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2200_操作手册_SC_v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W木工机械
MW2200操作手册
版本:V1.2 Advantech-LNC Technology Co.,
目录
目录 (i)
1.操作面板 (3)
主画面区 (3)
1.1.
1.2.
模式区 (4)
1.3.
操作区 (5)
2.群组说明 (6)
2.1.
监视群组 (6)
2.2.
编辑群组 (6)
2.3.
补偿群组 (7)
2.4.
诊断群组 (7)
2.5.
维护群组 (7)
3.画面功能说明 (9)
3.1.
扫码开档 (9)
3.2.
断点再启 (9)
3.3.
档案管理 (10)
3.3.1.删除/ 更名/ 复制 (10)
3.3.2.U盘汇入/ 汇出 (11)
3.3.3.网盘汇入/ 汇出 (11)
3.4.
排程加工 (12)
3.5.
自动对刀 (13)
3.6.
刀库设定 (14)
3.6.1.排刀设定 (14)
3.6.2.斗笠刀库设定 (14)
3.6.3.排钻设定 (15)
备份 (15)
3.7.
3.8.
系统更新 (16)
快速还原 (17)
3.9.
3.10.
语系设定 (17)
4.内建功能说明 (18)
4.1.
自动上下料 (18)
4.2.
主轴功能 (19)
4.2.1.主轴转速相关 (19)
4.2.2.主轴气缸 (19)
4.2.3.主轴吸尘罩 (20)
4.3.
吸附功能 (20)
4.4.
定位功能 (21)
4.5.
除尘功能 (22)
4.5.1.单工位除尘 (22)
4.5.2.双工位除尘 (22)
5.参数设定 (23)
5.1.
用户参数 (23)
5.2.
系统参数 (25)
1.操作面板
MW2200画面如下图,分为三大区域,各区使用说明参考如下-A : 主画面区请参考1.1
-B : 模式区请参考1.2
-C : 操作区请参考1.3
主画面区
1.1.
A C
B
主画面区主要分成三部分,说明如下:
-标题栏:显示目前所选择的加工文件、系统模式、系统状态、所选页面、时间与使用者层级。
-页面:显示目前所选页面的内容信息,会依选择不同页面而有不同的内容。
-按钮选单:可以进行页面切换与功能选择。
左边的^ (上箭头)代表上一层选单;右边的> (右箭头)代表下一页选单。
1.2.
模式区
模式区分成5个部分
-灯号:共有三个灯号,分别是系统准备完成、原点复归完成与系统警报。
-增量寸动设定:针对增量寸动功能,提供八种不一样长度的设定,在设定之后系统模式会自动切换成增量寸动模式。
-模式切换:提供6种模式可供使用,分别是自动、MDI、手轮、寸动、增量寸动与原点。
-加工辅助功能:提供2种功能使用,分别是手轮模拟与单节执行。
-操作按钮:提供三个操作按钮,分别是系统复位、启动加工与程序暂停。
1.3.
操作区
操作区分成4个部分
-方向键:提供手动操作(寸动/增量寸动)时各轴向运动的选择按键。
中间为快速定位(RAPID)模式选择按键,在寸动模式时单击即变成快进模式,再单击即恢复成寸动模式。
-倍率调整:提供快进倍率、进给倍率与主轴倍率三种倍率调整方式。
-可选择式功能按键:F1-F12为客制化操作选单,可依实际机器配置进行适当的功能选择。
选择设定的路径:维护群组> 下一页> 项目设定
-固定式功能按键:提供6个固定功能按钮,分别是真空泵、定位、刀库正转、刀库反转、主轴启动与主轴停止。
2.群组说明
系统总共分为5个群组,分别是监视群组、编辑群组、补偿群组、诊断群组与维护群组,分别介绍如下:
2.1.
监视群组
此群组主要用来监看机器的加工信息、电机负载、程序再启、MDI程序输入、加工设定与加工程序的执行状态。
此群组所有按键如下所列:
⏹切换坐标:切换所显示的坐标,依序显示为程序坐标→相对坐标→机械坐标→余移动量,反复
循环。
⏹加工设定:提供加工时间累积清除、加工件数累积清除、设定当前加工件数与设定加工最大件
数。
⏹开旧档:开启系统内所存在的加工程序来进行编辑与加工使用,与编辑模式中的开旧文件相同。
⏹U盘汇入:透过U盘将加工程序汇入系统中,与编辑模式中的U盘汇入相同。
⏹MDI:开启MDI模式的简易编程介面。
⏹图形:显示当前加工程序的图形预览。
⏹扫码开档:显示扫码开文件功能输入框,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1。
⏹程序再启:开启加工程序的断点再启设定界面,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2。
⏹变数:显示加工程序内所使用的#变量与@变量目前数值。
⏹加工信息:显示目前系统G代码状态、MST码状态与使用中的刀补刀号。
⏹负载:显示当前电机的负载状态,此功能仅限于总线型驱动器。
2.2.
