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10单元 陈情表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
一、读准字音 险衅.( ) 闵.
凶( ) 祚.薄( ) 终鲜.兄弟( ) 期.
功强近( ) 床蓐.( ) 洗.
马( ) 猥.
以微贱( ) 逋.慢( ) 日笃.( ) 拔擢.( ) 优渥.( ) 矜.
育( ) 盘桓.
( ) 希冀.
( ) 茕.
茕独立( ) [答案] xìn mǐn zuò xiǎn jī rù xiǎn wěi bū dǔ zhuó wò jīn huán jì qión ɡ
二、辨识通假 夙遭闵凶
( )
[答案] “闵”同“悯”,忧伤 三、一词多义
(1)息⎩⎨⎧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2)见⎩⎨⎧慈父见
.背( )二州牧伯所见.
明知( )臣诚恐见.
欺于王而负赵( )
(3)薄⎩⎨⎧日薄.西山( )门衰祚薄.
(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厚古薄.
今( )
(4)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
陛下之日长( )此所谓战胜于.
朝廷( )青,取之于.
蓝( )
(5)以⎩⎨⎧臣以.险衅( )谨拜表以.
闻( )猥以.
微贱( )伏惟圣朝以.
孝治天下( )
[答案](1)名词,子女/动词,休息/名词,气息 (2)副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动词,看见/表被动 (3)动词,迫近/形容词,浅薄/形容词,与“厚”相对/动词,轻视 (4)介词,比/介词,向/介词,在/介词,从 (5)连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凭借/介词,用
四、词类活用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2)则刘病日.笃 ( )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 (4)无以终.
余年 ( ) (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 (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 (7)臣具以表闻. ( ) (8)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 (9)凡在故老..
( )
[答案](1)名词作状语,在外面;在家里 (2)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地 (3)名词作状语,向上 (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得以终老 (5)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6)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 (9)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德高的旧臣
五、古今异义 (1)至于成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2)九岁不行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
(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泛指读书人。
(4)则告诉
..不许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
(5)臣之辛苦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身心劳苦。
(6)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7)臣欲奉诏奔驰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答案](1)成人自立。
(2)不会走路。
(3)优秀的人才。
(4)报告申诉。
(5)辛酸苦楚。
(6)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7)指赴京就职。
六、文言句式
(1)而刘夙婴疾病。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臣少仕伪朝。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臣亡国贱俘。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被动句,“婴”语意上表被动 而祖母刘氏多年被疾病缠绕。
(2)状语后置句,状语“于星火”置于形容词“急”之后 州官登门催促,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
(3)宾语前置句,宾语“是”置于介词“以”之前 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4)省略句,“仕”与“伪朝”之间省略了介词“于” 我年轻时做过蜀汉的官。
(5)状语后置句,状语“于陛下”置于动词“尽节”之后 (这样看来)我对陛下尽忠的日子还长。
(6)判断句,无标志判断 现在我是亡国的卑贱的俘虏。
(7)固定句式,“无以”,意思是“没有用来……的办法” 我没有祖母,没有办法活到今日。
臣 密言:臣以 险衅, 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坎坷,年幼遭遇不幸。
我刚出生六个月, 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 母刘愍臣父亲就去世了。
年龄到了四岁,舅父强逼母亲改变守节之志。
祖母
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 病, 九岁不 行, 零丁孤苦,
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亲自抚养我。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
至于成立。
孤苦伶仃,直到成年。
⎣⎢
⎢⎡以:介词,因为。
险:艰难。
衅:征兆。
夙:早。
闵:同“悯”,指忧伤。
凶:不幸。
指丧父。
见背:背弃我。
这是死的委婉说法。
行年:经历的岁月。
舅夺母志:舅父强逼母亲改变守节之志。
这里是母亲改嫁的讳饰说法。
母志,母亲守节的愿望。
愍:怜悯。
⎦
⎥⎥
⎤躬亲:亲自。
不行:不会走路。
成立:成人自立。
既无 伯叔, 终鲜兄弟;门 衰 祚 薄,
既没有伯叔,又缺少兄弟;家门衰微,福气
晚有 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 无 应 门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
五尺之僮;茕茕独立, 形 影 相 吊。
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而刘夙 婴 疾 病, 常在 床蓐; 臣侍汤药,
而祖母刘氏一直被疾病缠绕,经常卧床不起;我(早晚)服侍端水送药,
