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实验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瑞安市实验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看拼音,写字词,再按要求作答。
yīn yùn chōu yēhónɡ yàn sī kōnɡ jiàn ɡuàn qín miǎn
( ) ( ) ( ) ( ) ( )
(1)以上音节属整体认读音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qín miǎn”的近义词是________;声母“s k j g”按字母表的顺序应排列为(大写形式):___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碱.土箴.言喊.叫加减.乘除感.激涕零
B.阐.明弹.弓禅.让彰善瘅.恶殚.精竭虑
C.赤膊.薄.荷簿.册作茧自缚.博.大精深
D.滇.池嗔.怪填.空文思缜.密谨小慎.微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巧舌如簧艰苦卓绝发愤图强舍生取义
B.巧夺天工妙笔生花别具一格世外桃园
C.举一反三坚持不懈各抒己见独出心栽
D.哄堂大笑惊心动魄鱼惯而入奋发图强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用心观察,能否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学生们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C.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D.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你是喜欢语文呢?还是喜欢语文?
B.成败与自己的想象有着直接的关联。
悲观的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的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下面名言不能作为读书活动的倡导语的一项是()
A.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高尔基
B.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C.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D.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欧文
排列句子。
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
①他正想坐下时,管理员对他说:“先生,请你不要坐在这里,这里是马克思的座位。
”
②管理员笑着说:“是的,很多年来,他每天都到这里来读书。
”
③那个读者问:“他每天都来吗?你是说他今天一定会来?”
④话刚说完,马克思果然跨进门来了。
A.①③②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我们要保护地球。
(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
②这个故事怎能不使人感动得落泪呢?(改为陈述句)
__
③通过老师的介绍,使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修改病句)
__
④四周黑洞洞的,容易碰壁。
(改为反问句)
__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安慰自己。
”这句话出自小说______,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______。
小说主人公流落荒岛后做的一些事情,请按照顺序用小标题形式写出来:流落荒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词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读来或让人感同身受,或引人思绪万千。
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是李贺借马抒情,因渴望建功立业又不被赏识而发出的感慨;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词人对远方友人回归江南的美好祝愿与叮咛。
(3)跟一个人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你就会对这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等方面都很了解,
正如《增广贤文》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通过六年级两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其中有______的闰土,______的郝副营长,______的李大钊,______的鲁迅……我们还感悟到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如《学奕》告诉我们_________。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请你参加“走进名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相关练习。
(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名人语录,请写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另外一种节目形式。
①课本剧
②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天下午,班级将开展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课本剧演出活动,由你去邀请班主任林老师,你会怎样对林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曹彬仁爱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敞,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注释】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 )(2)吾为.将( )
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________”的德行。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根据以下一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吃饭八分饱
还有两分用来吃药
——黑泽基典(65岁)
②下辈子
也要在一起哦
我对狗说
——延沢好子(56岁)
③老同学聚会互相鞠躬敬个礼
都差点摔创
——花田薰子(78岁)
材料二
不知道何时鬓角已染霜,不知道何时颜容已沧桑。
忽然怀念从前那些逞强,和懵懂无知的年少轻狂。
一瞬间发现人生太短暂,一瞬间发现路不再漫长。
还没腾出双乎拥抱自己,时光竟已走得这么匆忙!
怎么刚刚学会懂事就老了?怎么刚刚学会包容就老了?怎么刚刚懂得路该往哪走,怎么还没走到就老了?
怎么刚刚开始成熟就老了?怎么刚刚开始明白就老了?怎么刚刚懂得时间不经用,怎么转眼之间就老?
一歌曲《一晃就老了》
材料三
16、材料一中的三则被日本人称之为“银发川柳”的小诗,分别反映了老年生活面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的无奈。
17、材料1中的第二则和第三则分别运用了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老年生活的百态。
18、以下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材料二的歌词朴实真挚,充满了沧桑感,说出了很多老年人的心声:有对岁月流逝的叹息,有对青春不再的遗憾,也有对美好往事的怀念.
B.材料一撷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材料二则直指中心,抒发情感。
C.虽然人已经老了,但是两则材料中都抒发了作者乐观向上、壮心不已的豪情?