编辑群组
此群组主要用来进行加工程序编辑、宏程序编辑、加工程序档案管理与加工程序预览。
此群组所有按键如下所列:
⏹开旧档:开启系统内所存在的加工程序来进行编辑与加工使用。
⏹存档:将修改后的加工程序进行保存。
⏹图形:进行加工程序的图形预览。
⏹编辑:进行加工程序相关的编辑动作,如复制、贴上、取代…等等。
⏹档案管理:进行加工程序的汇入与导出,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3。
⏹排序加工:提供用户将加工程序进行排程后加工,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4。
⏹图形设定:设定程序图形预览时的相关参数。
⏹制造商宏:将系统内部使用的宏程序进行编辑。
※此按键需切换成层级5才会出现。
⏹开新档:在系统上开启一个新的加工程序供用户撰写使用。
2.3.
补偿群组
此群组主要用来进行坐标系设定、刀补设定、自动对刀、分中功能与刀库使用设定的部分。
此群组所有按键如下所列:
⏹刀具管理:进行刀具长度补偿与磨耗补偿的相关设定,即设定刀补表。
⏹教导输入:将对应轴向的机械坐标设入所选择的坐标系中。
⏹相对清除:进行相对坐标的清除。
⏹分中功能:透过找寻加工件边缘,设定系统坐标系的原点位置。
⏹自动对刀:依据页面上所设定的参数进行自动对刀功能,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5。
⏹排刀设定:设定排刀刀库使用的相关参数,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6.1。
⏹斗笠刀库:设定斗笠刀库使用的相关参数,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6.2。
⏹排钻设定:设定排钻刀库的偏移量,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6.3。
2.4.
诊断群组
此群组主要用来查看系统警告、警报、PLC阶梯图、IO点状态、系统信息与操作历程。
此群组所有按键如下所列:
⏹警报:显示系统目前警报状态。
⏹警告:显示系统目前警告状态。
⏹阶梯图:显示系统目前运行的PLC阶梯图。
⏹IOCSA:显示目前系统PLC内部使用的I、O、C、S、A各点状态。
⏹计时计数:显示目前系统PLC内部使用的定时器与计数器状态。
⏹系统信息:显示目前系统内部相关信息,目前提供机械坐标、编码器数值、伺服误差值、原点
栅格量、系统最终输出命令与手轮编码器值。
⏹警报历程:显示系统曾经发生的警报过程。
⏹操作历程:显示用户操作系统的相关操作过程。
2.5.
维护群组
此群组主要用来设定系统参数、系统备份、系统升级、IO点设定、网络设定、语系设定与快速还原。
此群组所有按键如下所列:
⏹用户参数:设定PLC撰写功能的相关参数,详细使用说明请见5.1。
⏹网络设定:设定系统与外部装置联机用的IP相关信息。
⏹身分变更:进行用户层级变更,层级3密码默认为7777。
⏹硬件接点:设定系统与I/O板卡的对应地址与显示目前I/O使用状态。
※此按键需切换成层级5才会出现。
⏹参数:设定系统内建标准参数,例如:加工效果调试、硬件使用状况、轴向运动功能….等,
详细使用说明请见5.2。
⏹备份:进行系统数据备份操作,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7。
⏹系统更新:进行系统软件版本更新操作,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8。
⏹快速还原:进行系统数据的快速备份与快速还原,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9。
※此按键需切换成层级5才会出现。
⏹使用期限:进行机械厂与代理商的分期付款设定与解除。
⏹语系设定:进行语系切换,详细使用说明请见3.10。
⏹密码变更:进行用户层级密码修改。
⏹版本信息:查看目前系统所使用的软件版本号码与版本相关信息。
⏹系统功能:查看目前系统所开放的内部功能。
※此按键需切换成层级5才会出现。
⏹项目设定:依据不同系统类型,设定各类型系统所对应的内部参数。
※此按键需切换成层级5才会出现。
画面功能说明3.画面功能说明
3.1.
