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 )(2分)
A.畅想(chàng)棱角(líng)险俊(jùn)销声匿迹(xiāo)
B.倾倒(qīng)烘托(hōng)稀罕(hān)容光涣发(huàn)
C.豁达(huò)赐教(cì)勾勒(lè)老谋深算(móu)
D.处理(chù)宽敞(chǎng)键谈(jiàn)举世闻名(wén)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认知能力。

A项“棱角”应读“léng”,“险俊”应为“峻”;B 项“稀罕”应读“han”,“容光涣发”应为“焕”;D项“处理”应读“chǔ”,“键谈”应为“健”。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 )(2分)
A.畅想(chàng)棱角(líng)险俊(jùn)销声匿迹(xiāo)
B.倾倒(qīng)烘托(hōng)稀罕(hān)容光涣发(huàn)
C.豁达(huò)赐教(cì)勾勒(lè)老谋深算(móu)
D.处理(chù)宽敞(chǎng)键谈(jiàn)举世闻名(wén)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认知能力。

A项“棱角”应读“léng”,“险俊”应为“峻”;B 项“稀罕”应读“han”,“容光涣发”应为“焕”;D项“处理”应读“chǔ”,“键谈”应为“健”。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提炼化装品全神贯注汗流夹背
B.热衷百叶窗措手不及相得益彰
C.规矩口头禅以逸代劳浮想联翩
D.装潢照相机理屈词穷出谋画策
【答案】B
【解析】A项中的“化装品”“装”不对,应为“化妆品”C 项中的“以逸代劳”应为“以逸待劳”,D项中的“出谋画策”应为“ 出谋划策”。

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掌握情况,出现的字都是常见易错的字,但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此题做起来难度还是不大的。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磅礴逞辩惊慌失措疲惫不堪
B.萧瑟诘问恪尽职守巧妙绝伦
C.隔膜篷蒿鳞次栉比翻来复去
D.稀疏烦躁迫不及待一气呵成
【答案】C
【解析】有两处错误(篷蒿翻来复去)正确字形应为蓬蒿翻来覆去。

本题的形式为单选,考察的知识点为语文全册的字形;该题有两个错误,但其他选项的生字容易误导学生作答,故难度中等。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狼藉绯闻闭门羹锐不可当
B.烦燥庇荫报不平张皇失措
C.寒战馈赠一招群子虚乌有
D.骊歌谰言脱口秀险象迭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形近字、同音字的掌握情况。

答案选B.烦躁的“躁”是足字旁,而不是
火字旁,“躁”字和人的情绪、心理有关,组词急躁、烦躁;“燥”和气候有关,例如组词干燥、燥热。

6.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轩榭烽烟破斧沉舟墨守陈规B.风靡抉择再接再励独出新裁
C.炫丽对峙见风驶舵油然而生D.喧闹蛊惑含辛茹苦走投无路
【答案】D
【解析】此类题考查对常见字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

汉字音形义是中考必考点,要求学生识记现
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
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这里A应是破
釜成舟;B应是再接再厉;C应是见风使舵。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精致暗然失色束手无策B.惟幕风餐露宿自知之明
C.炫耀胸有成竹狂妄自大D.寂寞春华秋实故名思义
【答案】C
【解析】A项中“暗”应为“黯”, B项中“惟”应为“帷”, D项中“故”应为“顾”
8.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书籍是无声的音乐,是浩瀚的星空。

只有它才能qū ⑴除愚昧,才能包luó⑵万象,才能让你成
为一个bó⑶学的人。

朋友,热爱书籍吧!它yóu ⑷如汪洋中的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⑴⑵⑶⑷
【答案】(1)驱(2)罗(3)博(4)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的积累以及具体的语境来书写汉字即可。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纵使骗术再高明,作案痕迹处理得再干净,也总会有证据让骗子在事实面前显露出原型。

B.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在南海侵犯我国领土、妄图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C.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身在回程,但对喀纳斯湖那不可名状的美仍然神驰心往。

D.近年来,浙江水军名扬天下,孙杨、吴鹏等泳坛名将在国内外赛场上叱咤风云,屡创佳绩。

【答案】A
【解析】A项中的原型是指原始的类型或形体构型,其他类型或形体构型由它演化而来。

原形是
指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

此处应用“原形”。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有秋的,也有冬的。

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A.奔放成熟萧瑟B.奔放萧瑟成熟
C.成熟奔放萧瑟D.成熟萧瑟奔放
【答案】A
【解析】此题为词语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

只要明白词语的大概意思,根据夏秋冬三个季节
的特点选择即可,尤其是夏和秋。

11.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

②4月14日在美国南加大校园附近遇害的中国留学生的家人抵达洛杉矶,中国使领
馆校方、警方等做好安抚家属、加紧侦破此案的工作。

③3D版《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收入便达四亿元人民币,登顶2012年上半年国内票房冠军宝
座。