D.材料二的结束部分用一连串的追问,反映了作者的痛惜、伤感和无奈等复杂的情感。
19、从材料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针对这一趋势,我国于1989年把农历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这一天本来就是我国传统节日——________,民间原有______的习俗,现在又增添了感恩敬老的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家徽
国有国徽,校又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
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
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
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
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
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
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
”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
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得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
”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得勾当了。
”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
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
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
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
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
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
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
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
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祖父并叮嘱他父亲兄弟们要保管好“鱼”,牢记这件事。
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
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20、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
( )——放贼——送鱼——( )
21、祖父把贼放走的原因最恰当的是()
A.贼人躲在水缸里,已经湿淋淋了,祖父不忍心。
B.家里的大米比较多,少一袋没有关系。
C.祖父希望贼人不要干伤天害理的勾当,多卖鱼过日子。
D.战乱频繁的年代,宽容的祖父猜想贼也是遇到了困境,希望他改过自新,好好生活。
22、关于文中“祖父感到不安”的原因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担心贼人另有企图,还想偷粮。
B.卖鱼是小本生意,十几条鱼不是小钱,担心对那户家人造成负担。
C.卖鱼是小本营生,祖父担心那户人家被他们吃倒闭关门。
D.没有足够的钱去付那十几条鱼。
23、文中“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的原因是()
A.安慰那贼人,希望不违亡人遗愿。
B.鱼的图案画的精美,是我们的家徽,值得收藏。
C.鱼代表曾经发生的偷盗事件,让后代铭记防盗窃。
D.让父亲兄弟们记住这个故事,学会宽以待人,知恩图报。
24、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细节描写中,分析说说被发现后,贼的心理。
____
25、祖父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本分析祖父的人物形象。
(至少写两点)
____
习作表达。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微笑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我们都曾微笑过,我们都曾看到过,请以“一个的微笑”为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晰,重点展开,感情真实.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G
解析:音韵抽噎鸿雁司空见惯勤勉yīn yùn yēsī勤劳GJKS
【详解】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韵、噎、雁、惯、勤”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整体认读音节分别是:zhi 、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 、yun、ying。
(2)勤勉:勤奋。
近义词:奋勉、努力、勤劳、勤恳。
字母的大小写: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2.D
解析: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碱土(jiǎn)箴言(zhēn)喊叫(hǎn)加减乘除(jiǎn)感激涕零(gǎn)
B阐明(chǎn)弹弓(dàn)禅让(shàn)彰善瘅恶(dàn)殚精竭虑(dàn)
C赤膊(bó)薄荷(bò)簿册(bù)作茧自缚(fù)博大精深(bó)
D滇池(diān)嗔怪(chēn)填空(tián)文思缜密(zhěn)谨小慎微(jǐn)
3.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B项中“世外桃园”应改为:世外桃源。
C项中“独出心栽”应改为:独出心裁。
D项中“鱼惯而入”应改为:鱼贯而入。
4.B
解析:B
【详解】选B项错,是因为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说一群蚂蚁就可能翻江倒海,有点言过其辞,不符合实际。
C句是排比,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此句符合这一条件,充分说明叶片给房屋带来的好处。
例如:如果说爱是三月淅沥的春风,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绿;如果说爱是初夏生机的日光,感恩就是材木成长的浓绿;如果说爱是冬日洁白的雪花,感恩就是颗粒饱满的小麦。
A句是比喻,把图书馆比作宝库,形象生动。
比喻:为了更形象地描写说明事物,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一个完整的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组成。
常见的比喻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借喻中可以不出现喻词。
例如: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D句是拟人,用欢笑、推、挤、热闹等词把“藤萝”拟人化了,生动形象。
5.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
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 前后不一致造成的不合逻辑。
前面是“能否用心观察”“能否积累”两个方面,后面是“提高写作水平”一个方面,两面对一面。
B 词语重复赘余。
“之所以”和“的原因”重复,应该删掉一个。
D 语序不当。
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应该先“仔细调查”,再“认真研究”。
6.B
解析:B
【详解】此题考查标点符号。
A选项不能拆分为两个句子,把第一个问号去掉。
C选项句号应该放在引号的外面。
D选项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去掉句末的省略号。
7.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
D答案中名言的意思是真理是唯一可靠的事物,而判断它唯一可靠的标准就是真理与真理之间是完全不相悖的,一定是完美吻合的。
主要讲的内容是“真理”,与读书无关,所以选D答案。
8.A
解析:A
【详解】略
9.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这个故事使人感动得落泪。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详解】①本题考查关联词合并句子。
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将重复内容“我们”去掉一个。
突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②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此题去掉反问语气词“怎能”,将否存词“不”改为肯定词。
去掉结尾的“呢”和问号。
③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通过”、“使”同时出现时这个句子就缺失了主语,因此需要咱保留其中一个词语即可。
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10.《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建房定居畜养培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机智勇敢英勇无畏关心他人忠
于革命只有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
【详解】(1)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和文学常识。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
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在航海途中遇到风暴,漂流到无人岛上,凭着坚韧的意志与不懈努力在荒岛上生存下来,最终得以返回故乡的故事。
小说主人公流落荒岛后做的事情有: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养培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2)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能力。
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全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故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
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
全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意思是:平沙覆盖着大漠宛如白雪茫茫,如弯钩的月亮高挂在燕然山上。
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那深秋的战场!
