,增加传热效率。
此外,优化管道布局以减少流体传热时的阻力,提高传热效率。
4. 结论通过对锅炉设备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实施优化设计方案还可以减少热能损失,提高设备的传热效果。
因此,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应该重视锅炉设备的优化设计,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锅炉设计技术总结
![锅炉设计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cf8a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9.png)
锅炉设计技术总结1. 引言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之一,其设计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锅炉设计技术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设计原理、参数选择、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设计原理锅炉的设计原理是将能源转化为热能,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进而驱动涡轮发电机或供热系统。
根据能源类型的不同,锅炉设计原理可分为煤燃烧锅炉、油燃烧锅炉、电锅炉等多种类型。
设计时需要合理选用燃料类型,并根据燃料燃烧特性和锅炉工作要求确定设计参数。
3. 参数选择锅炉设计的参数选择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设计参数包括锅炉容量、蒸汽参数、给水温度、燃料燃烧方式等。
锅炉容量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和设计负荷进行合理计算,以达到生产过程中的热负荷平衡;蒸汽参数与给水温度则需要根据生产工艺和设备要求来确定;燃料燃烧方式的选择则涉及到燃烧效率和环保要求等因素。
4. 安全性设计安全性是锅炉设计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安全性设计包括锅炉结构的强度设计、燃烧系统的安全性控制、水位控制系统、排烟系统和过热系统等。
锅炉结构的强度设计需要考虑内外压力和温度的影响,确保锅炉能够承受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压力和温度。
燃烧系统的安全性控制涉及火焰监测、燃料供给控制和自动停机等功能,以确保燃烧过程的安全性。
水位控制系统需要确保锅炉水位在安全范围内,避免水位过高或过低而导致事故。
排烟系统和过热系统则需要设计合理的通风和散热装置,以保证锅炉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热量排放和热量交换。
5. 节能设计在锅炉设计中,节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节能设计可通过提高燃料利用率、优化锅炉结构和改良燃烧技术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采用燃烧系统配备预燃器和余热回收装置可以提高燃料利用效率;合理设计锅炉管束和换热面积可实现更好的传热效果,减少热能损失。
此外,锅炉的长期运行监测和维护也是节能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保障锅炉的正常运行。
锅炉设计总结
![锅炉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47a140240c844769eaeeb3.png)
锅炉课程设计总结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是忙碌的一个学期。
在研究生复试之后,回学校便开始了上个学期因为考研而耽误的课程设计。
时间短,任务重。
幸亏有一些同学课程设计完成后总结了一些经验。
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直接向同学请教,使得这次的课程设计完成的相对顺利很多。
但是设计的过程仍然是复杂的。
工作量也很大。
在正式开始课程设计的之前,首先将书上给出的例题仔细看了一遍,虽然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全没看明白,但是对于锅炉设计的大体过程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锅炉的热力计算的大体过程为首先根据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给出的锅炉规范进行各个受热面理论烟气量以及容积的计算,之后查表后绘制烟气焓温表,为之后的热力计算提供基本数据。
之后根据之前的数据进行锅炉的热平衡计算,最终得出燃料消耗量,计算燃料消耗量以及保热系数等数据。
在此之后便开始进行锅炉各个部分的设计及计算。
设计及计算的顺序依照锅炉中烟气的走向依次计算。
首先进行的是炉膛的设计及计算,在炉膛的设计过程中,炉膛的结构设计是相对繁琐的部分,需要进行很多的计算以及查表工作。
在炉膛的结构及热力计算之后,得到炉膛出口处的温度。
炉膛中的烟气从炉膛出来以后进入防渣管对工质进行加热,防渣管的作用是通过降低烟气温度,旨在防止由于温度过高而结渣。
烟气经过过热器之后便进入过热器对饱和蒸汽进行过热,而产生高温高压的热蒸汽,增加工质的焓值,提高工质的做功能力,从而推动汽轮机做功。
之后的工质便进入锅炉炉管束,通过对流换热吸收热量,提高工质的焓值。
从锅炉管束流过的烟气温度进一步降低,之后进入省煤器,通过加热给水而提高给水温度,减少工质在炉膛内蒸发所需的热量,降低煤耗量,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从省煤器流过的烟气之后便进入空气预热器,对进入炉膛的一次空气进行预热,提高进去炉膛的空气的温度,对于煤的正常燃烧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各个部分的设计及计算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出口温度根据大概的温度降低范围对出口处的温度进行假设。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5b260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4.png)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篇一: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在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中,我们旨在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巩固和提高自己的锅炉原理知识,并初步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和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锅炉设计和计算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们了解了锅炉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
其中包括锅炉辅助设计、受热面热力计算、计算数据的分析等内容。
通过这些计算,我们可以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并为锅炉机组的设计和布置提供依据。
其次,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热力计算来确定锅炉的整体设计和布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和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
我们还需要对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进行热力计算,以确定锅炉的蒸发量、过热度和压力等参数。
最后,我们进行了锅炉课程设计的实际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进行锅炉受热面的设计、计算和布置,并完成锅炉热力计算和热平衡计算等任务。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仅加深了对锅炉设计和计算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实践巩固和提高自己的锅炉原理知识,掌握了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和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能力。