未 曾 废 离。
不曾废止离开。
⎣⎢⎢⎡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指期服和功服。
古代丧礼中
按宗法关系的远近穿不同的丧服。
期,服丧一周
年;功,指大功、小功。
大功服穿九个月,小功服穿五个月。
强近:勉强接近。
应门:照应门户。
茕茕:孤单的样子。
⎦
⎥
⎥⎤
形:身体。
影:影子。
吊:慰问。
夙:一向,这里指多年。
婴:缠绕。
蓐(rù):草席,草垫子。
废离:废止而离开。
逮 奉 圣 朝, 沐 浴 清 化。
前 太 守 臣逵
到了晋朝建立,蒙受了清明的教化。
先前有个名叫逵
察 臣 孝 廉, 后 刺 史 臣 荣 举 臣的太守举荐我为孝廉,后来有个名叫荣的刺史又举荐我
秀 才。
臣以供 养 无 主, 辞 不 赴 命。
诏 书 特
做秀才。
我由于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
陛下特地下 下,拜 臣 郎 中, 寻 蒙 国 恩, 除 臣 洗马。
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朝廷的恩典, 任命我做太子洗马。
⎣⎢
⎢⎡逮:到。
奉:侍奉。
圣朝:对朝廷的尊称,指晋朝。
沐浴:这里指蒙受恩泽。
清化:清明的教化。
以:因。
辞:辞谢。
命:诏命,指察举令。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特:副词,特地。
下:颁发。
拜、除:都是授 予官职的意思。
郎中:官名。
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
⎥⎥
⎤寻:不久。
蒙:蒙受,承蒙。
猥 以 微 贱, 当 侍 东 宫,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
非臣陨 首 所 能 上 报。
臣 具 以
(皇帝的恩遇)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我(把自己的苦衷)全部
表 闻, 辞 不 就 职。
诏 书 切 峻, 责 臣
写进奏章中向皇帝报告,辞谢不能接受任命。
诏书急切而严厉,责怪
逋 慢。
郡 县 逼 迫,催 臣 上道;我有意逃避、怠慢。
郡县的官员逼迫, 催促我上路;
州 司临门,急 于 星 火。
州官登门催促,比流星的坠落还急。
⎣⎢⎢⎡
猥:辱,自谦之词。
以:
介词,凭借。
微:卑微。
贱:地位低下。
当:担任。
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
这里指太子。
陨首:杀身。
具:全部。
以:介词,用。
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切:急切。
峻:严峻、严厉。
逋:逃避。
慢:怠慢。
郡县:指自己
所在郡县的官员。
州司:指自己所在州的官员。
临:到。
于:
⎦
⎥⎥
⎤介词,比。
臣 欲 奉 诏 奔 驰, 则我本想接受皇帝的旨意马上赴京就职,但祖母刘 刘 病 日 笃; 欲 苟 顺 私 情, 则 告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暂时迁就自己的私情,报告
诉 不 许。
臣之进退, 实为 狼狈。
申诉却不被允许。
我的处境进退两难,实在是狼狈。
⎣⎢⎢⎡
奔驰:指
赴京就职。
日笃:一天比一天重。
日,名词作状语;笃,沉重。
苟:姑
且。
告诉:报告申诉(不做官的苦衷)。
不许:不被允许。
⎦
⎥
⎥⎤
进退:古代出仕为进,辞官为退,这里指上任为官和在家侍奉的两难境地。
为:是。
狼狈: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伏 惟 圣 朝以 孝 治 天 下, 凡 在 故 老, 犹我想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凡属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
蒙 矜 育,况 臣 孤苦, 特为尤甚。
受到怜悯抚育,何况我孤苦无依,更为严重呢。
⎣⎢⎢⎡
伏惟:伏在地上
想。
旧时奏疏中
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
以:介词,用。
凡:副词,凡是。
在:活着。
故老:年老而德高的旧臣。
犹:副词,尚且。
矜育:
⎦⎥
⎥⎤
怜悯抚育。
矜,同情,怜悯;育,抚育。
特:副词,表示超出寻常的意思,特别,格外。
尤、甚:都有突出、更加之意。
且臣 少 仕 伪 朝, 历 职郎署; 本 图 宦 达,
况且我年轻时在伪朝做官,一直做到郎官;本来就是希望做官显达,
不 矜 名节。
今臣 亡国 贱俘, 至微 至陋, 过 蒙
并不顾惜名誉节操。
现在我是卑贱的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
拔擢, 宠命 优渥, 岂敢 盘 桓,有所 希 冀!但以刘
分的提拔,恩惠优厚,怎么敢徘徊观望,有非分的企求呢!只因
日 薄 西 山,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 不 虑 夕。
为刘氏的寿命即将终了,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早晨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
⎣⎢
⎢⎡伪朝:蜀汉。
矜:顾惜。
名:名誉。
节:节操。
李密这样说是怕晋武帝怀疑自己拒不出仕是以名节自夸。
拔擢:提拔。
宠命:恩命。
优渥:优厚。
盘桓:徘徊不前的样子。
这里指拖延不就职。
希
冀:希望、企图,这里指非分的企求。
但:只。
以:介词,因为。
薄:
⎦
⎥⎥
⎤迫近。
奄奄:气息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
危浅:生命垂危。
危,危弱。
浅,不长。
臣 无 祖母,无以至
我没有祖母,不能达到
今日; 祖母 无臣, 无 以 终 余 年。
母 孙二人,
今天的程度;祖母没有我,没有办法度过剩下的年月。
我们祖孙二人,
更相为命。
是 以 区 区 不 能 废 远。
相依为命。
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
⎢⎡无以:固定短语,一般用在动词前,对某种事情赖以实现的条件、办法等加以否定,意思是“没有用来……的条件、办法”。
⎦
⎥
⎥⎤
终:终结,完。
更:轮流,更替。
是以:因此。
区区: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臣密 今年 四十有四, 祖 母刘 今年 九十有六,
我今年已经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
是臣尽节于陛 下之日长, 报养 刘 之日 短 也。
(这样看来)我尽忠于陛下的日子长, 而报答刘氏的日子却不多了。
乌鸟私情, 愿 乞 终 养。
臣之辛苦,我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求得奉养祖母到老。
我的辛酸苦楚,
非独蜀之人士 及二 州 牧 伯 所见明知,皇天后土,
不只是蜀中人士以及梁州、益州的长官们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
实 所 共 鉴。
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
是:代词,指代前面说的情况。
于:
介词,对、向。
之:助词,的。
乌鸟:
乌鸦。
传说乌鸦能反哺老鸦,所以人们用其比喻人的孝心。
愿:希望。
乞:乞求。
终养:养老至终。
