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河道工程设计方案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地区河道工程设计方案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 贾易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水务管理所
摘 要:近年上海市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文章简要介绍了当前河道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分析了河道工程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并对新形势下河道工程设计方案应注意问题进行探讨,为河道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工程;设计方案;问题
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根据《2022上海市河道(湖泊)报告》,全市共有河道(湖泊)46822条(个),河湖面积共652.9355平方公里,河湖水面率10.30%。
近年来,上海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水环境质量总体呈现稳中向好趋势。
当前,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及“幸福河湖”建设的背景下,河道工程设计方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河道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1.1土地政策不断收紧,陆域部分建设受到约束
2020年,上海市印发《关于本市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加强耕地保护的若干意见》,2021年发布了《本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细则(试行)》,自2021年起正式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根据用途管制相关规定,规划15米以下中小河道建设无需按照建设用地办理规划土地审批手续,可采取备案方式予以管控;规划15米以上河道项目需按照建设项目办理建设用地手续。
受建设用地指标影响,河道项目陆域部分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约束。
以青浦区为例,2021年以后新开的中小河道项目陆域部分建设基本取消。
1.2“幸福河湖”建设对滨水空间提
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上海市各水利控制片外
围排涝动力逐步达标,片内低洼圩
区达标改造逐年滚动推进,防汛除
涝体系已逐步完善。
在“幸福河湖”
建设中,老百姓重点关注的是出行便
利、沿河景观、亲水空间等方面,对
应的建设内容主要是配套桥梁、绿化
景观、沿河步道等,更多的集中在滨
水空间,对河道配套建设提出了更高
要求。
2.河道工程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分析
在河道项目建设中,设计与施工
密不可分,其本质是将科学技术转化
为生产力。
设计方案是整个工程建设
的关键,是河道建设的“蓝图”。
当
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导致河道项目
建设用地面临制约,而“幸福河湖”
建设又对河道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在
此背景下,设计单位必须因地制宜、
精益求精,要在尽量少占建设用地的
前提下,实现“螺蛳壳里做道场”。
只
有设计方案经济可行、安全可靠、方
案合理且符合相关规划,才能确保项
目顺利实施并发挥预期效益。
因此,
在河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切实做好
相应的规划设计工作[1]。
3.新形势下河道工程设计方案应注
意的问题
根据当前河道建设面临的新形
势新要求,结合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分
析,加强河道工程方案设计,提高设
计质量水平刻不容缓。
河道工程设计
过程中主要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坚持规划引领,确保符合规划
根据新的国土空间管控要求,无
论是规划15米以下中小河道采取备
案方式,还是规划15米以上河道办
理建设用地手续,前提都需要有规
划依据。
规划依据包括河道蓝线专
项规划、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控制性
详细规划等。
河道蓝线规划是河道项目最重
要的规划依据,当前部分蓝线规划
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一是部
分城镇或保留村庄内的河道规划不
保留,如2022年青浦区练塘小流域
项目中,金前生产河属规划不保留河
道,但位于规划保留村庄内,老百姓
实际有整治需求;二是部分河道规划
位置与现状存在偏差,如青浦新城绿
环项目中,香花桥街道东鹤河规划位
置紧靠现状河道,若按规划实施需
要填河再开河;三是部分规划河道规
模小于现状河道,比如青浦元荡三期
项目中,新姚簖江现状宽20-211米,
12学术 ACADEMIC
规划宽仅为25米,“三调”中已承认现状河道,却无法按现状办理征地。
在新的国土空间管控政策下,“规划
引领”不再是口号,而是底线。
对于无规划或规划不满足当前需求的河道,则需要调整规划后再实施,确保满足国土空间管控相关要求,否则将面临因用地问题而导致项目无法落地实施。
3.2明确治理原则,找准项目定位
在河道工程建设中,需根据不
同的河道规模、等级、所处位置等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明确治理原则,找准项目定位。
3.2.1骨干河道
上海市共有226条骨干河道。
2021年,上海市水务局印发《关于
加快推进本市骨干河道整治工作的
通知》,要求各区将骨干河道整治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按照现状骨干河道全部贯通、规划新开河道逐步开通的目标,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制度,锁定河道清
单,制定工作推进时间表,分年度集中力量逐一实施完成。
由于骨干河道总体规模较大
(规划河口宽度基本在15米以上),且在整个上海地区防洪除涝、水环境改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建设标准较高。
