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交通局关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县交通局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
整改情况报告
根据省、市、县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要求,x县交通局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整改工作,现将涉及交通运输的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推进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局环保整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进一步加强对环保整改工作的领导。
一是建立班子,按照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由局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建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小组,从上到下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管理网络。
二是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了环保整改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三是明确职责,根据上级要求和今年全局环保工作任务,在明确分工的同时,坚持目标管理,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二)认真组织学习。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分析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形式,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务必抓好环保工作,实现生态环保和交通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利用领导班子会议、职工会议学习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组织干部职工、工程施工方、各运输企业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
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出租车、公交车等多种形式宣传,真正地营造起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局广干部职工环保意识明显加强。
(三)狠抓整改落实
一是加大交通运输项目建设管控力度。
在农村公路等交通建设项目中,始终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步的目标,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大对环保监测、水土保持的监管,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督促施工方加强生态保护。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的生产、生活区固定位置放有垃圾桶集中收集生活垃圾,并配备垃圾清运设备,对垃圾进行集中分类处理,可重复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由施工方合理利用、可再生固体废弃物由有经营资质的废旧公司回收,不可回收和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运至专业的处理点进行处理;生产区设置有沉淀池和固体废弃物临时存放池,定期清理沉淀池内的沉渣和临时存放池内的固体废弃物。
生产生活垃圾均按规范处理,不存在乱扔乱弃现象。
二是严防空气污染。
在推进各类交通建设中,施工期间采用洒水措施,以降低施工期间粉尘和其他材料对大气的污染程度特别是靠近居民点的的材料堆放点和拌和站,必须遮盖或洒水以防止尘埃污染。
对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和单位,坚决做到“四个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不落实不放过。
通过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支持环保的浓厚氛围,倒逼各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自觉落实污染减排措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三是加强行业环境保护。
加强对全县范围内机动车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认真开展机动车排放整治工作,全县已没有黄标车。
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辆,全县投入营运的城市公交
车和城乡公交车辆均为纯电动车辆。
同时,新投入x辆油气双动力出租汽车,极大地方便群众出行,也大大降低了交通环境污染。
四是加强公路路政执法。
坚持“依法治路、保障畅通”的方针,协调县运管所、县交警队等对辖区车辆超载超限进行阶段性治理,对大型散装货物运输车辆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力度,对拉运砂石料、煤灰等车辆凡未遮盖或将车辆非法改装的,凡造成洒、冒、滴、漏等污染环境的车辆进行有效整治,严防对路面造成扬尘污染。
加强路产路权管理,巩固干线公路环境治理成果,加强对道路两侧违法建房、乱堆乱放等行为的查处。
联合环保、市场监管、运政及属地乡镇等部门,完成了公路沿线修理铺和维修企业环境脏乱差和废矿物油乱泼洒情况的整治工作,公路沿线道路环境显著提升。
五是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
联合运政部门加大公路、船舶运输管理,加大检查力度,防止危险物品上路运输。
积极与环保等单位协调,预防因公路、船舶运输有毒有害物品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截止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因公路、船舶运输有毒有害物品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六是结合“美丽公路”建设,制定了道路沿线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因地制宜保留道路沿线森林林木,在乡村公路沿线适合种树的地段种植公路行道树,截止目前,共计投入x 万元,打造x条“美丽公路”,种植了三角梅等各类树种x 棵,公路沿线绿化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道路通行环境进一步提升。
七是认真抓好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
按照省、市环保督察要求,县交通局收到信访举报件后,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专人,进行核实办理。
经实地核查群众反映的土路属于未硬化通组道路,近年来,该片区群众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现已连片种植形成规模,由于在该片区施肥、打药等生产活动的车辆较多,这些车辆经过村组未硬化道路时会产生一定的扬尘。
投诉人所反映的扬尘主要来源于车辆经过所产生。
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及“路长制”要求,由辖区乡镇牵头,组织人员和车辆对该路段进行洒水降尘。
经我局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将该条道路逐年纳入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同时也积极往“产业路、资源路”项目库中申报,目前我局正在积极推进该条道路部分支路的硬化,该条支路已完成改造,因县级资金困难,剩余支路将逐年纳入项目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落实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工作需加强。
加强道路扬尘污染管控、施工扬尘污染管控、机动车污染管控力度不够。
二是缺乏专人负责环保工作。
环保工作事关民生福祉,工作任务繁重,但由于我局人员编制少,没有专业人员从事环境保护工作,致使相关工作推进较缓。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按照整改文件工作要求,我局将继续将整改工作与日常性工作相结合,持续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监督检查常态机制。
结合局日常工作,经常性
开展监督督察企业安全生产及环保工作落实工作,促进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加强道路养护管理力度。
继续加大对道路养护资金的投入,探索新的经验,积极开展日常养护和应急性养护,为全县提供优质交通运输环境。
三是继续开展相关整治行动。
积极联合县环保、公安、住建、城管等部门协调联动,加大执法巡查力度,重点围绕全县道路扬尘污染管控、施工扬尘污染管控、机动车污染管控等问题进行严格监管,对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和单位,坚决进行查处。
加强机动车辆集中整治工作,继续查处违规、违章车辆,打造良好的交通品牌,营造公平和谐的运输环境。
严厉打击客车超员,货车超限超载行为,规范运输市场,深入开展公路运输治理。
切实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单位和企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环境教育和培训,确保全年不发生生态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