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葡萄新品种桂葡2号田间栽培比较试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酿酒葡萄新品种桂葡2号田间栽培比较试验
黄凤珠;彭宏祥;李鸿莉;李冬波;陆贵锋
【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桂葡2号的农艺性状及生物学特性,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葡2号、毛葡萄、凌丰3个酿酒葡萄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栽培比较试验,观察其物候期、生长结果性能、丰产性、果实品质及抗病性等.[结果]桂葡2号从萌芽到果实成熟需130 d,比毛葡萄少15d,比凌丰葡萄多15d.桂葡2号的结果枝率、果穗重、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出汁率均高于母本毛葡萄,分别高出14.8%、63.2 g、0.82 g、3.0%和4.0%;单株产量(3.61 kg/株)和平均产量(14458.05 kg/ha)比母本毛葡萄提高了2.03 kg/株和8130.15
kg/ha,增产达极显著水平(P<0.01).桂葡2号的生产性能略低于凌丰葡萄,但差异不显著(P>0.05).桂葡2号在正常的田间管理和防治条件下,未见有明显病害发生,果穗抗霜霉病和白腐病较强,但雨水多时叶片局部有霜霉病发生.[结论]桂葡2号的综合性状优于母本毛葡萄,具有坐果率高、结果性状好、丰产稳产、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推广种植,尤其对广西丘陵、山地、石漠化石山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4(045)006
【总页数】4页(P1050-1053)
【关键词】酿酒葡萄;桂葡2号;物候期;结果性能;产量;果实品质;抗病性
【作者】黄凤珠;彭宏祥;李鸿莉;李冬波;陆贵锋
【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33.103.7
【研究意义】毛葡萄是广西野生葡萄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的种类,其果实具有良好的酿造加工性能,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以其为原料酿造的野生葡萄酒具有独特的山野味和果香浓郁醇厚的酒质,目前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彭宏祥等,2000;彭宏祥和朱建华,2004;邹瑜,2008;林玲等,2012)。

但毛葡萄果实酸含量偏高,酿造的酒质不稳定,仅适合酿造甜型果酒,不宜用于生产干型葡萄酒,市场竞争力较低。

近年来,广西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在坡地、山地开展毛葡萄种植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和治理石漠化的新途径。

因此,针对毛葡萄生产及酿酒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及南方湿热地区气候条件,选育出两性花、抗病性强、适应山地生长且结果性状好、酿酒性状优良的酿酒葡萄新品种,对促进广西毛葡萄产业发展及山区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自1995年以来开始引种并致力于野生毛葡萄遗传改良研究,已育成适应我国南方高温多雨栽培的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丰”和“凌优”,且均已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彭宏祥等(2005)、黄凤珠等(2005,2006)通过对比分析凌丰、凌优两个酿酒葡萄品种的综合性状及栽培表现,发现这两个酿酒葡萄品种均具有早结丰产、果穗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酿酒品质好、栽培适应性广、抗病性较强等特点。

此外,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从野生毛葡萄自然群体中,经过多年筛选获得了两性花毛葡萄品种,并于2011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邹瑜等(2013)通过观察毛葡萄新品种野酿2号在广
西南宁的综合性状表现,发现野酿2号在广西南宁地区9月上旬果实成熟,果粒
圆球形,果皮黑紫色,稳产丰产性及酿酒性状较好,适应性与抗病性较强。

赵明等(2014)对比分析野酿2号与野酿1号两个毛葡萄品种的田间栽培性状,结果表明,野酿2号的综合性状优于野酿1号,生产上可以逐渐替代野酿1号在广西推
广种植。

【本研究切入点】桂葡2号是以广西野生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Rehd)为母本、美洲种酿酒葡萄(neDu Bois)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两性花酿酒葡萄新品种,该品种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单产,还保持了野生山葡萄的酿酒性状和风格,可酿造出独具特色的干型山葡萄酒,但目前鲜见有关桂葡2号田间栽培试验的研究报道。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桂葡2号、毛葡萄、
凌丰3个酿酒葡萄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栽培比较试验,观察其物候期、生
长结果性能、丰产性、果实品质及抗病性等,进一步了解桂葡2号的农艺性状及
生物学特性,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毛葡萄杂交种后代桂葡2号、毛葡萄及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丰。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9~2011年在广西都安县安阳镇六鸡村酿酒葡萄百亩生产园进行。


供试品种均于2008年定植(扦插苗),随机排列,定植株行距为1.0 m×2.5 m,采用单篱“V”形架,以单主蔓双臂为主,枝蔓分两边绑缚,呈“V”形叶幕。


间管理水平一致,植后第2年试产,2009~2011年按相关标准对参试品种的物
候期、生长结果性能、适应性、抗病性及丰产性进行观察调查。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生长结果特性调查。