辛苦:辛酸苦楚。
独:只,单单。
及:
⎦
⎥
⎥⎤连词,和,以及。
二州:指梁州、益州。
牧伯:古代州官的称呼,即
州牧、方伯。
知:了解,知道。
皇天:指天。
后土:指地。
鉴:明察。
愿陛下矜 愍愚 诚, 听 臣 微 志, 庶刘侥
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准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或许
幸, 保 卒 余 年。
臣 生 当 陨 首, 死刘氏能侥幸地安度残年。
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
当 结 草。
臣 不 胜犬 马 怖 惧 之 情,
死后也当结草报恩。
我怀着如同犬马在主人面前那种恐惧的心情,
谨拜表 以 闻。
恭敬地上表奏报陛下。
⎣⎢⎢⎡矜愍:怜悯,怜恤。
愚:我,自称的谦辞。
诚:诚心,忠心。
听:听任,允许。
庶:庶 几,或许。
侥幸:获得意外的利益或意外地免去不幸。
保:安。
卒:终。
生:活着。
当:应该,应当。
陨首:头落地,意思是为皇上
⎦⎥
⎥⎤献身。
结草:指死后报恩。
怖惧:恐惧,害怕。
情:心态。
谨:恭敬。
拜:递上。
以:连词,而,来。
[资料链接]
天下至孝——李密
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三国时犍为(今四川
彭山东)人。
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
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
初仕蜀,任尚书郎。
蜀亡后,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
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
后免官,卒于家中。
公元263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
当时东吴尚踞江左。
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与此同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
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
若辞不赴命,必会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
表
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
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作“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诸葛亮的《出师表》与李密的《陈情表》都是散文表文的代表作品。
[文本鉴赏]
《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
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的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答案]①忠心②先尽孝后尽忠
[文本深读]
一、阅读课文第1~3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样处理不好。
本文陈述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1)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祖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
(2)继而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同情。
(3)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
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
(4)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
二、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中写道:“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此对偶句,通过“长”与“短”的比较,提出了一个先尽孝后尽忠的两全其美的方案。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个对偶句,通过“生”与“死”的并连,表现了李密一定要报大恩的诚心。
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情。
总之,对比鲜明的对偶句,既表现了诚心,也解决了问题。
三、总览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4.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同意。
李密是蜀汉的旧臣,司马氏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
李密为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不能不有所顾忌,存观望之心。
晋武帝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故有“诏书切峻,责臣逋慢”之语。
(观点二)不同意。
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
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5.学习这篇文章后,请就“忠”和“孝”二者关系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忠孝两难全”,我觉得应先尽孝,后尽忠。
理由是“尽忠之日长,尽孝之日短”。
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百善孝为先,做人首先要尽孝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观点二)自古以来,为人臣子,精忠报国;作为儿女,恪守孝道。
二者都是人们所倡导的传统美德。
然而古语有云:“忠孝两难全。
”当你涉足朝野,一身政务,必然会顾及不到家人,此时应当舍小家,顾大家。
我还是觉得应从大局出发,以国家利益为重。
但同时也要心系家人,这也是人之常情。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以情动人,贵在情真
《陈情表》这篇文章自始至终贯穿了一个“情”字,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感情的笔调来写的。
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2.写法指导
以情动人“五诀窍”
文以情动人,贵在情真,情真方能动人。
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感情真挚呢?