我们也学会了如何通过热力计算来确定锅炉的整体设计和布置,并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都是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需的重要技能和知识。
篇二: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在大气燃煤锅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旨在通过设计计算和热力分析,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和热力系统,掌握锅炉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锅炉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和整体设计热力计算过程顺序。
首先,我们学习了锅炉辅助设计的计算内容,包括锅炉机组的热力学计算、受热面的结构计算和计算数据的分析等内容。
这些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锅炉课程设计报告个人总结
![锅炉课程设计报告个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d830db2cc58bd63186bdca.png)
课程设计报告( 2017 – 2018 年度第 1 学期)名称:锅炉课程设计个人总结题目:WGZ670/140-Ⅱ型锅炉变工况热力计算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能动1510姓名:木溪学号:同组学生:指导教师:设计周数:两周成绩:日期:2018年9月13日课程设计总结分析(比较所计算工况与锅炉说明书中相应工况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同组人员分析也要不同,自己写自己的。
也可以写一些对通过课程设计对锅炉课程的新的理解和收获,可以手写)在这次锅炉课程设计中,通过老师的教导以及和同组同学的探讨及不断试错,我进一步巩固了课程知识,掌握了热力计算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我对热力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收获良多。
本次锅炉课程设计,我们的题目是70%工况、有暖风器,所使用的煤种是淮南谢一矿,相比于锅炉说明书中的设计工况,我们的再热蒸汽温度压力较小,因为再热蒸汽压力温度随负荷变化而改变。
对比于锅炉的设计煤种,淮南谢一矿灰的变形温度高很多,具有不易结渣的优点。
对于锅炉的设计来说,选用较低的排烟温度会使锅炉效率提高,但另一方面,使尾部受热面的烟气侧与工质侧的温差减少,增加了受热面的金属消耗量,。
如果排烟温度过低,还会引起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
同时,燃料中硫燃烧产生的硫酸蒸汽会使壁面金属腐蚀,。
同时,排烟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直接影响到后面计算结果及误差的大小,所以排烟温度的选取非常重要。
在本次锅炉课程设计中,我们按照要求,认真熟悉所设计锅炉的结构和特点,包括主要工况参数、烟气流程、蒸汽流程等;掌握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如烟气焓的计算、炉膛热力计算、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等;各个计算环节要达到相应误差要求,如排烟温度校核、对流受热面传热量校核等;尽力做到计算过程合理、结果可信。
此外,计算过程中也要认真细心,我们组在计算过程中由于没有注意到保热系数用在公式中需要将百分数换算成小数,出了比较大的误差,检查了好久才发现。
相信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锅炉课程设计报告
![锅炉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f84586cc22bcd126ff0c1e.png)
摘要随着先进的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控制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对热电厂中锅炉仪表控制系统进行的先进改造,以先进的DCS系统作为锅炉的控制核心,锅炉鼓风机和引风机采用变频驱动技术,以保护电机和节约能源,结合实际的现场仪表、变频调速器、DCS控制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
而在锅炉主汽温度控制系统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可以实现生产控制,这里需要我们对过热器的出口蒸汽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不在控制范围内时就通过对过热器阀门的控制,设计锅炉主汽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对汽包主蒸汽温度的控制,以产生合格的产品,这个就是这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锅炉;主汽;温度;控制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热电厂概述 (4)2.1 锅炉概述 (4)2.2 锅炉、锅筒设备及结构 (5)2.3 锅炉控制的工作原理 (6)第三章锅炉主汽温度控制系统概述 (7)3.1 锅炉蒸汽温度控制概述 (7)3.2 过热器的基本概念 (7)3.3 锅炉主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8)第四章锅炉主汽温度控制的设计过程 (9)4.1 锅炉主汽温度控制说明 (9)4.2 锅炉主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初步设计 (10)4.3 锅炉主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图解及仪表选型 (11)4.4 锅炉主汽温度控制系统安全保护对策 (13)第五章总结 (15)参考文献 (16)第一章绪论主蒸汽温度是否稳定是衡量锅炉运行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控制过热器出口汽温在规定范围内,既能使过热器管壁温度不超过安全工作允许的温度,从而保证过热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又能为蒸汽的使用设备———汽机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工业上一般将主蒸汽温度控制在额定值±5℃范围内第二章热电厂概述热电厂发电是利用燃烧燃料所得到的热能发电。
热电厂发电的发电机组由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利用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称为汽轮发电机组;二是燃料进入燃气轮机将热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称为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个人版)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个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a3553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8.png)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个人版)锅炉课程设计综合分析锅炉课程设计是学习《锅炉原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两个星期来的学习,在老师的教育指导和同组同学的配合合作下,我进一步巩固了课本知识,掌握了热力计算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我对热力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
1. 煤种分析我是17组中的成员,同组成员中还有苟前超、李振环,我们选的是3号煤种,属于低水低硫高灰分的无烟煤,这些成分对煤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当煤粉含有较多水分时,潮湿煤粉流动性差,输送困难,在容器中会造成煤粉搭桥现象,同时也会推迟煤粉的着火和燃烧。
