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课堂的主⼈——学⽣,做到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使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早睡早起
教学⽬标:
1.学⽣参与制订作息时间表。

知道时间宝贵的,做事不要拖拉。

2.通过⼩调查,使学⽣明⽩不同的⾷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应该科学地安排饮⾷。

3.学⽣拓展表演,体会正确姿势的重要性。

4.与爸爸妈妈⼀起锻炼⾝体,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

5.在观察、调查、游戏中,初步了解健康常识,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活能⼒。

6.知道要爱惜⾃⼰的⾝体,认识到养成良好的⽣活习惯的重要性,从⼩养成健康的⽣活⽅式。

⼀、观察图⽚引⼊新课:
出⽰29页图⽚,选⼀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并评价⼀下他们的⾏为。

交流:同学交流⾃⼰在早睡早起这⽅⾯的做法。

⼆、交流调查表
1.出⽰调查表,同桌交流。

2.展⽰四名同学所填表格,学⽣评价。

3.教师评价,激励在早睡早起⽅⾯做得好的同学。

三、出⽰资料,深化认识
1.教师读资料
⼩学⽣⼀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多少?最少10⼩时,⽽成⼈⼀般只睡8⼩时。

什么⼩学⽣要规定睡10⼩时呢?这是因为少年⼉童与成年⼈不⼀样。

出⽣不久的婴⼉,⼀天⼏乎要睡近20⼩时,这是因为他全⾝器官都很稚嫩,⼤脑⽪层经常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才有利于健康发育。

⼩学⽣正处在⽣长发育旺盛时期,器官组织尚未成熟,⽣理机能还不完善,容易产⽣疲劳,每天应有⽐成⼈更多的睡眠时间,才能满⾜⾝体健康的需要。

我们的⼤脑有⼀种特殊的功能,⼈们成为“⽣物钟”。

如果每天晚上九点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就会养成习惯:晚上⼀到九点半,你就会感受睡意袭来,并可迅速进⼊梦乡。

早上六点半也会⾃然醒来。

良好的习惯⼀养成,就应坚持下去。

2.提问:听了⽼师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知道了早睡早起的重要性,请你们结合⾃⼰的⾏为,谈⼀谈以后怎样保证⾜够的睡眠,养成良好的⽣活习惯?
四、情景表演,指导⾏为
表演教科书提供的“她为什么迟到了”
教师指导学⽣表演时,除了再现教材所呈现的情景外,着重引导学⽣给她提建议,指导⾏为。

学⽣畅谈怎样才能避免迟到。

四、亲⼦空间
1.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起合作,制定⼀份作息时间表,把它张贴在床头或者书桌上,并⾃觉遵守。

2.⽐⽐谁的星星多。

(家长参与评价与监督。


别伤着⾃⼰
教学⽬标: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和家⼈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法,进⼀步发展⾃我保护的意识与能⼒。

3、受伤后,在成⼈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法。

2、进⼀步发展⾃我保护的意识与能⼒。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和别⼈造成伤害。

教育⽬标:
1、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和家⼈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创设情境,让学⽣运⽤已有的⽣活经验对情境中的⼩伙伴提供帮助。

3、受伤后⼀定要告诉家长或长辈。

教学⽅法:
1、为学⽣创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和家⼈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我保护。

3、通过学⽣⾃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

课前准备:
1、学⽣课前准备:
(1)请学⽣利⽤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和别⼈造成伤害。

(2)学⽣⾃带⼀些处理常见⼩伤⼝的药品(如创可贴、药棉、纱布、红药⽔)
2、教师准备:就相关问题向校医请教或查阅资料。

3、教学器材:常见药品、宣传卡⽚、判断分析表格。

教学过程设计:
⼀、经验交流
1、教师出⽰讨论题⽬:课件⼀
(1)是否曾经因为不⼩⼼⽽受伤?
(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受的伤?
(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
(4)当时⾃⼰有什么感觉?
2、学⽣⼩组⾃由交流经验
3、请⼏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的相关经历。

⼆、观察分析
1、看⼀看:观察同学们的课间活动。

2、说⼀说:在学校⽣活中哪些⾏为与表现容易对⾃⼰或他⼈造成伤害?
(1)课间猛跑;
(2)踢球不注意;
(3)上下楼梯奔跑;
(4)教室⾥追跑;
3、想⼀想:居家⽣活中容易发⽣的伤害。

三、情境表演
、师提供情境:当⾃⼰受到意外伤害时,家⼈……
2、学⽣模拟表演:⿎励学⽣创设多种情景
3、尝试总结意外伤害对⾃⼰和家⼈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4、说⼀说导致意外伤害的原因。