扫码开档
功能路径:监视群组> 扫码开档
1.扫码开文件功能提供5组预先扫文件暂存功能。
2.透过上下按键可选择目前所要执行的程序文件名,按下输入键(回车)后即开启对应档案。
3.若无对应档案,则系统会发出”加工程序不存在”警报。
4.若要删除已经输入的文件名,按下键盘上的Backspace键或是MDI(操作面板)上的CAN键,即
可以删除已输入的档名。
3.2.
断点再启
功能路径:监视群组> 程序再启
1.断点再启功能分成5种搜寻再起点的方式
i.行号搜寻:根据用户输入的加工程序行号,进行断刀点搜寻。
ii.序号搜寻:根据用户输入的加工程序N序号,进行断刀点搜寻。
iii.断行搜寻:根据系统记录的断刀点,进行断刀点搜寻。
iv.M码搜寻:根据使用者输入的M码,进行断刀点搜寻。
v.T码搜寻:根据使用者输入的T码,进行断刀点搜寻。
2.搜寻到指定的位置之后,按下启动加工开始进行断点位置复原动作,系统会移动至断刀点上方。
3.断刀点上方高度由用户参数8052号进行设定。
4.移动到断刀点上方后再次按下启动加工,即会开始进行程序加工动作。
5.注意事项:
i.使用断点再启之前,必须确认机器已经回过原点,否则功能无法生效(找不到设定的断刀
点)。
ii.使用断点再启时,需要将操作模式切换成自动(MEM)模式。
3.3.
档案管理
功能路径:编辑群组> 档案管理
此功能是用来管理系统内的加工程序,主要分成三大部分
3.3.1.删除/ 更名/ 复制
-删除:用来删除系统内所拥有的加工程序。
档案的选择的方式有单选、多选与全选三种方式
-更名:将系统内所选的加工程序进行文件名重新命名。
-复制:将所选的加工程序复制成一个新的档案,复制过程中需要对新的加工程序进行命名。
-全选:选取系统内所有加工程序。
-取消全选:取消所选取的所有加工程序。
3.3.2.U盘汇入/ 汇出
i.用户可以将U盘插入系统USB端口后,透过U盘汇入与导出功能,将U盘内部加工程序汇
入系统,或是将计算机中的加工程序导出至U盘中。
ii.如下图所示,画面左边为系统内部所有加工程序,右边为U盘中所选取文件夹内所有的加工程序。
3.3.3.网盘汇入/ 汇出
i.用户可以透过网络驱动器分享方式,将系统与计算机透过网络联机后,直接将加工程序从计算
机汇入系统,或是将系统内的加工程序导出至计算机中。
ii.系统上需设定提供分享文件夹的计算机IP与计算机端文件夹名称,参数设定路径为:维护群组> 项目设定> 共享文檔(需切换成层级5)。
iii.PC用户名称与密码可以不输入(计算机端分享文件夹不可设定使用密码)。
iv.按下网盘汇入/网盘导出时,系统会自动与计算机进行联机后,联机成功后会在系统标题栏出现图示,代表双方已经联机完成。
v.如下图所示,画面左边为系统内部所有加工程序,右边为计算机端分享文件夹中所有加工程序。
3.4.
排程加工
功能路径:编辑群组> 排序加工
1.排程加工画面如下,分成左右两个画面,左边画面显示系统目前所有的加工程序;右边画面显
示进行排程所选取的加工程序与排程顺序。
2.排程加工有四个模式,分别介绍如下:
-排程不使用:不使用排程加工这个功能。
-手动启动:使用排程加工功能,每次执行完成加工程序后系统会自动将排程的下一个加工程序开启,但是用户必须手动按下启动加工。
-自动启动(不循环):使用排程加工功能,每次执行完成加工程序后系统会自动将排程的下一个加工程序开启,且自动启动加工,直到所有排程的程序全部完成加工。
-自动启动(循环):使用排程加工功能,每次执行完成加工程序后系统会自动将排程的下一个加工程序开启,且自动启动加工,直到按下复位键或是程序暂停键才会停止加工。
※注意事项:
⏹排程加工功能是系统选择性配置,并非标准配置,若需要此功能请洽询机械厂。
F8位置无排序加工按键F8位置有排序加工按键
3.5.
