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决策中常⽤的分析⽅法有哪些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主体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投资活动所做出的最后决断。
投资决策中常⽤的分析⽅法有哪些?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长期投资是⼀种影响超过⼀年的投资,例如购买设备、建造⼚房等。
由于股票和债券等长期投资在必要时可以出售变现,真正难以改变的是⽣产经营性的固定资产投资,所以这⾥所讨论的长期投资只限于固定资产投资,⼜称为项⽬投资。
项⽬投资的决策分析,并不是企业,尤其是中⼩企业⽇常财务活动最经常的部分,也许在⼀个会计年度都难得碰上⼀两次。
但是,它却是企业财务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
因为项⽬投资的⾦额⼤,影响时间长,风险⼤,⼀旦投资就难以改变或补救。
研究中⼩企业项⽬投资的决策分析,必须针对中⼩企业的特点,对两个问题进⾏重新观察和思考:中⼩企业的投资决策采⽤“现⾦流量观”好还是“会计利润观”好?中⼩企业的投资决策采⽤贴现分析技术好还是⾮贴现分析技术好?
⼀、中⼩企业投资决策中的现⾦流量观和会计利润观的⽐较
有⼀个直接的⽭盾:⼀⽅⾯现⾦净流量⽐会计利润对企业经营决策更有⽤的观点已基本获得公认,并且成为当代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的⽴论基础;但另⼀⽅⾯,⼴⼤中⼩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却没有现⾦流量的概念,他们追求利润最⼤化,在进⾏项⽬投资的决策时,如果采⽤数学⽅法进⾏定量计算分析,主要是运⽤财务会计数据。
从理论上讲,现⾦净流量⽐会计利润更能客观反映投资的收益,⽽且在运⽤贴现分析技术时,⼏乎不得不采⽤现⾦流量的观念。
但是现实中,中⼩企业更习惯于使⽤会计利润,之所以如此,⾄少可以归结⼀个原因--经营者在现代经营和理财知识⽅⾯的缺陷。
笔者认为,如果中⼩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能够进⼀步提⾼,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点现代的财务管理知识的话,那么他们是可以接受这个概念的。
向经营者宣传新的观念和理论当然是解决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盾的有效⽅法,但引起作者更深⼀层的思考是:在中⼩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会计利润是不是现⾦净流量的⼀个好的替代变量?或者说在中⼩企业决策者看来,不采⽤现⾦净流量导致的损失可以由采⽤会计利润产⽣的收益弥补吗?
笔者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猜测可以找到⼀些实际依据:
1.项⽬投资未来现⾦净流量数据的获取必需在占有⽐较充分的资料基础上才能预测,这对中⼩企业决策者来说显得困难⽽且成本太⾼,但对会计利润的预测只需要根据企业账簿数据加上个⼈经验即可估算,这不仅成本低,⽽且使决策者觉得可靠。
2.现⾦净流量与会计利润在数据上的主要差异是投资项⽬中的折旧费⽤,中⼩企业的投资额往往不⼤,摊到各年的折旧费也不会很多,现⾦净流量与会计利润在数量上的差别并不⼤。
3.如果采⽤现⾦贴现分析技术,显然应该采⽤现⾦净流量。
不过根据笔者曾对中⼩企业做的调查发现,现实中中⼩企业很少采⽤贴现分析技术,现⾦流量的优势和必要性并不明显。
结论:与⼤企业巨额、相对频繁的项⽬投资决策不同,中⼩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并不⼀定必须采⽤现⾦流量观念。
在以下条件下,应⽤会计利润数据将是更好的选择:企业具有较完整和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该项⽬投资额不很⼤;采⽤⾮贴现分析技术。
⼆、⾮现⾦流量贴现技术在中⼩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
在⾮现⾦流量贴现技术中最常⽤的两种⽅法是: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
回收期法通俗易懂,⼤致反映投资回收速度,⽽且计算简便,但是这种⽅法有两个缺陷:
第⼀,它忽略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造成严重的退缩不前。
因为许多对企业的长期⽣存⾄关重要的较⼤型投资项⽬,并⾮在开始⼏年内就能带来收益,实际上,资本投资的全部⽬的在于创造利润,⽽不只是为了保本。
第⼆,由于决策者以回收期作参数,往往会导致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导致放弃长期成功的⽅案。
然⽽⼀种⽅案是否可取是相对的,要因不同情况、不同项⽬⽽宜。
中⼩企业受⾃⾝能⼒等各种因素局限,投资项⽬往往不⼤⽽且时间短,这就使得货币时间价值对之产⽣的影响也可能不⼤。
企业当然要盈利,但如果⽼本都丢了⼜谈何盈利?