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是煤分类的重要指标,当含量小于10%时属于无烟煤。
煤的挥发分含量对煤粉的爆炸性也有很大影响,挥发分含量越高,煤粉就越容易发生爆炸。
煤粉的爆炸性还随其灰分含量增加而降低。
灰分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温度降低,煤的燃尽程度降低,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
另外,飞灰浓度高,使锅炉受热面磨损加剧,积灰严重,除尘量增加,锅炉飞灰和炉渣物理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
2. 烟气流速与管道磨损的分析进入尾部受热面的飞灰由于温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温度,因此随烟气冲击受热面管道时,会对管壁产生磨损作用。
烟速增加时,飞灰颗粒对管壁的撞击力、冲刷力加大,磨损加快。
我所计算煤种的结果是:屏式过热器烟气流速4.42m/s,凝渣管5.9 m/s,高温过热器热段9.2176 m/s,高温过热器冷段9.41226 m/s,低温过热器10.61 m/s,高温省煤器8.2 m/s,高温空气预热器12.94 m/s,低温省煤器8.01 m/s,低温空气预热器10.6 m/s。
最佳的过热器烟气流速为10-14 m/s,偏高则磨损较大,偏低则容易积灰,烟温高于700?的选择大于6 m/s即可。
综合以上结果,计算结果总体上还是比较合理的。
3(排烟温度与低温腐蚀的分析对于锅炉的设计来说,选用较低的排烟温度会使锅炉效率提高,但另一方面,使尾部受热面的烟气侧与工质侧的温差减少,增加了受热面的金属消耗量,锅炉造价也随之增加。
锅炉分析报告
![锅炉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0fa8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8.png)
锅炉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分析锅炉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通过分析和优化,可以提高锅炉的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率,提升生产效益。
2. 锅炉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火焰、燃烧热能将水加热达到沸腾的温度。
通常来说,锅炉主要由炉膛、过热器、再热器、空气预热器、排烟烟囱等组成。
锅炉工作的关键环节是燃烧过程。
在燃烧室中喷入燃料和空气,然后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转移给水,使水加热;同时水在热交换器中吸收烟气中的热,从而达到产生蒸汽或热水的目的。
3. 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3.1 水温过高锅炉水温过高可能会导致水泵损坏、锅炉管道破裂等故障。
造成水温过高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锅炉内部水受污染,管道堵塞;•水位过低,缺水导致水温升高;•过热器出现故障,无法将烟气中的热量充分转移给水。
解决方法如下:•定期维护锅炉,清洗水垢和污染物;•保持合理的水位,防止缺水;•检查并修复过热器故障。
3.2 烟气排放异常烟气排放异常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并影响锅炉的正常工作。
出现烟气排放异常的原因主要有:•锅炉燃烧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未燃烧物质;•排烟烟囱存在堵塞。
解决方法如下:•检查锅炉燃烧系统,确保燃烧充分;•定期清理排烟烟囱,防止堵塞。
3.3 水质不合格锅炉水质不合格会导致锅炉内部生锈、积垢等问题,进而影响热传导效率和锅炉寿命。
造成水质不合格的原因包括:•锅炉进水口处存在杂质;•锅炉内部缺乏水处理设备。
解决方法如下:•定期清理进水口处的杂质;•安装水处理设备,对进入锅炉的水进行处理。
4. 改进方案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提高锅炉的自动化程度,利用先进的控制系统来监控和调节锅炉的工作状态,确保燃烧充分和水温合适;•定期进行锅炉维护保养,清洗管道、过滤水垢、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引入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对进入锅炉的水进行预处理,防止水质问题对锅炉造成的损害;•增加二次风和余热回收装置,提高燃烧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锅炉课程设计总结
![锅炉课程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06552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0.png)
锅炉课程设计总结
一、设计目的
本次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锅炉,加深对锅炉原理和运行过程的理解,提高锅炉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设计内容
1. 锅炉原理及构造介绍:包括锅炉的基本组成部分、工作原理、热力循环系统等。
2. 锅炉操作流程:包括点火、调节水位和压力、调节油气量等。
3. 锅炉故障排除:包括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水位异常、压力不稳定等。
4. 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锅炉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防止爆管、防止漏气等。
5. 实践操作:学生需亲自进行锅炉点火、调节水位和压力、调节油气量等操作,并排除常见故障。
三、实施步骤
1. 理论学习:学生需要先通过课堂学习了解锅炉的基本原理及构造,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2. 实践操作前准备: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对锅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锅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实践操作:学生需要亲自进行锅炉点火、调节水位和压力、调节油气量等操作,并排除常见故障。
4. 教师指导: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并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5. 实践总结:学生需要对实践操作进行总结,包括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自身不足之处等。
四、设计效果
通过本次锅炉课程设计,学生深入了解了锅炉的原理和构造,并掌握了锅炉的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加深了对锅炉运行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的理解。
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也提高了安全意识,掌握了防止事故发生的基本方法。
锅炉课程设计结果分析
![锅炉课程设计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ef40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7.png)
第十五节热力计算结果数据分析一、关于炉内结焦与炉膛出口烟温的分析结焦的根本原因是熔化状态下的灰沉积在受热面上,煤灰对于高温受热面沾污结焦的倾向,可用灰熔点温度及灰的主要成分来判断煤灰的结渣指标。
造成炉内结焦原因:(1)有炉内呈还原性气氛,结渣性增强;(2)一次风速偏低;(3)一次风管风量分配不均,造成炉膛火焰偏斜;(4)锅炉运行时负压太高,漏风严重,使主燃烧区严重缺风,还原性加强;(5)运行中燃烧器向下摆动过低,致使煤粉气流直接冲刷冷灰斗;(6)所烧的煤种易结焦;(7)长时间未吹灰;(8)分级燃烧过度,主燃烧区域缺氧,氧量及总风量偏小等原因。
而在该设计校核中主要需要进行分析的是炉膛出口烟温与炉内结焦的关系。
从经济观点分析,燃煤炉膛出口烟温在1200~1250℃时,大中容量锅炉内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吸热的分配率最好,可使总的受热面金属消耗量最少,但是炉内受热面的布置应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即保证炉膛出口后的受热面不结焦为前提,因此炉膛出口烟温实际选取值比上述范围要低一些。