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是李贺借马抒情,因渴望建功立业又不被赏识而发出的感慨。
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全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
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故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抒发了词人对远方友人回归江南的美好祝愿与叮咛。
(3)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
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4)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
《少年闰土》作者以插叙手法结合白描手法,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
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反映了作者与闰土儿时真挚而又短暂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灯光》是王愿坚所著文章,该文章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为了给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用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但火光却暴露了自己,最后英勇牺牲了的故事。
突出郝副营长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现代作家周晔于194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该文结合作者个人的感受,回忆了伯父鲁迅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了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
主要讲的故事是:让弈秋教导两人下棋,其中一人十分认真、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来,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
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明显不如前者高。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当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演讲李老师您好!同学们明天下午要开展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课本剧演出活动,您有时间来观看吗?
【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人名言的积累和掌握。
根据题干要求,要求学生写一则有关读书的名言。
如: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2)本题考查综合能力。
本题需要同学们为这次“走进名著”活动设计一个活动内容,可以是:(1)开展课本剧;(2)开展一次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读后感评选比赛;(2)开展一次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题干可知,要求和老师进行对话,首先要注意多使用敬称,如:您,然后注意语言的简练,不要讲废话。
如:明天下午,我们班要开展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课本剧活动,诚挚邀请您来参加。
12.12、居住担任
13、当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14、为下面的古诗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
15、不以个人喜怒杀人冬日不修敝屋仁心爱物
【分析】译文:“武惠王曹彬,国家的名将,创下了鼎盛的战绩,没人比得过他。
他曾经说:
自从我当了将领,杀了很多人,然而(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乱杀一个人。
他的住所旧了,弟子请求修理,曹彬说:这个时节正值大冬天,墙壁与瓦石之间,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冬眠,不可以伤害它们的生命。
他的仁爱原来是这样啊!”
1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词语的翻译,要注意一句话当中的关键词语的分析。
结合上下文和全文内容来理解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具体参考译文。
13、本题考查的是原文的翻译,注意翻译出原文中的重点字词,翻译要结合逻辑和正常的语序。
具体翻译参考译文。
14、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写作的思路,开头先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是为了衬托后文她的仁心爱物的品格,理解题目,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15、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的分析,以及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3.C
解析:16、多病孤独体弱
17、语言动作
18、C
19、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渐渐增加,我国人口开始出现“老龄化”。
重阳节登山【解析】
16、本题主要对所给材料诗歌分析、鉴赏能力进行考查。
首先需要进行阅读理解,其次,再结合题目具体分析,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填入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的第一首小诗“吃饭八分饱,还有两分用来吃药”。
为什么吃药呢?肯定是生病了才要吃药,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来,老年人多病。
材料一的第二首小诗“下辈子也要在一起哦,我对狗说”。
因为身边缺乏亲人的陪伴,只有狗陪着老人,所以他才会说,下辈子他们也要在一起。
如果是亲人陪伴他的话,他肯定会说下辈子还要与他成为家人。
材料一的第三首小诗“老同学聚会,相互鞠躬敬隔离,都差点摔创”。
因为老年人那个时候已经体弱多病嘛,身体不是很好,身体协调与灵活度也不好,稍微有个磕磕碰碰都是很大的事情。
17、本题主要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识记与理解能力,以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记忆描写方法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再根据诗歌内容抓住关键句的要点,体会句子想表达的内容,再加以分析。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下辈子也要在一起哦我对狗说”这里就是典型的语言描写,提示语在后。
动作描写是指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等。
材料一的③“鞠躬”、“敬个礼”都是动作。
1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阅读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首先要进行阅读理解,其次要进行具体的分析,抓住关键信息,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材料一撷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