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河道工程设计方案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地区河道工程设计方案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 贾易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水务管理所
摘 要:近年上海市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文章简要介绍了当前河道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分析了河道工程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并对新形势下河道工程设计方案应注意问题进行探讨,为河道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工程;设计方案;问题
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根据《2022上海市河道(湖泊)报告》,全市共有河道(湖泊)46822条(个),河湖面积共652.9355平方公里,河湖水面率10.30%。

近年来,上海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水环境质量总体呈现稳中向好趋势。

当前,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及“幸福河湖”建设的背景下,河道工程设计方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河道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1.1土地政策不断收紧,陆域部分建设受到约束
2020年,上海市印发《关于本市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加强耕地保护的若干意见》,2021年发布了《本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细则(试行)》,自2021年起正式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根据用途管制相关规定,规划15米以下中小河道建设无需按照建设用地办理规划土地审批手续,可采取备案方式予以管控;规划15米以上河道项目需按照建设项目办理建设用地手续。

受建设用地指标影响,河道项目陆域部分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约束。

以青浦区为例,2021年以后新开的中小河道项目陆域部分建设基本取消。

1.2“幸福河湖”建设对滨水空间提
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上海市各水利控制片外
围排涝动力逐步达标,片内低洼圩
区达标改造逐年滚动推进,防汛除
涝体系已逐步完善。

在“幸福河湖”
建设中,老百姓重点关注的是出行便
利、沿河景观、亲水空间等方面,对
应的建设内容主要是配套桥梁、绿化
景观、沿河步道等,更多的集中在滨
水空间,对河道配套建设提出了更高
要求。

2.河道工程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分析
在河道项目建设中,设计与施工
密不可分,其本质是将科学技术转化
为生产力。

设计方案是整个工程建设
的关键,是河道建设的“蓝图”。


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导致河道项目
建设用地面临制约,而“幸福河湖”
建设又对河道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在
此背景下,设计单位必须因地制宜、
精益求精,要在尽量少占建设用地的
前提下,实现“螺蛳壳里做道场”。


有设计方案经济可行、安全可靠、方
案合理且符合相关规划,才能确保项
目顺利实施并发挥预期效益。

因此,
在河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切实做好
相应的规划设计工作[1]。

3.新形势下河道工程设计方案应注
意的问题
根据当前河道建设面临的新形
势新要求,结合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分
析,加强河道工程方案设计,提高设
计质量水平刻不容缓。

河道工程设计
过程中主要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坚持规划引领,确保符合规划
根据新的国土空间管控要求,无
论是规划15米以下中小河道采取备
案方式,还是规划15米以上河道办
理建设用地手续,前提都需要有规
划依据。

规划依据包括河道蓝线专
项规划、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控制性
详细规划等。

河道蓝线规划是河道项目最重
要的规划依据,当前部分蓝线规划
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一是部
分城镇或保留村庄内的河道规划不
保留,如2022年青浦区练塘小流域
项目中,金前生产河属规划不保留河
道,但位于规划保留村庄内,老百姓
实际有整治需求;二是部分河道规划
位置与现状存在偏差,如青浦新城绿
环项目中,香花桥街道东鹤河规划位
置紧靠现状河道,若按规划实施需
要填河再开河;三是部分规划河道规
模小于现状河道,比如青浦元荡三期
项目中,新姚簖江现状宽20-211米,
12学术 ACADEMIC
规划宽仅为25米,“三调”中已承认现状河道,却无法按现状办理征地。

在新的国土空间管控政策下,“规划
引领”不再是口号,而是底线。

对于无规划或规划不满足当前需求的河道,则需要调整规划后再实施,确保满足国土空间管控相关要求,否则将面临因用地问题而导致项目无法落地实施。

3.2明确治理原则,找准项目定位
在河道工程建设中,需根据不
同的河道规模、等级、所处位置等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明确治理原则,找准项目定位。

3.2.1骨干河道
上海市共有226条骨干河道。

2021年,上海市水务局印发《关于
加快推进本市骨干河道整治工作的
通知》,要求各区将骨干河道整治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按照现状骨干河道全部贯通、规划新开河道逐步开通的目标,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制度,锁定河道清
单,制定工作推进时间表,分年度集中力量逐一实施完成。

由于骨干河道总体规模较大
(规划河口宽度基本在15米以上),且在整个上海地区防洪除涝、水环境改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建设标准较高。

在骨干河道规划设计中,要兼顾水安全、水生态、水景
观,结合区域特色,讲好项目故事,打造亮点标杆。

以青浦区蓝色珠链为例,蓝色珠链一期工程主要整治骨干河道—北
横港沿线4.2公里,实施范围为临河15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改)建护岸11公里、贯通道路9公里、桥梁10座、驿站及水生态修复、景观绿化45万平方米等。

项目深度挖掘本地江南村落文
化,充分利用该地区的淀泖湖群资源和独具韵味的江南桥乡文化,同时依托周边华为研发中心科创资源、青西
郊野公园旅游资源,重点构建“珠链十二景”,通过建设生态驳岸、慢行
绿道、滨水湿地、亲水栈桥、生态驿站等要素,打造滨湖景观岸线。