在任何情况下,进入密集对流受热面的烟温不得高于煤质灰分的变形温度(我所核算的煤质灰分的变形温度DT=1060℃),并应留有一定的富裕度。
但是,给我的煤质的核算结果却是炉膛出口烟温为1205℃,远大于煤质灰分的变形温度,因此,如果在这种锅炉中燃烧我所选取的煤种,那么必然会产生炉内结焦。
解决方案:如果核算给出的这种锅炉一定要燃烧该种煤,那么就需要调整炉膛结构尺寸和布置,重新对炉膛进行热力计算,一般情况调整炉膛的高度比较方便。
二、关于过热汽温的控制分析维持稳定的过热汽温是保证锅炉机组运行安全和经济所必须的,对于电厂锅炉来说,要求在运行中维持过热汽温的变动不超过±5~10℃。
另外,从保护过热器受热面来说,除了汽温应维持正常以外,还要保持某一级过热器的管壁温度不超过这一级过热器所采用的钢材的许用温度,因此锅炉汽温的调节除了满足汽轮机的要求之外,还有保护过热器本身的作用。
锅炉设计总结
![锅炉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aade2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c.png)
锅炉设计总结引言锅炉作为热能设备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合理的锅炉设计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锅炉设计的关键要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锅炉型式选择根据不同的热能源和工作压力要求,锅炉可以分为多种型式,如水管锅炉、烟管锅炉、流化床锅炉等。
在选择锅炉型式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热能源:煤炭、天然气、重油等不同燃料的特性和供应情况;2.工作压力:锅炉所需的蒸汽或热水压力等参数;3.蒸发量:对应锅炉的蒸发量要求,即热量的传递能力;4.温度和压力波动:某些工艺要求锅炉能够适应温度和压力波动的变化;5.当地气候条件:气温、湿度等气候因素对锅炉的运行影响;6.运行成本:锅炉的建设、维护和燃料成本等经济因素。
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锅炉型式,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锅炉热效率提升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是锅炉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锅炉热效率提升方法:1. 废气余热回收通过在锅炉烟道中设置余热回收装置,将烟气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用于加热锅炉进气或加热其他介质。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系统的热效率,减少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 换热面积增大增加锅炉燃烧室和烟道中的换热面积,可以增强热量的传递和吸收效果,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同时,合理设计和选择换热面材料,减少换热面积的热阻,也能提高热效率。
3. 燃烧控制优化通过调整燃烧过程中的氧燃料配比,提供适量的氧气,以保证燃烧充分和炉温的稳定,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锅炉热效率。
4. 燃料选择和燃烧技术改进选择高热值、低灰分和低硫含量的燃料,能够减少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有害物质,提高热效率。
同时,应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如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喷煤燃烧技术等,也能有效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锅炉安全设计在锅炉设计中,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是锅炉安全设计要点:1. 锅炉材料选择根据工作压力和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锅炉材料,保证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热性能。
锅炉原理课计——锅炉课程设计报告汇总
![锅炉原理课计——锅炉课程设计报告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31b524f6edb6f1aff001f83.png)
河北工程大学锅炉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同组人员:指导教师:年月日--- 年月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1 目的 (2)1.2 要求 (2)二、设计正文2.1 设计任务书 (3)2.2 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定 (3)2.3 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5)2.4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9)2.5 炉膛热力计算(带前屏过热器) (10)2.6 后屏过热器热力计算 (13)2.7 对流过热器热力计算 (15)2.8 高温再热器热力计算 (18)2.9 第一、二、三转向室及低温再热器引出管的热力计算 (20)2.10 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 (26)2.11 旁路省煤器热力计算 (29)2.12 减温水量校核 (31)2.13 主省煤器热力计算 (32)2.14 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34)2.15 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结果汇总 (36)三、参考文献 (38)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1目的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使学生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2)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和具有综合考虑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4)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1.2要求1)熟悉所设计锅炉的结构和特点,包括主要工况参数、烟气流程、蒸汽流程等;2)掌握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如烟气焓的计算、炉膛热力计算、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等;3)各个计算环节要达到相应误差要求,如排烟温度校核、对流受热面传热量校核等;4)计算过程合理、结果可信;5)提交的报告格式规范,有条理。