A.管辖督促指日可待B.管制监督屈指可数
C.管制督促屈指可数D.管辖监督指日可待
【答案】A
【解析】行政管辖、督促校方、指日可待
“管辖”本义是管理,统辖的意思(指地理区域、权力范围);而“管制”一般指对行为、人的管理、
约束。

“监督”意为“察看并加以管理”,而“督促”意为推动,使事情做好,故“督促”更符合题意;“屈
指可数”是用于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学生容易望文生义。

本题引入最近最热点
的话题,切合几个关键的字词搭配和使用,较为新颖。

本题难度较大。

1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襄阳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

B.在任何内忧外患面前,中华民族都表现出艰苦奋斗的英雄气概。

C.襄阳学子张文驰高考前为救福建小男孩无偿捐献骨髓,真叫人赞不绝口。

D.在中部崛起过程中,襄阳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如今的发展已是生机盎然。

【答案】B(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此处应表现
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的精神,用“艰苦奋斗”修饰“英雄气概”不合适。

13.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B.为迎接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建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
话剧。

C.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D.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荐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
息。

【答案】B
【解析】(此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逢场作戏原指卖艺的人遇到合适的演出场地,就开始表演。

后来指遇到机会,偶尔玩玩,凑凑热闹)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运用能力。

选择有误的一项,相对来说难度较小。

1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自今年4月依赖,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B.目前,我市正在兴建城市快速公交。

每天晚上,工地机器轰鸣,人声嘈杂,各种声响不绝如缕,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C.北洋军阀之一的张宗昌,原本胸无点墨,却偏好附庸风雅,以致常常闹出各种丑剧,贻笑大方。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B、不绝如缕:像一根细线那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

①形容形势十分危急;②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不合语境。

1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B.很多市民向记者打听: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有哪些旅游项目?可以品尝到哪些美食?
C.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D.客居在外的梅葆玖先生用“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诗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答案】C
【解析】这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的考查。

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不仅使我们
在阅读时感到醒目。

句读分明,而且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是判断使用正误,或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此处C项中的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

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市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D.当我们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执着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答案】D(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A、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的结果”在“市民”后加“的”。

B、两面性对一面性“会”和“能”对应“提高写作水平”,“不会”和“不能”对应什么,去掉“不会、不能”。

C、用语重复,去掉“不断”或“进一步”。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座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宜居地。

B.在亿万注视下,刘翔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成为首个获得百米跨栏比赛冠军的亚洲人。

C.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D.-般而言,身体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是否注重锻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A、用语重复,“环境优美”包含“空气清新”。

B、缺少成份,在“亿万”后加上“观众”。

C、不合逻辑,应该为“无时无刻不”。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
关键。

C.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天然胶的生产却不能自给。

D.通过“最美中学生”张文驰高考前捐肾救人的事迹,使我们看到丁“90后”中学生的人性之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子语病是历年中考必考题型,是语句考查最重要的题型,学生了解常见语病,能学会用修改符号对病句进行修改尤为重要。

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
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

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
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要特别注意成
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A、句式杂糅,去掉“引起的”。

C、语
序不当,应该为“虽然中国”。

D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19.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

()
桂花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

①月桂树叶编织成的“桂冠”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
②《吕氏春秋》中以“物之美者,招摇之桂”称赞桂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③“蟾宫折桂”则成为人们对读书人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
④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
⑤战国时期,韩燕两国曾以相互馈赠桂花来表示亲善友好
A.⑤③②④①B.①⑤②④③C.⑤④②③①D.②⑤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以及考查语感水平和思维能力。

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
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⑤为
话题,应放在最前面,然后进行话题展开。

2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B.①②④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做题时,可以抓住“而”表转折,应该放在最后,排除AC两项,再看BD,③放在最后,“善良、单纯”都是人内在的,所以承接③的应该是①,可以选出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语序排列。

点评:排序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语句间的衔接和连贯。

连贯要做到的是:话题统一,语序合理,前
后照应。

这类题的做法是:①找起始句和总结句。

②注意关联词。

③串句子。

按照句子间的关系,揣摩逻辑关系,将一个一个的句子连好,就完成了任务。

2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B.⑤④②③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整体理解这五句话,谈论的是“中国画”的独特风格,⑤④是总起,,②③①是具体诠释,其中的代词“这样”确定了③①必须相连,由此可见,只要整体理解语段,抓住关键词语,排序是
不难的。

22.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哪能明白风和日丽
的美好;,。

A.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

B.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C.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D.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

【答案】C
【解析】整句是一个排比句,A和B明显句式不和谐,D项语义不合上文逻辑,C项句式和语义
表达与上文一致,衔接最恰当。

23.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

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
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