项目突出四大特色:一是打造
多元慢行系统的示范。

环河贯通3.5米—4.5米的慢行道和骑行道,同时结合生态驿站,打造多元慢行系统,
同时将本项目的慢行系统,与淀山湖、元荡、拦路港、太浦河的慢行系
统形成闭环。

形成蓝绿融合、功能复合的湖荡绿廊。

二是打造“四季分明,季季有
景”的郊野景观。

本项目新种植乔木64种,灌木42种,地被20种,水生植物13种,丰富植物种类,打造岸线层
次感,营造春看垂柳、迎春,夏看合欢、八仙花;秋看银杏、无患子;冬看
腊梅、茶梅的四季景象。

三是打造水生态修复的示范。


北横港31万平方米水体进行水生态修复,主要结合现状地形,采取物理吸污、拦截、滨岸带水下地形再造、植被修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
生态修复措施,
通过湖湾湿地构建、
图1 青浦区蓝色珠链一期(北横港)整治效果图
珠江水运 2023 09
13
浅水区水下森林构建、生境营造等具体工程措施,改善区域水质,提升河道整体生态效果。

四是打造一桥一景观,彰显金泽桥文化。

桥梁总体风格采用江南风格融合生态理念。

十座桥形态各异,与珠链十二景相融。

其中位于核心区的映月桥,横跨北横港,桥梁总跨72米,总宽10米,桥身简约柔顺,中部镂空成弯月形状,形成“河中有深潭,明月映水渊”的景致。

3.2.2中小河道
中小河道分布广泛,所处环境各有差异。

在中小河道建设方案设计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要确保因地制宜。

上海市“一河一策”表明,每条河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治理策略。

采用因地制宜型原则对中小河流进行本土化规划设计是“人水和谐”的最好诠释。

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型原则与国家提出的“两山理论”一脉相承,应用在中小河流上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干扰,又为河道的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二要满足功能需要。

中小河道治理既包含结构性工程措施,也涉及一些非工程措施。

在防洪除涝方面,需确保河道断面、堤防标高等满足防洪除涝功能需要;在亲水空间方面,要结合人居环境,配套相应亲水平台、亲水步道、绿化景观等,提升老百姓在“幸福河湖”建设中的获得感[2]。

三要坚持生态优先。

尽量保留河流态势上的原貌,营造良好水生态空间,为水生动植物的健康繁育提供更多可能,尽量保证物种多样性,既可以增强生态系统对河流的修复作用,也能提升周边居民的休憩体验。

如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中,以水质改善为主,尽量不采用灌注桩、方桩等硬质结构,不对河道随意裁弯取直等。

3.3加强沟通对接,准确掌握信息
3.3.1主动对接属地及相关行业部门
项目立项前,主动对接项目所在
街镇,听取街镇需求及意见,将河道
建设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

通过强化属地及相关部门参与度,
确保形成工作合力,更好推动项目
建设。

在方案编制阶段,对项目可能涉
及的各类管线,主动对接相关管理部
门,主要是强弱电、自来水管线,要
通过调整结构形式或建设范围,尽
量合理避让,既可以减少前期动拆迁
投入,也便于项目后期顺利推进。


对涉及航道、生态敏感区域的项目,
提前与航务、环保等部门对接,确保
满足相关行业管理审批要求。

3.3.2准确掌握相关基础资料
在编制河道建设方案前,应仔细
检查原始数据资料,以确保原始数据
和规划设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河道
建设项目的设计和规划通常涉及多
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河道工程项目设
计规划时难免会受其影响,比如,自
然环境、各种人为因素等。

因此,在
设计规划审核前,需要进行广泛的调
查研究,以确保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和
客观性,为河道工程项目的建设打下
坚实的基础[3]。

3.4加强现场踏勘,严格内部把关
3.4.1强化实地踏勘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
据。

设计方案对比是筛选优秀方案最
简单、直接的方法,只有通过充分对
比才能选取最优方案。

尊重事实、因
地制宜是河道工程设计方案比对最
重要的原则,设计方案再好,若脱离
实际就无法将方案转化为现实[4]。


此,设计方案编制阶段,需要加强现
场踏勘,杜绝“闭门造车”。

3.4.2广泛征求意见
踏勘时要走访当地村居,倾听百
姓声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
充分考虑防汛、出行等老百姓基本需
求;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必须开展多
次全线踏勘,邀请行业管理单位、各
街镇水务部门一同参加,准确掌握历
年整治情况、周边环境影响因素、进
场施工条件等,确保设计方案与施工
方案能有效衔接。

3.4.3严格内部把关
为确保设计方案切实可行,减少
设计变更,在设计方案报批前应严格
内部把关。

设计单位需加强内部考
核,建立健全审查制度,要求设计人
员认真负责,并严格执行三级校审制
度,不断提升设计质量,为业主提供
最优的设计方案;建设单位应开展报
批前内审,总体确保项目方案经济、
环保、施工相对便利,尽量减少后续
设计变更。

[1]张怀志.
[J].包装世界,2022(06):121-123.
[2]肖江.中小河道生态水利规划设计的思考
[J].水利技术监督,2022(02):101-104+112.
[3]管悦.水利工程设计规划的重要性[J].吉林
农业,2013(10):93.
[4]尚勇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需注意的问题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1):104-105+112.
14学术 ACADEM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