二、设计正文2.1 设计任务书2.1.1设计题目400t/h 再热煤粉锅炉2.1.3计算负荷下的工况参数1) 过热蒸汽流量 D 1= 420 t/h ; 2) 再热蒸汽流量 D 2= 350 t/h ; 3)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和温度 1p ''= 13.7 MPa(表压), t 1 = 540 ℃; 4) 再热蒸汽压力和温度 进口:2p '=2.5 MPa(表压),2t '= 330 ℃;出口:2p ''= 2.3 MPa(表压),2t ''= 540 ℃;5) 给水温度 gs t = 235 ℃; 6) 给水压力 gs p = 15.6 MPa(表压); 7) 汽包工作压力qb p = 15.2 MPa(表压);2.1.4燃料特性1)收到基成分(%):Car = % 、Har= %、Oar= %、Nar= %、Sar= %、Aar= %、 Mar= %2)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 3)低位发热量:,ar netQ = kJ/kg ;4)灰熔点:DT 、FT 、ST> 1500 ℃; 2.1.5 制粉系统中间贮仓式,闭式热风送粉,筒式钢球磨煤机(提示数据:排烟温度假定值θpy =135℃;热空气温度假定值t rk =320℃)2.2 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2.2.1 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y C +y O +y S +y H +y N +y W +y A = =100%2.2.2元素分析数据校核(一)可燃基元素成分的计算可燃基元素成分与应用基元素成分之间的换算因子为 K r =yy AM --100100= 则可燃基元素成分应为(%)==y r r C K C ==y r r H K H==y r r O K O ==y r r N K N==y r r S K S(二)干燥基灰分的计算=-=yy g A WA 100100 (三)可燃基低位发热量(试验值)的计算=--+=y y y ydw r dw A W W Q Q 100100)25((四)可燃基低位发热量(门德雷也夫公式计算值)的计算=--+=)(1091030339'r r r r r dw S O H C Q=-r dw r dw Q Q '因为 所以元素成分是正确的2.2.3煤种判别(一)煤种判别由燃料特性得知Vr= % %,但是r dw Q = KJ/Kg KJ/Kg ,所以属于:(二)折算成分的计算=zs Aar,=zs Mar,=zs Sar,因此Aar,zs= % %,属于2.3 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2.3.1理论空气量及理论烟气容积1) 理论空气量: V 0= Nm 3/kg 2) 理论氮气量: oN V 2= Nm 3/kg 3) 三原子气体RO2的容积:2RO V = Nm 3/kg 4) 理论水蒸气容积: 02O H V = Nm 3/kg 5) 理论烟气容积: 0y V = Nm 3/kg2.3.2空气平衡表及烟气特性表根据该锅炉的燃料属劣质烟煤,可按表2-7选取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αl ’’= 又按 表2-9选取各受热面烟道的漏风系数,然后列出空气平衡表,如表3-1。
锅炉课程设计报告解析
![锅炉课程设计报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6d942aa417866fb84a8ea5.png)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张世东学号:03007131目录第一节设计任务书 (2)第二节煤的元素及燃烧产物分析 (3)第三节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 (4)第四节锅炉热平衡计算 (7)第五节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11)第六节后屏过热器热力计算 (21)第七节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5)第八节高温再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9)第九节转向室及低温再热器引出管的热力计算 (34)第十节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 (41)第十一节旁路省煤器热力计算 (44)第十二节减温水校核 (48)第十三节主省煤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48)第十四节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53)第十五节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结果汇总 (55)第十六节设计其他部分说明 (59)第十七节锅炉设计感想 (61)第一节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400t/h再热煤粉锅炉二、原始资料1.锅炉蒸发量D1400t/h2.再热蒸汽流量D2330t/h3.给水温度tgs235 O C4.给水压力 15.6MPa5.过热蒸汽温度t1540 O C6.过热蒸汽压力P113.7MPa7.再热蒸汽进口温度t2’330 O C8.再热蒸汽进口压力p2’ 2.5MPa9.再热蒸汽出口温度t2” 540 O C10.再热蒸汽出口压力p2” 2.3MPa11.锅炉车间空气温度tlk25 O C12.锅炉排污率 1.0%13.空气中所含水分 10g/kg14.燃料特性(1)燃料种类:混煤(2)煤的应用基成分(%):C ar=52.88%H ar=3.2% O ar=4.74% N ar=1.06%S ar=0.345 A ar=26.52% W ar=11.26% V daf=33.14%(3)燃料低位发热量:Q ydw=20400KJ/kg(4)灰熔点:t1=1185O C; t2=1280 O C; t3=1325 O C15.燃烧方式:煤粉炉四角布置16锅炉型式:II型第二节煤的元素及燃烧产物分析1第三节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一、锅炉总体概况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煤粉炉,呈∏型分布,适应露天。
2024年锅炉课程设计小结
![2024年锅炉课程设计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aa108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2.png)
2024年锅炉课程设计小结篇一:2024年锅炉课程设计小结当我在大二上学期上《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时候,曾听华永明老师说了很多次大四短学期锅炉设计很让人头疼,而且会让我们对整个大学生活都印象深刻。
算完锅炉,我依然对华永明老师的这席话印象深刻!整整三周,我聆听了“锅炉之声”。
当短学期第二周开始的时候,我刚从赵老师那里拿了自己的锅炉题目和参考书,当时单纯地想着:锅炉课程设计,就是把大三下学期锅炉的作业重新做一遍,感觉工作量也还不是很大嘛。
(其实后来发现我错了??)考虑中,第二天就开始了自己计算锅炉的“行程”。
首先,我得感谢赵老师给了我一个非常给力的煤种——神府东胜煤,我甚至不知道这煤产自哪里,写下这篇心得体会的时候特地去百度了一下,发现它产自内蒙古自治区,发热量是同煤种的全国之最(不能肯定这句话的准确性)。
同时,很幸运,这种煤和例题的煤种是一样的,无形中减少了一些假设后的计算量。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可以偷懒的地方,但是其实我在计算过程中并没有偷懒,还是一步一步算下来的,还出了点小问题。
)说到计算,前面部分进行的当然是相当的顺利,大三下学期做过一遍作业,煤种和例题一样,所以计算热平衡的时候大差不差地就在不知不觉中搞定了。
然而,困难还在后头,当第三天的时候在教室算“前屏过热器”的参数时候,我发现了庞大的计算量和复杂地计算公式,这对我真是个挑战!算了一半后,实在算不下去了,于是到了赵老师办公室答疑,赵老师的指点给了我很多的帮助,瞬间让我明白了许多计算流程,并且使我把大三下学期学习的《锅炉原理》课程的很多内容都回忆并且串连了起来,然后很高兴地回到教室,“废寝忘食”地将前屏过热器部分算完了,虽然当时已经是中午一点钟左右的时间,但是还是很开心地完成了我的午餐。
篇二:2024年锅炉课程设计小结经过将近三个多星期的苦战,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锅炉原理的课程设计,在此感谢老师对我们细心的指导,在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们疏导计算思路,让我们一步步的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锅炉课程设计总结
![锅炉课程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a1f01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d.png)