浓重的,;轻淡的,,萦绕在村
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①B.②③C.②①D.④③
【答案】A
【解析】②③句比喻不当,喻体不能表现本体“懒散飘荡的炊烟”的特点,与语境不符。

24.你送扭伤脚的小华去医务室治疗,校医简单处理后建议小华回家休养两天,请你以同学的名
义给小华妈妈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转告校医的建议。

(注意表达要简明得体,字数不超50字)【答案】(3分)阿姨,你好。

我是小华的同学。

有件事需要告诉您,小华的脚扭伤了,医生治
疗后建议回家休养两天,请您来接她一下。

【解析】一注意身份:以小华同学的名义,听电话(交流的对象)者的身份:小华妈妈,语言要
得体。

二注意明确表达,体现两个事实:“说明情况”;“转告校医的建议”。

三注意表达简洁,字数
不超过50字。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实际运用、沟通交际的能力。

点评:本组题属稍难题目。

综合性学习类题型一般有活动策划,知识考查,资料分析,图标转换,语言运用,诸如口语交际、拟写主持词(或开场白、结束语、宣传语、导游词、广告、对联等)等,常结合应用文、作文修改、名著阅读等考查。

考前宜针对性强化训练,熟知答题套路。

2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济南的冬天》以“温晴”为主线,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文章情景交融。

B.川剧《变脸》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身怀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C.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D.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引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解读能力。

B.川剧《变脸》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身怀绝技、孤
身闯荡江湖的抗老艺人的形象。

26.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小题。

(6分)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

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1】画线句展示了一幅、的美丽画面。

(2分)
【答案】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

根据小令中“山”“日”“风”“柳”等景物的特点来描绘小令的画面即可。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虹”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结合两首小令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经历来体会各自的情感即可。

2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4分)
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逢望我年轻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的故乡
【1】本诗题目为“遥望”,请你说说诗人遥望的具体内容。

(2分)
【答案】六十岁,年轻的时候(每点1分,共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遥望”的内容具体指“年轻的时候、六十岁”等。

【2】诗中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象征着什么?诗人这样说,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指的是人生路上的困难与挫折。

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艰辛感受和顽强奋斗精神。

(每个问题1分,共2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

先根据“象征”这种表达方式来分析“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内涵,然后根据“内涵”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即可。

28.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
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答案】B
【解析】“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颔联紧承上联,转入对塞上景物的描写。

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写法上以“征蓬”与“归雁”为对,“出汉塞”与“入胡天”为对,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对比强烈,于凄凉中含有悲壮。

B项说“画面静谧而温馨”明显是不正确的。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

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答案】D
【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一幅苍凉壮观的塞外风光图,雄奇瑰丽,意境雄浑,
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

D项说这首诗“哀婉消沉”是不
正确的。

2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4分)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
【答案】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解析】做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描述”二字,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把诗中的一二两句景物
描绘出来。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 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
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解析】做题时要注意前一个词中的“莫”字,并注意全句的意思。

后一个词要注意其中的“喜”字。

这样人物的心情自然就分析的差不多了。

3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答案】“更深”是夜深的意思。

(“阑干”是横斜的样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根据诗歌的内容来理解即可。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答案】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

根据“虫声、新绿”来描写情景,然后根据描写的情景来感悟诗人的
心情即可。

31.田家(4分)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

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分)【答案】(2分)明
【解析】前两句中的十四个字,只有“明”是表明田园意境特征的,其余的“汩汩流水浑”是描写流水,“一树高花”是描写花儿的,只有“明远村”中的“明”字概括了田园风光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点评:诗歌的语言相当精炼,高度概括,所以读诗时,一定要逐句体会,揣摩每个诗句中的每一
个字,在描写什么事物,表现事物什么特征,表达人物什么情感。

如果遇到用原文语句或字词填
空作答的题目,则更要字斟句酌,仔细排查。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

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2分)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解析】“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从这个句子中的“云意不知”可以看出“诗人知道”“残
阳好”。

因此,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可以揣摩出来了,它表面是在埋怨,实则表达了对残阳之景的喜
爱和留恋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点评: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思想感情,一般是由景色的特点尤其是人物的心境、处境两方面
的因素决定的。

抓住景色特点是揣摩人物情感的方法之一。

揣摩人物的情感,一方面借助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诗歌中有没有直接抒情或间
接抒情的诗句,抓住这些抒情句,也能将诗人的思想感情揣摩出来。

3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共6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2分)
【答案】(2分)燕子衔泥筑巢(1分,答:“燕子于飞”不得分),鸳鸯在恬然静睡(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来分析“燕子”和“鸳鸯”各在做
什么即可。

【2】本诗描绘的事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4分)
【答案】(4分)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满2分为止,笼统和看到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之情(1分)。

(答出“安适”、“喜悦”的意
思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