(1)符合客观,情感真实。
文章的材料要真实,虽然创作允许虚构,但不能为了博得别人的可怜、同情而胡编乱造。
换言之,感情的材料不能失真,不能矫揉造作,要合乎情理,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
(2)融入个体,情感浓郁。
文章要表达出个人的情感体验,至少必须感动自己,通过自我的感动,抒发浓郁的情感。
(3)融入细节,细节传情。
感情的寄托和表达需要载体,而细节则是情感的极好的载体。
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更好地显现人情美、人性美。
(4)渲染氛围,注意蓄势。
就生活中的寻常琐事或摄取文史人物而成篇,从选材“新”这个角度看,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如能对其进行情感化的处理,在叙事、写景中讲究烘托映衬,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气氛,就可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5)升华主题,扩展情感。
对一事一物的情感,应该通过象征、比喻等手法推而广之,把局限在狭小的个人范围内的情感扩展到对民族、社会的情感上。
3.迁移运用
请根据你所熟悉的生活写一个语言片断,要求表达真挚的情感,注意运用上面提供的表现手法,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从此,我天天到她那儿买茶蛋。
时间久了,知道她下了岗,她的女儿和我一样大。
“阿姨,家住那么远,为什么到这儿卖茶蛋?”有一次我问她。
她苦涩地笑着,那又红又肿的手无意识地将锅上的盖子压了又压。
“女儿在家门口上学,不方便。
”我剥茶蛋的手停了下来,害怕一开口,眼泪就会掉下来。
“孩子总是不了解生活……”她看着我,像对她的女儿。
“我女儿从不把我煮给她的茶蛋带到学校吃,你也是在路上就着风把它吃掉的吧?”她仿佛早洞察了我的心思,却只是轻轻地笑了笑。
我将茶蛋揣在大衣兜里,一刻不停留地逃走了。
原来她知道!茶蛋在大衣里慢慢散着热,我忽然想把它们拿到班里,让吃汉堡的同学看看这“老掉牙”的东西。
这才是“最生活”的东西——外皮苦涩而坚硬,里面却热气腾腾,燃烧着我的心。
是生活,就逃不脱艰辛和单调,而生活的美丽和热情就蕴藏在这艰辛和单调中,需要去发掘,而不是一味地自怨自艾。
[素材采撷]
1.素材积累
“孝”感天下的李密
李密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
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
后来他因孝被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朝不虑夕。
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
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母,却逆君美意,横祸将至。
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词,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
【应用角度】“孝”“亲情”“美德”“感恩”等。
2.素材应用
施恩不是为了回报,也不是为了感谢,真正施恩的人会忘记自己对别人的恩惠。
感恩于心不是获得恩惠后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得到好处后的装腔作势,真正感恩于心的人会将恩惠藏在心底,日后慢慢回报。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
诸葛孔明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孝子李密为报祖母养育之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他们的感恩来自内心,他们是在谨记别人给予的恩惠后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的。
然而,当今社会有几人能感恩于心?如果某些受希望
工程资助的学子将别人的恩惠谨记于心,那么他们不会连一封感谢信都不写。
感恩于心不仅是古圣先贤所崇尚的,也应该是我们当代人所继承和发扬的。
[群文阅读]
⊙毕淑敏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
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认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
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
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
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心债。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个野果、一朵小花。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带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孝心无价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心里却盘算着最近一直不太景气的生意。
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仔细地寻找着,过了一会儿,出神地盯着一条蓝宝石项链。
“我想买给我妈妈,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她说。
店主狐疑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有一双清澈眼睛的小女孩,问:“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袋,小心翼翼地打开,然后将钱摊在手心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不待店主回答,她又说:“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
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我有很长时间没见妈妈笑过了,我相信妈妈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她肯定会笑得特别好看,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
店主认真地听完,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丝带。
然后对小女孩说:“拿好啊,小心点。
”说完拍拍小女孩的头,微笑着目送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的身影回家去。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妈妈,衣着虽简朴但不失韵致,她有一双蓝色的大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里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店主说。
妈妈说:“我女儿只有几枚硬币,这条蓝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绝对买不起的。
”
店主笑了笑,一脸的灿烂,轻轻地从妈妈手中接过礼品盒,精心地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回到妈妈的手中。
妈妈愕然。
店主说:“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孝心无价,更何况,她还付出了她所积攒的一切。
”
“谢谢!”年轻的妈妈说完,笑了。
然而有一滴泪在她眼角绽放光芒,晶莹剔透,就像蓝宝石。
[积文化常识]
古代表授予官职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