锅炉课程设计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及运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具备锅炉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对锅炉事故预防和处理的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锅炉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编号;2.掌握锅炉的受热面及其传热过程;3.理解锅炉的自动控制原理及安全保护措施;4.熟悉锅炉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技巧。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阅读并理解锅炉图纸;2.能够进行锅炉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3.能够对锅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4.能够分析并处理锅炉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锅炉安全重要性的认识;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锅炉的基本原理:锅炉的工作过程、热平衡及燃烧原理;2.锅炉的结构:锅炉本体、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3.锅炉的类型: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等;4.锅炉的运行维护:启动、停运、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5.锅炉的安全技术:锅炉安全附件、自动控制及事故预防。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锅炉的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方法;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锅炉的结构和运行原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锅炉专业教材;2.参考书:提供锅炉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4.实验设备:提供锅炉模型、实验仪器等设备,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一)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一)](https://img.taocdn.com/s3/m/69470c9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9.png)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一)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文稿前言在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燃煤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越发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学生对大气燃煤锅炉的理解和掌握,我们进行了相关课程的设计和教学。
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课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正文1. 设计目标和原则•设计目标: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大气燃煤锅炉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模式,培养学生对燃煤锅炉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设计原则:结合实践和理论,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提倡团队合作。
2. 课程安排•第一阶段:介绍大气燃煤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燃烧过程、燃烧室结构等。
•第二阶段:讲解大气燃煤锅炉的运行控制技术,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等。
•第三阶段:引入环保问题,介绍燃煤锅炉的脱硫、脱硝等减排技术。
•第四阶段:进行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设计和模拟大气燃煤锅炉运行,并提供实际案例分析的机会。
3.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采用讲授、演示等形式,结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实践教学:开展实验课程和模拟项目,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培养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4. 效果评估与改进•效果评估:通过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实践项目的成果评价,综合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评价和教学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结尾通过本次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我们使学生系统掌握了燃煤锅炉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控制技术,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然而,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设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求。
相信通过持续努力,大气燃煤锅炉课程的教学质量会不断提高,为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出更多贡献。
5. 学生反馈和收获•学生反馈: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设计使他们对大气燃煤锅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实践项目中的设计和模拟操作让他们受益匪浅。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6d800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1.png)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篇一: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在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中,我们旨在设计一台高效率、低排放的燃煤锅炉,以满足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锅炉的原理、设计和计算,并深入了解了燃煤锅炉的燃烧过程和环保措施。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了锅炉的效率和热效率。
为了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我们采用了高效的燃烧设备和合理的烟气处理系统。
在燃烧设备方面,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燃烧器技术和精确的燃烧控制技术,以确保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在烟气处理方面,我们采用了高效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以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锅炉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以确保锅炉的运行安全和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以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排放。
最后,我们还考虑了锅炉的经济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合理的燃料采购和运输方案,以确保锅炉的运行成本较低。
我们还考虑了锅炉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在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燃煤锅炉的设计、计算和优化技术,并深入了解了燃煤锅炉的燃烧过程和环保措施。