在骨干河道规划设计中,要兼顾水安全、水生态、水景
观,结合区域特色,讲好项目故事,打造亮点标杆。
以青浦区蓝色珠链为例,蓝色珠链一期工程主要整治骨干河道—北
横港沿线4.2公里,实施范围为临河15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改)建护岸11公里、贯通道路9公里、桥梁10座、驿站及水生态修复、景观绿化45万平方米等。
项目深度挖掘本地江南村落文
化,充分利用该地区的淀泖湖群资源和独具韵味的江南桥乡文化,同时依托周边华为研发中心科创资源、青西
郊野公园旅游资源,重点构建“珠链十二景”,通过建设生态驳岸、慢行
绿道、滨水湿地、亲水栈桥、生态驿站等要素,打造滨湖景观岸线。
项目突出四大特色:一是打造
多元慢行系统的示范。
环河贯通3.5米—4.5米的慢行道和骑行道,同时结合生态驿站,打造多元慢行系统,
同时将本项目的慢行系统,与淀山湖、元荡、拦路港、太浦河的慢行系
统形成闭环。
形成蓝绿融合、功能复合的湖荡绿廊。
二是打造“四季分明,季季有
景”的郊野景观。
本项目新种植乔木64种,灌木42种,地被20种,水生植物13种,丰富植物种类,打造岸线层
次感,营造春看垂柳、迎春,夏看合欢、八仙花;秋看银杏、无患子;冬看
腊梅、茶梅的四季景象。
三是打造水生态修复的示范。
对
北横港31万平方米水体进行水生态修复,主要结合现状地形,采取物理吸污、拦截、滨岸带水下地形再造、植被修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
生态修复措施,
通过湖湾湿地构建、
图1 青浦区蓝色珠链一期(北横港)整治效果图
珠江水运 2023 09
13
浅水区水下森林构建、生境营造等具体工程措施,改善区域水质,提升河道整体生态效果。
四是打造一桥一景观,彰显金泽桥文化。
桥梁总体风格采用江南风格融合生态理念。
十座桥形态各异,与珠链十二景相融。
其中位于核心区的映月桥,横跨北横港,桥梁总跨72米,总宽10米,桥身简约柔顺,中部镂空成弯月形状,形成“河中有深潭,明月映水渊”的景致。
3.2.2中小河道
中小河道分布广泛,所处环境各有差异。
在中小河道建设方案设计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要确保因地制宜。
上海市“一河一策”表明,每条河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治理策略。
采用因地制宜型原则对中小河流进行本土化规划设计是“人水和谐”的最好诠释。
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型原则与国家提出的“两山理论”一脉相承,应用在中小河流上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干扰,又为河道的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二要满足功能需要。
中小河道治理既包含结构性工程措施,也涉及一些非工程措施。
在防洪除涝方面,需确保河道断面、堤防标高等满足防洪除涝功能需要;在亲水空间方面,要结合人居环境,配套相应亲水平台、亲水步道、绿化景观等,提升老百姓在“幸福河湖”建设中的获得感[2]。
三要坚持生态优先。
尽量保留河流态势上的原貌,营造良好水生态空间,为水生动植物的健康繁育提供更多可能,尽量保证物种多样性,既可以增强生态系统对河流的修复作用,也能提升周边居民的休憩体验。
如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中,以水质改善为主,尽量不采用灌注桩、方桩等硬质结构,不对河道随意裁弯取直等。
3.3加强沟通对接,准确掌握信息
3.3.1主动对接属地及相关行业部门
项目立项前,主动对接项目所在
街镇,听取街镇需求及意见,将河道
建设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
通过强化属地及相关部门参与度,
确保形成工作合力,更好推动项目
建设。
在方案编制阶段,对项目可能涉
及的各类管线,主动对接相关管理部
门,主要是强弱电、自来水管线,要
通过调整结构形式或建设范围,尽
量合理避让,既可以减少前期动拆迁
投入,也便于项目后期顺利推进。
针
对涉及航道、生态敏感区域的项目,
提前与航务、环保等部门对接,确保
满足相关行业管理审批要求。
3.3.2准确掌握相关基础资料
在编制河道建设方案前,应仔细
检查原始数据资料,以确保原始数据
和规划设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河道
建设项目的设计和规划通常涉及多
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河道工程项目设
计规划时难免会受其影响,比如,自
然环境、各种人为因素等。
因此,在
设计规划审核前,需要进行广泛的调
查研究,以确保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和
客观性,为河道工程项目的建设打下
坚实的基础[3]。
3.4加强现场踏勘,严格内部把关
3.4.1强化实地踏勘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
据。
设计方案对比是筛选优秀方案最
简单、直接的方法,只有通过充分对
比才能选取最优方案。
尊重事实、因
地制宜是河道工程设计方案比对最
重要的原则,设计方案再好,若脱离
实际就无法将方案转化为现实[4]。
因
此,设计方案编制阶段,需要加强现
场踏勘,杜绝“闭门造车”。
3.4.2广泛征求意见
踏勘时要走访当地村居,倾听百
姓声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
充分考虑防汛、出行等老百姓基本需
求;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必须开展多
次全线踏勘,邀请行业管理单位、各
街镇水务部门一同参加,准确掌握历
年整治情况、周边环境影响因素、进
场施工条件等,确保设计方案与施工
方案能有效衔接。
3.4.3严格内部把关
为确保设计方案切实可行,减少
设计变更,在设计方案报批前应严格
内部把关。
设计单位需加强内部考
核,建立健全审查制度,要求设计人
员认真负责,并严格执行三级校审制
度,不断提升设计质量,为业主提供
最优的设计方案;建设单位应开展报
批前内审,总体确保项目方案经济、
环保、施工相对便利,尽量减少后续
设计变更。
[1]张怀志.
[J].包装世界,2022(06):121-123.
[2]肖江.中小河道生态水利规划设计的思考
[J].水利技术监督,2022(02):101-104+112.
[3]管悦.水利工程设计规划的重要性[J].吉林
农业,2013(10):93.
[4]尚勇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需注意的问题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1):104-105+112.
14学术 ACA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