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一讲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总体把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整体把握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及地位 1.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广义上: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
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经典作家马克思和 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它把自己的理论大厦 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实现 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 辩证法的完美结合,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 密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了无产阶 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使社会主义学 说由空想变为科学。
它的产生给予了人类一个新的世界观和科学 的认识工具,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 革。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列宁、斯大林等,在从 事革命活动的实践中,科学地考察无产阶级解放运 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社会主 义的基本原理,指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用开展革命斗争的途径推翻资 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国际主义和 爱国主义的结合,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重要 条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 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是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的必由途径。实 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最终 目的.
4.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二次飞跃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形成
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标志: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一国 建成社会主义
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起点
经济条件: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现代 工业落后
政治条件:300年的沙皇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条件:文盲占人口的75% 对外关系:长期对外扩张侵略,形成大
3.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一次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 《共产党宣言》发表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既有 继承关系又有根本区别
(1)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感性认 识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 理性认识的结晶
(2)空想社会主义凭个人天才的猜测来 虚构未来社会的情景;科学社会主义依 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未来社会的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比哲学更直接,比政 治经济学更全面指导科学社会主义 的实践
社会主义除了基础学科社会主义学以外还有: 社会主义思想史 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运动史 比较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史 社会主义现状学 社会主义政党 社会主义未来学 社会主义国家
、三重辨证关系
(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辨证关系 (2)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辨 证关系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 系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 “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
义相对应时才使用”——马克思 2.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
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3.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
外关系四大系统
三.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飞跃
1.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
学的发展 第二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
到现实的进程 第三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
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实践
a.空想——科学; 科学理论──社会实践; 一般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空想──科学;科学理论──社会主义国 家的建立;一国胜利──多国胜利。
两大理论基石
科学社会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最忌断章取义 儿子:潘新科 儿媳:池 氏 女儿:潘良姿
3.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 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从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看: 哲学是起点,政治经济学是中介, 科学社会主义是终结
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看:
(3)空想社会主义是潜科学;科学社会 主义是显科学
★社会主义国家屡屡出现“空想” 的理论或受“空想”干扰的原因
(1)社会根源: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人 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与落后生 产力之间的矛盾
(2)历史根源:各个民族传统中乌托邦 文化的影响
(3)理论根源:教条主义对待前人论断 (4)认识论根源:夸大主观能动作用
国沙文主义 国际条件: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
★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模 式”社会主义的历史评价
(1)有些方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例 如消灭剥削制度
(2)有些方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例 如公有制采取全面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3)有些方面教条式照搬了科学社会主 义,例如在不发达国家急于消灭商品经济
狭义上: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之 一
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综合学科。包括了哲学、经 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军 事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社会主义学等各个组 成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 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
性 (5)“理论与经验”之缺——主义的坚守与思想
的保守、思想的纯洁性与理论的本土化
c.空想──科学;科学理论──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 革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2.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者所,终社皆,有壮会所有养所主。用男,义有幼份有的,所女长理有,鳏归论寡。孤货先独,废恶弃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 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4)有些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例如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政治上的个人集权
5.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三次飞跃 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完善
科学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开 始于20世纪50年代南斯拉夫的改革
第三次飞跃的重要标志:中国改革 取得初步成功
★ 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艰巨任务
(1)“起点”之低——历史的落后、现实的制约 (2)“四化”之难——动态而高远的追求 (3)“任务”之繁——反资与反封 (4)“文化革命”之困——精神境界提升的缓慢
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社会主义思潮源远流长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古代中国《礼记· 礼运》
近代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
1516年 (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发表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不是理想的社会形态,但却是科 学社会主义的先驱
“他们天才地预见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 正确的无数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