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笔记摘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笔记摘抄
第一单元:数到10000
1.数的阅读和书写规范
在数的阅读和书写中,要注意每一位上的数字。
例如,数字8742中,8在千位上,7在百位上,4在个位上,2在十位上。
我们按照这个规则来读和写数,可以避免出错。
2.数的读法
100-999的读法:百位的数+“百”+十位的数+“十”+个位的数。
例如:324读作“三百二十四”。
3.大数比大小
当比较两个大数的大小时,要从高位开始比较,先比较千位,再比较百位,然后比较十位,最后比较个位。
如果某一位数字相同,则比较下一位。
例如,比较5237和5214的大小时,从千位开始,3大于2,所以5237大于5214。
4.十位数的认识
十位数介于10和99之间,我们可以通过十位数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如果十位数相同,则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例如,比较63和67的
大小时,六十几比七十几小。
第二单元:数到10000的加法与减法
1.加法计算的要点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按照一定规则相加,得到一个和。
在加法
计算中,我们要注意按位相加,逢十进一的规则。
2.进位的理解
进位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某一位的数字超过了9,需要将其进到更高一位。
例如,74+29中,个位上的数字4和9相加得到13,我们将
十位上的1留下,个位上的3写在原位置。
3.减法计算的要点
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一个差。
在减法计算中,要注意按位相减,借位的规则。
4.借位的理解
借位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某一位的数字不足,需要向更高一位借
一部分。
例如,56-39中,个位上的数字6不足,我们向十位上借1,
个位上的6变成16。
第三单元:倍数和因数
1.倍数的认识
倍数是指某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这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倍数。
例如,12是6的倍数,因为12÷6=2。
2.倍数的判断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除法的方法,将这两
个数进行相除,如果能整除,则前者是后者的倍数。
例如,判断72是
否是9的倍数,我们计算72÷9=8,可以整除,所以72是9的倍数。
3.因数的认识
因数是指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这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因数。
例如,3是6的因数,因为6÷3=2。
4.因数的判断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除法的方法,将前者除以后者,如果能整除,则前者是后者的因数。
例如,判断25的因数有哪些,我们计算25÷5=5,可以整除,所以5是25的因数。
第四单元:小数认识
1.小数的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不是整数的数。
这些不是整数的数叫做小数。
例如,0.5、3.14都是小数。
2.小数的分数表示
小数和分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小数可以用分数进行表示。
例如,0.5可以写成5/10,3.14可以写成314/100。
3.小数点的运用
在小数表示中,小数点是一个很重要的符号,它表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线。
小数点的位置决定了小数的大小。
4.小数的大小比较
当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可以将小数扩大到整数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0.3和0.25的大小,我们可以将它们扩大10倍,比较3和2.5,所以0.3比0.25大。
以上是我在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上的笔记摘抄,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