5、教师⼩结: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意或缺乏安全意识⽽引起的⾝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伤害⽆论⼤⼩都会给他⼈带来痛苦,还会给家⼈带来不必要的⿇烦。

因此,在进⾏各种活动时我们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伤害。

四、判断分析
1、课件⼆,教师出⽰学⽣⽣活中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

(1)学⽣在马路上踢球;
(2)互相争抢玩具;
(3)⽤扫帚和伞打闹;
2、⼩组讨论:以上情况怎样避免伤害?
3、学⽣判断,并提醒⼩朋友要注意什么?
4、引导学⽣分析下列情况下如何做:课件三
(1)乘车时(车上车下)……
(2)课间活动时……
(3)看见剪⼑放在沙发上……
(4)插电源时……
(5)学⽣⾃⼰说出⼏种情境
五、实践操作
了解⼀些常见的医药常识
吃饭有讲究
教学⽬标:
1、初步了解有关饮⾷健康的常识。

2、逐步养成良好的饮⾷习惯:三餐定时、不挑⾷不偏⾷、多喝⽔少喝饮料、吃零⾷要有节制。

吃饭时要讲卫⽣、不浪费,排队时要互相谦让。

3、⾃⼰能学会营养配餐。

4、⼩组合作要愉快、友爱。

使学⽣热爱⽣活,培养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逐步养成良好的饮⾷习惯:三餐定时、不挑⾷不偏⾷、多喝⽔少喝饮料。

2、简单合理地搭配饮⾷。

课前准备:
1、学⽣课前准备:记录讲课前⼀天晚上,⾃⼰进餐的情况。

了解⾷物的营养知识。

2、教学器⽊才:⾃助餐⽤具、⾷物彩⾊图⽚、量化表格、⼩奖票、营养师贴画、⾷物⽐例分配表。

教学设计:
⼀、导⼊
伴随欢快的乐曲,出⽰动画:娴熟的⼑⼯、精湛的厨艺、真诚地邀请、快来吧!尝尝我的⼿艺。

再看那满桌丰盛的饭菜,学⽣的情绪⼀下⼦被调动起来,兴奋地想吃这顿饭。

师饶有兴趣地说:这是我的⼀个朋友,他要请同学们吃⼀顿⾃助餐。

很多同学都说⾃⼰吃过⾃助餐,⽼师对他们表⽰羡慕,并说⾃⼰⼩时候可没吃过⾃助餐。

以次激发学⽣热爱现实⽣活,对⽣活有满⾜感。

那我们就⼀起去餐厅看看吧!
⼆、明理
(⼀)联系⽣活懂得进餐要求
1、餐厅的菜肴特别丰富,屏幕出⽰彩⾊图⽚。

师说类别,⽣说⾷物名称。

主⾷类:⽶饭、⾯条、蛋糕、馒头
鱼⾁蛋类:⼤虾、炖鱼、鸡蛋、炸鸡腿
蔬菜类:芹菜、胡萝⼘、西红柿、茄⼦
⽔果类:草莓、苹果、葡萄、橙⼦
⾖制品、奶类:⾖腐、鲜⽜奶
饮料、⽔、汤类:矿泉⽔、果汁、菜汤
2、学⽣的视觉、精神都随着鲜美的画⾯来到了⾃助餐厅,师抓住这⼀时刻,马上提问学⽣:在吃⾃助餐的时候,你想对⼩朋友说些什么?让学⽣回想:在家中长辈是如何提醒他们的,幼⼉园⽼师是怎么教育的,学⽣凭⽣活经验说出吃饭的要求,应注意什么,明⽩什么是⾃助餐。

师在这⼀环节着重渗透做⽂明、守秩序的⼩顾客。

3、屏幕出⽰吃⾃助餐的要求
(1)吃多少取多少
(2)取过的⾷物不能放回原处
(3)取物要⽂明⼈多要排队
学⽣在学习中,通过想⼀想、说⼀说、听⼀听,⾃然地懂得了吃⾃助餐的要求,也就是“怎么吃”。

(⼆)从⾝边实例中体会如何选餐
1、请⼀名同学选餐。

⾳乐响起,第⼀个⼩顾客开始选餐了,看看他是怎样给⼤家做榜样的。

师向其他同学提出要求:认真看,你觉得他在哪⽅⾯做得好,⼀会⼉我们要进⾏评议,看看谁是评论员!这样所有同学的注意⼒都会集中起来。

2、评价
取餐的学⽣在实物投影下⾯介绍⾃⼰选餐的情况,⽣评是否合理。

学⽣通过已有的知识(吃饭的实际情况和刚才⼤家提出的要求)对其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