这种情况下,中⼩企业采⽤回收期法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并不⼤;但对于投⼊资⾦⼤,⽽且周期长的项⽬,则不宜唯⼀使⽤这⼀指标,尤其是处在升级阶段的中⼩企业,急功近利常常使企业⾛向相反的发展⽅向。
会计收益率法是以会计收益率法作为评价投资的参数。
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
它在计算时,使⽤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以及普通会计收益和成本观念。
这种⽅法要求企业事先确定要达到的必要会计收益率。
在进⾏决策时,⾼于必要会计收益率的⽅案可以⼊选,在多个互斥⽅案中则选⽤会计收益卒最⾼者。
会计收益率法遭到的异议⼀是未采⽤现⾦流量观,⼆是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我认为它适合于中⼩企业对项⽬投资的评价。
三、现全流量贴现技术在中⼩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
尽管⼤多数情况下中⼩企业的投资决策倾向于使⽤⾮贴现分析⽅法,但这并不能削弱贴现⽅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中⼩企业越是发展,越是追求升级壮⼤,长期投资的规模、范围和频率就越接近于⼤型企业,这个时候就应尽可能地采⽤现⾦流量的观念和相应的贴现分析技术进⾏辅助决策。
中⼩企业的投资决策基本上不采⽤现⾦流量贴现技术的原因主要是贴现技术的分析成本相对过⾼(教育成本、雇佣成本),⽐如对分析⼈的专业教育程度、分析预测⽅法、⼿段等有较⾼的要求。
从⼀定范围来看,这种分析成本是固定的,因此在投资额较⼩的中⼩企业看来运⽤贴现技术是不经济的。
但我认为在以下两个基本条件具备时,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贴现分析技术将在中⼩企业中得到⽐较普遍的运⽤:
1.经营者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和专业训练。
这⼀⽅⾯可以使经营者有能⼒了解和愿意接受现代的投资决策⽅法,另⼀⽅⾯也降低贴现分析技术的使⽤成本(学习成本)。
2.中⼩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得到较⼤改善,⾸先表现在企业筹资条件的好转,这使得中⼩企业有可能进⾏较⼤规模的长期投资;其次表现在市场逐渐成熟,中⼩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度降低,使其对未来现⾦流量尤其是中长期现⾦流量能够做出⽐较准确的估计。
现⾦流量贴现分析技术中最常⽤的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
按照净现值法的思路,净现值⼤⼦或等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的收益率不低⼲预定的贴现率,⽅案可⾏;净现值若⼩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的收益率低于预定的指标,⽅案不可⾏。
净现值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在⼏个独⽴⽅案之间评价优劣,但这个缺点在中⼩企业看来就⼏乎不存在了。
因为中⼩企业很少会有对⼏个独⽴的项⽬同时投资,主要是对互斥⽅案作评价。
⽽在互斥⽅案中,净现值⾼的项⽬当然是最优选择。
所以在中⼩企业的投资决策中,⼀般说来,净现值法的优点能充分发挥⽽其缺点刚好未能显现。
现值指数法是针对净现值法的缺点提出来的,它能够对独⽴⽅案的投资效率进⾏排序,但这种需要在中⼩企业中并不常见。
内含报酬率法具有现值指数法同样的优点,⽽且它还能⼤约地指出投资项⽬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其缺点是计算⽐较复杂。
以上就是关于这⽅⾯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不幸遇到⼀些⽐较棘⼿的法律问题,⽽您⼜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店铺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并且我们店铺还⽀持线上指定地区筛选律师,并且都有相关律师的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