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试题
高一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前30题每题1分,后15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丙氨酸的R基是—CH3,丙氨酸是由哪几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A.C、H、0
B.C、H、0、N
C.N、P、K、H、C
D.C、H、0、N、P
2.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小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3.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那么,血影的主要成分有()
A.无机盐、蛋白质 B.蛋白质、糖类
C.脂肪、蛋白质 D.脂质、蛋白质
4.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场所
D.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的结构
5. 当条件满足时,20个腺苷和60个磷酸最多可以组成的ATP分子及其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有()
A. 20个,40个
B. 20个,30个
C. 40个,60个
D. 40个,40个
6.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是( )
A.氨基酸 B.氧气 C.Na+ D.葡萄糖
7.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肽酶B.蛋白酶C.脂肪酶D.淀粉酶
8.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最正确的是()A.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B.两种蛋白质所含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C.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以上都有可能
9.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发现视野中微生物所在位置如图1所示,若要使微生物出现在视野中央,应将载物台上的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10.下列属于自养生物的是()
A.蓝藻 B.大肠杆菌 C.蘑菇 D.酵母菌
11.下列关于化合物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胆固醇是核膜的组成成分
C.糖原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D.纤维素是草食性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12.右图为细胞中某种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释放的局部示意图。
下列与此有关叙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该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B.该过程要有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
C.该过程不消耗能量
D.该图中的蛋白质可以是消化酶
13.对人体细胞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ATP是一种低能磷酸化合物
B.ATP 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C.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
D.ATP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14.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
或功能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①为双层膜,共有2层磷脂分子组成
B.②为染色质,是DNA的主要载体
C.③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为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15.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
B. 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C. 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的物质交流
D. 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核无关
1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凋亡和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凋亡
B.细胞凋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C.衰老细胞内的色素减少
D.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也属于细胞凋亡
17.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这个过程称为()
A.细胞全能性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衰老
18.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存、保鲜除了需要适宜的湿度外,还应保持()
A.低温、高氧 B.低温、低氧 C.高温、高氧 D.高温、低氧
19.某学者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20.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2条肽链组成,具有98个肽键。
则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接近()
A.11036 B.12288 C.12544 D.12800
21.以下四种元素中,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是()
A.氢 B.氧 C.碳 D.氮
22.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了()
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23.在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鉴定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两个实验都需要加热
D.鉴定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混匀后加入
24.人体体液中存在着许多缓冲系统(如H2CO2和HCO3-、 HPO42-和H2PO4-等),它们既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又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这说明无机盐()
A.能够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B.能够维持生物体体液的酸碱平衡
C.能够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25.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C. 主动运输、胞吞
D. 胞吞、主动运输
26.在草履虫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27.绿色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直接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中心体与内质网 D.高尔基体与叶绿体
28.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
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CO2,那么它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A.1:2 B.2:1 C.3:1 D.1:3
29.科学家用14C标记二氧化碳,发现碳原子在一般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葡萄糖B.二氧化碳→ATP→葡萄糖
C.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葡萄糖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30.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mm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3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D.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2.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有()。
A.1种 B.4种 C.5种 D.8种
33.在进行植物细胞融合实验时,要除去细胞壁,最好应选择()
A.淀粉酶和果胶酶 B.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C.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盐酸
34.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氧化分解供给的?()
A.核糖和脱氧核糖
B.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
D.淀粉和肝糖原
35.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分别是()。
A.蛋白质和脂肪
B.脂质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固醇
D.磷脂和蛋白质
36.检验动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一般可使用下列哪种试剂?()
A.碘液
B.斐林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苏丹Ⅲ染液
37.某种毒素因妨碍呼吸而影响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的()。
A.核糖体B.细胞核C.线粒体D.细胞膜
38.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与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
39.在提取和分离叶绿素的实验中,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最快的是()。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40.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B.线粒体C.核膜D.染色体
41.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图中A 物质和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
比是( )
A. 1:2
B. 8:9
C. 2:1
D. 9 :8
42.要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方法?( )
A .白天适当降低温度 B. 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 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D.昼夜保持温度一致
4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和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的过程分别发生在
( )
A .间期和末期
B .前期和末期
C .中期和后期
D .后期和前期
44.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
同发生在( ) A .前期和中期 B .末期和间期 C .前期和末期 D .末期和中期
45.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具有积极意义
C .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 .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6.(9分)右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
(2)该细胞此时有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
(3)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
条,个DNA分子。
(4)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逐渐扩展形成,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5)观察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是期。
47.(12分)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请根据图回答: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该细胞器的上。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表示阶段,B阶段发生的场所是,C过程的名称是。
(3)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②;③;
④;⑤;
(4)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总式:(2分)。
48. (9分)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回答有关问题:
(1)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性和性。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是,强酸和强碱导致酶活性下降的原因是:。
(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酶的___ ___。
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___ _。
(4)生物体内各项生理活动的进行都需要酶的催化,酶作用的机理是。
(5)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少数是。
49、(10分)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注:实线表示O2吸收量;虚线表示CO2释放量)
A.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 ____,
该器官的无氧呼吸方程式是:。
(2)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2含量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 _______。
(3)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
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植物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弱
(4)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 ______。
(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外界氧含量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
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__倍(2分)。
(7)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选择点,原因是:。
高一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6.(9分)
(1)后期
(2)8,0,8
(3)4,4
(4)细胞板,细胞壁
(5)中期
47.(12分)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光反应,叶绿体基质,二氧化碳的固定
(3)O2,【H】,ATP,CO2,(CH2O)
(4)略(2分)
48.(9分)(1)高效性、专一性(2)先上升后下降强酸和强碱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3)酶的浓度(数量)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相关
(4)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5)蛋白质 RNA
49. (10分)
(1)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方程式略
(2)无氧呼吸强度随氧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3)BD
(4)随着氧浓度逐渐升高,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而有氧呼吸十分微弱(5)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6)1.5 (2分)
(7)B 此时呼吸作用最弱,消耗有机物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