通过课程设计,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还为社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篇二: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在大气燃煤锅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旨在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巩固和充实《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
在进行大气燃煤锅炉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以及锅炉整体布置和受热面的布置等。
在这些因素中,燃料特性参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同的燃料会产生不同的燃烧反应和热力学特性。
在燃料的选择方面,我们需要考虑锅炉的使用场合和燃料的价格等因素。
同时,在进行锅炉的设计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锅炉受热面的结构设计和热力计算,以确保锅炉在高温下能够正常运行。
锅炉课程设计报告
![锅炉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a970d0804d2b160a4ec014.png)
锅炉课程设计学年第学期院系:机电动力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汽轮机课程设计起迄日期:9月1日~9 月30日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绪论 (3)1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3)第二章低温省煤器设计 (4)2.1低温省煤器设计参数 (4)2.2锅炉结构示意图 (5)2.3低温省煤器的结构计算 (5)2.3.1 低温省煤器作用 (5)2.3.2 低温省煤器的结构计算 (6)第三章低温省煤器 (13)3.1 低温省煤器基本尺寸汇总 (13)3.2低温省煤器热力计算汇总 (14)参考文献 (19)第一章绪论1.1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提高感性认识,增强动手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夯实的基础。
并使我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初步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整体设计与布置的能力。
并培养了我们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踏实负责的态度。
锅炉课程设计将我们在课堂里面学习到的知识,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将零散的知识链接到了一起。
第二章低温省煤器设计2.1低温省煤器设计参数表2-11.进口烟气温度=366℃2.进口烟气焓=4561.13kJ/kg3.出口烟气温度=315℃4.出口烟气焓=3898.64kJ/kg5.吸热量=666.861kJ/kg6.出口水焓=994.386kJ/kg7.出口水温度=230.48℃8.进口水温度=215℃9.计算燃料量=26591.95kJ/h10.理论空气量=6.06113m/kg11.灰粒平均直径=1312.保热系数 =0.99452.2锅炉结构示意图图2-1锅炉结构示意图A-炉膛;B-水平烟道;C-尾部烟道;1-屏式过热器;2-高温过热器;3-低温过热器;4-高温省煤器;5-高温空气预热器;6-低温省煤器;7-低温空气预热器本课程设计的对象是6-低温省煤器2.3低温省煤器的结构计算2.3.1 低温省煤器作用(1)节省燃料。
锅炉汽包课程设计的总结和展望
![锅炉汽包课程设计的总结和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7f53e6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6.png)
锅炉汽包课程设计的总结和展望一、总结锅炉汽包是锅炉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锅炉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深入学习了锅炉汽包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了解了锅炉汽包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习了汽包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随后,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了汽包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汽包设计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我们还意识到汽包设计中的一些重要因素,如汽包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
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汽包的使用寿命和锅炉的安全性能。
因此,我们在设计中注重了这些方面的考虑,确保了汽包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不仅掌握了锅炉汽包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我们深刻认识到汽包设计的重要性,并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加注重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锅炉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未来,锅炉汽包的设计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智能化。
以下是对未来锅炉汽包设计的展望:1.节能设计: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节能已成为锅炉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未来,锅炉汽包将更加注重节能设计,通过优化结构、采用新型材料等方式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环保设计: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锅炉汽包的环保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汽包设计将更加注重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环保材料和高效除尘技术等手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智能化设计: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锅炉汽包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设计。
通过引入传感器、控制器等智能化设备,实现汽包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锅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未来锅炉汽包的制造将更加高效和精确。
通过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可以提高汽包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制造成本。
锅炉课程设计感想
![锅炉课程设计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8f5c4e255901020207409ca3.png)
锅炉课程设计感想
历时两周的锅炉课设结束了,两周里我和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相互合作,基本完成了应有的设计任务。
回首这两周的设计,遇到过困难,更收获了知识和方法,无论锅炉知识还是工程计算的领会都在课设中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一、巩固了锅炉知识,更加融会贯通。
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