①调查统计10株葡萄的萌芽情况,计算萌芽率。

萌芽
率(%)=(结果母枝上的萌芽数/结果母枝上的芽眼总数)×100。

②调查统计10株葡萄的结果枝,计算结果枝率。

结果枝率(%)=(结果母枝上的结果枝总数/
结果母枝上的新梢总数)× 100。

③调查30株葡萄的果穗总数,然后计算平均每
株果穗数。

④果实成熟时,采收5株葡萄的正常果穗称重,计算平均穗重;同时
随机取300粒葡萄称重,并计算平均粒重。

平均单穗重=抽样总穗重/抽样总穗数;折算平均株产及平均产量,平均株产=平均每株果穗数×平均单穗重,平均产量=
平均株产×公顷植株数× 15。

连续测定3年,取其平均值。

平均产量用DPS软件
中的Tukey法多重比较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1.3.2 果实品质测定。

果实成熟时,取完全成熟果穗中的300粒浆果破碎混匀取果汁,观察果汁颜色,计算出汁率。

出汁率(%)=果汁重/果粒重×100。

并用手持折光仪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重复3次。

2.1 物候期比较
根据2010年的观察结果可知,桂葡2号萌芽期在3月中旬,比凌丰葡萄晚14 d,但比毛葡萄早10 d左右;桂葡2号的果实成熟期在7月20日左右,较凌丰葡萄
晚20 d左右,但比毛葡萄约早25 d。

桂葡2号从萌芽到果实成熟需要130 d,比毛葡萄少15 d,比凌丰葡萄多15 d(表1)。

2.2 生长结果性能比较
由表2可知,桂葡2号的萌芽率(66.5%)虽然低于母本毛葡萄(75.4%),但结果枝率(80.6%)、每株果穗数(31.8穗/株)均高于母本毛葡萄,其中结果枝率比母本毛葡萄高14.8%(绝对值)。

桂葡2号与凌丰葡萄的生长结果性能相近(表2),即桂葡2号属于结果性能较好的两性花酿酒葡萄品种。

2.3 产量比较
桂葡2号在定植后第2年正常开花结果,第3年开始测定产量,平均株产达3.61 kg,折合平均产量为14458.05 kg/ha(表2),较母本毛葡萄分别高2.03 kg/株和8130.15 kg/ha,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桂葡2号的生产性能略低于凌丰葡萄,但差异不显著(P>0.05)。

2.4 果实品质比较
由表3可知,桂葡2号的果穗中等大,果粒较大,平均果穗重和果粒重分别为113.4和2.14 g,较母本毛葡萄重63.2和0.82 g;与凌丰葡萄相比,桂葡2号的果穗虽然轻,但单果粒较重。

果实成熟时,桂葡2号的果皮颜色为紫红至紫黑色,成熟一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5%,出汁率为68.3%,较母本毛葡萄的可溶
性固形物含量和出汁率分别高3.0%和4.0%(绝对值)。

桂葡2号具有果穗果粒
较大、穗形紧凑、果粒大小及排列整齐、成熟一致等特点。

2.5 抗病性比较
广西地处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地区,种植葡萄非常容易感病。

3年的田间病情调查结果表明,桂葡2号在正常的田间管理和防治条件下,未见有明显病害发生,果穗
抗霜霉病和白腐病较强,但雨水多时叶片局部有霜霉病发生,采用一般杀菌剂即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毛葡萄叶片抗霜霉病强,但果穗较易感染霜霉病和白腐病;凌丰葡萄叶片抗霜霉病和果穗抗白腐病中等偏强。

因此,实际栽培管理中可根据各品种的特点对病害进行针对性预防。

传统观点一般认为低纬度地区是葡萄生产的非适宜区,是由于南方湿热地区高温多雨,且冬季低温不够,而不适宜直接引种欧亚种葡萄。

邹瑜等(2006)从野生毛
葡萄种质中,通过直接筛选获得野酿1号和野酿2号,但由于毛葡萄品种也存在
产量偏低、花穗果穗易感病、扦插难生根等问题,因此,今后的发展趋势是选育出不同品质特点的两性花优良品种,以满足生产所需。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东亚种野生毛葡萄(V.quinquangularisRehd)雌性花优良单株为母本、美洲种
酿酒葡萄(neDu Bois)为父本,杂交选育获得桂葡2号。

