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1112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2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一中初三11-12学年度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菜刀在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下列情况中,菜刀腐蚀由快到慢的是()
①切青菜后用清水冲洗②切湿咸菜后未清洗③切肥猪肉后放置
A.①③②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2.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B.各部分一样,体现了溶液成份的均一性C.饮用生理盐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层D.水分子是保持NaCl性质的最小微粒3.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在室温时难以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CO2B.H2SO4C.C2H5OH D.KNO3
4.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壳中铁元素含量排在第四位B.在铁制品表面镀锌可防锈
C.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D.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B.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固态溶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时,必定有晶体析出
6.现有50℃硝酸钾饱和溶液,欲使其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质④减少溶剂⑤增加溶剂()A.①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⑤
7.下列事实中,能说明X物质的溶液在t℃时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有()
①溶液中有大量的X物质②加入5gX时,有X固体未溶解
③加热蒸发掉一定水后再冷却到原温度时,会析出X晶体④冷却时有X晶体析出
A.0个B.1个C.2个D.3个
8.将W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

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蒸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9.小雨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A.A1C13溶液B.Cu(NO3)2溶液
C.H2SO4溶液D.AgNO3溶液
10.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C.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
D.将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
11.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硝酸铵和氯化钠(水)B.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观察颜色)C.软水和硬水(肥皂水)D.酒精和蒸馏水(品尝)
12.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C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C。

若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3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是()
A.A>C>B B.C>A>B C.B>C=A D.A>B>C 13.在25℃时,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恢复到25℃时,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减少
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15.下表给出了在20℃和100℃时X、Y两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请分析有关数据,判断利用结晶法从X、Y的混合物中提纯X时,使用哪种溶剂的回收率最高(已知混合物含X70g,含Y15g)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1分)
16.(3分)某市售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右图所示,请仔细阅读
并完成下列问题。

用化学符号....
填空: (1)钙离子____________;
(2)氯化钠溶液中也含有的粒子有_______ ___; (3)写出其中含有的一种溶质_________________。

17.(共3分)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

(1)图1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 (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

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3)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

铝制品耐腐蚀的
原因是 。

图1
18.(3分)用图2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 关系”。

将NH 4NO 3 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
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
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 4NO 3固体溶于水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 而增强。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2)在30℃时,100g 水中加入50g 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 ,则x 的
取值范围是
20.(3分)如图3所示,A 、B 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
的稀硫酸,烧杯上方悬挂一金属等臂杠杆,杠杆中央的金属滑片可 随杠杆左右摆动(摆动幅度足够大),杠杆两端各悬挂一完全相同 的塑料小球,杠杆平衡;向A 、B 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锌粒 和铁粉,恰好反应后:
(1)A 烧杯内小球将 (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2)B 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是 (3)闭合电键K 后,电流表 (填“A 1”或“A 2”)有示数。

图3 21.(6分)啤酒是生活中常见的饮料,其中含有二氧化碳、水和蛋白质等物质。

(1)观察一瓶啤酒,没有看到气泡,打开啤酒瓶盖,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原因是
(2)要使啤酒产生更多的气泡,除可采用振荡或搅拌的方法外,其他方法是
(3)已知从啤酒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请你设计两种实验
方法检验啤酒中的二氧化碳。

请在下表中写出所用的实验药品或用品和实验现象。

图2 活性炭 NH 4NO 3
固体 水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22.(7分)四位同学用不同方法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
甲:用固体氯化钠和水
乙:用20%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丙:用粗盐(含有少量泥沙的氯化钠)和水
丁:用100g20%的氯化钠溶液、10g氯化钠固体和水
(1)实验中四位同学共同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2)甲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向左偏转,则应(填序号)
A.增加砝码B.移动游码
C.取出一些NaCl固体D.再加一些NaCl固体
若甲同学最后配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可能的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
(3)乙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时应量取ml的水。

(4)丙应进行的实验步骤是(填序号)。

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装瓶并贴标签⑥称量
假设需粗盐50g,最好应量取ml水来溶解(20℃、S NaCl=36g)(5)丁用100g20%的氯化钠溶液、10g氯化钠固体和水可配制成5%的氯化钠溶液g。

23.(5分)实验室常用饱和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试回答:(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
起的作用是(填编号)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2)B部分的作用是(填编号)
A.冷凝
B.冷却氮气
C.缓冲氮气流图4 (3)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个实验步骤是,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因是
(4)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填编号)
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C.直接收集在气球或塑料袋中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6分)将密度为1.14g/cm3的H2SO4溶液75ml倒入烧杯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上,在天平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

然后向烧杯中加锌片若干,反应停止后取出剩余锌片,向天平右盘添加11.0g砝码,天平又达到平衡。

另外称得上述剩余锌片的质量为1.65g。

(1)倒入烧杯中的硫酸溶液质量为g,反应完后溶液增重了g (2)最初放入烧杯中锌片的质量是g
(3)反应完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重庆一中初三10—11学年度下学期2月月考
化学答案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1分)
16.(3分)(1)___Ca2+___ ;(2)__Na、Cl、H2O__;(3)__NaCl________。

17.(3分)(1) ①②④(2) 延展(3) 铝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

18.(3分)(1)减小(2)吸收(3)降低
19.(3分)(1)37.3g (2)145.8g (3)36.0g<x<36.3g
20.(3分)(1)下沉(2)Fe+CuSO4= Fe SO4+ Cu (3)A2 21.(6分)(1)打开瓶盖,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大量的气体逸出
(2)加热
(3)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22.(7分)(1)量筒、玻璃棒(2) C 、 B
(3)75ml (4)①②③④⑥①⑤。

138.9
(5)600
23.(5分)
(1) C (2) A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4) C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6分)(1)85.5 g,11.0 g (2)13 g (3)2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