在上个学期的锅炉原理课程中,我们了解了锅炉的结构组成和相关知识,对锅炉安全节能环保的相关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解。
到电厂参观实习给了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体验。
而这次的课程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以计算的形势,让我更加清楚的掌握了锅炉的结构,第一次将各个部件之间的烟气流程与介质流程全面的融汇在一起。
向实际锅炉的运行计算工作走进了坚实一步。
二、体验到合理方法的重要性,更加注重科学的方法。
在整个设计中需要计算上百个数据,涉及到计算,估取,查图,查表等各项工作。
既需要个人理解,更需要团队合作。
在团队里,我们进行了分工,将参数查取,数据计算和文档编辑分给个人计算,提高了效率。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excel表格的使用,在初期我们用计算器完全人工计算,效率低下,特别遇到需要根据误差更改假定值,数据还需要重新计算,让我们的负担很大。
后来使用excel表格后我们效率大大提高,这让我清楚的认识到科学的方法的和合适的选择计算机辅助工具的重要性。
整体来讲,这次课设让我有了很大提高,在今后我将更注重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科学的计算方法,为将来融入实际的工程设计或运行维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节热力计算结果数据分析
一、关于炉内结焦与炉膛出口烟温的分析
结焦的根本原因是熔化状态下的灰沉积在受热面上,煤灰对于高温受热面沾污结焦的倾向,可用灰熔点温度及灰的主要成分来判断煤灰的结渣指标。
造成炉内结焦原因:(1)有炉内呈还原性气氛,结渣性增强;(2)一次风速偏低;(3)一次风管风量分配不均,造成炉膛火焰偏斜;(4)锅炉运行时负压太高,漏风严重,使主燃烧区严重缺风,还原性加强;(5)运行中燃烧器向下摆动过低,致使煤粉气流直接冲刷冷灰斗;(6)所烧的煤种易结焦;(7)长时间未吹灰;(8)分级燃烧过度,主燃烧区域缺氧,氧量及总风量偏小等原因。
而在该设计校核中主要需要进行分析的是炉膛出口烟温与炉内结焦的关系。
从经济观点分析,燃煤炉膛出口烟温在1200~1250℃时,大中容量锅炉内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吸热的分配率最好,可使总的受热面金属消耗量最少,但是炉内受热面的布置应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即保证炉膛出口后的受热面不结焦为前提,因此炉膛出口烟温实际选取值比上述范围要低一些。
在任何情况下,进入密集对流受热面的烟温不得高于煤质灰分的变形温度(我所核算的煤质灰分的变形温度DT=1060℃),并应留有一定的富裕度。
但是,给我的煤质的核算结果却是炉膛出口烟温为1205℃,远大于煤质灰分的变形温度,因此,如果在这种锅炉中燃烧我所选取的煤种,那么必然会产生炉内结焦。
解决方案:如果核算给出的这种锅炉一定要燃烧该种煤,那么就需要调整炉膛结构尺寸和布置,重新对炉膛进行热力计算,一般情况调整炉膛的高度比较方便。
二、关于过热汽温的控制分析
维持稳定的过热汽温是保证锅炉机组运行安全和经济所必须的,对于电厂锅炉来说,
要求在运行中维持过热汽温的变动不超过±5~10℃。
另外,从保护过热器受热面来说,除了
汽温应维持正常以外,还要保持某一级过热器的管壁温度不超过这一级过热器所采用的钢材
的许用温度,因此锅炉汽温的调节除了满足汽轮机的要求之外,还有保护过热器本身的作用。
一般情况是锅炉负荷在75%~100%内能够维持额定蒸汽温度,由于许多因素影响到汽温,过
热蒸汽一般规定每级中的焓增量不得超过170kJ/kg,以减小热偏差的绝对值,另一方面是在
保证最高金属温度的管段安全工作的条件下,尽量节省投资。
我所核算的锅炉采用的喷水减
温器。
锅炉的过热器分布多为分级布置,我所核算的锅炉的过热器亦是。
为提高运行的安全
性和改善气温特性,通常在过热器中布置有二级喷水减温器。
第一级布置在屏式过热器前,
喷水量大些,作为气温的粗调,并起到保护屏的作用。
第二级布置在末级过热器前,作为蒸汽温度的细调,控制过热器出口温度。
在核算的过程中,当在定压运行时,过热器采用喷水调节,一级喷水量假设为6t/h,二级喷水量设为5 t/h,经过热力计算,当假设一级喷水量为6.3 t/h,其减温水误差校核比原来的误差ΔD=0.33﹪增加到ΔD,=2.83﹪;当一级喷水量设为5.7t/h,其误差增加到-2.37﹪;同样,当二级喷水量增加到5.3 t/h,其减温水校核误差ΔD,=3.36﹪,相对之前增加很多;二级喷水设为4.7t/h,ΔD,=-3.26﹪,也超过误差范围内。
由此可见,两级喷水量的设置时较合理的。
三、再热汽温的控制分析
维持稳定的再热汽温是保证锅炉机组运行安全和经济所必须的,在机组的整个运行过程中,维持汽温的相对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发电厂的循环热效率,汽温是按材料的许用温度取安全上限值,当汽温过高时,会使锅炉受热面及蒸汽管道材料的蠕变速度加快,影响使用寿,若严重超温,会因材料的强度急剧下降而导致管道发生爆破。
同时,还会使汽轮机的汽缸、汽门、前几级叶片、喷咀等部件的机械强度降低,导致使用年限缩短和设备损坏;若汽温降低,不仅使机组循环热效率降低,煤耗增大,还增加了末几级叶片的蒸汽湿度,降低了汽轮机的内效率,造成汽轮机末几级叶片侵蚀加剧,还使汽轮机转子承受的轴向推力增加,对机组的安全不利,降低寿命;若汽温波动大,将会导致部件的疲劳损伤,引起汽轮机胀差的变化,甚至产生剧烈振动,危及机组安全。
所以,在机组的运行过程,变工况的调整过程中,汽温应尽量保持相对稳定,波动范围尽可能小,汽温的波动范围离其额定值不超过-10℃~+5℃。
再热器不在采用喷水控来调节气温,一般采用烟气挡板来调节气温,只有发生事故情况下,才会采用喷水调节。
将尾部竖井烟道分割成两个平行烟道,在一个烟道内布置低温再热器,在另一个烟道内布置省煤器,在烟井下部的省煤器出口,烟温较低处装置烟气挡板。
当再热气温改变时,调节挡板开度,改变流过再热器的烟气量,使再热器吸热量改变达到调节气温的目的。
核算结果表明,当第二转向室的烟气旁通量份额为δ=0.72(其中低温再热器引出管的烟气旁通量份额为δ=0.15),旁路省煤器的烟气旁通量份额为δ=0.28时候可以明显提高再热蒸汽的终温,并且达到核算要求。
四、烟气流速与管道磨损的分析
进入尾部烟道的飞灰由于温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随烟气冲击受热面管排时,会对管壁产生磨损作用。
飞灰一定的烟速烟气流速增加时,飞灰颗粒对管壁的撞击力,冲刷
力加大,磨损加快,飞灰磨损与烟气流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关系,由此可见,烟气流速对受热面的磨损起决定性作用。
我所核算烟气流速的结果是:后屏流速为6.68m/s ,对流过热器流速11.86m/s ,高温再热器烟气流速11.12m/s ,低再引出管烟气流速1.56m/s ,低温再热器烟气流速9.05m/s ,旁路省煤器和主省煤器的烟气流速分别是9.96m/s 和7.52m/s ,空气预热器热端和冷端的烟气流速分别是13.52m/s 和10.84m/s ,根据我国有关单位的研究,对于固态排渣煤粉炉,提出最佳的过热器受热面的烟速为10~14m/s 。
偏高对磨损较大,偏低则容易积灰,但烟温高于700℃的时候可以选择在6m/s 以上则可。
参考以上结果,核算结果总体上看还是比较合理的。
五、排烟温度与低温腐蚀的分析
对于锅炉的设计来说,选用较低的排烟温度会使锅炉效率提高,但另一方面,却使尾部受热面烟气侧与工质侧的温差减小,增加了受热面的金属消耗量。
锅炉造价也会因此增大,运行中风机所消耗的电能也随之而增高。
此外,如排烟温度过低,还会引起空气预热器的严重低温腐蚀。
因此在选择最经济的排烟温度值还应该考虑到它对低温受热面工作的可靠性的影响。
燃料中的硫在燃烧后有一小部分辗转产生SO 3,它在烟气中与烟气中的水蒸汽形成硫酸蒸汽,当受热面壁温低于硫酸蒸汽的露点温度时,碰在受热面上的硫酸蒸汽就会冷凝下来,使壁面金属锈蚀。
如果受热面壁温低于烟气中的水蒸汽的露点,则水蒸汽也会冷凝在管壁上,此时发生的锈蚀更为严重。
低温腐蚀将严重影响到锅炉工作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防止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受热面壁温,使它不低于烟气中硫酸蒸汽和水蒸汽的露点。
提高壁温可提高排烟温度或提高进空气预热器的空气温度等,但这两种方法都将影响到排烟温度值的选择。
烟气中水蒸汽的露点与烟气中水蒸汽分压力有关,一般在35~65℃左右,它随水蒸汽分压力增大而增高。
但烟气中的酸蒸汽露点却很高,烟气中的硫酸蒸汽存在时,即使它含量很少,它对露点的影响也很大。
因为我核算所选取的煤质中对含应用基的折算硫份为S y zs =0.21%>0.2%的燃料,燃烧后烟气的酸蒸汽露点可以达120~150℃。
由烟气的酸露点的经验公式估算可得我所选取的煤质的酸露点t sld =ld y zs fh y zx
t A S +αβ05.13=139℃。
对于我所核算的排烟温度是141℃,既能有效的降低低
温腐蚀的危害,也保证了该锅炉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