自动对刀
功能路径:补偿群组> 自动对刀
1.自动对刀功能提供三种对刀模式,分别如下:
⏹单刀单工件:加工时仅用一把刀与一种加工工件。
⏹单刀多工件:加工时仅用一把刀,但是会有不一样的加工工件。
⏹多刀多工件:加工时会进行换刀,且会有多种不一样的加工工件,一般木工机都是此种类
型。
2.多刀多工件对刀步骤:
i.先进行对刀(按下画面上的对刀开始)。
ii.针对画面上所设定的参数,开始进行对刀动作。
iii.对刀完成后手动将刀移动到工件表面(或是加工平台)。
iv.设定Z落差(按下画面上的Z落差,仅第一把刀需要设定) 。
3.注意事项:
i.第一把刀一定要设定Z落差,使用者可自行修改Z落差的坐标系(预设是G54) 。
ii.第二把刀开始就不用设定Z落差,只需要进行对刀动作。
iii.使用刀补时,加工程序必须使用在Z落差设定的坐标系(预设是G54) 。
iv.若使用不同的工件表面,则需要修改对应的Z落差坐标系。
3.6.
刀库设定
3.6.1.排刀设定
功能路径:补偿群组> 下一页> 排刀设定
1.若使用排刀刀库时,可以透过这个页面进行刀库相关设置。
2.排刀换刀坐标为实际换刀位置,若需要进行换刀偏移则需要设定在偏移量的参数里面。
3.注意事项:取还刀的第一段速与第二段速一定要设定数值,否则进行换刀时系统会发出警报。
3.6.2.斗笠刀库设定
功能路径:补偿群组> 下一页> 斗笠刀库
1.若使用斗笠刀库时,可以透过这个页面进行刀库相关设置。
2.斗笠刀换刀坐标为实际换刀位置,若需要进行换刀偏移则需要设定在偏移量的参数里面。
3.注意事项:取还刀的第一段速与第二段速一定要设定数值,否则进行换刀时系统会发出警报。
3.6.3.排钻设定
功能路径:补偿群组> 下一页> 排钻设定
1.若使用排钻刀库时,可以透过这个页面设置排钻的偏移量。
2.此画面提供9把直钻的操控接口,用户可以透过鼠标点击或是利用方向键+回车键(ENTER)进
行相关动作控制。
3.排钻刀号从T21开始,直钻为T21 – T40,水平钻为T41 – T60,锯片为T61。
3.7.
备份
功能路径:维护群组> 备份
1.使用U盘进行系统备份与还原动作:
i.备份:插入U盘后,勾选汇出到USB,选择全部数据备份,按下传输后选择U盘文件夹,
选择完毕后按下确定就会开始进入备份,等待几秒钟直到系统提示传输完成。
备份完成后
会出现backup文件夹,里面的档案即为备份档。
ii.还原:插入U盘后,勾选由USB汇入,选择U盘中放置backup文件夹的上一层文件夹,选择完后按下传输就会开始还原系统数据,还原完成后必须重启系统才会恢复成原本备份
的状态。
2.注意事项:此功能必须先按下紧急停止才能进行,避免机器在备份过程中产生无法预期的状况。
3.8.
系统更新
功能路径:维护群组> 系统更新
1.使用U盘进行系统升级,请将U盘插入系统并按下确定,系统会立刻进行U盘挂载,挂载成
功后即会出现U盘内容,若挂载不成功择系统会出现挂载USB失败的提示。
2.选择升级包放置的文件夹后,按下确定。
3.确认升级版本的位置会出现即将升级的软件版本,再次按下确定后即会进行升级档案拷贝。
4.拷贝完成后,按下确定系统即会自动重新启动,完成系统更新。
5.注意事项:此功能必须先按下紧急停止才能进行,避免机器在系统更新过程中产生无法预期的
状况。
3.9.
快速还原
功能路径:维护群组> 快速还原(需将系统层级切换成5)
1.系统提供快速还原与备份功能,让机械厂在机器出货时可以设定出厂默认值,当使用者在操作
错误时,可以快速恢复成机械厂的出厂默认值,减少人员到现场售后服务的需求。
2.选择要进行备份/ 还原的编号,按下备份/ 还原按键,等待几秒钟后即完成操作。
3.注意事项:此功能必须先按下紧急停止才能进行,避免机器在备份/还原过程中产生无法预期的
状况。
3.10.
语系设定
功能路径:维护群组> 下一页> 语系设定
系统内建三种语系,分别是繁体中文、简体中文、英文;依据需求进行选择,使用键盘上下键选择语系后按下回车键(ENTER),等候10秒钟后,不需重启系统就会立即更换语系。
4.内建功能说明
4.1.