根据田间综合性状及品质特性表现可知,桂葡2号的结果枝率、果穗重、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出汁率均比母本毛葡萄高,分别高出14.8%、63.2 g、0.82 g、3.0%和4.0%;单株产量和平均产量比母本毛葡萄高2.03 kg/株和8130.15
kg/ha,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桂葡2号的生产性能略低于凌丰葡萄,但差异不显著。

可见,桂葡2号的种植发展不仅丰富了广西酿酒葡萄品种,增加了酿酒原料和葡
萄酒种类,还对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促进广西乃至南方地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栽培管理上,要注意科学施用磷肥、钾肥,花期不施肥,果穗着色期多见光,在6~8月高温多雨季节要注意对霜霉病的防治,只有配以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该品种的优良特性。

桂葡2号的综合性状优于母本毛葡萄,且易栽培管理,在广西石山地区种植表现
较好,具有坐果率高、结果性状好、丰产稳产、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推广种植,尤其对广西丘陵、山地、石漠化石山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黄凤珠,彭宏祥,朱建华,张瑛,徐宁,李鸿莉.2006.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优[J].果农之友,(9):12.
Huang F Z,Peng H X,Zhu J H,Zhang Y,Xu N,Li H L.2006.‘Lingyou’,a new wine grape variety[J].Fruit Growers Friend,(9):12.
黄凤珠,彭宏祥,朱建华,林明娟,张瑛,李鸿莉.2005.酿酒葡萄新品种NW196在南宁表现及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6):38-39.
Huang F Z,Peng H X,Zhu J H,Lin M J,Zhang Y,Li H L. 2005.Field performance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new wine grape variety NW196
in Nanning[J].China Fruits,(6):38-39.
林玲,黄羽,张瑛,卢江,谢太理.2012.野生毛葡萄及其远缘杂交后代栽培性状调查和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5(1):223-227.
Lin L,Huang Y,Zhang Y,Lu J,Xie T L.2012.Investigation&evaluation on culture character of wild species ofV.quinquangularisRehd and hybrids ofV.vinifera-V.quinquangularis[J].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5(1):223-227.
彭宏祥,贺普超,黄凤珠,朱建华,林明娟,张瑛,李鸿莉.2005.毛葡萄远缘杂交两性花后代栽培比较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34(5):52-53.
Peng H X,He P C,Huang F Z,Zhu J H,Lin M J,Zhang Y,Li H
parative cultivation experiment on downy grape outcrossing hermaphroditic offspring[J].South China Fruits,34(5):52-53.
彭宏祥,黄瑞立,潘荣善.2000.野生山葡萄的特性与栽培[J].广西农业科学,(1):30-34.
Peng H X,Huang R L,Pan R L.2000.Features and cultivation of wild grape [J].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1):30-34.
彭宏祥,朱建华.2004.南方湿热地区酿酒葡萄品种遗传改良的研究与应用[J].广西热带农业,(3):8.
Peng H X,Zhu J H.2004.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wine grape in southern hot and humid areas[J].Guangxi Tropical Agriculture,(3):8.
赵明,林茜,吴代东,林贵美,吕朝安,邹瑜.2014.广西野生毛葡萄“野酿2号”与“野酿1号”品种性状综合比较[J].北方园艺,(6):15-19.
Zhao M,Lin Q,Wu D D,Lin G M,LYU C A,Zou 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properties on‘Yeniang No.2’and‘Yeniang No.1’of twoVitis quinquangularisRehd.varieties in Guangxi[J].Northern Horticulture,(6):15-19.
邹瑜,林贵美,牟海飞,吕朝安,吴代东,张进忠,覃柳燕,赵明. 2013.两性花野生毛葡萄新品种——“野酿2号”的选育[J].中国南方果树,42(5):107-108.
Zou Y,Lin G M,Mou H F,LYU C A,Wu D D,Zhang J Z,Qin L Y,Zhao M.2013.Breeding of new wildVitis quinquangularisRehd.cultivar with hermaphrodite flower-‘Yeniang2’[J].South China Fruits,42(5):107-108.
邹瑜,林贵美,韦华芳,牟海飞,吕朝安.2006.两性花野生毛葡萄单株Y17的发现及选育初报[J].广西农业科学,37(5):563-564.
Zou Y,Lin G M,Wei H F,Mou H F,LYU C A.2006.Finding and breeding of wildVitis quinquangularisRehd.Y17 with hermaphrodite flower
[J].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37(5):563-564.
邹瑜.2008.野生毛葡萄种质资源及利用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科学,39(5):664-667.
Zou Y.2008.Research advance in germplasm resource and utilization ofVitis quinquangularis[J].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39(5):664-6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