自动上下料
1.系统提供标准的自动上料,自动下料与自动上下料三种操作程序。
2.自动上料使用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M码呼叫,M码编号为M15;第二种是一键上料。
3.自动下料使用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M码呼叫,M码编号为M17;第二种是一键下料。
4.自动上下料使用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M码呼叫,M码编号为M16;第二种是一键上下料。
5.
6.注意事项:使用一键操作功能时,需要在可选择式功能按键选择相关功能,如下图。
4.2.
主轴功能
4.2.1.主轴转速相关
1.系统提供主轴转速到达与零速到达的判断方式,可以透过参数设定的方式选择使用计算秒数的
方式或是透过使用外部信号的方式,通知系统转速到达或是零速到达。
2.
3.
4.2.2.主轴气缸
1.系统提供使用主轴气缸时,判断检查是否到位的功能,若无使用检查机制,则可以透过参数将
此功能关闭。
2.
3.
4.2.3.主轴吸尘罩
1.系统提供使用主轴吸尘罩时,判断检查是否到位的功能,若无使用检查机制,则可以透过参数
将此功能关闭。
2.
3.
4.3.
吸附功能
1.系统提供两种吸附,一种是工作台面上的分区吸附控制;另一种是整个工作台的吸附控制,如
下示意图:
2.
3.
4.4.
定位功能
1.系统总共提供6组定位控制,让使用者可以用来进行相关的定位使用,或是用在上下料动作时
的侧推料或是后推料…等动作。
2.
4.5.
除尘功能
4.5.1.单工位除尘
1.单工位系统内的除尘动作与下料动作相同,使用时为呼叫M17或是触发一键下料按键。
2.
4.5.2.双工位除尘
1.双工位除尘有两种模式
i.机器待机时,按下工位对应的除尘按钮后即会立刻进行该工位的除尘动作。
ii.机器加工时,按下对应非加工工位的除尘按钮后,等到加工抬刀时(Z轴位置大于设定值),即会进行非加工区的除尘动作,除尘完毕后会再恢复原本状态继续未完成的加工。
2.
5.参数设定
5.1.
用户参数
功能路径:维护群组> 用户参数(需将系统层级切换成5)
注意:用户参数内容会依机型版本不同而有不同,并非木工机全部机型都一样。
用户参数分成6个项目,分别如下
-专案参数:此区参数包含上下料参数、刀库相关参数…等。
-系统开关:系统内部相关功能开关设定,例如:开机后是否优先回原点、Z轴是否优先回原点、是否使用气压检测…等。
-系统数值:系统内部相关功能数值设定,例如:主轴转速到达等待时间、主轴零速到达等待时间、主轴上下到位检查类型…等。
-速度:系统内手动模式相关速度设定,例如:F0速度、JOG速度、快进速度…等。
-极限:设定系统硬件极限类型与各轴软件极限设定值。
-M码设定:木工机相关功能M码数值设定,例如:定位开与关、真空泵开与关、吸附开与关…
等。
若用户忘记相关功能M码时,也可以至此页面查看。
5.2.
系统参数
功能路径:维护群组> 参数(需将系统层级切换成5)
参数设定分成2大部分共9个项目,描述如下:
第1部分:常用参数设定;此部分整理出系统内部常用参数,方便机器调试使用。
第2部分:伺服参数与进阶参数;此部分为驱动器参数与系统全部参数。
-操作参数:设定与系统内部相关功能参数,例如:预设进给率、G31相关参数…等。
-系统参数:设定与系统相关硬件连接参数,例如:硬件型式(主机类型)、CIO设定(总线型IO 板)…等。
-轴群配置:设定各轴对应路径、硬件轴号与轴称名称。
-各轴设定:设定各个使用轴向的相关参数,例如:是否使用编码器、驱动器命令格式、寻原点方式…等。
-齿比设定:设定各个使用轴向的齿轮比与螺杆节距等参数。
参数页面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伺
服轴另一个是主轴。
-速度设定:设定各使用轴向的速度相关参数,例如:加减速时间、G00最高速度、G01最高速度…等等。
参数页面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伺服轴另一个是主轴。
-高速高精:设定加工效果的相关参数。
参数页面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路径参数另一个是轴参数。
-伺服参数:此针对总线型驱动器所使用,可以直接在系统上进行驱动器的调整,脉冲型驱动器不适用(MW2200A为搭配脉冲型驱动器)。
-进阶参数:为系统内部全部参数,若无需求则不需要使用。
系统全部参数区分成六大类,分别是硬件参数、系统、轴、路径、人机接口与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